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童10時才上課遲好過早? - 報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附屬學校(UCL Academy)去年九月起,相對一般學校的上學時間是早上9時,實行延後1小時,學生早上10時才上課,放學亦相應延後至 ... 英學童10時才上課遲好過早? 評論 2013/03/19 分享: 分享: 返學賴床,心裏總會問:為何返學一定要那麼早?英國開始有中學將上課時間,由傳統9時延遲至10時,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讓學生可多賴床,而是有研究指,配合中學生的生理時鐘,其實遲好過早! 英國的倫敦大學學院附屬學校(UCLAcademy)去年九月起,相對一般學校的上學時間是早上9時,實行延後1小時,學生早上10時才上課,放學亦相應延後至下午5時半。

據校長解釋,此舉好處不少,例如學生精神明顯較好、遲到減少,也可吃了豐富早餐才上學,上課更專心。

調查顯示下午學習最醒神 事實上,英國之前有部分中學甚至把上學時間延至11時。

而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新西蘭等地的學校也類似做法,例如新西蘭有中學02年開始已將上學時間延至10時15分,加拿大一間商學高中,也於09年開始將上學時間從早上9時改為10時,在美國更有數百間高中已不用學生一早返學! 不用再早起床返學,學生拍爛手掌,但學校的出發點,當然不是遷就學生要賴床,而是基於學術研究,認為「遲好過早」。

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便指出,學生踏入青春期後,生理時鐘有自然變化,會滯後約2個小時,要到20歲後才減少,即是說若平常成年人早上7時清醒,學生則要9時才頭腦清醒。

故此,學生賴床並非全是因為懶惰而起,也因生理使然。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但該研究要求一批學生分別在上午9時及下午2時進行記憶測試,結果發現下午測試成績平均較上午好9%,下午應是更佳的學習時間。

2011年一項美國研究也發現,8時50分始上課的19歲學生,成績明顯好於7時上課的學生。

有學校實施遲上課後,逃學及缺席率也大大減少。

本港一般中學生的上學時間,比起英國、加拿大更早,大約8時便要回到學校,懶床不起、睡眼惺忪上課,應已見怪不怪。

專家建議中學生每日應睡9小時,但中文大學去年一項研究顯示,只有21.5%受訪中學生每日睡眠多於8小時,逾20%受訪中學生每日睡少於6.5小時。

若然可推後至9時、甚至10時才回到學校,對學生應該是拍爛手掌的喜訊。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表示,教育局並沒規定上課時間,學校可自行決定,由於中學生大多自行上學,若然學校要延遲上課時間,相信對家長影響不大,但若延後上課也會將下課時間推遲,則現時中學生下課後,還會有課外活動、補課等,若要再遲放學,豈不是要7、8時才能回家? 有利有弊恐影響課外活動 學生睡眠不足上課,固然令學習效率減低,但即使可睡遲些才回校,則是否等如學生可精神充沛上堂,這其實也未必。

林日豐便指出,現時中學生上課時的集中力及精神,確比過往減弱,原因可能是晚上玩電腦遊戲、玩手機、上facebook等。

要學生上課時更醒神,是否改變生活模式比起遲返學來得有效? 事實上,遲返學的做法,也並非一致讚好。

在歐美部分地方惹起爭議,學生固然贊成,但有學生指會影響參加課外活動及兼職工作等,也有外國家長堅持,早上是學習好時機,為何要浪費在睡眠上?有英國高中曾向家長及師生發問卷,結果有40%反對延遲上學時間。

近年外國提出不少各式各樣有關教育改革的討論,包括家課量及上課時數多少等等,目標均是希望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可更愉快學習。

有誰樂見,學生苦着臉上學,課室內一張張呆滯無聊的面孔?快快樂樂上學去,如何才做到?香港要進行教育改革,可會多參考外國經驗,多一點新意? ▲英國中學將學生上課時間由9時改至10時,證明有助學習,香港不知會否考慮借鏡;圖為中學生上課情形。

(資料圖片)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棄置口罩循環再造化廢為寶? 2021/10/22 棄置口罩循環再造化廢為寶? 航空業勿等運到自救要有創意 2021/10/21 航空業勿等運到自救要有創意 行山滑浪睇天氣任性妄為應懲處 2021/10/20 行山滑浪睇天氣任性妄為應懲處 「醜食潮」掀起慳錢又能救地球 2021/10/19 「醜食潮」掀起慳錢又能救地球 亂餵累事野豬襲市區恐成隱患 2021/10/15 亂餵累事野豬襲市區恐成隱患 英學童10時才上課遲好過早? 議會亂局豈止黃毓民現象 「改革總理」先要糾正改革歪路 男女不平等婚姻變成奢侈品 中港政爭掀序幕比特首戰更激 港過度依賴東江水實難持續 攻前海橫琴IT業優勢創先驅 下一篇文章 議會亂局豈止黃毓民現象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Facebook專版 分析評論 更多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專家樓論-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