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正史(英文:Official History),是由史官(或史家)即官方对历史的詳实记录,有別於古代私家编撰史书,即所謂野史。

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

「正史」一词最早见於 ... 正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月30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正史"—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正史(英文:OfficialHistory),是由史官(或史家)即官方对历史的詳实记录,有別於古代私家编撰史书,即所謂野史。

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

「正史」一词最早见於阮孝绪《正史削繁》,有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因紀傳體《史記》、《漢書》之書,以帝王(本紀)為綱,故稱正史。

至清乾隆四年修《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正统纪传体史书为正史。

而其間的「三史」、「四史」、「七史」、「十一史」、「十三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都可稱作正史,《二十五史》之中,字数最少的史书是《陈书》,大约20万字;字数最多的是《清史稿》,约500万字。

《明史·藝文志》又分為紀傳、編年二體,所謂正史,為各朝政府為前朝所編修史書,二十五史皆為紀傳體,無編年體。

现代的中国历史学派通常认为正史、教科书和戏说是历史叙事的三大体例。

目录 1東亞各國正史 1.1中國正史 1.2日本正史 1.3越南正史 1.4琉球正史 1.5朝鮮半岛正史 2参见 3參考文獻 東亞各國正史[编辑] 中國正史[编辑] 主条目:二十四史 中國的正史為二十四史,依先後次序分別為: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除二十四史外,战国时期魏国的《竹书纪年》、东汉的《东观汉记》和《汉纪》、北宋的《资治通鉴》、中华民国的《清史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清史》亦为政府组织史官编写的官修正史,范祖禹《唐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柯劭忞《新元史》、章开沅《清通鉴》等虽系私修史书,但也像《三国志》《后汉书》《新五代史》一样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而跻身正史之列。

日本正史[编辑] 主条目:六國史 日本的正史統稱“六國史”,依先後次序分別為: 日本書纪 續日本紀 日本後紀 續日本後紀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 日本三代實錄 越南正史[编辑] 越南的正史包括: 大越史記、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和大南實錄。

琉球正史[编辑] 琉球的正史包括:中山世鑑、中山世谱和球阳。

朝鮮半岛正史[编辑] 朝鮮的正史包括: 三國史記、高麗史、高麗史節要、东国通鉴和朝鲜王朝实录。

参见[编辑] 历史主题 汉字文化圈主题 中国主题 书籍主题 二十四史 实录 野史 信史 伪史 历史修正主义 春秋笔法 法統 參考文獻[编辑] 正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百科全書》 查论编汉字文化圈传统史書體例 纪传体(以人為主) 紀事本末體(以事為主) 編年體(以時為主) 通鑑體 別史體(以國為主) 雜史體(以遺文舊事為主) 譜牒體(以宗譜為主) 會要體(以典制為主) 綱目體(以年表為主) 地方志(以地為主) 史評體(以史事評論為主) 参见:正史 二十四史 实录 野史 信史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正史&oldid=69461457” 分类:史書體裁隐藏分类:自2016年1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العربيةEnglish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РусскийTiếngViệt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