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 Mind Pro 維博心理醫學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英文為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它亦有被稱為「多動症」、「過動兒」及「多動障礙」等。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59-65號泛海大廈1105-06室 +85225252300 [email protected] 繁體 简体 Eng 日本語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認識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什麼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英文為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簡稱ADHD),它亦有被稱為「多動症」、「過動兒」及「多動障礙」等。

顧名思義,患者可能會有以下主要的問題: 1.注意力散渙(inattention)、欠缺集中力(attentiondeficit) 2.過度的活躍(hyperactivity) 3.自制能力弱、難以控制衝動和行為較魯莽(impulsivity) 有部分患者的徵狀主要是專注力失調,有的主要是過度活躍,也有些同時兼有兩大類的徵狀,故此,它的名字中「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是以「/」分隔著的。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普遍嗎? 根據外國的臨床硏究統計,兒童的發病率約為3%至7%,而成人則約為2%至5%。

此病的病徵會在七歲前出現,因此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這是「小朋友」的病,而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蹦蹦跳和不能停下來專心上課的頑皮學生,但其實有大概三分之二患此症的孩子長大後症狀依然持續,影響到他們成年後的生活。

以往通常只有孩子才被診斷患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然而根據較近期美國精神病協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其中一個被納入的新病就是成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在香港,兒童確診的個案近年有上升的趨勢,可能是因為現代的家長對小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特別關注,並且對此病增加了認識,所以有愈來愈多小朋友能夠及早被發現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問題,並得到醫治。

但可能因為過往的家長和老師對此症的認識不多,很多香港的成年的患者,特別是童年時過度活躍的症狀不明顯的個案(尤其是女性患者),都是未被確診的隱藏患者。

過去外國的硏究也顯示,絕大部分成年個案皆未被確診,故超過九成的成年患者,並未有接受有效的治療。

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會有什麼症狀? 專注力失調 患者會難以專心聆聽別人的說話、經常性忽略事情的細節、做事欠缺條理、不能順利完成指定的工作,而且容易受外界干擾而令注意力分散等。

過度的活躍 患者會無法安靜下來,有精力過盛的情況,例如:不停地擺動身體、經常性在別人說話時插嘴、不能安靜地完成工作或活動。

自制能力弱 患者處理事情的時候會比較衝動,管理壓力及控制情緒的能力較低,例如:經常性打斷別人的說話、排隊時欠缺耐性,甚至騷擾他人。

其實,隨著年齡漸長、腦部發育成熟,以及生活環境的轉變,症狀會隨有不同的表現: 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症狀 1.上課不專心,難以集中精神溫習和閱讀 2.難以獨自完成功課 3.難以順利閱讀或寫作較長的文章 4.遣漏或遺失功課和書本 5.容易與人爭執、碰撞 6.過度活躍、無法安靜下來 7.容易被投訴、排擠 8.口不擇言 9.不懂得表達自己 10.因為衝動所以較容易發生意外 11.總是被不了解的老師視為不夠勤力或懶惰 成年患者的症狀 1.容易分心,難以持續專注工作 2.粗心大意,經常犯錯 3.健忘,如經常遺失私人物品和忘記約會 4.缺乏組織能力,無法規劃好他們的生活與每日簡單的工作 5.銀包或手袋內非常雜亂 6.做事常拖延,常留至最後一刻才動手,甚至未能在限期前完成任務 7.情緒容易波動或脾氣暴躁,容易和別人吵架 8.經常不耐煩和衝動,如討厭等待或排隊、常打斷別人的談話等 9.總是被上司視為不夠努力或懶惰,經常被責罵 10.長期有鬱鬱不得志和力不從心的感覺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成因是什麼?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是一種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問題,醫學界相信其成因是腦部化學物質的傳遞出現問題,而這與基因及遺傳的因素有關。

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男童長大成為父親後,不少於三分一人的子女亦是患者;而同卵雙生兒如果當中一位被診斷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患者,另一位同時亦是患者的機會非常高。

最近的研究發現,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與腦前額葉的其中一個化學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失調有關,大腦前額葉猶如身體的主管,幫助我們控制心中的衝動,制止我們做出一些有違社會標準的行為。

研究亦認為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水平失調亦會對病情有所影響。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需要怎樣治療? 藥物治療 根據國際的指引,ADHD的第一線的治療是「中樞神經刺激藥物」(Psycho-stimulants),而目前鹽酸甲酯(Methylphenidate)是香港惟一有的相關藥物。

此藥在香港是受管制藥品,以防止被濫用,但這藥已經被世界各地廣泛使用超過五十年以上,所以其藥效及安全性已經過長時間驗證,它能夠刺激腦部多巴胺的分泌,平衡腦部傳遞物質失調的問題,令大腦恢復過濾外來干擾的功能。

ADHD的第二線的藥物治療則為「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作用為選擇性地阻礙腦細胞間的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增加腦細胞的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從而助患者的腦部傳導物質水平作調節。

患者需按照指示用藥,持續療程約3至4周後,才可見病徵上的改善。

心理和行為治療 對於年輕的患者,行為治療包括了清晰的賞罰行為計劃,父母管教訓練和衝動控制訓練等。

這種治療有助患者控制過度活躍的行爲及有效地提升其專注力、自制和學習能力。

心理治療也可助患者增強對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理解、提升其自信心及透過訓練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處事及學習方式。

健康的生活習慣 除了藥物及心理治療,你的日常生活也是治療的一部份。

當中包括均衡飲食、減少進食含味精和人造色素的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定時運動、避免酗酒或濫用藥物。

FacebookTwitterGoogle+WeiboE-mailPrint 相關資訊 認識創傷後壓力症 成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我測驗 專注力評估及分析 服務範疇 認識焦慮症 認識抑鬱症 ©2016CopyrightMindProPsychologicalMedicineCentre2011-2016,Allrightsreserved.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聯絡我們 bott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