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看出一個人的邏輯好不好?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前提都是可接受的,又推理過程中找不到特別明顯的漏洞,那麼估計就是沒問題的了。
因此你可以得出結論,這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邏輯是清晰的。
反之,有兩個方面的 ...
標籤:思維方式
怎麼樣看出一個人的邏輯好不好?
02-07
是否根據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來看,例如,針對一個問題,一個人從微觀看,一個人從宏觀看,就可以說從微觀看問題的人邏輯不如從宏觀的?
內容提要:(由於enumerate不能嵌套我就自己用數字排序了,順序不嚴格)1.問全局性的好不好是無意義的 1.1對於天才來說是無意義的 1.2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無意義的
2.邏輯能力評定:唯一有意義的問題是問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內的邏輯能力 2.1對於具體情境下的邏輯能力評定即為論證分析 2.2對於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內的邏輯能力評定是一種日常經驗歸納3.邏輯錯誤與邏輯能力4.邏輯的作用在問一個人某個方面好不好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就是「好」在這個方面上是一個連通關係。
在這個問題中則是:對於任意的人,如甲和乙,要麼甲的邏輯比乙的好,要麼乙的邏輯比甲的好,要麼兩者相當,即,沒有不可比較的情況。
非連通關係也是很常見的,數學中整除關係和集合的包含關係就不是連通關係,因為可能兩個集合互不包含,而小於則是實數上的連通關係,任意兩個實數都能比較大小。
但是顯然,在現實生活中,並不能排除無法比較的情況,請問一個拿了圖靈獎的人和一個拿了菲爾茲獎的人誰的邏輯更好?前者可能在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非常厲害,但是後者有很好的數學直覺以及將數學直覺用嚴格的數學語言表述出來的能力。
請不要隨便說這兩個人的邏輯能力是相當的。
因為前者做不到後者能做的事情,後者也做不到前者能做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了關於智商的一個責難:智商衡量普通人的尺子,對於天才來說,智商是蒼白的,因為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中,人類的理論理性能力並不是排在一條線上的,能力的分叉導致了不同方向上的能力無法比較。
只要我們承認「天才不過是在某些方面有著特彆強的能力,或者,特別努力的普通人」這種論斷,我們就可以將質疑同樣地運用到一般人類的智能比較中。
前面的例子中,或許我們還能說兩個人的邏輯能力都很強,但是如果考慮兩個高中生,文科生A寫議論文寫得很有條理,理科生B寫實驗報告寫得很好,但是反過來都是一塌糊塗,請問誰更有邏輯一點?此處就是無意義的問法。
有意義的論斷是,在某一方面,A的邏輯比B要好,而在另一方面情況相反。
邏輯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嵌入在領域和語言中的。
卡片選擇實驗和概率疊加實驗說明:對於命題邏輯形式相同的情形,在我們不熟悉的領域中進行思考比在我們熟悉的領域中更容易出現錯誤。
因此,用任何非母語手段來檢測邏輯水平都會出現語言層面上的干擾。
另一個問題是,即便一個人在某個方面體現出來了優越性,如何說明這個人就是邏輯好呢?一個人擅長辯論,我們說他口才好,一個人擅長做數學題,我們說他數學好,一個人擅長編程,我們說他電腦好,似乎要將邏輯剝離出來分析是很困難的事情,雖然這三者都蘊含了這個人在對應的領域內邏輯使用的不錯。
對於邏輯的領域相關性的思考很容易帶來另一個問題:邏輯能力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些能力只有會和不會的區別,比如說吃飯,吃得再好再優雅再好看也還是吃飯,更進一步的技能培訓不帶來該方面的實際收益(吃飯的目的是吃飽)。
有些能力則不同,比如說運動員跑步,那就是能快0.1秒就更好的。
如果邏輯是前者,那麼我們能夠做的區分就是有邏輯和沒有邏輯的區分;如果邏輯能力落入後一種範疇中,那麼我們要如何檢測呢?就算寫代碼能夠反映邏輯能力,如果兩個人都寫出來了同樣效率的代碼,要如何比較呢?難道要比較寫作時間?別忘了不同人命名變數的習慣是不同的,換行和注釋的習慣也是不同的。
甚至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寫一個1000行的程序就要一堆注釋,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個注釋他都不用寫,但是這能反映什麼呢?難道不是僅僅反映了他在這方面的記憶力好么?更何況寫代碼反映邏輯能力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的,請問你是用C,還是用Lisp?
我覺得不存在單獨的邏輯能力,掌握數學就包括了掌握數學的邏輯,掌握寫代碼的能力就包括了掌握對應體系中的邏輯。
因為一個人很難真正犯邏輯錯誤,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使用「你這個地方的邏輯有問題」這種話,並不比「你這個地方有問題」包含了更多信息。
不過,回過頭來一想發現似乎有點不對,的確有一部分錯誤我們會將其歸結為邏輯錯誤。
比如說合取謬誤(參見前面的概率疊加實驗)就是一個典型的邏輯錯誤。
但是真的要說的話,這難道不是因為我們語言中「概率」這個詞太陌生了使得我們不能正確理解它么?合取謬誤的例子中,如果用的是「頻數」而不是「概率」或者「可能性」,那麼受試者回答的正確率會提升很多,這也就說明了一般人理解的「可能」和「概率」並不是標準的「頻數式」的理解,而是某種執行任務的優先順序的理解。
或許真正的邏輯錯誤是不存在的。
語言的含混和推理鏈條的不明顯會被人稱為「邏輯不清」,但卻並不完全是邏輯問題。
因此,所謂的邏輯問題,可以視作錯誤成因劃分中的一個佔位詞。
它的確具有分類上的意義,但是卻不具有我們所需要的那麼強的解釋效力。
回到問題上來,首先,不存在「一個人邏輯好不好」這樣的全局性的問法,但是我們允許「一個人對於某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思考上邏輯是否清晰」這種局部性的問法,當然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有一個領域內的邏輯能力這種說法(比如說做出倫理學論述的邏輯能力,進行美學批評的邏輯能力,寫幾何證明的邏輯能力)。
其次,如果我們要評定某人的邏輯能力,評審者至少需要有與被評審者相當的水平,這就避免了外行人看內行文獻覺得跳步太多邏輯不通這種低級的問題。
接下來,在某個水平線之上,比較邏輯能力就沒有意義了,對於這種無意義的來源我保持中立態度,有兩種可能:
由於分叉導致的不可比較,或者,
由於邏輯能力本身就是達到一個水平之後就無法再提高的技能,因此這裡的邏輯能力都是一樣的。
那麼,唯一能夠考察的情況就是一個人在就某一個問題發表意見的時候邏輯如何不好。
(這種情況忽然讓我想起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時,這裡允許的也僅僅是個別情況之間的比較,比如說甲在論證的時候論證得很好,乙犯了一個錯誤A,丙犯了一個錯誤B,丁犯了兩個錯誤A和B。
我們可以說在這個具體的情景下,甲的邏輯最好,丁的邏輯最差,乙和丙在中間,但是我們很難比較乙和丙的邏輯水平,也很難直接說他們的邏輯水平相當。
因此,即便我們忽略掉那一大部分天才,將考察的情景限定在一個特定的問題上,同時認為所有的邏輯沒有問題的人的水平都是一樣的,在面對那些邏輯能力有問題的人時,我們依舊不能保證比較一定能夠進行。
評定某個人的某個具體思想,就是在評定這個思想本身。
順序是,首先判斷這是否是一個論證。
畢竟很多言論你將其視作論證或者論斷自然是毫無邏輯的,但是它們根本就不是以論證或者解釋為目的而說出來的,它們本身僅僅是一種發泄情緒的產物,因此依照寬容原則,我們不應該分析它們是否合乎邏輯,「他媽的」合乎邏輯么?不合乎邏輯么?那麼「日本人都他媽該死」呢?這句話所表示的難道不是「我不喜歡日本人」么?Whereistheargument?在這裡可以類比於immoral和unmoral的區分,做出illogical和non-logical的區分:前者是「不合邏輯」,而後者是「無邏輯可言」,我們可以給一篇議論文貼上illogical的標籤,但是,如果是一些別的文學體裁,我們或許就只能用non-logical作為標籤了。
人的意識結構中,記憶、信念、知識是可以談論邏輯的,意向性、情感、心情、知覺則不一定能談論對應的邏輯。
而接下來的東西就是非形式邏輯中對於論證分析的各種手段了,當然,正如前面所說的,這些分析都不是分析它如何好,而是分析它在哪裡可能有問題。
大概的步驟就是先將論證拆解成許多個子論證,然後對於一一分析每個子論證。
而分析的方法有許多,第一種就是對著常見非形式邏輯謬誤表一個一個查了,而第二種,可以考慮用圖爾敏模型(見[3])分析每個論證,然後看哪裡是可能能攻擊的。
當然還會有很多其它的論證分析方法,不過既然這麼想學論證分析,為何不報考中山大學邏輯學專業呢?【別鬧!如果前提都是可接受的,又推理過程中找不到特別明顯的漏洞,那麼估計就是沒問題的了。
因此你可以得出結論,這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邏輯是清晰的。
反之,有兩個方面的可能情況,一個是採用了錯誤的推理,即,落入到了某(幾)個謬誤中,另一個則是,雖然推理完全正確,沒有邏輯錯誤,但是前提是不可接受的,或者,前提本身需要進一步的辯護。
進一步,邏輯錯誤通過分類到不同的謬誤範疇中,可以為我們進一步理解為什麼這個人會犯這樣的錯誤提供幫助。
但!是!實際情況下真的是這樣么?
我們去考察一個人的思維,並不是真的想去看他想的東西合不合邏輯,我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我們有共同的思想(或者,更極端一點,希望對方能聽自己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基本的,無關個人趣味的事情。
邏輯僅僅是我們駁斥對方的一種手段而已。
因此,實際上日常中的做法並不是直接找邏輯漏洞,而是先找出我們不能接受的結論或者是論證鏈中的子結論,然後以這個地方為突破點向上尋找進一步的不能接受的子結論,最終在某些可以接受的子前提(可能作為子結論出現在整個論證鏈中)和不能接受的子結論之間尋找邏輯謬誤。
這種想法的潛在危險性在於,對於某些純屬個人偏好的東西,比如說對於文字和音樂的品味,性取向,個人日常生活習慣等,有些人也會想用邏輯的方式論證對方是不對的,或者,因為不接受對方的愛好,而試圖用邏輯去攻擊對方。
要注意,這裡邏輯是沒有用的。
兩方都不能用邏輯說明什麼。
這類東西,就和前面說的情感發泄一樣,無邏輯可言。
很多人連avowal、expression、norms和description都分不清,就開始動用邏輯武器了,何必呢?當我們發現有一個論證,前提沒問題,推理也沒問題,但是結論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一些額外的應對方式了,這種東西一般被稱為廣義的悖論(狹義的悖論是「這句話是謊話」這種即不能真也不能假的句子,所有有窮的狹義悖論都建立在某種循環自指上)。
對於這樣的麻煩東西,解決的方法無非也就三個,(1)接受結論,(2)在前提中找到漏洞,或者,(3)在推理中找到漏洞。
對於堆垛悖論的處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般情況下,尤其是在不太嚴謹的日常語境中,如果一個論證的結論大致上是可接受的,那麼人們就會疏於論證分析,除非其中有非常明顯的不相干。
說起不相干,我忽然想起了過去的一個觀點:大多數的邏輯錯誤都是不相干,謬誤的分類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謬誤,都可以認為是某種不相干。
人身攻擊:我們說這個問題呢,你扯說話者如何幹啥?以人為證:我們說這個問題呢,你扯某某某是著名的人士然後說過了什麼觀點幹啥?稻草人謬誤:我們說這個問題呢,你扯那個問題幹啥?……這樣說起來好像就循環論證不算是不相干,但是如果要狡辯的話,循環論證也可以有一種「不相干」的解讀方式。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這裡又可以區分嚴格的相干性和不嚴格的相干性了。
總而言之,從邏輯的角度評定一個具體的思想,就是對這一思想及其形成的過程進行論證分析。
但是,即便是論證分析,也不能保證得出的結果是一個線序。
評定一個人在某個方面是否有邏輯,我猜,應該是評定這個人在這一方面的思維傾向。
比如說,這個人在這個領域,是不是容易產生以人為證的情況(參考某時期某國國民的行為:凡是某某某說的東西就是正確的)。
這種時候,會出現兩個派系,以合取謬誤為例,
激進派會認為人們出現這種錯誤是不應該的、不正確的、不合邏輯的。
人們應該改正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
溫和派會認為這雖然是不合邏輯的,但卻是合理的。
我們可以從社會理性、進化理性等方面論述合取謬誤產生的合理性,比如說,當我們已知一個貌似搶劫犯的人從銀行跑出來的時候,將「這個人是同性戀並且剛剛搶了銀行」這個選項排在「這個人是同性戀」的前面,實際上意味著我們接下來的行動策略,即,你更加應該採用對待搶劫犯的行動策略來對待這個人。
雖然這種想法是錯的,但是它有實際意義。
不過這一部分實在是太坑,我就不繼續討論了。
這時候,人群可以被分為三類:一類是思維傾向符合邏輯的(或者說,過於符合邏輯反而變成異類的?),一類是雖然不符合邏輯,但是卻於其他(大多數)人的思維傾向吻合的,還有一類是少數其它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異類。
根據溫和派的寬容原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結論:任何一個人的邏輯都不可能很差。
如果一個人的邏輯能力差到離譜了,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解讀方式錯了,或者,他在學習辭彙表的時候產生了極大的偏差。
因此,即便是少數無法理解的異類,我們也很難說他們真的是邏輯能力有問題。
問題僅僅是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語言。
我們會發現前面的問題在這裡依然存在:我們並不真的關心某個人的思維是否合邏輯,我們關心的是他的思維能否被我們的思維預測,或者,至少不和我們的觀念相互衝突。
這種判斷的目的是預防性的,如果我們總是觀察到一個人根據某些前提,或者在某個談話語境下,得到一些「正常人」不應該得到的結論,那麼我們在日後需要徵詢意見的時候,就會避開這些人,或者,通過這種東西作為一個選拔的手段。
這裡或許會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談論邏輯能力的時候,關心的是邏輯錯誤,而不是關心別的能力,比如說推理能力。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認為創造力不算邏輯能力。
推理能力本質上是「構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只能使用卻不能說的。
我連我自己是怎麼忽然就想到的都不知道,我怎麼可能告訴你我是怎麼想到的?推理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在這個層面上是一樣的:經過長期訓練的靈光一現。
我們能做的事情只有在構造好了論證之後再進行檢查,但是這個論證的構造已經是既成事實了。
一個畫家可以在有靈感的時候畫畫,畫完了之後對其進行一番鑒賞,但是這兩個工作是不同的工作。
那麼,邏輯能力在更多的意義上就體現為一種進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一種進行論證構建的能力。
或者應該這樣說:在構建論證的時候,構建的靈感不屬於邏輯能力,而對於腦海中不完善的論證進行邏輯批評以及修正才算是使用邏輯能力。
但是問題在於,這種能力很有可能會內化,即,一開始的時候我可能還會對著謬誤分析表,看我的論證有沒有問題。
但是等我熟練了之後,我就會直接使用所謂的邏輯直覺來做出判斷。
這種情況下,我的邏輯能力就同樣變成了一種過程知識。
而檢驗這種過程知識的方法就是去讓我分析考察論證。
雖然我不一定能準確說出每個論證分別屬於哪一類錯誤,但是只要一個人能找到這個論證到底是哪裡推不出,那就足以體現出他的邏輯能力了。
最後的問題,雖然和題目無關,還是說一下邏輯的作用吧。
邏輯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清晰的闡明自己的思想,另一個是對於他人的闡述做出評判。
原則上來說,雖然我們很喜歡說某個人想得清不清楚,但是我們真正判斷的還是他寫得清不清楚或者是說得清不清楚。
但是在進行評判的時候。
邏輯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因為我們都知道,演繹推理能夠推出來的東西是非常少的。
我們在進行任何推理的時候實際上都隱含著使用了某些默認的經驗命題,也就是那些額外的命題。
但是實際上人們言論之間的分歧往往就是那些不可辯護的命題,那麼邏輯有什麼用呢?邏輯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讓你看清楚你和對方的分歧點究竟在什麼地方,以及,讓你看清楚對方究竟是想和你正經的辯論,還是想找個地方噴吐自己的翔法。
辯論是在兩個理性人之間進行的活動,並且原則上雙方必須是可以被說服的。
如果一個人從原則上來說就不可被說服,那麼邏輯什麼的都毫無意義。
進行邏輯評價也毫無意義。
相關討論參考:
學邏輯學的真正用途是?
邏輯是科學嗎?為什麼?
所謂邏輯能自圓其說即可。
各人有各人的邏輯和出發點,也有各自的因果包含推論,沒法說一個人邏輯好不好,竊以為只能說在一件事上邏輯好不好。
邏輯好的基礎是要有一定的常識(有感於羅王大戰里王對於商業的常識的無知和薄弱),然後承認存在自我的局限,將條件盡量考慮周全,並做出常理上的推論,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不可怕,無知才可怕。
另外一定要保持開放的學習的心態,不要怕顛覆,及時將新信息整合進自己的邏輯體系,哪怕完全相反的信息。
還有不一定要很拗口的邏輯學用語來講,更多的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任何細微的不合理都能輕易地發現,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改正,可以是歸納,窮儘可能性。
在他說一個話題時試著順著他說的某一點問問題/聊天,如果他聊完還能回到未講完的主題,那他不光記憶力不錯,邏輯肯定也不差了。
我覺得所謂邏輯就是推理論證的能力。
能否通過既定事實,推理出所得結論。
事實有真假之分,真假的判定來源於常識,
亦或是特定情景下的假設。
比如,我們做這樣一個推理為何手機不能打冒號=_=!也不能打括弧=_=!日本人都該死也不能打雙引號=_=!那麼如何得出這一結論,我們強行推理1.我不喜歡日本人2.我不喜歡的人都該死事實1為真,事實2為假所以日本人都該死這條結論為假但假如我們假定我不喜歡的人都該死這條事實為真那麼日本人都該死這條結論也為真括弧我沒別的意思反括弧
所以無論你拋出什麼樣的結論,你要拿你有邏輯的推理過程來說服我你推理的事實可以為假,但你用以推理的事實必須說清楚。
那麼以上其實是個逆推,我們再來舉個順推例子冒號媽媽告訴我早戀是錯的,那我是否認為早戀是錯的呢在於1.我相信媽媽的話2.媽媽的話都是對的亦或是1.我相信媽媽的話2.媽媽是愛我的
3.愛我就會說她認為對我好的話4.她認為對我好的話都是對的話基於以上兩點or四點我得出早戀是錯的這句話是對的。
然而,當你質疑媽媽的話都是對的or她認為對我好的話都是對的話認為媽媽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or她認為對我好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那麼此時你便無法得出早戀是錯的這句話是對的的結論。
那麼早戀是錯的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對的呢?不重要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判定,基於自己心中的真假來得出最終的真假而這個推理過程是你邏輯性的體現。
最後,我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純粹閑的蛋疼,不喜請勿噴。
但是我得到了贊會開心讓我開心的人都會變帥變漂亮所以給我點贊的人都會變帥變漂亮。
我覺得只要能做到邏輯自洽,這個人就是邏輯好
你和他進行一次談話就可以看出來了,有些人說話都不過腦子的,還談什麼邏輯呢
首先回答問題描述中的那個問題:『是否根據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來看,例如,針對一個問題,一個人從微觀看,一個人從宏觀看,就可以說從微觀看問題的人邏輯不如從宏觀的?』從邏輯的角度看,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的角度與他(她)的邏輯水平沒有半毛錢關係。
(請注意此處我是在沒有定義邏輯的情況下循環論證,但不論哪一種定義邏輯的觀點,邏輯與看問題的角度都是沒有關係的。
我們假設有一種關於邏輯的觀點認為邏輯與看問題的角度有關係,那麼在定義邏輯之前需要首先論證此類視角下關於邏輯定義的合法性)另外:建議將提問中的『是否』改成『能否』或『是否可以』。
回到更加困難的主問題:怎樣看出一個人的邏輯好不好?首先我理解的邏輯指的邏輯思維能力(非天生的內在能力,我們只能看外在的表現!!!),具體來看,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主要考慮邏輯的以下三個因素:溯因,演繹和歸納。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無法在單一的語境條件下判斷一個人的邏輯水平。
讓我們先做出一個合理的假設:一段對話或文字交流建立在雙方對於將要討論的問題理解偏差不太大。
討論的話題仍然太過寬泛,讓我們以知乎的使用為例子。
第一個點是,答主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是否在針對問題進行回答?如果一個人在知乎回答問題永遠不著調(這要求評判者也有著最基本的閱讀理解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我們大致可以判定:此人要麼是邏輯水平比較低,要麼只是來知乎刷存在感(對於別人問的問題完全沒有興趣)。
同樣,總是寫些不著調的評論也可歸於此類(對於別人用心的回答完全沒有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極少數人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明確指出自己的回答與問題無關,只是為了其它相關的目的而在該問題下寫下回答,這類知友我們可以傾向認為是邏輯比較清楚的。
以溯因為例,題主根據一些現象問出一個問題。
回答問題者應該具體解釋現象背後的原因,或直接指出題主提出的現象並不符合一般規律予以反駁。
第二個點是,答主確實理解了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了觀點。
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答主的論證或描述是否支持答主提出的觀點。
答主的論證是否清楚,是分層論證,還是遞進式論證。
有沒有偷換概念的情況。
每一級的邏輯上,是否符合演繹的規律,比如說:為了得到q,我們需要有p,並且在一般意義下認同p推出q。
某種程度上,這裡是最考驗邏輯能力的地方。
第三個點是,如何通過歸納得出結論?首先我們要分清主觀和客觀。
個人的觀點當然可以通過個人的經驗數據來支持,但須註明是個人觀點;而客觀的問題分析則需要客觀的大量的數據統計來輔助,如何進行合理的數據統計來看清楚各個變數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可以多學習chenqin和蘇莉安。
舉例說明,我們不必因為少數噴子的出現而認為知乎用戶都是充滿戾氣或惡意的,也不必因為某個回答得到了最多贊同就認為那是最佳答案。
能夠說的主要就是以上,歡迎熱心的知友補充。
最後,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可以鍛煉的,比如說在知乎上。
對於感興趣的問題,稍微分配一點時間去看看問題下的回答,並思考:哪些回答是認真的?哪些又是來刷存在感的?對於那些與問題無關或胡說且沒有道理的回答,我們可以輕碰反對或(加)沒有幫助;對於那些努力卻並不嚴謹的回答,我們可以嘗試留言指出值得再討論的地方;對於那些因為缺乏背景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的回答虛心請教或選擇感謝;對於那些觀點清楚論證嚴密的回答給予贊同。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嘗試在自己能夠回答的問題下將自己的思考轉化成文字。
長此以往,邏輯能力怎能不得到提升?
我能不用想直接寫出逆波蘭式算嗎
能跟女人講道理!
問題建議修改。
」邏輯「本身這個詞是指思維的規律,而「人」具有的屬性應該是」邏輯思維能力「,你可以這樣問」怎麼樣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邏輯思維能力?「或者」怎樣辨別一個人的說話或者行為是否符合邏輯?「私以為這樣比較妥當。
而邏輯思維能力由可以分為很多種: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語言能力;圖形識別及創作能力等;因此,我們很難從單一方面或者某一個問題來判斷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的優劣性,當我們說一個人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時候,一定是這個人在」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語言能力「、」圖形識別及創作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很強,才能這樣評價。
如果單單」從看問題」宏觀「/」微觀「的角度「就評價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實在太片面了,而這種情況,我們習慣用另外一種屬性來評價,叫做」大局觀「。
很簡單。
拋出一到兩個有爭議的問題。
比如:應不應該廢除死刑;惡法需不需要遵守blablabla然後追問,基本上追問個兩三次邏輯就體現出來了。
我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良好邏輯性的標準如下1)言語的調理性:A)溝通過程中是否能夠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講清楚,比如論證某個觀點,能夠從鋪墊開始,清楚陳述觀點,尋找論據,最後總結。
整個過程中無論別人提問還是與否,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結束真箇論證過程。
B)對問題的回答,對於某些針對性強的問題,例如,你是否同意某觀點或者你是否願意做某事,有邏輯行的答案應該簡單直接,而不顧左右而言他2)對事情的計劃性:能否在事情初期進行計劃的過程中,考慮到全部dependency,並在計劃中加以解決。
試著讓他回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至少1000個字!
了解的越深刻,解釋的越通透。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固有難於自圓其說之困。
如果你自己邏輯不好,你是看不出別人邏輯好不好的。
如果你自己邏輯夠好,很自然就能看出別人邏輯好不好。
邏輯再好有神馬用,你和女生吵架還是贏不了
讓他說出一個自認為對的觀點。
然後讓他論證相反的邏輯是正確的。
看他數學好不好
從宏觀來看,從微觀看問題的人的邏輯未必不如從宏觀看的。
邏輯不好的人會犯各種不同類型的錯誤,還自以為正確。
幾個邏輯不好的人在一起聊天會有很多分歧。
邏輯好的人犯錯誤較少,幾個邏輯好的人在一起聊天通常可以達成共識。
邏輯好的人聽對方說道理,就可以看出對方的邏輯好壞。
從微觀和宏觀角度的區別並不能作為判斷有沒有邏輯的標準,一般就日常生活語境來說,我們說一個人「沒有邏輯」可能是說他說話沒有條理性,或認為他所說的因果關係並不成立。
比如,抱歉並無任何冒犯:「程序寫得越好,邏輯越好。
」這兩者之間可能是不存在因果關係的,因為有很多程序寫得好的人邏輯並不好,我身邊就存在這樣的例子。
不過話說回來,嚴格符合邏輯的陳述一定是「同義反覆」或者「二律背反」,而這兩者都沒有實際意義(不攜帶任何新的信息),如果我們平時都這麼說話的話,那也就沒法進步了。
玩殺人遊戲狼人殺阿瓦隆等等遊戲時腦袋一團漿糊專門坑隊友。
。
沒錯就是我
結束一段談話後,能不能倒敘回憶起話題轉化的幾個點,直到談話開始。
推薦閱讀:
TAG:思維方式|
一點新知
GetIt01
延伸文章資訊
- 1有邏輯的人和沒有邏輯的人有什麼區別? - 劇多
邏輯通常指人們思考問題,從某些已知條件出發推出合理的結論的規律。 說某人邏輯性強,就是說他善於推理,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說某人說話不合邏輯, ...
- 2怎麼樣看出一個人的邏輯好不好? - GetIt01
如果前提都是可接受的,又推理過程中找不到特別明顯的漏洞,那麼估計就是沒問題的了。因此你可以得出結論,這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邏輯是清晰的。反之,有兩個方面的 ...
- 3怎麼輕鬆成為一個「有邏輯」的人? - 每日頭條
所謂邏輯思考,就是按邏輯來思考問題。那麼,向來擅長數學和理科的人們,其邏輯思考力應該很強吧?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理工科 ...
- 4邏輯障礙 - 中文百科知識
邏輯障礙,是指患者違反邏輯法則進行推理,或在推理過程中偷換概念。 ... 思維邏輯性強的人能迅速、準確有效地解決問題,並能明確、條理、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
- 5講話沒重點?思緒沒邏輯?9個秘招教你如何提升思考能力
為什麼要提升你的思考能力? 思考力除了讓我們講話更有邏輯能更清晰的表達給人外. 我們也能透過學習如何提升思考能力來幫助自己解決當下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