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以兒童為主體,「小小書評家」綻放各地 - Openbook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年培育「小小書評家團隊」的專任老師林嘉華,信手捻來就是一個個的好故事,《勇敢的小伶》便是其中之一。

在林嘉華口中,故事裡的小伶,小小身軀被 ... Skiptonavigation 移至主內容 《勇敢的小伶》 「小伶的媽媽幫伯爵夫人做晚禮服,送件的日子下著大雪,媽媽卻生病了,沒辦法出門,小伶決定代替媽媽出門。

出門前,小伶細心地替媽媽蓋上被子,泡了熱茶,把晚禮服折好、收進盒子。

出門前還懂得幫自己穿好雪衣、戴好雪帽。

路上,暴風雪越來越嚴重,甚至把晚禮服吹走……」 多年培育「小小書評家團隊」的專任老師林嘉華,信手捻來就是一個個的好故事,《勇敢的小伶》便是其中之一。

在林嘉華口中,故事裡的小伶,小小身軀被淹沒在暴風雪中,以為自己就要死掉了,但她想到家裡的媽媽,還是繼續往前走,最後終於成功完成了任務。

然而故事的終點,對小小書評家的陪讀員來說,才只是個起點。

林嘉華讀完故事後,馬上接著進入探討——勇敢是什麼?小伶有哪些勇敢的特質?她做了什麼事讓你覺得很勇敢?回到過去,你所認為的勇敢,是真的勇敢嗎?……帶領孩子從最基本的劇情開始,一層層地剝開故事的外殼,進入哲學的思辨與討論。

學生們熱烈參與討論(取自TCRA小小書評家—探索團體FB) 這樣的過程,對小小書評家陪讀員及參與的小四生而言,是每周的例行公事。

小小書評家主辦單位台灣兒童閱讀學會成立於2008年,理事長盧本文及一群懷抱同樣熱誠的成員在台灣各地推廣兒童閱讀,期望透過閱讀深化兒童思考能力,書評家活動即是旗下的計畫之一。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FB宣傳封面(取自小小書評家::讓小孩練習選書::FB) 他們與各地學校合作,選擇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為期一年、每周一次的閱讀活動,試圖讓孩子「先學習閱讀,再從閱讀學習」。

特別的是,小小書評家總是將「兒童為主體」擺第一,不只帶孩子看書,也讓孩子「品書」、「選書」,鼓勵孩子主動表達想法、情緒與喜好,不再只是被動學習。

這項計畫的運作已逾十年,從台北、宜蘭開始,接著拓展到桃園,近年再由林嘉華於基隆隆聖國小積極推動。

長期的深耕,讓閱讀不只在同屆孩子身上發揮影響力,林嘉華笑說,有時連在美容院,都會巧遇參與過小小書評家的家長,帶小孩一起做頭髮。

林嘉華(中)培訓了不少陪讀員,學習帶領閱讀活動 閱讀在此不再只是課堂上的學習,而是成了生活中可與身邊人閒聊的話題,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般,在不同的地方扎根、茁壯,再長出新的絨球,飄揚空中。

▉扎實地基,撐起孩童的無限可能 表面看來,強調尊重孩子、給予選擇權、發言權的小小書評家,打破了台灣教育中常見的單向管教,活動中總是鬆手讓孩子自己飛翔。

不過,其實早在孩子起飛之前,兒童閱讀學會及小小書評家的陪讀員們,早已經嚴謹地為孩子蓋好了層層扎實的基底。

小小書評家有四大策略:好文本、好問題、好活動以及好互動。

在文本的選擇方面,從開始運作前,便由理事長盧本文、兒童文學評論者柯倩華、兒童哲學研究者林偉信與第一線的陪讀員總召等人,共同選出20本好書。

這些書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包含繪本、橋樑書及小說,且無論其他作品有多麼精彩好看,唯有「具備兒童觀點」的書才能進入書單。

再來是陪讀員,在進班之前,他們就必須做好「文本分析結構圖」,並設計出好的問題,以便應用於好的閱讀活動中。

此外,陪讀員第一次進班時,也不會一下子就直接開始帶活動,而是先舉行「兒童說明會」,讓孩子了解活動將如何進行。

《勇敢的小伶》文本結構圖 例如:每周的哪一節課會舉行、活動前要把桌子排成什麼模樣、要記得準備名牌等等。

此外,說明會中也會讓孩子了解參與原則,除了學習傾聽、尊重他人,並以夥伴為師,還要「勇敢提問,盡情表達」,也能「勇敢嘗試,盡情犯錯」。

座位會依需求調整成ㄇ字型,以方便互動 活動進行時會參酌「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valuationofEducationAchievement,PIRLS),帶著孩子從吸收書本的直觀訊息開始,進而去理解、詮釋,甚至評價作者的寫作手法。

為了避免枯燥,他們還加入焦點討論法(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Decisional,ORID),讓孩子回答客觀性的問題、抒發自己的感受、分析自己感受的由來,最後提出自己經由分析得來的決定。

最後,奠基在好文本、好問題、好活動之後,最困難的依然是現場的互動與反應。

如何在帶領孩子的同時,仍保有孩子的選擇權、提高孩子的參與,並以孩子為主體來對話,這些都是陪讀員努力的方向。

每帶完一次閱讀活動,陪讀員們總會有扎扎實實的檢討:剛剛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你那時候心情是什麼?是否有把心放在孩子身上?等等,放手讓孩子自由飛翔的背後,正是因為事前如此縝密的準備所打下的基礎。

▉國小裡的世界咖啡館 既然叫小小書評家,除了平時的閱讀活動,當然也要評書。

最特別的莫過於第一學期的「品書會」,以及第二學期的「選書會」。

舉辦這兩項活動時,會將好幾班的孩子全都集中在視聽室或活動中心,以「世界咖啡館」(WorldCafé)自由輪桌的方式舉行,孩子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探索的主題。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讓孩子吃餅乾、喝咖啡。

」林嘉華笑說。

品書會及選書會時,會將孩子集中在一個空間,以世界咖啡館的形式舉行 除了世界咖啡館的形式,有時學會也邀請入選書籍的作家親自上場與孩子對談,譬如《十一個小紅帽》的作者林世仁就經常是座上嘉賓。

到了第二學期,孩子們讀完20本書後,除了品書,還會讓他們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書。

小小書評家總是非常相信孩子,這點從書單中包括主題嚴肅的文字書便可看出,此外,選擇使用「世界咖啡館」這種通常應用在成人活動中的討論模式,更是體現了學會對孩子的信念。

林嘉華承認,要讓所有人都相信孩子的能力並不容易,有時難免還是有老師擔心學生看不了太深的書,或是有家長擔心自由輪桌的「世界咖啡館」場面會失控。

但林嘉華說:「其實孩子的能力比大家想像的好很多,而且想要以兒童為主體,第一點就必須相信孩子。

如果大人給的空間有限,孩子就只能在這個框架裡發展,沒辦法看得更高、更寬廣。

」 事實證明,孩子們的確值得被相信。

在自由輪桌中,他們玩得開心、也學得開心。

選書會的結果,也大多由小說及橋樑書拔籌,諸如《帥狗杜明尼克》、《野貓西餐廳》、《小火龍棒球隊》、《貓計程車司機》等書都是前三名常客。

▉不忘做孩子最可靠的領航員 不過,就算孩子有自己飛翔的潛力,有時經驗不足的他們難免會飛得顛簸。

這時候,擁有較多人生歷練的大人就可以成為孩子的領航員。

以前述《勇敢的小伶》為例,林嘉華說,當陪讀員在隆聖國小帶這本書時,破題問道:「什麼是勇敢?」沒想到,小朋友竟說了「跳樓」、「打老師」、「罵老師髒話」等等。

平常陪讀員都會把孩子的回答寫在黑板上,但聽到這些答案時,還是猶豫了。

記錄在黑板上的討論(取自TCRA小小書評家—探索團體FB) 林嘉華看見陪讀員的遲疑,就在後頭比劃著,要他把答案寫上去。

「孩子的觀念不對時,就應該要帶著他們澄清。

孩子願意回答問題時,要替他願意講出來而高興。

因為孩子能講出心裡的想法,就代表他信任你。

」林嘉華說。

接下來,陪讀員開始帶他們看小伶如何克服困難、小伶在過程中的心情、小伶內在有什麼能力等等。

漸漸地,當答案環環相扣,學生心中對勇敢的定義也逐漸有了更清楚的模樣──小伶的勇敢背後包含了責任感、恆心、毅力,還有對媽媽的愛。

已經不再只是一開始孩子認為的「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就是勇敢」。

活動進行到這裡,話題並未結束,陪讀員和孩子們還加碼討論起「膽小」。

例如隆聖國小附近有條好大的水溝,只有一個男同學敢跳過去,「那其他小朋友算不算膽小呢?」他們得到的結論是:擔心危險不是膽小,而是一種智慧。

林嘉華笑說:「小朋友最後對勇敢還有個結論,說有些看似勇敢的行為,其實有的是衝動,有的是白目,還有一個是臭屁。

」 陪讀員對議題難免會有自己的定見,因此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答案時,偶爾也會招架不住、一時不知所措。

不過在小小書評家的活動中,並不會有直接的否定,而是讓孩子盡情發言,再透過互動來引導孩子思考,建立起台灣校園較為缺乏的雙向溝通。

▉大人孩子並肩成長 林嘉華(左一)帶著陪讀員們做好進班的準備 繪本《大鯨魚瑪莉蓮》講述主角瑪莉蓮因為體型較胖,游泳課跳進水中都會濺起好大的水花,被同學笑稱大鯨魚。

在瑪莉蓮感到沮喪的時候,教練告訴她,妳的想法會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於是瑪莉蓮開始在吃紅蘿蔔時,想像自己是兔子;跳高時想像自己是袋鼠;夜歸時想像自己巨大而無懼。

漸漸地,她發現困難都過得去了,最後在游泳時,她想像自己是魚——瑪莉蓮開始喜歡自己的樣子,也接受了大鯨魚這樣的稱呼。

林嘉華舉《大鯨魚瑪莉蓮》這樣看似簡單的繪本為例,說:「很多媽媽(陪讀員)跟小孩都會以為這本書的主題只是在談我們的想像力。

其實如同前面所說的,『你的想法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同樣的,參與活動這件事,不管對小孩還是大人來說,也都是一個嶄新的學習機會。

」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深知閱讀活動只是短期,如果要達到「以兒童為主體」,孩子身邊朝夕相伴的照顧者也需要學習、需要改變。

「我們稱為『生態觀點』,亦即也把大人一起帶進來。

教育會出問題,成因不會只有學校。

我們常看見,就算平常會帶領孩子閱讀的家庭,有時家長思考上也很封閉,造成孩子的排斥。

」 小小書評家成了那個改變的契機,林嘉華說:「我們有些陪讀員本來想來幫忙帶小孩,但沒想到改變最多的往往都是自己。

」這個活動的培訓,不只是讓大人在解讀文本時,發現自己思考的盲點;也讓他們放下身段,學會在孩子面前勇於承認自己「不知道答案」,並重新檢討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方法。

透過一地的長期深耕,小小書評家成為家長與孩子共同的成長經驗,讓身兼家長及陪讀員雙重身分的大人,學會對孩子放手;也讓一屆又一屆的四年級生,經歷一場充滿價值的冒險。

不過,台灣兒童閱讀學會並未以此為滿足,林嘉華說,他們正在準備小五生的「哲學教室」,想必,這又會是另一場精彩的閱讀革命吧!● ➤閱讀通信vol.185》想嘗試突破語言限制的科技體驗?就在台北國際書展!(這次真的要舉辦啦) 請點擊圖片,了解我們的故事,歡迎您一起成為Openbook的給力夥伴。

延伸閱讀 話題》高中生你敢講我敢聽:「青春博客來」的閱讀之道 青春博客來,閱讀代言人,三魚網,高中生 閱讀更多 現場》點亮山林的誠品閱讀分享計畫:莎卡蘭部落圖書室 誠品閱讀分享計畫,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莎卡蘭部落圖書室,親子派對Giveme5 閱讀更多 話題》從臉書到改編動畫,為《小兒子》留住最好的時光 駱以軍,陳默安,小兒子,夢田文創,史明輝,IP 閱讀更多 請升級或更換其他瀏覽器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

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Lin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GooglePlu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