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镑》中的马太效应 - 豆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电影讲的也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美国人亚当斯阴差阳错来到英国,身无分文。
正好有两个英国富豪在打赌,给了他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要求他不动用这笔钱 ...
用App打开
关注影评人
极速下载
打开
《百万英镑》中的马太效应
东方哈佛
2010-03-3116:59:53
看过
所谓“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人们一般用这段话描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常用它来感叹社会的不公。
但实际上,“马太效应”反映出了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即资源向高效率者倾斜。
《百万英镑》是一部老掉牙的电影,1953年拍摄,1958年就译制到了中国。
电影讲的也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美国人亚当斯阴差阳错来到英国,身无分文。
正好有两个英国富豪在打赌,给了他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要求他不动用这笔钱而在伦敦生存30天,看他是否能生存下去。
说到底,这张钞票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因为亚当斯必须在30天后原封不动把它还回去。
但是,英格兰银行确认钞票是真的。
故事由此展开。
当亚当斯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时,遇到的是白眼和鄙夷,而当他拿出这张钞票后,很快变成了伦敦名人。
亚当斯靠着这张钞票的符号价值,不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赚了20万英镑。
《百万英镑》的原作者是马克·吐温。
这位讽刺小说的高手,在这篇作品中把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写得淋漓尽致。
但是,马克·吐温可能没有想到,他这篇作品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可以得到另一种解释,即“马太效应”的管理学意义。
所谓“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人们一般用这段话描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常用它来感叹社会的不公。
但实际上,“马太效应”反映出了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即资源向高效率者倾斜。
《圣经》的这段话,原本就是对做生意的总结。
对能赚钱的,还要给他更多的钱;而对不能赚钱的,就要把他手里的钱收回来。
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两极分化”过程。
不管我们对“两极分化”在情感上多么深恶痛绝,现实中的管理者谁也不能绕过“两极分化”的考验。
资金也好,市场份额也好,管理中的物流、财流,甚至包括人流,都是向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方向流动。
管理的本质,是同市场的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
如果搁置伦理学上的考虑不论,那么,管理就是“取贫补富”的过程(至于财富如何在社会中再分配,不是企业家更不是管理者的事)。
所以,企业高层必须弄清楚一个道理,在管理中,你是“劫贫济富”,还是“劫富济贫”?如果是前者,那你还算明白高管的责任所在;如果是后者,那你只适合当传教士式的慈善家或者当罗宾汉式的侠客。
电影里的亚当斯,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如果他不能用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带来效益,那就是一个失败者。
哪怕他违反诺言把这张钞票兑现分给同他一样的穷人也是一样。
管理者面对所有者的资产,只有增值的义务,没有缩水的权利。
当一个亿万富翁从事慈善事业时,他的角色已经转变。
代理人同委托人的身份是不一样的。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企业高管忘掉自己代理人身份而把自己当作所有者的现象,这只会导致管理错位。
电影中的亚当斯,因为有了这张钞票,从而有了在商场纵横捭阖的资本。
现实中的经营活动,往往也同初始条件有关。
于是,有许多人在困境中往往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的失败是由于没有“贵人相助”,缺乏起步资金。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电影的安排,有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马克·吐温给亚当斯在小说中安排的背景,是一个熟练的操盘手。
小说中亚当斯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正给旧金山的一个矿业经纪人打工,把证券交易所的门槛摸得清清楚楚。
我是只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没什么可依靠的了;不过,这反倒让我脚踏实地,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如果没有这一背景,我们很难想象,假定是一个没有任何证券和金融知识的流浪汉,即使给了他这张钞票,他能用这张钞票来干什么? 在商业运营中,起步资金是必须的,但不是全部。
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即使白送给你“第一桶金”,你也不会让它产生效益。
许多经营失败者,不是没有第一桶金,而是把金子使唤成了白铜。
俗语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苹果砸在牛顿头上,能够砸出万有引力定律来。
但如果是砸在别人头上,充其量是砸出一个包而已。
所以,凡是商业竞争中的失败者,都有必要反问:上帝为什么不眷顾自己? 上帝之所以眷顾亚当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很诚实。
马克·吐温在小说中,选择这位钞票的持有者颇费了一番脑筋。
他开出的条件是“有头脑、特诚实”。
然而,这样的人是稀缺资源。
两位富翁在人选上犯了难。
“他们检阅着一张张经过窗前的脸。
有的虽然老实,却不够聪明;有的够聪明,却不够老实;还有不少又聪明又老实的,可人穷得不彻底;等到个赤贫的,又不是外地人——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最后看到了亚当斯,总算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假如亚当斯是个骗子,那么,这张钞票可能会被用来作为骗术的道具。
然而,这个电影就无法按原来的构思演下去,讽刺喜剧片就会变成破案悬念片。
现实中的经营者,有不少人都是马基雅维里的信徒,或者是韩非式权术的传人。
这些人往往能奏效一时,但无法坚持久远。
有些经营者,推崇的是“厚黑学”。
他们忘了一点,玩权术者,最终会被权术套住;行骗术者,最终会被揭开骗局。
尚未套牢、尚未揭穿者,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
由于诚信比欺骗费劲,所以,欺骗往往会在短期内比诚信有更大的收益。
一旦在经营中开始玩权术和骗术,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吸毒式的成瘾魔力,直到最后破产。
所以,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信誉,才是经营的正道。
这在经济学研究重复博弈问题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钱能生钱,这是谁都知道的。
但是,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一点。
电影中的亚当斯,拿上标志财力的钞票,一开始仅仅是用它作为自己生活消费赊账的信用保证。
而钞票本身并不能用来付账,这样,迟早会出问题。
亚当斯一开始也为此而困惑。
但很快,他的职业训练和技能就派上了用场。
他开始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声望和信誉,从经营陷入困境的朋友那儿接手了矿山招股。
凭借他的证券和股票经营知识,他引导着股市的走向。
这里面没有暗盘交易和内幕消息,而是正常的“借力打力”。
如何使自己掌握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这是值得每个管理者认真思考的。
迄今还有不少管理者,一谈起别人的兴旺发达,往往把眼光盯在最初资本上,而不是盯在资本运作上。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把台湾的崛起,归因于当初从大陆运过海峡的那些黄金上。
不妨设想一下,电影中的亚当斯把这张钞票像宝贝一样地供奉起来,小心翼翼地看着它。
那么,它就不是资源,甚至还会变成负担。
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正是管理者的本职。
如果只是追求投资而不关注资本的合理使用,恰好反映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错位。
作者:刘文瑞http://wenruiliu.blog.163.com/
290有用
16没用
点击展开全文
百万英镑
8.3
42398人评价
查看豆瓣评价>
广告
查看更多豆瓣高分电影电视剧
喜剧
经典
英国
名著改编
GregoryPeck
英国电影
美国
美国电影
评论
31条
广告
百万英镑的更多影评
一串数字而已
无意乱转
派克永远的帅气,反正这电影里也不要他的表演。
这个主题本身就能说明一切。
然后再看什么呢。
看当时女性的服装啊小洋伞啊,比男装好看多了。
说电影本身吧:虽然钱...
11有用
金钱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而百万英镑的支票是这种象征的象征。
姥姥
这是马克·吐温的小说《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改编的经典老故事。
金钱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而百万英镑的支票是这种象征的象征。
一张钞票可以搞得满城风雨,这都是人们的势...
36有用
百万英镑
几维
影片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男主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
34有用
金钱的象征
Nonaliud
金钱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而百万英镑的支票是这种象征的象征。
前现代社会,基本无法使用金钱的象征来流通,只能使用硬通货——黄金和白银,以及有真金白银在里面的...
45有用
查看全部影评
在电光声影中寻找心灵的平静
一个人看电视(二)
★豆瓣高分电影榜★(下)8.2-8.0分
世界文学名著电影版
变不可能为可能,奇幻荒诞de剧情
鹦鹉史航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一)
『你在象牙塔里做着温柔梦——电影』
上译经典配音影片
返回电影首页
免费在线观影
冷门佳片
更多电影分类
豆瓣
免费下载iOS/Android版客户端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太效應 - 博客來
書名:馬太效應,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2932353,頁數:272,出版社:智富,作者:余白、李天舒,出版日期:2004/07/12,類別:商業理財.
- 2馬太效應 - MBA智库百科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目錄. 1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 2 馬太效應的 ...
- 3《百万英镑》中的马太效应 - 豆瓣
电影讲的也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美国人亚当斯阴差阳错来到英国,身无分文。正好有两个英国富豪在打赌,给了他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要求他不动用这笔钱 ...
- 4马太效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种反饋现象,最早由美國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於1968年提出。其名稱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
- 5【故事分享】馬太效應|方格子vocus
理論背景196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ing Merton)提出了「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而馬太效應一詞,是源自於《新約聖經·馬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