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預期信用減損損失(利益):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認列之預期信用損失( ... 一)自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淨利益(損失)。

回首頁 ‧加入最愛 ‧RSS訂閱 即時法規訊息 法規體系查詢 法規名稱查詢 綜合查詢 英文法規查詢 詞彙查詢 中英法規對照表 首頁/法規資訊 字級: 小 中 大 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 (非現行法規) 公布日期: 民國106年06月28日 沿革資訊: 中華民國106年6月28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審字第1060023231號令 修正發布第9條至第12條、第15條、第23條、第31條條文及第19條格式一 、一之一、二、二之一、三、四、五之一、五之三、五之八、第23條格式 六之二至六之四、六之六、六之十六、六之十八、六之二十、七之四、七 之十三;刪除第23條格式六之五、六之十七、六之十九、七之五,自一百 零七會計年度施行 所有條文 第十二條 發行人應將某一期間認列之所有收益及費損項目表達於單一綜合損益表, 其內容包含損益之組成部分及其他綜合損益之組成部分。

前項認列於損益之收入及費用應以功能別為分類基礎,並揭露性質別之額 外資訊,包括折舊與攤銷費用及員工福利費用等。

當收益或費損項目重大時,發行人應於綜合損益表或附註中單獨揭露其性 質及金額。

綜合損益表至少包括下列項目: 一、收入: (一)營業收入:包括移轉商品或勞務之收入等。

(二)其他收入:包括他人使用企業資產產生之利息、權利金及股利收 入等。

(三)客戶合約收入之認列及衡量應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十五號規定 辦理。

企業於特定商品或勞務移轉予客戶前,即控制該商品或勞 務,應按總額認列收入;反之,應按淨額認列收入。

二、營業成本:本期內因移轉商品或勞務予客戶所應負擔之成本。

三、除列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淨損益:係指企業自帳上除列原已 認列之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所產生之淨損益。

四、財務成本:包括各類負債之利息、公允價值避險工具與調整被避險項 目之損益、現金流量避險工具公允價值變動自權益分類至損益等項目 ,扣除符合資本化部分。

五、預期信用減損損失(利益):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認列之預期 信用損失(或迴轉)金額。

六、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發行人按其所享有關 聯企業及合資權益之份額,以權益法認列關聯企業及合資權益之損益 。

七、金融資產重分類淨損益,係指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九號規定,符合 下列條件之一者: (一)自按攤銷後成本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所產生之 淨利益(損失)。

(二)自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重分類至透過損益按公允價 值衡量所產生之累計淨利益(損失)。

八、所得稅費用(利益):指包含於決定本期損益中,與當期所得稅及遞 延所得稅有關之彙總數。

九、停業單位損益: (一)指停業單位之稅後損益,及構成停業單位之資產或處分群組於按 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衡量時或於處分時所認列之稅後利益或損失 。

(二)停業單位損益之表達與揭露應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五號規定辦 理。

十、本期損益:本報導期間之盈餘或虧損。

十一、其他綜合損益,係按性質分類之其他綜合損益之各組成部分,包括 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之其他綜合損益份額: (一)後續可能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包括國外營運機構財務報表換 算之兌換差額、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債務工具 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避險工具之損益等。

(二)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包括重估增值、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 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確定福利計畫 之再衡量數、避險工具之損益等。

十二、綜合損益總額。

十三、本期損益歸屬於非控制權益及母公司業主之分攤數。

十四、本期綜合損益總額歸屬於非控制權益及母公司業主之分攤數。

十五、每股盈餘: (一)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之繼續營業單位損益及歸屬於 母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之損益之基本與稀釋每股盈餘。

(二)每股盈餘之計算及表達,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三十三號規定辦 理。

查詢金管會(證期局)發布法規之附表或申請書格式,請至證期局網站查閱 本系統資料更新週期為三天,若要查詢最新法規,請點選即時法規訊息或至相關單位網站查閱。

本系統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提供 本網站內容非經提供單位正式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