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19年末,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9年的北美館在當代數位科技藝術上有著大規模的籌辦計畫。
「池田亮司個展」藉由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透過數學 ...
寫在2019年末,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首頁專題文章藝術家專輯2020年藝術家專輯01|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專題文章
藝術家專輯04|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03|當代藝術的未來進行式02|虎年話虎01|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希臘,從西方文明搖籃到現代國家11|海洋、南方與去疆界10|布魯日、福克斯頓三年展+雅典雙年展9|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2021年藝術家專輯8|旅行的意義7|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5|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4|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3|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新視野2|末日與新生1|2020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20年藝術家專輯12|以藝術實踐多元對話與解殖11|從藝術反思人與動物關係10|2020秋季雙年展09|人類世中的當代藝術09|藝術創作的身體感知映現08|藝術與植物07|數位時代的藝術市場06|藝術上線與疫症時代05|肖像與形象04|映現時代的韓國藝術03|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02|現當代雕塑發展重探01|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9年藝術家專輯12|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11|2019秋季雙年展10|被再現的女性形象09|她者的藝術力08|藝術家的田野技藝07|聲音×影像藝術感知解讀06|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05|災難與藝術04|科技.藝術.人文03|當代策展的形變與可能02|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01|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8年藝術家專輯12|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11|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10|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09|從收藏到私人美術館08|2018柏林雙年展/第12屆歐洲聲言展07|商業畫的藝術價值06|影像的敘事與擴延05|素描藝術在當代04|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03|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02|犬之物語01|2017視覺藝術年度回顧2017年藝術家專輯12|熱帶的藝術視野11|他者現身:藝術做為實踐表意的工具10|再探現場藝術09|檔案、聲音與文化場景08|藝術與人文地理的交會07|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06|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05|企業的藝術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輯4│NFTsAreBooming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3│MINDFLOW原相.心流2│INTUITION&BEYOND藝.無盡藏1│MOTHERHOOD蓋婭.原生母性2021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SEEINGKYOTO京都 文化古都之當代藝術巡禮11│造局者FRAMERS10│ENIGMA生之源.萬物互聯9│綠之匯流MOTHERNATURE8│WONDERLAND奇境之遇7│ARTXMUSIC藝樂無界6│BeyondtheFace:ANewApproachtoPortraiture時代肖像5│Coding悟/語4│WovenCosmos集智.寰宇之構3│TheConstructors顯世錄:境造時代2│TimeCapsules時光譜:美之軸承1│ArtasAction藝術:意識興起的篝火2020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VISIONARY未來已來11│DIALOGUE對照記11│她:鏡觀時代She&Her:InsightsoftheArtWorld10│啟世.現象為本09│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08│非洲藝術.原生力量的萌現07│感性化外.夢奇地06│披光化影05│距象化藝術.美的雲途04│自然劇場03│潮藝當道02│時代的探針01│探藝.共時與交感2019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啟藝.文明史詩11│藝由心生10│光影機杼09│生命的布局08│潮藝萬象07│女藝.靈動之境06│情感博物館05│時間學04│山海經03│心之遊繫02│敘世之執念01│官覺劇場2018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藝之食托邦11|創變之維10|時代的拓片:穿越時光的典藏之美09|童萌會08|美之翕影07|超級結構06|疊蘊時華.典藏新詮05|歧界衍境04|奇感錦觀03|維也納現代主義02|跨時之思01|夢行者2017年藝術收藏+設計專輯12|演化移形11|森羅心景10|官覺之遇09|謬斯之約08|尚美之藝07|穿針引線06|天開創想05|曉世界.繪奇觀04|空間之塑作者專欄藝術家專欄 特別報導 ArtTaipei2021特別報導 美學漫遊 藝術視界 美術之眼 香港視線 國際傳真 評藝廣場 聚焦當代 國際藝壇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創意陶藝 誌上話陶 封面藝術家 封面評介 展覽評介 藝術人物 地景藝術 新書出版 策展論述 文化行政 數位藝術 圍場散步 台灣美術 藝術動態 美術館行政 名作物語 發現美術館 藝術市場 藝點觀察 當代藝術 雕塑藝術 書法藝術 建築藝術 攝影藝術藝術收藏+設計專欄 封面紀事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特別報導 設計名家 設計焦點 設計博覽 文化與創意 藝術人物誌 藝術博覽 藝術焦點 藝術視界 世界大藏家 藝術收藏 收藏焦點 當代藝術 藝術話題 時尚美學 影像美學 珠寶美學 創意萬象 市場焦點 文化時潮 藝術大觀 藝術與企業 藝術跨界 建築焦點 建築觀點 藝術家工作室 文物專欄 市場觀察 藝術市場 藝術拍賣 市場專欄 建築設計 藝術龍門陣 品牌、科技、新思維 以收藏.致未來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文化行旅 山海經.風土考 博物館巡禮 設計微言 哈佛隨筆 魏蔚隨筆
04|關於繆斯的再思考:身體與身分03|當代藝術的未來進行式02|虎年話虎01|2021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希臘,從西方文明搖籃到現代國家11|海洋、南方與去疆界10|布魯日、福克斯頓三年展+雅典雙年展9|台灣藝術教育的場景與方法8|旅行的意義7|從藝術再探人與自然的連結6|藝術史中的臉、神情與內在5|上海、光州與利物浦雙年展4|當代藝術中心啟動的可能性3|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新視野2|末日與新生1|2020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以藝術實踐多元對話與解殖11|從藝術反思人與動物關係10|2020秋季雙年展09|人類世中的當代藝術09|藝術創作的身體感知映現08|藝術與植物07|數位時代的藝術市場06|藝術上線與疫症時代05|肖像與形象04|映現時代的韓國藝術03|網路的未來想像─以藝術做為方法02|現當代雕塑發展重探01|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藝術、生態與生態藝術11|2019秋季雙年展10|被再現的女性形象09|她者的藝術力08|藝術家的田野技藝07|聲音×影像藝術感知解讀06|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05|災難與藝術04|科技.藝術.人文03|當代策展的形變與可能02|大學美術館在台灣軌跡01|2018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藝術家製書的創作實踐11|2018秋季雙年展專輯10|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09|從收藏到私人美術館08|2018柏林雙年展/第12屆歐洲聲言展07|商業畫的藝術價值06|影像的敘事與擴延05|素描藝術在當代04|新媒體藝術的政治性03|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02|犬之物語01|2017視覺藝術年度回顧12|熱帶的藝術視野11|他者現身:藝術做為實踐表意的工具10|再探現場藝術09|檔案、聲音與文化場景08|藝術與人文地理的交會07|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06|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05|企業的藝術力4│NFTsAreBoomingNFT:數位時代的新關係美學3│MINDFLOW原相.心流2│INTUITION&BEYOND藝.無盡藏1│MOTHERHOOD蓋婭.原生母性12│SEEINGKYOTO京都 文化古都之當代藝術巡禮11│造局者FRAMERS10│ENIGMA生之源.萬物互聯9│綠之匯流MOTHERNATURE8│WONDERLAND奇境之遇7│ARTXMUSIC藝樂無界6│BeyondtheFace:ANewApproachtoPortraiture時代肖像5│Coding悟/語4│WovenCosmos集智.寰宇之構3│TheConstructors顯世錄:境造時代2│TimeCapsules時光譜:美之軸承1│ArtasAction藝術:意識興起的篝火12│VISIONARY未來已來11│DIALOGUE對照記11│她:鏡觀時代She&Her:InsightsoftheArtWorld10│啟世.現象為本09│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08│非洲藝術.原生力量的萌現07│感性化外.夢奇地06│披光化影05│距象化藝術.美的雲途04│自然劇場03│潮藝當道02│時代的探針01│探藝.共時與交感12│啟藝.文明史詩11│藝由心生10│光影機杼09│生命的布局08│潮藝萬象07│女藝.靈動之境06│情感博物館05│時間學04│山海經03│心之遊繫02│敘世之執念01│官覺劇場12|藝之食托邦11|創變之維10|時代的拓片:穿越時光的典藏之美09|童萌會08|美之翕影07|超級結構06|疊蘊時華.典藏新詮05|歧界衍境04|奇感錦觀03|維也納現代主義02|跨時之思01|夢行者12|演化移形11|森羅心景10|官覺之遇09|謬斯之約08|尚美之藝07|穿針引線06|天開創想05|曉世界.繪奇觀04|空間之塑 特別報導 ArtTaipei2021特別報導 美學漫遊 藝術視界 美術之眼 香港視線 國際傳真 評藝廣場 聚焦當代 國際藝壇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創意陶藝 誌上話陶 封面藝術家 封面評介 展覽評介 藝術人物 地景藝術 新書出版 策展論述 文化行政 數位藝術 圍場散步 台灣美術 藝術動態 美術館行政 名作物語 發現美術館 藝術市場 藝點觀察 當代藝術 雕塑藝術 書法藝術 建築藝術 攝影藝術 封面紀事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特別報導 設計名家 設計焦點 設計博覽 文化與創意 藝術人物誌 藝術博覽 藝術焦點 藝術視界 世界大藏家 藝術收藏 收藏焦點 當代藝術 藝術話題 時尚美學 影像美學 珠寶美學 創意萬象 市場焦點 文化時潮 藝術大觀 藝術與企業 藝術跨界 建築焦點 建築觀點 藝術家工作室 文物專欄 市場觀察 藝術市場 藝術拍賣 市場專欄 建築設計 藝術龍門陣 品牌、科技、新思維 以收藏.致未來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文化行旅 山海經.風土考 博物館巡禮 設計微言 哈佛隨筆 魏蔚隨筆
寫在2019年末,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撰文/邱誌勇(《藝術家》2020年1月號536期)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展場一景(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回顧並盤整2019一整年科技藝術在台灣發展的景況,可以發現從中央到地方節慶展會依然多如繁星,其中廣納科技藝術元素的節慶展演更是有增無減。
從文化部新訂高達新台幣1000萬元的「科技藝術創作發展補助作業要點」,聚焦科技藝術、台灣原生文化內涵與實驗精神的融合開始,似乎宣告政府對科技藝術創作實踐的高度重視;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為「北美館」)的「池田亮司個展」、「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與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的「會動的藝術」;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年度科技藝術共生計畫中的「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跨界創作補助計畫」、「數位藝術人才國外駐棧創作計畫」與「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白晝之夜」中的參展作品、「2019基隆潮藝術:流」、各地的地景藝術節、延續自2018年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到台北數位藝術節等,以數位科技為創作類型的藝術實踐形式已然成為這些展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綜觀上述科技藝術的展演,我們約略可以將之歸納成兩大面向的實踐類型:「原生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實踐」與「應用數位科技進行之數位轉譯」。
原生數位科技藝術創作的實踐總是在多元呈現的創製中驚豔眾人;而數位轉譯則是藉數位科技轉化傳統文化藝術成果,成就典藏或展示所需之本質。
無論何種形式,當代知識體系的跨界融合現象已讓運用媒體科技成為本身創作獨有的媒介,且從創製、展演、典藏與展示皆運用數位科技形式的互動與參與特徵,本文將重點提陳年度性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景況。
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會動的藝術」教育計畫現場一景
(圖版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9年的北美館在當代數位科技藝術上有著大規模的籌辦計畫。
「池田亮司個展」藉由涵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奠基於程式編碼及演算法的作品,透過數學語言建構創作者的藝術理念,提供宇宙時空無垠圖象的感知想像,從中宣示一個現代美術館新時代的來臨,且池田亮司透過混合聲響、影像的沉浸設計,更促使人們對當代數位科技成為藝術主體的辨證思考,讓參與者的身體沉浸於感知物理空間、以視覺及聽覺來現實化身體所感知的世界。
接續而來的同樣是國際知名的媒體藝術家暨獨立電影製作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Weerasethakul),其以「狂中之靜」為命題的展演,透過獨到的神祕主義演繹手法,以錄像裝置、影片、平面與一系列檔案(包括影片、輸出、拍立得系列、電影腳本、書籍、漫畫、插畫、電影海報等)為作品,展出內容亦涵蓋極少曝光的實驗短片。
阿比查邦的作品除了對泰國社會政治現況的批判外,亦包含其所關心的種族、權力、科學、勞工、性別與靈性等主題,藉由抽象的經驗向度,利用光、記憶與詩意,讓空間與個人精神產生錯置。
此外,兒童教育也逐漸邁向新媒體科技藝術的面向,透過互動性的藝術參與,「會動的藝術」邀請徐瑞憲、邱昭財、王仲堃及盂施甫等四位當代藝術家,以作品串連與具互動性質的現地製作,呈現動力機械藝術創作實踐的諸多巧思。
概念美術館Vol.3「Archiveor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展場一景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令人遺憾的是,以「再、更、新」為口號重啟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不僅失去發展數位藝術應有之「研究、發展、實驗、創新」的核心精神,更使館所應有的功能蕩然無存。
儘管營運者釋放出空間看似協助了藝術家解決對創作空間的需求,使其有創作與駐棧的機會,但原獨立空間淪為可租借的工作室,卻突顯行政團隊的失能。
無獨有偶的是,這兩年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似乎也成為一場薄弱的科技展示,本年度的展覽更使得許多參與觀眾在網路社群平台「靠北藝術2.0」中,針對作品展示方式、文字說明、作品穩定度、浪費經費、工作人員不熟悉作品等細節表達強烈的言辭批判,即便網絡社群言論多屬極端偏激,卻不能否認該展在展覽細節上的缺憾。
概念美術館Vol.4「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展出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
圖為劇照(舞者:潘柏伶、方妤婷)。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反觀民間持續創作研發的能量則醞釀並迸發出更強大的力道,擺脫台北市文化局顢頇無理要求的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則以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另起爐灶,新的中心以「科技實驗研發」、「學術思潮引薦」與「新媒材創作實踐」做為核心主軸,其中頗具特色的「概念美術館」強調在知識層面上為未來世代的知識與學習,以不同的技術實驗策略思考未來知識架構的嘗試,框設出「ArchiveorAlive」的前衛命題,持續性地進行創新實踐。
概念美術館首檔展覽「穿越光牆─ArchiveorAlive?」以陶亞倫十年前的動力機械作品〈終結歷史之光〉為本,重新思考現代主義式博物館在典藏、展覽與教育上的功能劃分。
第二檔「昨日的路徑」則是邀請新銳科技藝術家王新仁,以創作討論人們感知經驗與記憶持存的議題,展覽作品〈昨日的路徑〉VR版,根據展出空間建模VR影像空間,演算出屬於觀者個人的空間影像,讓藝術家記憶之所在、回憶抵達之處,轉化為觀者進入作品之後,身處虛擬空間中的經驗與記憶,並進而產生感知經驗的動態對話。
隨後的第三檔展覽「Archiveor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則以劉守曜2014年獨舞作品〈Shapde5.5〉的三段身體表演與即興為實驗對象,從舞者「由內而外」的內在真實意識,討論虛擬典藏的可能性,其中更涵蓋身體與物質、非物質等不同面向間的關係。
而接續的第四檔展覽「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則是以跨界合作的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為藍本,討論作品文本從新電影形式轉化為概念美術館中的科技藝術作品,邀請觀者以科技連結身體,召喚記憶的殘影,體驗靈魂湮滅前的忽悠。
(全文閱讀536期藝術家雜誌)
【1月專輯│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2019視覺藝術年度回顧
2019年十大公辦好展覽
2019年十大視覺藝術新聞
這風景既是主體也是政治
一個藝評人的2019年度回顧
文化政策的後麗君時代
2019年文化政策觀察
寫在2019年末,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回上層
延伸文章資訊
- 1科技藝術的發展脈絡——由國際經驗到台灣現況
地位,轉而成為創作的思考主軸,也改變了傳統美學的向度。20 世紀藝術發展. 史原本就是媒體與科技演變史,科技與藝術的互動促生了科技藝術、數位藝術、.
- 2發展紀事 - 台灣數位藝術
自2011年起以公開徵選機制辦理「數位藝術策展案」及「數位藝術創作案」,以「數位藝術方舟」、「360度環型影音空間」及「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為展出場域,鼓勵臺灣數位 ...
- 3匱乏與掙扎中對時代的回應 - 藝術家雜誌社
此外,長年做為國家級發展數位藝術重鎮的國立台灣美術館,除了年度性的「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科技藝術展、「數位藝術方舟策展案」、「360°環景數位影像創作」與「時光 ...
- 4二、 數位藝術之探討2.1 數位藝術之定義
電腦繪圖是數位藝術的最早開始發展的類別,因為電腦的發明,. 讓藝術家才有了這種突破性的新創作方式。它是利用電腦的數位科技. 來處理圖形或是影像等視覺上的表現, ...
- 5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台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 【【【 Rain ...
數位藝術以新的科技形式再度為藝術風格形式帶來新的探討議題,究竟是科技性? ... 數位資訊藝術的發展,將使這個精緻文化與通俗性文化藝術對立情形將漸趨模糊,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