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報告精神分析@ 在腦之外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2月1日犯罪學報告精神分析、反社會人格、犯罪人格與犯罪取 ... 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的心理有三個系統(1)意識系統(2)前意識系統(3)潛意識系統2.
在腦之外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悅和親附別人上面。
所謂的圈子、資源,都只是衍生品。
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內功。
只有自己修煉好了,才會有別人來親附。
自己是梧桐,鳳凰才會來棲;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會來歸。
你只有到了那個層次,才會有相應的圈子,而不是倒過來!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05192235犯罪學報告精神分析?心理(轉貼)
12月1日犯罪學報告精神分析、反社會人格、犯罪人格與犯罪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y3JcHzOeBQS.xpFcbh1t/article?mid=10296年12月1日犯罪學上課報告精神分析與犯罪(報告人:孫苾卉)反社會人格與犯罪(報告人:顏佳珍)
犯罪人格(報告人:李幼妃)精神分析與犯罪報告大綱----孫苾卉1.人的意識系統2.本能3.人格結構4.人格發展5.防衛機轉1.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的心理有三個系統(1)意識系統(2)前意識系統(3)潛意識系統2.本能及其特徵生之本能─產生多種多樣的機體本能,包括性愛本能,每一種生之本能的目的都在使個別器官得到享受,它們結合起來保存種族生存的力量。
死之本能─表現為殘忍、攻擊、自殺、殺人甚至体育運動和戰爭毀滅,它是受人類死之本能的慾望所驅使。
Libido本能和慾望由Libido的基本概念開始,佛洛伊德把人類的一切生活活動都認為與Libido的性慾有關,所以推斷幼兒要求別人向他表示親善和体貼‧及依偎別人的行為,理解為狹義的“性行為”表現,同時借用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的故事去解釋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
男孩會戀母仇父,女孩會戀父仇母。
3.人格結構佛洛伊德對早期提出的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的修正。
他認為這三個我是由意識和無意識活動的機制下,在Libido發展的關係中形成起來。
(1)原我(Id):快樂原則(2)自我(Ego):現實原則(3)超我(Superego):良心與道德4.人格的發展(1)口腔期(0~1.5歲)從吸允獲得滿足,固著口腔期:極端依賴,過度尋求讚許和愛。
(2)肛門期(1.5~3歲)糞便的排泄與保留獲得快感。
固著肛門期:整潔、小氣,過度講究秩序,不潔淨、固執,做事缺乏條理。
(3)性蕾期(3~5歲)在這個階段,慾望主要通過生殖器來滿足。
形成戀父及戀母情結,發展出認同發展失敗:道德低落,與權威相處困難(4)潛伏期(5歲至青春期前)性需求被壓抑,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適應環境所需的技能。
(5)生殖期(青春期至成年)性需求再度浮現,以較成熟的方式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5.防衛機轉1、否認(Denial):親人死亡卻不承認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考試作弊卻說是課程沒價值3、壓抑(Repression):創傷經驗的遺忘4、轉移(Displacement)5、反向(ReactionFormation):溺愛孩子來代替憎恨孩子6、補償(Compensation)7、投射(Projetion):自己外遇卻懷疑配偶不貞8、退化(Regression):尿床.吸手指9、抵消(Undoing)10、昇華(Subimation):攻擊性轉為運動競賽6.三種導致偏差(犯罪)行為的主要途徑1.神經性行為:對某些無意識但不被社會接受的驅力有強烈罪惡感,故意犯下偏差行為,期待被捕受罰,減輕罪惡感2.缺陷超我:社會化很差,沒有發展內在化控制,屈服原始驅力3.尋求替代性滿足:早期發展不健全,尋找失去的滿足7.心理分析論的評價值得保留:潛意識及生物驅力可能淘汰:戀父情結及人格發展致命缺點:1.理論概念模糊2.無法客觀測量3.性別歧視8.接續者1.榮格:分析心理學2.艾德勒:個體心理學3.艾力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理論4.艾奇宏:潛伏性偏差行為(衝動.滿足自我.缺乏罪惡感)5.阿布罕森:犯罪者受本能控制6.海列克:犯罪是個人情感受壓抑且感到無力總結以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來看:被早期不愉快的生活經驗控制+受到挫折=具攻擊性的犯罪人謝謝聆聽下一位報告者:顏佳珍反社會人格與犯罪報告人:顏佳珍何謂人格人格特質理論反社會人格:意涵、成因、特徵反社會人格類型與犯罪討論議題參考書目人格個人的認知結構、動機結構、興趣、態度、價值觀、情緒經驗和對刺激連結的習慣反應『一個人內在的感受、體會(生理與心理的反應)和外顯的行為舉止』人格特質理論-病態的人格特質易導致犯罪行為發生>>犯罪人之人格特質??>>少年犯罪之解釋??反社會人格(精神病態人格)-沿革1835英國→1888德國→1904→1968美國精神醫學會「心理異常的診斷與統計手冊」→1987修訂版意涵馬傳鎮老師無顯著精神病或心理神經病症狀,但其人格結構與發展有重大缺陷,導致思想與行為怪異偏激,以致不能適應社會生活。
黃富源老師非短暫性之精神障礙,而是長期之行為反應問題。
美國精神醫學會「心理異常的診斷與統計手冊」成因生物因素家庭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特徵反社會傾向、行為動機在滿足自我慾念、缺乏罪疚感、高度衝動性格、強烈攻擊性與侵略性、無法愛人與被愛、善於操弄別人、善於偽裝致無法長期維持人際關係、無法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合理化其行為等反社會人格類型與犯罪(楊、蔡)1.情緒高昂型:詐欺、竊盜等財產犯;累犯(30%)2.抑鬱型:無被害者犯罪(自殺)3.欠缺自信型:易生強迫性精神官能症4.狂信性:政治犯5.自我顯示型:詐欺犯6.情緒易變型:放火、傷害、竊盜等7.爆發型:暴力犯;累犯(14%)8.無情型:財產犯;職業犯及習慣犯9.缺乏意志型:一般犯及少年犯(模範受刑人)10.無力型:習慣性神經質、神經衰弱<<並非每個反社會人格特質人均會犯罪>><<核心犯罪者>>討論議題長期監禁無用論(新光醫院張尚文醫師)陳進興案例之啟發(警大許副教授福生)監所實務困境參考書目犯罪學-許春金犯罪學-楊士隆、蔡德輝犯罪心理學-馬傳鎮犯罪心理學-楊士隆司法與犯罪心理學-黃富源報告完畢下個報告人:李幼妃犯罪人格─試論反社人格的特徵與犯罪之關聯性--報告人:李幼妃壹、人格之定義貳、犯罪與人格特性參、犯罪人格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伍、反社會人格之特徵陸、反社會性格與犯罪壹、人格之定義所謂人格係由個人的認知結構、動機結構、興趣、態度與價值觀、自我觀、品格、情感方面的基礎,情緒經驗和對刺激連結的習慣反應(適應機能)等各結構的混合調配,經由統整而形成。
它是一個人內在的感受、體會(生理的與心理的反應)和外顯的行為舉止,兩方面調和、統合而一致的特有模式。
貳、犯罪與人格特性一、格魯克夫婦(SheldGlueckandEleanorGlueck):認犯罪少年具有自我主張、違抗、外向、矛盾、衝動、自我崇拜、懷疑、破壞、虐待狂、對他人缺乏關心、不會感激他人、對權威不信任、人際關係不佳、敵意、仇恨等人格特性。
二、艾森克(Eysenck,Hans):認犯罪者有兩種人格特性即外向(外向型的人較衝動,不能夠反省自己的行為和情感),及神經質(神經質的人較易焦慮、緊張和情感不穩定),而兩種人對事件均不能有合理的判斷,而易有犯罪行為。
三、其他研究:犯罪人的人格特性還包括─過動、敵意、無法長時間集中經神、行為失序、焦慮和沮喪等。
四、有些犯罪學者如KarlSchurler、DonaldCressey(1950)、GordonWaldo、SimonDinitz(1967)及DavidTannenbaum(1977):有關犯罪與人格之研究(經由人格測驗),結果發現人格特性與犯罪之關係仍不明確,故有人格缺陷者可能會犯罪,但更多犯罪者並無人格缺陷(尤其白領犯罪者)。
叁、犯罪人格1一、1977年Yochelson和Samenow兩位精神科醫生均宣稱發了所謂的「犯罪人格」(CriminalPersonaiity),認為並不是環境使一個人成為犯罪者,而是犯人幼時自我選擇的結果。
二、「犯罪人格」有以下思考特徵:有犯罪意念的人,經常尋找違反法律的興奮,同時責備生活在「安全」且「豐饒」情況下的人,他們依照自己的方式與犯罪團體交朋友,同時會做任何的事情,以獲取他的犯罪朋友的支持。
在學校,他們會利用每一種情況來獲取自我的利益。
後來,在工作上,他們表現出相同的不正常、自我服務的態度。
叁、犯罪人格2三、犯罪人思想模式:(1)沒有信賴與忠誠(2)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有責任感的人相處(3)相當退縮(4)不適合的接近(5)不與他人做友情交往,卻尋找勝過他人的途徑(6)不能喜歡任何人,認「溫厚」是「軟弱」(7)恐懼被他人所打倒─故經常以犯罪行為來反應小結:憤怒是犯罪人格的一種基本元素,雖然對他人而言,並不明顯,但對犯罪人而言,卻很普通。
叁、犯罪人格3四、矯治:要教化違法者,必需要使他們放棄原有不道德的生活形態,代以道德的生活。
即犯罪人藉著自我發展和放棄犯罪意念,可以改過更新。
五、批判:因「犯罪人格」不僅是其他犯罪心理和社會學理論的根基,也說明了犯罪人與非犯罪人在本質上有所不同。
惟犯罪仍有其他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素。
例如,兩個醉酒的人在酒吧裡吵架,最後演變成殺人事件,可能是人格和情境因素互動的結果,而不只是人格因素。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1一、十九世紀初,PhilipPinel(法):(1)(maniawithoutfrenzy)狂而無瘋者。
(2)包括殘忍、無責任感、不道德的特徵。
(3)習慣表現出無社會(asocial)(不一定是犯罪)或反社會行為,而沒有出現精神疾病徵兆的人。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2二、1837,J.C.Pritchard(英):(1)重新命名此失調”moralinsanity”為精神錯亂。
(2)特徵是精神錯亂和無法遵守宗教、道德、文化上之社會期望。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3三、1888,J.Koch(德):(1)建議使用病態性格低劣者”psychopathicinferiority”。
(2)psychopathicinferiority者當中還是有很多人是有神經質的特徵或者人格異常的特徵相聯結。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4四、1913,EmilKraepelin:將心理病態性格分為七個類別,分別為(1)易興奮的(2)不穩定的(3)衝動的(4)反常的(5)說謊的人(6)反社會的(7)喜歡爭吵的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5五、1930,G.E.Patridge:認心理病態性格(Psychopathy)是一種社會性異常(人與人之間),而非心理上的問題,建議使用sociopath來取代psychopath。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6六、1952,美國精神醫學會APA:更名為「社會病態性格」(sociopathidpersonality)。
七、1968,美國精神醫學會APA:修訂「精神異常診斷統計手冊」(DSM-Ⅱ)再度揚棄「社會病態性格」及「心理病態性格」之專有名詞,而以「反社會性格」(antisocialpersonality)代之。
肆、反社會人格之概念沿革7八、1980迄今,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對於有關反社會性格之概念並未做重大改變。
但在80年代之修訂版本中特別規定,其認定年齡須在十八歲以上,且在十五歲以前即至少出現反社會行為。
伍、反社會人格之特徵1一、許春金教授所著「犯罪學」:(1)無法與他人建立忠誠而持久的關係(2)不能從經驗中學到教訓(3)動機不適當的反社會行為(4)過度追求刺激(5)只顧目前享樂,不計將來(6)無悔意,無罪惡感(7)主要情感反應的匱乏(8)過度自我中心(9)低度挫折忍受力(10)缺乏自知之明(11)慣於玩弄別人伍、反社會人格之特徵2二、林明傑、沈勝昌所著「法律犯罪心理學」:社會病態性格(sociopathy)或心理病態性格(psychopathy),兩種名詞經常被混合使用,但前者傾向於指稱那些無法由經驗中學習的習慣性犯罪者,後者則不一定是犯罪者,而是指那些表現行為及生物特質異於常人的個體,這一類中若有犯罪者,則以犯罪心理病態性格稱之(ciminalpsychopathy)。
無論是因先天體質或是社會適應不良造成的性格與行為特質,由其特殊性,故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將此一類行為者稱為「性格疾病,具反社會傾向」(personalitydisorder,antisocial,ASP)。
伍、反社會人格之特徵3雖然DSM(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制定之『精神異常診斷統計手冊』)的診斷多以違法之行為表現作為ASP的判斷指標,但ASP卻擁有一組特定的性格,並非所有的DSM的描寫可以掌握的,而這些特質近以所謂的「基本心理病態性格者」(primarypsychopathy,Hare,1970),包括有(1)迷人的(2)聰明(3)無心智異常(例如:無過度憂慮、焦慮、不理性、妄想、憂鬱、幻覺等症狀)(4)自私與自我中心(5)缺乏情感及愛人的能力(6)無悔意或缺乏罪惡感(7)缺乏自我覺察(8)不顧真實的說謊者(9)病態的追求刺激伍、反社會人格之特徵4而以上特質可歸納為兩大類:(1)情感疏離(2)衝動與不負責任的反社會生活型態。
陸、反社會人格與犯罪1一、反社會人格通常可在犯罪人口中發現。
二、Robins等人(1984)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反社會人格在美國男性中盛行率為3.9-4.9%之間,女性則略低於0.7%。
三、McCord&McCord於1964年估算於監獄中犯罪人屬於反社會人格者約占10%至30%之間。
四、Hare(1983)與Hare、Forth與Stachan(1992)之監獄受刑人之調查皆指出,高達50%以上的犯罪人符合DSM之反社會人格診斷標準。
陸、反社會人格與犯罪2五、許春金教授更指出在許多研究顯示,心理病態性格者是真正的「核心犯罪者」,是少數的一群,但卻犯了相當多的罪。
六、Stepheson於著作中指出110個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的十八歲男性中,有70%的人在二十歲時犯罪被判刑。
七、CorrectionalServiceofCanada(1990)的統計,在加拿大的監獄中,反社會人格者所占比率更高達75%。
陸、反社會人格與犯罪3八、綜上,可推論反社會人格之犯罪危險性比其他種類之心理異常者為高。
而反社會人格之犯罪危險性可就三點說明:(1)習慣性之犯罪行為:反社會人格多發生在累犯中,早發性累犯之再犯率又比遲發性累犯為高,而且犯罪次數愈多,再犯率愈高,此與其無罪惡感及悔悟心有正面關係。
(2)矯治可能性低:由於反社會人格者多係早期身心之負面因素交互影響而成,根深柢固的性格特質及個體無力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此一行為模式往往會抗拒任何改變,因此甚難矯治。
(3)犯罪行為難以預測:反社會人格之人際關係互動,以能否滿足前需求為首要原則,為了本身利益(尤其是近程利益),常能偽裝順應社會行為,又在毫無客觀的原因下突然出現反社會行為,顯示高度不一致的行為模式,社會大眾及被害人難以預測,被害預防措施難以發生效果。
陸、反社會人格與犯罪4九、雖然監獄中反社會人格者為數眾多,但大部分之反社會性格疾患並不一定是犯罪者。
亦即符合反社會性格疾患之診斷最常出現的徵狀者,並非對法律嚴重地嚴反,而是有關於攻擊行為、工作問題及性關係的雜亂。
chenkinky/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henkinky's新文章陳濟安林祺詠原生家庭的影響淨空法師:不去想賺錢,為大眾服務,錢會賺得更多李嘉誠送給兒子點石成金的"10句話"愛上一個人的九種感覺你的大腦累了嗎饅頭的作法何謂穩定的家庭生活面對壓力,大腦,比你想像的脆弱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BlogAD
chenkinky'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淺談犯罪心理-探討殺人犯背後的動機
研究犯罪人的心理,研究他們犯罪的動機,已供警察機關、司法機關和法院偵破. 犯罪,甚至達到預防犯罪的功能。 二、何謂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 ...
- 2犯罪心理學是什麼?與犯罪學有什麼分別? - 關鍵評論網
這些故事通常都講述在FBI的罪犯側寫師如何用案犯現場的線索加上心理學建立罪犯的心理檔案,推論犯人的性格、行為特徵,再推算出犯人的身份或者下次犯案的 ...
- 3犯罪心理學報告 - Prezi
犯罪心理學報告 ... 台閩地區女性犯罪人數佔總犯罪人數的比例. 1996年9.01%逐年增加至2005年16.46%. 非法的色情場所成為黑道犯罪與壯大的床.
- 4犯罪心理學專題研究
前半階段:; 犯罪心理學的範圍與運用; 世紀之謎--開膛手傑克案; 從八幕村看大量 ... 後半階段:; 學生報告:由上課學生選擇一個與犯罪心理有關的個案,來做心理分析。
- 5【犯罪心理學S01E02】隨機殺人為何如此可怕? 違反「正義 ...
第一集幫大家拆解犯罪心理學這五個字,談過罪是一個罪刑法定的原則,因此 ... 邀請了日本東北大學犯罪心理學的幾位研究學者來到臺灣進行論文報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