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 - 濁水溪文化記憶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對原住民採取強硬的政策,因為剝奪布農族賴以為生的獵槍以及誘降殘殺、強制移居等措施,導致布農族強烈的反彈,因此大正4年(1915)發生布農族大分 ... guideTile.toModdle:::visit187printshareToshareToshareToA+A-圖片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別名生卒年日期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人物分類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人物團體性別male國籍清國信義鄉境內布農族頭目Dahu-ali(拉荷.阿雷),屬於布農族Isbukun(郡社)群Istanda中氏族裡的TakisTalan小氏族,Dahu-ali生於清同治9年(1869),卒於日治昭和16年(1941),出生的地點為布農族Asangdaingaz(舊大社)的Ivahu社,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妻子是屬於TakisDahuan氏族的Ali,故通常名之為DahuAli。

在其後裔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很內斂、很謹慎、不隨意挑釁、也很好相處的人,與親戚AzimanSiking的好強性格截然不同,因為這樣的個性使他成為布農族抗日「大分事件」的首領,時間長達18年,從大正4年(1915年)到昭和8年(1933)為止。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對原住民採取強硬的政策,因為剝奪布農族賴以為生的獵槍以及誘降殘殺、強制移居等措施,導致布農族強烈的反彈,因此大正4年(1915)發生布農族大分事件,後來首領DahuAli率TakisTalan家族族人約266人,離開原居地盤據中央山脈Tamuhu社之險要地玉穗社,展開長達18年的抗日游擊戰,當時日方已逐漸掌控整個臺灣的原住民及其領域,唯布農族DahuAli等族人,深居中央山脈來去如履平地,加上DahuAli行事低調、謹慎冷靜沉著,成日本理蕃政策中「最後未歸順蕃」。

直至昭和8年(1933)Dahu-ali考量各種主客觀因素後決定歸順,當時因關山越嶺道開闢完成後,基地腹背受敵,思量後代子孫發展與看到日方誠意後,Dahu-ali做出歸順決定,日人舉辦盛大儀式,其決定在布農族歷史發展上亦受到後代肯定。

撰寫者張凱惠備註資料使用語言參考資料(關聯)顏國昌IstandaSubali,〈300游擊隊,抗戰18年──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原住民族文獻》13(2014年4月),頁32-34。

編輯部整理,〈久美部落檔案故立於阿里山外的鄒族久美部落〉,《原住民族文獻》13(2014年4月),頁3-5。

海樹兒‧犮剌拉菲,〈1915年DahuAli(拉荷‧阿雷)發動布農族大分抗日事件說之探討〉,《臺灣文獻》60:1(2010年3月),頁355-393。

Kenzo,〈抗日除了賽德克·巴萊還有「大分事件」:300名布農族人武裝抗日18年成為臺灣最後歸順蕃〉,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141(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 「塵封臺博館近百年大分事件兩英雄遺物返鄉展覽」,thenewslens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478(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 「反抗與歸順-臺灣原住民的歷史容顏」,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之窗,網址:http://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tw_window/e02_20011105(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資料來源線上授權連結關鍵字布農族抗日拉荷阿雷信義南投errorReportFiled.descriptionerrorReportFiled.nameprePagetoListnextPag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