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植物系統概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是北方溫帶環境的南緣和南方熱帶環境的北限、是北方南下的寒冷洋流和南方北上的溫暖洋流的交會帶、是海洋板塊和大陸版塊的交界。
這些不同環境相會 ...
臺灣植物系統概論
前言
臺灣是位於歐亞大陸邊緣的大陸島,由於距陸地很近。
且形成島嶼之後的數百萬年間,臺灣仍和大陸有數次陸連,因此陸上的動植物種類受歐亞大陸影響甚鉅。
其次由於北方南來的親潮和南方北流之黑潮,會有許許多多的生物順流至此,而留置島上。
北方的大陸氣團、南方海洋氣團也同樣地挾帶著各式各樣的動植物來島上落腳,這些自然力量使得臺灣生物的種源非常龐雜,加上地處亞熱帶而有近4000米高起伏的山巒,使得這些南下北上的,以及在間冰期避難至此的生物,能在島上安然生存,並繁衍後代。
臺灣位在北緯22°~25°之間,是屬於熱帶氣候區的北緣和溫帶氣候區的南緣,即亞熱帶地區,北回歸線橫貫其間。
在這個緯度附近的區城多為沙漠,祇有在臺灣和中國雲南南方是屬於森林生態系。
地質年齡頗輕的臺灣,山勢高聳,隨著海拔變化分佈著不同的生態帶,北半球的生態糸濃縮、垂直分佈在臺灣山地。
由於曾是第四紀冰河期的生物避難所,因此有許多古老的生物。
地形多變,造就許多微環境,提供許多生物棲息的空間。
臺灣植物在世界生態系的地位
地球繞著太陽運轉有一傾斜角度,因此隨著公轉的軌跡,太陽直射角度有所差異,太陽直射地面時的溫度最高,隨著入射角度減小,地而受到的太陽能愈少。
因此愈往兩極的地方,溫度愈低。
同一地點的太陽入射角度也會有所差異,此一差異每一年輪迴一次,也就是造成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原因。
由於在南北迴歸線(23.5°)以外的地區,太陽都是斜射的角度,到了極圈(66.5°)以外的地區甚至造成連續24小時的白天或黑夜,此造成隨著緯度之不同,生態環境亦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地球的氣候帶可依緯度分區,分別為回歸線以內的熱帶,極圈的寒帶地區,以及介在兩者之間的溫帶地區。
*熱帶地區
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地區.其中包括終年濕熱的熱帶雨林環境,雨林樹冠層高達30~40公尺,且具有高達50~60公尺的突出樹冠層種類。
雨林的草灌層不發達,這是因為森林茂密,林下的光線不足,植物不易生長。
雨林植物的葉子都有尾尖,方便葉子將積在葉面上的水排出。
此外,雨林植物的葉型較大,且常成為裂葉或複葉,這樣可以形成光斑,讓下方的葉子也可以照到陽光。
亞洲地區的雨林,物種的演化歧異度比起熱帶美洲高出很多,不僅種類繁多,其所隸屬的科屬亦多。
隨著雨量的變化,熱帶地區還會出現季風林、稀樹草原。
季風林是具有乾濕季的分別,其喬木常具有落葉的現象,有些地區的森林喬木密度會變得較稀疏,樹冠較平展;有些森林則呈現矮化現象,其中不乏有刺植物。
當雨量更稀少時,樹木就會變得更少,取而代之的是灌木和草本植物,此即稀樹草原。
稀樹草原裹的動物很多,像是長頸鹿、羚羊、獅子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
臺灣的南部並不是真正的熱帶雨林,因為森林樹冠層偏低,較高的地區多屬於溪谷型的森林,都不具突出樹冠層的種類。
這是因為臺灣雖然雨量、溫度都達到雨林生態系的標準,但是因為年雨量並不平均,有季節性的乾旱,因此無法形成標準的雨林,這樣的森林稱為「季風林」或「季雨林」。
除了臺灣南部以外,中南半島亦為熱帶季風林的分佈範圍,而柚木則是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林的代表樹種。
不過,臺灣仍可以看到一些屬於熱帶雨林的現象,例如板根植物、纏勒及絞殺現象、幹生花等。
*溫帶地區
北緯30°~60°是草原主要的分佈區,是世界的糧食的主要生產地,除了草原之外,也有溫帶闊葉林的分佈,區域內的森林有常綠性和落葉性,在不同地區,其主要優勢樹種不同。
常綠闊葉林主要優勢樹種是殼斗科的植物,但是亞洲的種類多為披針形的葉子,歐美地區的則為波浪緣的葉子。
落葉林的種類在歐洲是老葉變黃的山毛櫸,在美洲則是紅葉植物----槭。
臺灣的溫帶落葉林是山毛櫸林,它祇出現在臺北、宜蘭、桃園縣交接處的雪山北部尾稜,海拔約1500~2000公尺之間,和檜木林帶差不多同高。
而槭樹則是混生在檜木林演替過程初期階段,海拔約在1500~2500公尺之間。
檜林是近代闊葉樹的起源,檜木林生物歧異度大。
檜木林帶的海拔高度約在1800~2500公尺,也究是臺灣的霧林地區。
此區可能是第三紀的環境,因此有許多第三紀孑遺生物。
臺灣地質年輕,卻擁有世界少有的古老環境及古老物種。
由於古老物種活力較低,容易滅亡,因此檜林是很需要保護的生態系。
檜木林是針葉林和闊葉林的交會帶,因此會有屬於針葉林的植物及屬於闊葉林的植物在此出現,例如火災後形成的草原,包籜矢竹是闊葉林的,玉山箭竹是針葉林的,在檜木林兩者都可見到。
*寒帶地區
北緯60°以北的森林是北方針葉材的範圍,之所以稱為北方針葉林是因為在南半球沒有這樣的針葉林,在南緯60°以南除了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之外,都是屬於水域環境,不會有森林的發展。
北方針葉林橫跨北美、西伯利亞、北歐,緊靠極地寒原的南方,且幾乎形成一個帶狀,其優勢種類為常綠針葉樹,例如雲杉、冷杉、雪松、松等,它們的形狀和高度相似,森林結構為單一喬木層,樹幹筆直,樹冠錐形、側枝下垂、線形針狀葉,也就是耶誕樹的造型。
臺灣雖然位於亞熱帶,但是因為脊樑山脈高達4000公尺,在中高海拔地區具有寒帶的氣候環境,因此有針葉林的生長,所以臺灣是許多寒冷地區生物最南的分佈點。
在溫帶地區針葉林中,雲杉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冷杉則在雲杉南方,臺灣的針葉林則是冷杉在最高海拔,雲杉則佔據在冷杉之下,此外,可能是因為雲杉較晚進入臺灣,因此不成帶狀分佈。
臺灣冷杉下方的針葉森林是鐵杉林,鐵杉主要分佈在臺灣及中國的四川、湖北一帶,這是臺灣針葉林和北方針葉林極為不同的地方。
臺灣的植物地理親緣關係相當複雜,這是因位臺灣位在幾個不同區系的邊界,其地位就像是不同區系的橋樑,生物南來北往的中繼站,是各區系的推移帶。
而且因為臺灣擁有許多不同的棲息環境,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不同性質的生物得以在此生存,因此臺灣的植物不僅總類多、區系複雜、孑遺種多。
臺灣高山的植物和喜馬拉雅山地區的相似,低海拔的植物則和華南較像,且隨著緯度愈高,馬來西亞成份愈少,亞洲成份愈大。
臺灣植物垂直分化之生態特色
*高山寒原
臺灣雖然緯度不高,卻因地勢的關係,在高山的山頂地區產生極似北極圈附近的寒原景觀。
一般在高山寒原地區常形成碎石坡環境.對生物而言,可說是極為嚴酷的環境。
生長於此的維管束植物根部常深入岩縫之中,地上部分也常緊貼地面生長,或避居於岩隙,以免強風削剪,且葉面常變小或呈針狀,以減少水分的散失。
有的植物到了秋冬季節,地上部分即行枯死,僅保留地下部分過冬,有些植物則是過冬則全株枯死,而以種子的形態過冬。
此外苔蘚、地衣類和高山灌叢亦為本區生態環境的主角。
*針葉林
在高山寒原之下的是針葉森林生態系,此林帶常見的樹種為較高海拔的冷杉和較低海拔的鐵杉,由於整個森林常僅由單一種樹木組成,故又稱為「冷杉純林」或「鐵杉純林」。
鐵杉的樹型酷似闊葉樹,不像冷杉以及其他針葉樹般具有筆直的樹幹。
在玉山國家公園的塔塔加鞍部至排雲山莊步迶,海拔約3000公尺處有一片森林大火後殘留下來的白木林,恰位於冷杉純林與鐵杉純林交界處,明顯可見白木林中樹幹較筆直的冷杉,以及樹幹分枝較多的鐵杉。
針葉林祇有一層喬木層,林下地被層是由玉山箭竹所盤據。
在中國西南如四川及其鄰近地區,也有外形、結構、演化上均與臺灣冷溫區鐵杉林類似的森林,貓熊即棲息其間。
*混淆林
臺灣海拔1800至2500公尺是濕度最高的地區,常常霧氣瀰漫,這樣的環境,孕育出以紅檜、扁柏為主的檜木林,而紅檜、扁柏都是臺灣的特有種植物。
檜木是屬於針葉樹,但是在檜木林下方的植物卻都是闊葉類的樹木,也就是說,檜木林是針葉樹的樹冠層,和闊葉樹的林下各層,所組成的針開葉混淆林。
檜木林帶由於降水量豐富,在兩山鞍部窪地排水不良的地方易形成山地池沼,是由於降水及附近森林所涵養的水源滲入而形成的,由於位處陸域森林之中形成相當獨特的水生生態系,就像林海中的孤島,池沼彼此之間由於相距甚遠,物種基因無法自然交流,極易形成獨立演化的情形,所以臺灣除了高山地區具有島嶼特性之外,山地池沼的生物種類也頗具地方性色彩,例如位於新竹、宜蘭二縣交界處的鴛鴦湖,即為屬於檜木林帶的山地池沼,池四周為檜木林所環繞,環境冷涼潮濕,樹幹與樹枝滿佈苔蘚植物,形成所謂的苔林,山地池沼與苔林都是檜木林帶的特色。
*闊葉林
海拔1800公尺以下檜木逐漸消失,位居樹冠層的喬木逐漸都變成闊葉樹種。
本帶的森林結構常見分成四層,即喬木第一、二層、灌木層與草本層,各層的主要組成植物可說都是闊葉類植物,而在針葉林地被層甚為優勢的玉山箭竹,進入本帶之後則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臺灣矢竹或包籜矢竹,例如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山、七星山山頂稜線一帶所見全為矢竹類植物,所以在金山、萬里、淡水、北投、陽明山地區餐廳所吃的所謂箭竹筍,其實都是矢竹筍。
臺灣的闊葉林,除了層次結構的分化之外,尚見著生植物與木質籐本植物分佈各個層次或穿插其間,造成多變化的棲息環境,加上地質、地形、氣候等因素,以及所佔海拔範圍廣大,臺灣大約有3/4的生物種類生活在其間。
臺灣的闊葉林可能是邁入第四紀以後所發展出來的,可說是在因緣際會之下植物種類適應現今大氣候條件所做的組合。
*暖溫帶闊葉林
在檜木材以下是暖溫帶闊葉林。
本林帶的主角是樟科和殼斗科的植物,故又簡稱為樟殼林帶,這類植物的葉子長度約為一、二十公分,橢圓形或披針形,兩端削尖,葉表常具角質層,質地較硬。
臺灣的暖溫氣候區闊葉林帶大約是界定在海拔1800公尺以下,至北部500公尺、南部700公尺的範圍,這是由於臺灣南北緯度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結果。
然而目前臺灣的暖溫區闊葉林帶,如為森林則多人工造林地,尤其以人工針葉林為最,如各地常見的柳杉林即是。
原來暖溫區闊葉林最主要的樹種以殼斗科植物數量及種類最多,殼斗科植物在大自然中所能提供的食物,是無數野生囓齒類動物的主要食糧,天然闊葉林經林相變更後,加上如蛇類、鷹類等小型哺乳動物天敵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捕殺,小型囓齒類動物大量繁殖又缺乏天然林提供所需的食物,故轉而危害人工林,常見柳杉林枯死的現象,即是遭飛鼠啃食樹皮而將植株環狀剝皮所致,所以中海拔地區人工林鼠害頻繁。
其癥結或許就是生態不平衡的緣故。
*亞熱帶闊葉林
臺灣北部五百公尺以下是楠木類植物大葉楠、香楠的天下,形成所謂的低海拔亞熱帶闊葉林。
它們的葉子比起樟殼林的葉子稍大,葉也較薄,這是植物適應溫度、濕度等環境因子演化而產生的結果。
一般而言,植物生長在越高的海拔,葉子面積越小,而生長在低海拔的植物,則葉子越大。
由於闊葉林帶也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所以大部分自然成熟環境都已被破壞殆盡,只能看到一些次生環境,例如筆筒樹和五節芒。
臺灣亞熱帶森林的消失可說與漢人入主臺灣息息相關,除了樟樹因經濟價值高,而被被砍伐殆盡之外,從古董傢俱多為楠木類製品可見一般。
屬於樟科的楠木類植物,已經取代樟樹,成為臺灣低海拔亞熱帶地區的優勢樹種。
之後廣泛使用的以五節芒花軸製做的掃把,更記載了楠木材也遭到破壞的命運。
由於五節芒草原是初墾地的表徵,能夠有如此龐大數量的原料。
意味著有大面積的低海拔山林頻遭焚毀開墾。
低海拔天然材的消失,一方面由於開墾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對燃料的需求,以現在瓦斯及電力供應充足的時代,恐怕很難想像燒炭燃煤的日子,日據時代即是為了山林保安以及生產炭材的原故,在全臺灣低海拔地區大量造林,光復後仍延續其政策迄今,如今的相思林,其實也可以說就是當初的亞熱帶天然林所在地,不過今天利用相思樹燒炭的行業可說幾乎全消失了,所以全省由北至南到處可見相思樹林,在相思樹的庇護之下,原來埋藏在土壤中屬於天然林林木的種子逐漸萌發,在某些地區甚至凌駕其上並逐漸取代相思樹的地位。
這主要是由於相思樹的種子必須在開闊地才能萌發,而許多成熟天然材的小苗能夠在遮陰的情況下生存,所以在相思林下無法覓得相思樹小苗,相思樹老死之後則由其他樹種取代,目前相思林被天然林取代的現象.在臺灣低海拔隨處可見,不過這些後來自然發生的種類並不比中海拔闊葉材的種類繁多,可能是某些原有植物已經消失的緣故。
*熱帶季雨林
臺灣北部地區各月份平均降雨量均高於其蒸發散量,而以冬季最為顯著,但南部地區則呈現明顯的乾濕季,植物生長的春季常欠缺水分,夏季則有颱風帶來暴漲的降雨量,因此臺灣南部低海拔地區雖然雨量、溫度都達到雨林生態系的標準,但是因為年兩量並不平均,有季節性的乾旱,因此無法形成標準的雨林,即樹冠層較低矮,沒有突出樹冠層,會有落葉季節,這樣的森林稱為「季風林」或「季雨林」。
全世界除了臺灣南部以外,中南半島亦有熱帶季風林的分佈,中南半島的熱帶季風林是柚木的分佈中心,柚木是熱帶季風林的代表樹種。
*熱帶植物群落
由高海拔的高山寒原帶至低海拔的亞熱帶闊葉帶,從北至南都佔據的某一寬廣的海拔高度範圍,而熱帶氣候的植物群落則不形成寬廣的帶,由此多少可看出以赤道為其分佈中心的熱帶植物群落,臺灣只在其分佈的邊緣。
臺灣的熱帶植物群落,大多是零星散佈,有的甚至不以植物群落的面貌出現,而只呈現熱帶的植物個體,或僅是熱帶的生命現象,例如纏勒現象。
臺灣的熱帶植物群落包含了海岸林、紅樹林、熱帶季雨林等,除此之外,尚可發現頗多種類的熱帶植物,例如在蘭嶼及墾丁一帶所見以赤道為分佈中心的植物,像欖仁、白榕即是,此外代表著熱帶的某些生命現象,在臺灣低海拔也到處可見,例如在亞熱闊葉林帶的山谷地帶、平地,甚至在都市中。
所看到的幹生花、纏繞現象與板根等皆屬之。
*海岸植物群落
海岸植物群落包括臨海珊瑚礁植物群落、砂灘草本植物群落、海岸灌叢以及海岸林,目前完整的海濱植物群落僅見於墾丁國家公園的香蕉灣一帶,這主要受限於地質、地形以及人類開墾的壓力。
臺灣東海岸主要為陡峭的岩岸,並無廣大腹地可供海濱植物群落發展,而西海岸瀕臨海洋的即是沙灘,缺乏可供珊瑚礁植物生長的珊瑚礁石,只有臺灣南部地區可提供完整的海濱植物群落所需之生態條件。
至於海岸林的發展主要受限於地形條件,通常發育在距海不遠、避風良好且腹地廣大的地方,然而這些地方也經常是人類喜愛開墾的埸所,今天墾丁一帶的濱海公路,海邊聚落、木麻黃林等地,當初可能都是海岸林的居所。
*紅樹林
紅樹林是出現在流速緩慢的大河口,流速緩慢造成淤沙最大,且海水容易進入,鹽濃度相對較高,是熱帶地區河口濕地特有的生態系。
臺灣地區的種類包括紅樹科的水筆仔、紅樹、細蕊紅樹、五梨跤,使君子科的欖李,馬鞭草科的海茄苳,其中紅樹及細蕊紅樹在臺灣已經消失。
紅樹林是屬於熱帶的生態系,所以在臺灣的分佈是往北種類逐漸減少。
由於紅樹林生長在臨水第一線,所以有防坡護岸的功能,且在該處,沒有任何植物或人工建築能穩定地存在,因此紅樹林本身就是極優良的防潮堤。
*溪口林
在一些坡陡流急的小溪,其出海口不會有紅樹林的分佈,所見的是以穗花棋盤腳為優勢樹種的溪口林。
穗花棋盤腳在舊世界熱帶分佈普遍,臺灣則在島嶼兩端即臺北、宜蘭和恆春半島都有出現。
但是因為人為開發的壓力.現在可以看到成林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北角一帶。
北臺灣除了淡水河水系之外,其他河流都水短流急,恰似一般河川之中上游部份。
但因山區雨量豐富,集水區範圍雖然不大,卻是水流湍急,下切能力旺盛,因此到了入海口還是像幼年期河川一般,流速頗快,故其溪口環境和大河河口有明顯的不同,除了沒有大量細沙堆積之外。
水流中的海水比例,即含盬量較低,反而比較像淡水型的濕地。
因此其森林種類不是胎生的紅樹林,而是一些陸域的溪畔植物,以及部份海岸林的種類。
唯一較特殊的,可作為溪口林指標種類的,是海漂性植物穗花棋盤腳。
穗花棋盤腳的淡水需求,加上海漂的傳播本性,溪口地區是它最佳的選擇。
臺灣植物的區域生態特色
中央山脈之阻隔,分東西兩部向南遞變。
臺灣是北方針葉林分佈的最南端,熱帶生態系之北緣,其生態系不僅隨著海拔高度呈垂直分佈,在低海拔地區並隨著緯度的變化,植物種類和數量都有梯度性差異,並隨著中央山脈的阻隔,分東西兩部份向南遞變。
西部低海拔由北而南,從臺北溫暖多雨的森林,逐漸轉變成嘉南地區乾早的疏林環境,再往南雨水又略為升高,進入恆春半島的熱帶季雨林。
東部地區則是由北宜地區的而熱帶森林,混入中海拔北降的植物,逐漸被壓縮成混合型的植被,往南因山勢陡峭,亞熱帶的生態帶被擠壓而消失。
由植物種類及數量,可以將臺灣的生態環境大致分成高山寒原、冷杉林帶、鐵杉林帶、檜木林帶、暖溫帶闊葉林帶、亞熱帶闊葉林、稀樹草原、熱帶季雨林、東北季風林,以及零散的海岸生態環境。
臺灣因有東北季風所帶來的雨水,才能在這圈幾乎都是沙漠的緯度帶。
形成蓊鬱的森林。
東北季風影響的範圍在北部地區主要是東北角和臺北、宜蘭一帶,這些地區的冬雨量幾乎等於甚至大於夏雨量,終年潮濕,極適合生物生長。
束北季風在南部影響的地區則是在恆春半島的大武至南仁山一帶。
*南北分化
臺灣北方溫帶環境的南緣,溫帶地區的植物種類愈往南部愈見減少;同時臺灣又是熱帶的北界,因此境內熱帶植物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遞減。
這樣雙向的遞變,使臺灣南北兩端植群產生極大的差異。
此外,北部地區因東北季風帶來的豪雨和低溫,常出現有許多中海拔地區的植物;而南部地區則因冬雨量偏少,出現季節性乾旱,因此在嘉南一帶形成熱帶疏林,更往南因雨量略增,在恆春半島形成熱帶季風林。
北臺灣是屬於亞熱帶生態系,全世界可以看到亞熱帶森林的地方很少,亞熱帶森林的代表樹種是樟樹。
臺灣過去的低海拔地區有很多樟樹,但是為了製造樟腦而大量開採,雖然讓當時的臺灣成為樟腦重要輸出地區,但也造成今天幾乎不見天然原生的樟樹,所見的多是人工種植的和這些植株的後代。
由此可見,就算是數量很多的優勢種類,也會遭到瀕危、滅絕的命運。
由北往南雨量漸少,冬季開始出現乾早的情形。
嘉南平原因年雨量較低,無法形成樹冠連續的森林.而是熱帶疏林的環境.在過去曾是梅花鹿活動舞臺。
但是為了獲取鹿皮而大量的捕殺.加上土地多開墾為農地,生活在疏林的梅花鹿也和亞熱帶森林的樟樹一樣,在自然界中消失。
嘉南平原還有一重要的特色--鹽田,嘉南沿海是臺灣重要的鹽田,由於該地是沖積平原,其地平面和海平面差不多是同高,海水至漲潮時,很容易引入平原地區,最遠可達離岸20公里處,因此鹽田面積廣大。
除了良好的地理條件之外,臺灣西南部地冬季長達半年的乾早季,亦是奠定臺灣曬鹽事業的重要因素。
夏季雖然日光充足,但是雨水多,且有颱風,並不適合上曬鹽,因此祇有半年的時間可以曬鹽。
臺灣南端則為季雨林的生態系,這是一種屬於具有季節性乾旱的熱帶雨林。
由於恆春半島會有來自海上的季風所帶來的雨量,因此不若嘉南平原乾早,其年雨量仍可達到森林的標準.但是冬雨量偏少,會有落葉樹種的存在。
臺灣南北的分化,還可由植物種類在種數及量上的變化看出,例如紅樹林是熱帶地區的植物群落,其數量和種類隨著緯度向北增加而遞減,在嘉南、高雄目前可見四種,新竹僅見二種,到臺北祇剩一種.即水筆仔。
反之,北方冷涼氣候的物種,其數量和種類則是向南遞減。
位於北回歸線上的臺灣,正好是由南而此的熱帶植物和由北而南的溫帶植物之過渡交會帶,因此海岸地區植物的種和量呈現南北向的梯度差異。
由於南北遞變的梯度差異,臺灣西部低海拔地區分化出幾個不同的植被單位,由約179科,近1800種在西部低海拔地區分佈的他物種類分析,約可分為北部型、中部型、彰雲嘉型、南部型等四個基本型,及其彼此之混合型。
造成南北差異更強化、明顯原因則是屯墾,臺灣西部低海拔地區,因墾植頻繁,目前已有部份地區有沙漠化的傾向。
由於嘉南平原是沖積平原,屬於疏林的環境,這樣大面積疏林的形成,正好提供了疏林型動物--梅花鹿一個絕佳的生存空間.因此數量頗多,如今卻因為人類開發,疏林環境的消失而失去生活空間.臺灣梅花鹿就在濫捕和無家可歸的雙重壓力下從自然界中消失。
早期嘉南平原水分不足,必需依靠水圳等灌溉建設,才成為臺灣的米倉。
然而多年來不斷地耕作,土壞中的種子多已消失,有的可能是自然死亡,有的則是在萌芽之後因開墾的因素而被除去,在這些墾植頻繁的地區,加上雨水偏少植物生長緩慢,天然林植物很難長到成熟階段,因此無法開花結實,亦無法補充土壤中種子的消耗,久而久之,土壤種子庫就幾無庫存,還是來不及成為森林就沙漠化。
台南地區和臺北地區最大的差別即是因為臺南開發較早,農耕頻繁,土壤種子庫耗盡,而臺北不但是因為雨水多,植物生長快速,臺北農墾較少,且因直接都市化,土壤中的種子是直接封存在水泥、柏油之下,雖然仍有些耗損,但目前部份地區的種子庫還算充裕,因此臺北山地都還能形成森林。
東西差異
臺灣受中央山脈阻隔,東部山勢陡峭,西部平坦,因此東西部差別頗大。
由於東部的山脈直逼海岸,此在蘇澳清水斷崖山壁直降海岸的壯觀景象,引得16世紀時葡萄牙人讚嘆幾聲"IlhaFormosa!"。
因為海岸幾無腹地,東北季風促使較高海拔的暖溫帶生態系下降,加上海岸環境因子的影響,東部海岸亞熱帶森林植物生存之空間受到嚴重壓縮,尤其是宜蘭縣境蘇花海岸一帶,因該地受東北季風影響最大,在坡短流急的東海岸地區,因為河口淡水成份較多,且多為岩岸環境,並不適合紅樹林的生長。
且因為山坡陡峭,生態帶受到明顯的壓縮.部份地區的中海拔森林直降海岸。
西部地區則多形成沖積平原,河川由起源至出海口距離較長,河流流經平坦地形至將近出海口一帶.其種種條件有利於紅樹林生長,因此西部大河出海口多泥沿灘地及紅樹林,此類環境則不見於臺灣東岸。
西岸的沉積是持續在進行的,因為臺灣地區受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不斷地隆升,河川侵蝕能力強,因此下游地區經常有泥沙淤積,形成海埔新生地,這從臺南巿的位置可以看出一點梗概:明鄭時期赤嵌樓在海邊,不然鄭成功是無法從鹿耳門登陸,隨著時間流逝,府城離海口遠。
但是近年來因攔沙壩的建立,許多沙石無法到達下游地區,而使得下游泥沙堆積量減少.但是海流仍然不斷淘洗,使得西海岸逐漸被掏空,造成海岸退縮。
臺北的區域生態特色
臺北的環境依其形成年齡,應該可以分成南方古老的雪山尾稜,以及新生的中央的氾濫平原和北部的火山熔岩地區。
由這些地區形成的時間而言,臺北地區的生物應是由南方的雪山山脈進入,經烏來、文山、松山、內湖,到達大屯山區。
臺北大約是在四百萬年前被拱出水面的,由於位在菲律賓海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交界上,地下岩漿較接近地表,在地嗀較薄或斷層處會噴出地面,大屯火山即是在二八0萬年前開始陸續噴發,並在三十五萬年前才熄火。
西鄰的觀音火山亦屬於大屯火山群的一部份,其位於淡水河西岸,其開始噴發時間約在六0萬年前。
到了六萬年前發生斷層作用,產生山腳斷層.此時盆地構造形成,此第一次湖期的水是淡水。
大嵙嵌溪在此後的三萬年被古新店溪襲奪,改道進入臺北盆地,古新店溪亦襲奪基隆河水,至此形成了現在的淡水河。
在臺北湖第一次形成(六萬年前)到最後一次(一六九四年)之間,多次因海平而升降而呈現盆地地形或湖泊。
臺北地區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來自海上的東北季風,其所挾帶的水份,經過起伏的山地丘陵,造成大量降雨。
加上強勁的風勢,除了對植株產生折枝等機械性傷害之外,強風加強了蒸發散量致使氣溫偏低,造成中、高海拔植物下降,在海拔僅1000m的大屯山區,冬季出現飄雪的情形。
在近稜及山頂地區,則因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出現部份樟殼林帶植物且植株矮化的風衝林,部份地區則因人為干擾,森林消失無法恢復而形成之林木界限。
臺北在東北季風影響的範圍,一般而言,基隆河以北影響較大,因為風勢強勁,許多山頭都呈草原型態;基隆河以南則風勢較弱,有些山頂地區都都已恢復成森林。
臺北四周的郊山除了西邊是斷層線外,都是指狀嵌合的山腳,這在世界其他地區很少見,指狀的嵌合使得山區的森林得以延伸入都市之中,因此臺北市可以擁有比別的城市更多的綠。
此外,在臺北盆厎平原之間,也會有一些綠色小山頭,例如芝山岩、圓山等,這是臺北過去在湖水時期的小島,因此在這些江洋中的孤島上出現海岸林植物,湖水退去之後小島變成小山,這些海岸植物被封在內陸地區,它們就像陸封於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一樣,是臺灣的重要資產,也是重要的歷史見證。
結語
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是北方溫帶環境的南緣和南方熱帶環境的北限、是北方南下的寒冷洋流和南方北上的溫暖洋流的交會帶、是海洋板塊和大陸版塊的交界。
這些不同環境相會的特質,使得臺灣兼具雙邊的色彩。
如果臺灣的位置往北方偏,則熱帶的環境將消失,祇有陣陣的寒流環繞,不但沒有四季如春的「恆春」,更可見到順流而來的烏魚,腹中都還沒有烏魚子,祇能眼睜睜地看牠向南揚長而去。
如果往南偏移一些,針葉林的環境無法在臺灣存留,或是根本無原進入臺灣,林相會和非律賓相似,此外,冬天溫度不夠低,山區飄雪的景色也將隨之消失。
屬於大陸島的臺灣,是歐亞大陸生物在冰河時期的避難所,如果臺灣位置往東偏一些,也就是說臺灣不是一個板塊撞擊而隆起的大陸島,而是一個海洋島,她將無法成為冰河期的避難所,對這些第三紀生物而言,可能祇是一個無法到達的海上孤島,如此一來,現在台灣中海拔以上的生物,大概都無緣進入在臺灣落地生根,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的孑遺植物。
而若臺灣位在比現在偏西一點的地方,又將如何?可想而知,即使還有海峽的存在,在地質史中臺灣島和歐亞大陸陸連的時間一定更久,也就是說,她成為島嶼的歲月是相當地短暫,這樣會造成臺灣生物沒有獨立發展的空間,而和華南地區的生物相類似。
因此臺灣可說是一個幸運之島,不論是在地理位置或是形成過程,再再顯示她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的價值。
延伸文章資訊
- 1海洋地殼
- 2下列哪一選項是海面產生波浪最主要的原因? (A)風吹海面(B ...
海水中的「鹽類」與「營養鹽」的比較,何者正確? ... 圈包含於地殼內,岩石圈即為板塊(C)地殼包含於岩石圈內,地殼即為板塊(D)大陸地殼的. 厚度>海洋地殼的厚度, ...
- 3台灣的形成-活躍的行星 - 阿山的地科研究室
- 4海洋地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洋板塊在擠壓過程中,會推動大陸板塊移動,產生「大陸漂移」,目前世界五大洲分佈,是由二億年前一大塊「盤古」大陸(泛大陸)張裂開來的。聚合板塊邊緣由於兩種不同性質 ...
- 5國三學生對地球內部構造及板塊運動迷思概念之研究
測之後,將所收集之資料,以SPSS 10.0 版軟體進行分析,以比較性別間之差異 ... 板塊的運動受到地球外部力量的影響;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的產生與消失觀念認. 知錯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