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在廣東東江下游的惠陽、東莞、寶安一帶,以及香港和廣州的周邊地區,抗日戰爭後期還把游擊區擴展到粵北山區和韓江流域。

東江縱隊最初起源於1938年成立的多 ... 東江縱隊 東江縱隊,全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開闢華南敵後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

東江縱隊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等主要領導帶領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抗日武裝力量,其開闢的華南敵後戰場成為“敵後三大戰場”之一。

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東江縱隊所屬國家:中國類型:抗戰軍隊隸屬:華東野戰軍駐軍總部:廣東省東江地區著名指揮官:曾生、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簡介東江縱隊,全稱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抵抗日本軍隊的游擊隊。

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在廣東東江下游的惠陽、東莞、寶安一帶,以及香港和廣州的周邊地區,抗日戰爭後期還把游擊區擴展到粵北山區和韓江流域。

東江縱隊最初起源於1938年成立的多支游擊隊,包括由曾生等人創立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由王作堯等人創立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等。

這些隊伍在1939年4月至5月間接受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被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戰區東江游擊指揮所下轄的兩個大隊。

1940年9月這兩個大隊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2年1月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

1943年12月2日部隊番號改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並發表宣言正式公開東江縱隊是由中共領導的軍隊。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1946年6月30日,根據國共兩黨重慶談判達成的協定,東江縱隊北撤到山東,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的序列。

創建武裝東江縱隊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入,東江下游各縣及廣州相繼淪陷。

在此前後,中共廣東省委及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廖承志,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要在日軍占領區開闢抗日游擊區的指示,派一批共產黨員到東莞、寶安、惠陽、增城等地組織抗日武裝。

當年12月2日,中共惠(陽)寶(安)工作委員會在惠陽周田村成立了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曾生任總隊長;12月下旬,中共東莞中心縣委員會及寶安、增城黨組織領導的東莞模範壯丁隊等幾支武裝在東莞苦草洞進行整編,成立了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王作堯任大隊長。

兩支武裝共200餘人。

1939年初,經與東江國民黨當局談判達成協定,這兩支武裝分別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4戰區第3縱隊新編大隊和第4縱隊直轄第2大隊。

9月,日軍再次在大亞灣登入,兩支游擊隊主動襲擊日軍,先後收復大鵬半島的沙魚涌及寶安縣城南頭,並在橫崗伏擊戰中,斃傷日軍30餘名,迅速擴大了影響。

廣大民眾、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踴躍支援和參加抗日游擊隊。

至年底,兩支游擊隊共發展到700餘人。

1940年3月,兩支游擊隊遭到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圍攻,被迫向海豐、陸豐轉移,途中被追擊堵截,損失嚴重,最後剩100餘人。

敵後抗戰東江縱隊敵後抗戰1940年8月,曾生、王作堯等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游擊隊應返回東莞、寶安、惠陽堅持敵後抗戰的指示,率部重返東寶惠地區。

中共廣東省委派省委常務委員、東江特別委員會書記林平(尹林平)到寶安上下坪召開游擊隊的幹部會議,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堅持敵後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基本方針,將部隊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3、第5大隊。

整編後,林平兼任兩個大隊的政治委員,梁鴻鈞負責軍事指揮,曾生、王作堯分任大隊長。

兩個大隊分別進入東莞大嶺山區和寶安陽台山區開闢抗日根據地。

11月,第3大隊首先在黃潭擊退進犯的日軍,斃傷日軍數十名。

爾後,兩個大隊不斷襲擊日偽軍,打退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

1941年6月,第3大隊在民兵的配合下,把進犯大嶺山區的600餘名日偽軍圍困了兩晝夜,斃傷日軍大隊長以下50餘名。

第5大隊在陽台山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斃傷敵70餘名。

兩個大隊在與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鬥爭中,積極發動民眾,組織民兵,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到1941年秋,部隊發展到1500餘人,武裝民兵1000餘人,建立了廣州—九龍鐵路以西的大嶺山和寶安—太平公路以東的陽台山兩個抗日游擊根據地。

1941年12月,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同時占領香港。

游擊隊即派出武工隊進入香港、九龍地區,開展城市游擊戰,建立新的游擊基地。

游擊隊還先後建立了海上中隊和護航大隊,開展海上游擊戰,襲擾日軍海上運輸線,保護漁民和商船往來。

香港淪陷時,有一大批中國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以及國際友人滯留港島,處境十分危險。

抗日游擊隊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克服重重困難,先後從香港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茅盾、鄒韜奮等700多人,國民黨官員和眷屬,以及遇險的美國航空隊飛行員、港英官兵和荷蘭、比利時、印度等國的人士近百人,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對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張文彬到陽台山抗日根據地的白石龍村召開游擊隊幹部會議,總結了部隊三年來對敵鬥爭的經驗,成立了以林平為書記的中共廣東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東江和珠江地區的抗日鬥爭,並將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編為游擊總隊,梁鴻鈞任總隊長,林平任政治委員,部隊編成1個主力大隊和東莞、惠陽、寶安、港九4個地方大隊。

此時,游擊總隊建立了電台,從而能及時直接得到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

4月以後,東江地區國民黨頑固派軍隊與日偽軍勾結,不斷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圍攻和經濟封鎖,加上這一年東江地區發生嚴重旱災,根據地軍民處境十分困難。

游擊總隊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關於面對國民黨頑固派對游擊隊勢在必打、志在消滅的方針,要依靠民眾針鋒相對地進行鬥爭的指示,開展整風學習,統一了幹部思想,部隊與人民民眾緊密團結,自力更生戰勝困難,堅持抗戰,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渡過難關,取得了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攻的勝利。

1943年1~10月,游擊總隊向日偽軍主動出擊,拔除了廣九鐵路及寶太公路、莞城—太平公路沿線的一批據點;爭取了偽軍1個營反正,2個連投誠;海上獨立中隊以少勝多,在大亞灣全殲偽海軍1個大隊。

1943年11月,日軍發起了打通廣九鐵路的進攻作戰。

中旬,日偽軍出動七八千人,號稱“萬人掃蕩”,在空軍配合下,對大嶺山抗日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下旬又對陽台山抗日根據地實行“多路圍攻”。

游擊總隊在殺傷一部日偽軍後,巧妙地跳出包圍圈,轉向外線襲擊敵人,經過一個多月的頑強戰鬥,粉碎了日偽軍的大規模“掃蕩”,收復大片失地,使廣九鐵路兩側的解放區連成一片,卡住日軍南線交通運輸的咽喉,破壞日軍的戰略部署,策應了美、英盟軍在太平洋對日軍的反攻作戰。

此時,游擊總隊發展到3000餘人。

發展壯大東縱紀念館雕塑為適應鬥爭需要,游擊總隊於1943年12月2日在惠陽坪山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生任司令員,林平任政治委員,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

下轄1個主力大隊、5個地方大隊和1個護航大隊。

縱隊成立後,大力加強部隊建設,廣泛開展殺敵競賽和擴軍競賽,不斷向日偽軍發動進攻。

1944年上半年,僅廣九鐵路以西的部隊就殲滅偽軍20多個連,迫使偽軍1個營和1個暫編團團部100餘人投誠;港九大隊積極開展城市游擊戰,炸毀了香港啟德機場的油庫和九龍第4號鐵路橋;護航大隊在大鵬灣海面俘獲日軍武裝運輸船3艘。

6月間,日軍出動配合進攻湘桂線。

為鉗制日偽軍,東江縱隊沿廣九鐵路、寶太公路等交通線廣泛出擊,先後全殲廣九鐵路常平、平湖等站的偽軍、偽警大隊。

同時,東江縱隊還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粵北挺進,一度解放清遠縣城。

1944年2月11日上午9時許,29歲的中美聯合空軍飛行指揮員兼教官克爾中尉率領第十四航空隊20架戰鬥機從桂林起飛,護衛12架轟炸機襲擊日軍在九龍的啟德機場。

激戰中,克爾駕駛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擊落2架日機後不幸被炮火擊中起火,負傷的克爾無奈棄機跳傘降落到啟德機場北面的新界。

在日軍展開地面大搜捕的危急時刻,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緊急行動,冒死搶救保護了克爾。

1945年春,東江縱隊派出兩個支隊挺進東江北岸,開闢以羅浮山為中心的江北抗日根據地。

5月,縱隊領導機關由東江南岸轉移到博羅縣羅浮山。

8月初,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向粵北發展的指示,在珠江縱隊一部配合下,集中主力1000餘人挺進粵贛湘邊區,準備迎接八路軍南下支隊,開闢五嶺抗日根據地。

此時,部隊發展到9200餘人,轄9個支隊,並先後成立了江南、江北、粵北和東進4個指揮部,活動地域由東江兩岸擴展到廣州市郊區、粵贛湘邊區和海陸豐地區。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華南日偽軍在國民黨當局的指使下,拒絕向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繳械,東江縱隊遵照朱德總司令的命令,立即向日偽軍展開進攻。

至9月底,收復城鎮60餘處,殲滅日偽軍1000余名。

七年中,東江縱隊在遠離中共中央,難以取得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戰場直接支援的困難條件下,與瓊崖縱隊、珠江縱隊、韓江縱隊和粵中人民抗日解放軍、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等人民武裝共同堅持了華南的抗日戰爭,經歷大小戰鬥1400餘次,殲滅日偽軍9000餘人。

部隊發展到1.1萬餘人,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據地,成為華南抗日戰場的一支主要力量。

1946年6月,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定,東江縱隊主力以及包括珠江縱隊、韓江縱隊及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等部分骨幹北撤山東省解放區,解放戰爭時期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

留在廣東的人員,一部分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的骨幹。

歷史評價東江縱隊是日軍全面入侵華南後,中國共產黨在華南舉起的敵後抗戰的旗幟。

東江縱隊的前身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是華南淪陷後中國共產黨在華南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裝,東莞榴花阻擊戰、百花洞大捷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人民武裝對日軍的較早的有組織的典型戰例,中國共產黨提出的華南敵後抗戰方針,最早在東江縱隊得到落實。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二是東江縱隊敵後戰場是中國共產黨開闢的華南敵後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宣布投降時,中共中央確定東莞為華南抗日縱隊的受降地區,朱德命令侵粵日軍派出代表到東莞地區投降。

1945年,朱德總司令在中共“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胡錦濤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東江縱隊的評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廣泛發動民眾,開展游擊戰爭,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華南遊擊隊即包含東江縱隊)、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奮勇作戰。

廣大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海外華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人民抗戰,不少同胞為國捐軀。

相關詞條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葵涌鎮土洋村,原為義大利式天主教堂,建於1912年。

主體建築為兩層的夯土木構樓房,外形及裝飾頗為西式化。

簡介   歷史沿革   交通 東江縱隊志 張英張平黃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簡稱港九大隊,1940年9月建立,於1942年2月正式成立,是一支由香港新界原居民子弟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下組成的游擊... 成立背景   組建過程   組織發展   隊伍撤出   組織評價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是展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廣深高速、107國道轉厚... 簡介   景觀集萃   珍貴文物   文化傳承   東江縱隊簡介 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區內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沖虛古觀左側,建築面積3300多平方米,設4個展示廳,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大的抗日紀念館。

紀念... 簡介   建立時間   館區特點 東江縱隊公園 惠州為紀念東江縱隊成立七十周年,弘揚東江縱隊革命精神、緬懷東縱英烈,決定在羅浮山籌建東江縱隊公園。

簡介   方案   意義 深圳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東江縱隊的重要活動地區--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

該館由深圳市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籌建,坪山鎮委、鎮政府全力配合,並得到了深圳及省內外東縱... 東江魂之東江縱隊 ,根據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所簽署的“雙十”協定,東江縱隊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多人,兵分三路從大亞灣、虎門偷襲並成功登入。

東江地區的東莞、寶安、香港...、偽、頑、匪的一次次進攻和圍剿。

他們馳騁華南,浴血東江,轉戰港九,深入敵後... 小說類型   內容簡介 相關搜尋諸葛亮抗美援朝中國殲-20戰鬥機拐角槍東江縱隊紀念館第一次世界大戰瓊崖縱隊51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東江縱隊司令部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東江縱隊港九大隊長蔡國梁的望遠鏡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冰航母東江縱隊公園張靈甫東江縱隊志天宮一號AC313直升機華東野戰軍東江縱隊熱門詞條ghmadewellRalphshadow五穀飯加菲貓史蒂夫·鮑爾默四川省地圖壽司天翼之煉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彩色影印機李白柯淑英水皮海賊無雙2火鳳三國Online王拓謝依旻貓連惠心閃電高露麒麟峰溫泉amuseAriesChromebookDCSvarWINDSTOPPER《康熙來了》孫富貴手悍將三國李星植生牆江詩丹頓港元珍珠菇衛生棉條豆豆龍趙詠華風雲三國香茅油勇者斗惡龍8戀愛啃老族~忘記愛情開始的方法泰國國王消防車潛水錶祝壽詞蠍子王許瑞雲東江縱隊@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