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 - 農傳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台二十多年來,在人民熱心且努力的栽種下,終於讓台灣米成功,伊澤總督非常高興,在大正十五年的時候將其正名為蓬萊米……」這篇日治時期的小學國文課課文〈蓬萊米〉 ...
首頁鄉間小路當月主題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
鄉間小路
20200806
facebook
line
twitter
這幅版畫的作者是灣生畫家立石鐵臣,出自介紹臺灣民俗的刊物《民俗臺灣》,描繪臺南一位販賣圓仔湯的老先生,他將粿粞搓成小指般粗細,再分成一塊塊小團塊。
有趣的是,立石鐵臣在版畫說明中寫道,吃完圓仔湯身心舒暢,甚至忘了看老先生的手是否乾淨。
(國立臺灣圖書館授權使用)
文字/廖詠恩
你吃飯了嗎?不,我不是在問你吃了沒,我是問你吃米飯了嗎?吃飯之於臺灣人太理所當然,我們自然以「飯」代稱日常三餐。
早在16世紀,就有文獻記載原住民種稻,臺灣食米的歷史悠久,飯碗裡的風景往往是碗外世界的縮影,讓我們一起到不同時代的飯碗一探究竟,扒一口飯,品嘗由簡至豐的臺灣生活滋味。
「開台二十多年來,在人民熱心且努力的栽種下,終於讓台灣米成功,伊澤總督非常高興,在大正十五年的時候將其正名為蓬萊米……」這篇日治時期的小學國文課課文〈蓬萊米〉描寫的是1922年農業學家磯永吉耗時12年,成功培育出蓬萊米的事蹟。
在這之前,臺灣人吃的是米粒長、口感乾鬆的在來米,習慣軟黏米飯的日本人吃了直搖頭,蓬萊米的誕生讓他們歡騰不已。
那當時臺灣人吃得慣蓬萊米嗎?等等,先把課文讀完:「現在台灣米的年產額有一千萬石,大部分的米都輸出至內地,大大的解決我國內地糧食的問題,這都是台灣農民的貢獻……」「內地」、「我國」指的是日本,即使蓬萊米的栽種成本比在來米高約三分之一,但由於銷往日本有較高利潤,農民積極耕耘,蓬萊米的產量於1935年就超越在來米。
對於蓬萊米,臺灣人是種得多,卻吃得少。
推動石磨又叫做「挨粿」(e-kué),因為石磨很笨重,需要兩個人合力操作,所以每次做粿都要出動家中婦女輪流挨粿。
糯米與水經石磨碾成米漿,流進底下的布袋裡,再以石頭重壓擠出水分,留下的便是可以製糕、粿的粿粞(kué-tshè)。
此版畫作品出自雕塑家楊英風之手,刊登於《豐年》雜誌第六卷第三期。
(圖片提供/豐年社)
先別說蓬萊米到底好不好吃,你知道煮飯前要先搗米嗎?
瞧一眼日本時代臺灣人家的餐桌,與其說他們在「吃飯」,不如說是「喝粥」,喝混合蕃薯籤煮成的粥。
這稀飯不但水超多,連米也是「半白」的。
雖然有販售白米的白米店,但多數臺灣人是買糙米回家,自行以杵臼舂搗成白米。
《臺風雜記》記載:「……男子則立舂之,婦女則倚椅子而撞之。
」日治初期大部分婦女仍裹著小腳,連站都站不穩,只能坐著搗米。
另外也有專門搗米的職業,還有文獻記載新竹地區從事舂米工作的都是盲人。
舂米顯然是耗時費力的苦差事,所以一般人舂米只舂五分——用介於糙米與白米間的半白米煮飯。
先蓄一大鍋水入生米煮,待水煮沸,再將部分米粒撈到飯桶中炊成飯,留在鍋中的米則繼續煮粥。
最後剩下的米湯可以當成茶喝,或是放著變酸,拿來洗衣、餵豬;如此一來,開伙一次便可煮出飯、粥、米湯。
傳統大家庭農忙時一天吃三餐加上兩頓點心,忙碌的農家婦女烹飪務求效率,這種省時省力的煮飯法非常普遍。
平時粗茶淡飯沒關係,但每逢節慶祭祀,臺灣人絕對不會省。
根據日人梶原通好的觀察,農家祭祀一日的食物量驚人,相當於平常半個月至一個月的分量,飯桌上山珍海味,惟不見粥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糕、粿、粽等米食。
尋常人家很難備齊製粿用的所有器具,因此人們互相出借道具、分工合作,做出來的粿是宴客的菜餚,也能當成禮物分送親友,粿於是成了聯絡感情的重要物品。
飯吃得越少越好,一起參加節食……噢不,是節米運動
學校午餐以三根芭蕉代替米飯;公家單位推行一週一次不吃米飯的政策;第18任總督長谷川清吃起地瓜便當,軍司令官本間雅晴一週有兩天中午吃地瓜……怎麼回事,難道日治時期的人們也流行戒精緻澱粉減肥,還變成全民運動嗎?
他們不是不吃飯,是米都送到前線去了,大家只好一起「節米運動」。
1939年,總督府以戰爭的物資需求為優先,不僅嚴格管控食物配給,包含米在內的生活必需品都在管制範圍內,還推廣吃麵包或麵取代飯,或將米與地瓜、馬鈴薯混煮。
後來更鼓勵大家集體煮飯,節省燃料,並在基隆市的商店街試辦集體燒飯活動;呼籲民眾煮飯不要搓洗米,一年下來可省下約四百萬石的營養價值;推動政策的人心思縝密,連米糠的營養都不放過。
米不能自由買賣,米店幾乎等同作廢,這般寂寥景象可見於作家葉石濤的作品〈最豐盛的祭品〉:「戰爭中電力不足,加上稻穀都要交給官民合辦的『農會』去碾成白米,所以這兩年來『百糧號』米店等於是歇了業一樣;唯有領米的日子,才有人持配給證來這兒領米……」
用一袋袋米量測臺灣人的胃口——米行
戰後臺灣出現嚴重糧荒,為了掌握米糧的買賣情況,防止有人走私、囤積米,1946年臺灣劃分成八個糧區,糧商只能在所在糧區內賣米,如果要跨區交易,得取得證明書才行。
臺北人吃北部米,中部種的米給臺中人吃,這個直到1983年才解除的政令竟意外實踐了現代地產地消的概念。
到了經濟起飛的1960年代,客廳即工廠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人們整天在家工作、吃飯,沒米了,就打一通電話叫米,米行會送米到家。
到府服務奠基於顧客對米的大量需求,關於當時米市的盛況,《府城米糧學習帳》記錄了米行老闆的回憶:「經常騎著摩托車,不間斷地從早上8點送到晚上7點,有時候同一條街一天要送七次米。
」昔日米店賣米是論斤論斗地賣,為了方便搬運,一袋米從重達一百公斤,陸續縮減成60公斤、五斗、30公斤。
然而,隨著經濟結構改變,人們出門上班,外食的機率大增,多樣化的飲食讓以米為糧的時代成為過去。
1985年糧食局輔導農會、糧商推出分級小包裝米打入超市市場,最小包裝僅有1.5公斤;除了尺寸變得輕巧,包裝材質也由麻布袋改成PE袋——到超市買一小包米,這樣的消費型態也不過是這30年來的事情。
當大賣場、超商也開始賣起米,米行不是倒閉,就是轉型改賣米給小吃餐飲業者。
如今可說是吃飯的黃金年代,比起量,人們更在意的是質,幸運的是,我們可以輕易地買到臺灣各地、乃至國外進口的優質米,除了煮成一鍋香Q晶瑩的白飯,米更化身為樣貌多變的米食製品,藏身在麵、醬、發酵食品中,繼續滋養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
參考資料
書籍:《府城米糧學習帳》
論文:<日治時期農業統制下的臺灣米穀政策研究(1933-1945)>、<台灣小包裝米包裝標示特徵價格之探討——標示越多價格越高?>、<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在食之外:日治時期臺灣食譜中的文化與政治意涵>、<臺灣日治時期漢人米食生活之研究>、<臺灣省參議會對糧荒問題之調劑(1946-1951)>
其他文章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8月號;也可至金石堂、誠品、讀冊生活、博客來購買
標籤
蓬萊米
節米運動
米行
小包裝米
搗米
facebook
line
twitter
FacebookNoticeforEU!
YouneedtologintoviewandpostFBComments!
前一篇文章
你不知道的古早味米食身世:一「柱」比人還高的米糕、爆米香是美國人發明的?
下一篇文章
配著人生,下飯!
你可能會喜歡
【乳香生活】沙漏
煉乳、克林姆麵包、美援脫脂奶粉,細數陪伴臺灣人成長的奶製品
那些年我們這樣養牛、那樣喝奶
最新文章
殺蟲保收成?這些蟲留著對作物比較好
第二屆十大綠色照顧頒獎明年綠照示範站上看百家
前11月肉品監測美牛邊境查驗及市售抽驗萊劑殘留各1件超標豬肉全合格
鯨豚救援27年首次成功救活偽虎鯨並成功野放
企業相挺吃掉內銷鳳梨8成農糧署看好外銷日本、農民不必減產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驅逐外國資本到壟斷資本,日治時期米糖經濟與貿易活動發展
然而,單一作物化之後,由於經常受到價格波動與資本家剝削之影響,結果往往讓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以台灣為例,其主要的產業為砂糖,雖非單一耕作,但也佔 ...
- 2日據時期台灣米糖經濟史研究 - 博客來
書名:日據時期台灣米糖經濟史研究,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807296546,頁數:466,出版社:鳳凰出版社,作者:王鍵,出版日期:2010/01/01,類別:商業理財.
- 3第155期中華民國106年02月22日發行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 ...
臺諺「食米毋知米價」,意味不知民間生活狀況。任何時代,主食價格及供應會直接影響人民生計。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掌握米穀需求狀況,於明治31(1898)年就臺北 ...
- 4日治後期臺灣產業政策的轉換
高橋龜吉. 《現代台灣經濟論》(東京,千倉書房,1937年7月),頁4–7。 11 貯藏米穀倉庫的補助,乃是為了收容日本米穀自治管理法之下,臺灣分配之110萬石米貯藏所用 ...
- 5這是個吃飯的問題 「磯永吉與日治時期的台灣稻作改革」講座 ...
出版中心也邀請到研究臺灣農業史的學者蔡承豪先生在臺大農藝館演講「磯永吉與日治時期的臺灣稻作改革」,帶著觀眾一同回到磯永吉的時空、蓬萊米的出生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