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 -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族人開始翻越中央山脈到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等地區。
因族人自稱為Truku(太魯閣),所以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 ...
原住民介紹
TaiwanIndigenous
原住民介紹
TaiwanIndigenous
:::
回首頁
原住民介紹
十六族介紹
十六族介紹
太魯閣族
認識本族
地理分布
文化特質
祭典生活
母語欣賞
簡介Introuduction
太魯閣族的文化習俗與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水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但是兩族語言無法溝通,分佈地雖相鄰,彼此卻甚少來往。
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族人開始翻越中央山脈到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等地區。
因族人自稱為Truku(太魯閣),所以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閣地區」。
太魯閣(Truku)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台」、「可居住之地」、為防敵人偷襲「瞭望台之地」。
這個地區即為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範圍。
「太魯閣」國家公園,對一般人來說,只是一個著名的觀光勝地;而它有相當豐富的人文歷史深度,那就是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太魯閣族祖先们為了保護土地、生存、財產,抵抗日本入侵者。
1914年,日本動員軍警二萬多人,兵分三路,夾擊太魯閣族部落。
夾擊太魯閣族男丁約2500至3000人。
太魯閣族頑強抵抗。
但不敵日軍精良武器及優勢兵力,而死傷慘重,於三個月後棄械。
而後太魯閣族人,以立石頭為被降服的記號。
並留下可歌可泣的歷史。
群族特質TribalFeatures
傳統上,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及心地好。
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社會制度SocialStructure
一、組成特色
太魯閣族的祖先遺訓-Gaya,是家和部落的中心,每一個家或部落成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
否則一人違規,全家或全部落都會遭殃。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
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
二、財產繼承
太魯閣族是男子才有得財產權力,長男及次男娶妻要分戶時可分到一塊或二塊以上的田地。
最小的男孩娶妻,不得分戶,由他來負責照顧父母的生活,當然剩餘家產是屬於他所有。
三、婚姻
太魯閣族無招贅婚。
掠奪婚
從敵對的部落掠奪來的婦女。
婦女被安置在首領家。
部落的男青年,若對她有愛意,須經首領及長老商量決定,始可為其舉行婚禮,並一切由首領及長老全權負責,費用部落有力者贊助。
地理分佈Distribution
Truwan就是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有五個平台(Truku)就是Sadu、Bushi、Truwan、Brayaw、BushiDaya等五個部落,這也就是太魯閣族的根。
由於人口增加,導致獵場及耕作地不足。
為了要尋找獵場及耕作地,大約在三、四百多年前,太魯閣族的祖先,越過中央山脈,經過奇萊山北峰,散居在立霧溪谷地帶,木瓜溪谷地區,及道賽溪谷地帶,居住地區含蓋中央山脈,就是現在的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
總人口數約兩萬至三萬人
飲食Food
傳統上太魯閣族以山田寮焚墾的農業型態為主,主要種植的作物是小米、玉米、甘薯等等,這些農作物是太魯閣族的主食。
除了耕作,太魯閣族和其他原住民族一樣由大自然中獲取生活所需,狩獵和捕魚也是固有的主要經濟活動,狩獵與捕魚所得的肉類與魚類就成為主要的副食品。
隨著社會變遷,太魯閣族人開始種植水稻,狩獵也受到限制,傳統飲食文化幾乎已消失殆盡。
服飾Attire
太魯閣族傳統服飾和泰雅族一樣,屬於「方衣」系統,將織成長條形的布,不經剪裁以簡單方法縫製成衣服,外觀類似無袖背心,沒有領子,也沒有袖子。
傳統太魯閣族服飾常以白底夾茶褐色條紋的麻布製成,服裝織紋以幾何圖形為主,以菱形織紋最為重要,象徵「眼睛」。
紋面
過去是太魯閣族人身體重要的裝飾,紋面過程相當痛苦,也代表通過考驗,有「成年禮」的含意。
若是沒有紋面,幾乎無法結婚,也會飽受排斥。
太魯閣族還有一個傳說,認為人過世以後,靈魂都會走過一道彩虹,祖靈會在橋的彼端迎接,而只有臉上具有紋面者,才能獲得接引。
但是日治時期禁止紋面,而基督教興天主教傳入與優勢漢人文化,都使得太魯閣族的紋面傳統不再。
年齡:男子為16-20歲,有紋面表示成年及獵過敵人的頭。
在戰爭的時候,可以防殺錯人,藉以保護。
女子為16-20歲,有紋面表示成年及美觀。
部落內專門負責紋面的人,通常是有威望的人家且代代相傳,才有資格替人紋面。
若有人沒有經過允許,隨便替人紋面,就得賠償專門負責的人幾倍。
紋面者大都是婦女。
酬勞方面:男子準備兩把小米、一件麻線製的衣服、手鐲,讓紋面者任選一種。
女子準備兩件首領穿的衣服、黃銅鍋一個、小豬一隻、50毛或5-6塊錢,讓紋面者任選一種。
住居Housing
1. 建材以硬木及蛇木為樑及柱。
2. 牆壁以竹片對壘。
3. 屋頂以茅草樹皮或桂竹。
4. 家人過逝時遺體埋葬在床下(表示永遠同在及保護家人)。
5. 庭外建有一個撐高防鼠的倉庫。
6. 各部落較高處建有瞭望台防敵人侵襲。
工藝Crafts
口簧琴
太魯閣族的「口簧琴」(LoBag)係以桂竹片中間切空,鑲入一金屬片(以銅片為主)。
兩側繫以細繩索,左手指纏住左側細繩固定,右手指拉扯右側繫繩,使其震動發音,竹片置於嘴巴前緣,以口部作為音箱,並由口腔內空間的大小轉換來區分音階,演出者操作時發出陣陣輕快的樂聲。
傳統織布
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理,是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而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
貝珠衣
綠豆顆粒般之白色貝珠,穿綴於服飾,成為太魯閣族的衣飾文化。
貝珠衣最尊貴者為部落領袖或獵首英雄,於凱旋賦歸參與盛會時之穿著,亦是結婚時重要之聘禮,另珠裙、珠帽、綁腿亦可用貝珠串成。
珠裙常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之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
神話傳說MythicalLegend
彩虹橋
太魯閣族祖先常對孩子們說,人死後,他靈魂必定會在彩虹橋的橋頭。
凡斬獲過敵人首級的男人和會織布與編織的女人,一洗手立刻冒出血來。
像這樣的人可以通過彩虹橋,到祖靈那裡享福。
可是沒有取敵人首級的男人及不會織布及編織的女人,就不能通過彩虹橋,而會被丟下河底,並被螃蟹吃掉。
因此為了能經過彩虹橋,男人要去取敵人的首級,女人必須會織布與編織。
而且不可用手指彩虹橋,以免手指會斷掉。
太魯閣族祖先發祥地【神石】
在太初創世時期,有一男神一女神自天上降在深山上的大石內,大石分裂為二,一個變成陸地,一個變為宮殿,此二神就住在這宮殿裡,並稱呼此地為峰巒(祖先地,他們也稱為神木,神石)並從此地繁衍太魯閣族的後代。
射日傳說
與泰雅族相同。
年度祭典AnnualRituals
祖靈祭
每年七月小米收割後,是太魯閣族祖靈祭的重要季節。
屆時由頭目或長老議訂時間,當日天未亮時,全社男子均抵祭場,每人手持插有黏糕、豬肉之竹棒,是為奉獻祖靈之供品。
俟祭典完畢,即須當場食用完祭品,且沿途返家時需越過火堆,而與祖靈分離。
馘首祭HadurMdkrang
出草禮即「拿敵人頭」,出草的原因1.替祖先的敵人報仇2.作男子漢(為加入青年團、紋面等)3.受辱4.驅除傳染病,5.死後順利過靈魂橋。
出草回來而獵首者約十天穿著英雄服(hubang)。
出草獵團中有傷亡或戰死的就算有獵到敵首也低調行事。
發起者對死者家屬賠償器具。
族長殺豬拿到深山去剁來炒,一個一個呼叫著部落名稱,表示把肉分給部落及賠罪。
若有人受傷,發起出草者負責賠償醫療費。
生命祭儀Life-relatedRituals
出生
太魯閣人相信生育是由鬼靈所主宰的,因此有種種的禁忌與祈禱的方式祈求賜予他們小孩,小孩名後連其父名或母名。
這種命名的方式,稱為「親子關係的連名制」。
婚禮
太魯閣人的求婚儀式,必先徵得女方同意後行之,同時求婚的重要內容是議定男方的聘禮、工作天,及女方的嫁妝。
婚禮在新郎家舉行,媒人手持一瓢水向神靈祈禱,雙方主婚人用食指浸水中表示不悔。
葬禮
太魯閣族人認為,人類壽命的長短,是命運之神早已安排好的。
他們深信靈魂與肉體同在,人類因有靈魂才有生命,而靈魂平常遍存於心臟與血液中,脈搏與心跳皆為生命延續、靈魂存在的象徵。
對於死亡的看法,有「善終」與「凶死」兩種情形。
善終者之靈魂,都可以到達極樂之靈界,而凶死者之靈魂,則任由惡靈擺佈,受盡苦痛,祖靈是愛莫能助的。
巫術占卜WitcheryandDivination
夢卜
(1)、夢到祖先給東西是有獵物可得之預兆。
(2)、夢到祖先罵你是不吉利不祥的預兆。
(3)、夢到大洪水是會生重病的預兆。
(4)、夢到貴重東西失去了,是自己或家人會死亡的預兆。
鳥卜
太魯閣族的鳥名叫(Sisil)
要上山工作或打獵,由Sisil的叫聲方向及飛翔方式判斷吉凶,以決定繼續前進或趕快退回家。
你好嗎embiyaxsuhug
返回上頁
原住民介紹
地圖分佈圖
文化與概要
泰雅族
賽德克族
太魯閣族
賽夏族
布農族
邵族
鄒族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排灣族
魯凱族
阿美族
噶瑪蘭族
撒奇萊雅族
卑南族
雅美族(達悟族)
全部
地圖分佈圖
文化與概要
泰雅族
賽德克族
太魯閣族
賽夏族
布農族
邵族
鄒族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排灣族
魯凱族
阿美族
噶瑪蘭族
撒奇萊雅族
卑南族
雅美族(達悟族)
延伸文章資訊
- 1太魯閣族 -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分配不足,族人開始翻越中央山脈到東部的立霧溪、木瓜溪等地區。因族人自稱為Truku(太魯閣),所以遷移的居住地區,才叫「太魯 ...
- 2太魯閣由來 - 秀林鄉公所
太魯閣族人(Truku)源自南投縣境的平生部落,該部落位於山坡上的台地,是由三個地形所構成(自遠處望去的山坡上台地,背有向上斜坡、前有向下斜坡,是由一個平地兩個 ...
- 3太魯閣族人
太魯閣族文化 ... 太魯閣族是台灣原住民十六族之一。 距今約250至300年間,原居於濁水溪上游的太魯閣族人在狩獵途中,發現中央山脈東側的廣闊原野,於是相率越過群峰,進入立 ...
- 4太魯閣族- 原住民文化
太魯閣族的文化習俗與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水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但是兩族語言無法溝通,分佈地雖相鄰,彼此卻甚少來往。大約在三四百年前,因人口 ...
- 5太魯閣族- 優惠推薦- 2021年11月| 蝦皮購物台灣
你想找的網路人氣推薦太魯閣族商品就在蝦皮購物!買太魯閣族立即上蝦皮台灣商品專區享超低折扣優惠與運費補助,搭配賣家評價安心網購超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