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京剧-历史溯源 - 北京京剧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这里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沃土,滋养出一代代京剧传人、菊坛精英,续写着国粹京剧流派艺术的华彩篇章。

这里是传统艺术的殿堂,梨园世家薪火相传,艺海扬帆 ... 走近京剧 GETTINGTOKNOWJINGJU 穿越历史风云 沉淀文化精粹 1-前言 2-寻根溯源回望百年 1.1-19世纪初-20世纪初 1.2-1922年-1949年 1.3-1919年-1932年 3-建国初期流金岁月 4-承续传统焕发春天 5-开拓创新重塑辉煌 6-打造品牌谱写新篇 前言京剧发展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北京京剧院的前世今生,百年岁月上下求索,犹如一本写不尽的长卷,与历史交织,绵延悠长。

北京京剧院根基深厚,源远流长。

这里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沃土,滋养出一代代京剧传人、菊坛精英,续写着国粹京剧流派艺术的华彩篇章。

这里是传统艺术的殿堂,梨园世家薪火相传,艺海扬帆承前启后。

京剧流派艺术大师独树一帜的创造精神、堪为师表的艺德风范,创演的流派经典剧目,是北京京剧院昭著的旗帜和艺术品质的坚实界碑。

作为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部认证颁布的国家级十大重点京剧院团之一,北京京剧院流派纷呈、名角荟萃、剧目丰盛、影响深远。

同时,作为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血脉和愿景的重镇,剧院的艺术品牌不断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新时期30多年来,剧院人不断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呈现出领先菊坛的态势与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

19世纪初——20世纪初血脉承传源远流长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100年间,是京剧艺术的“兴起时期”。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

早先,京剧舞台上以老生为主。

到这一时期,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锐意革新,积极创演新戏,在艺术上各树一帜,雄踞舞台,出现了"四大名旦"争衡的局面。

这不仅使旦角艺术焕发出空前的光采,而且带动其他行当,争奇斗绝,流派纷呈。

老生行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合称前“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并称后“四大须生”,“南麒(周信芳)北马(马连良)关外唐(唐韵笙)”,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则称为“净行三杰”,丑行的萧长华、慈瑞泉等,以及“四小名旦”、“四大坤旦”、“四大童伶”……大量优秀演员崛起。

旦行与生行形成对垒之势,随后是生、旦、净、丑各行的普遍大繁荣;在剧本创作上,新戏层出不穷;舞台艺术方面无论声腔、伴奏,还是服装、化妆,都不断出现新的创造。

整个京剧剧坛一片争奇斗艳、竞放奇葩的景象。

这一时期生旦行的名演员几乎都留下了自己的新创代表剧目。

从百年前到新中国成立,流派剧团各显芳华,各领风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阳光沐浴下,北京京剧团和北京市京剧团合并组建,成立了北京京剧院。

1905年,被誉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先生主演的《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他扮演黄忠,演技精湛。

这年时逢他六十寿辰。

“满城争说叫天儿”、“京城无腔不学谭”,他的唱腔风靡京城,表演艺术炉火纯青。

谭鑫培先生创立的“谭派”艺术对老生行当乃至京剧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2年——1949年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1919年——1932年走出国门震撼世界 1919年,梅兰芳先生首次出国,东渡日本。

20年代起始,几度访演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他把京剧艺术带出国门,使集京剧艺术之大成的梅派艺术享誉世界文化之林。

他印下的深深足迹,形成京剧历史上的座标。

1932年,程砚秋先生访问欧洲,与欧洲艺术家交流。

归国后发表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将中国戏曲与欧洲戏剧的特点作以比较,并提出十九项建议。

此次考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戏剧艺术的交流。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合作并进菊苑奇观 在《中国京剧史》中,将20世纪50至60年代初这一时段称为是京剧艺术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们以群体式形态集中在几个大型的国家剧院团里,从事艺术创造和探索。

当时的京剧舞台上往往呈现出两代、三代甚至是四代、五代同台献艺的局面。

京剧舞台艺术发展到这一时期,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真正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艺术之美。

“四大名旦”、“南麒北马”等人的艺术已臻至境,新一代代表人物也羽翼丰满、成派立户。

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谭富英与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并立,与中国京剧院、以及上海、武汉、天津、云南等全国各地剧院团的名家遥相呼应,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1957年,马连良、谭富英、萧长华、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等中国和北京两大院团的艺术家们珠联璧合演出并被拍摄成彩色影片的《群英会借东风》,为京剧艺术经典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1959年,梅兰芳先生生前最后一部经典杰作《穆桂英挂帅》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这部作品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看家经典流传至今。

1952年——1964年强强联手发展壮大 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家们建立的班社各自发展壮大,并开始在艺术上强强联合、相互交融。

1952年,太平剧社转为北京京剧二团。

1955年,马连良京剧团与谭富英、裘盛戎为领衔的北京京剧二团合并为北京京剧团。

张君秋领衔的北京市京剧三团与赵燕侠领衔的燕鸣京剧团随之先后并入北京京剧团。

1963年,在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的流派剧团基础上,北京市京剧团成立。

1959年,被称为“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联袂创演了炉火纯青的传世之作《赵氏孤儿》,成为京剧流派艺术经典中的经典。

《奇双会》 张君秋饰李桂枝姜妙香饰赵宠 《赵氏孤儿》 谭富英饰赵盾 《秦香莲》 裘盛戎饰包拯 《赤壁之战》 裘盛戎饰黄盖叶盛兰饰周瑜 《游龙戏凤》 荀慧生饰李凤姐 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五大头牌”为领衔,李多奎、马富禄、杨盛春、周和桐、刘雪涛、李四广、李毓芳、马盛龙、小王玉蓉、谭元寿、马长礼、李世济、张洪祥、慈少泉等各行英才、资深名宿为主演阵容的北京京剧团,通力合作联袂上演《龙凤呈祥》、《赵氏孤儿》、《秦香莲》、《铫期》、《状元媒》等连台好戏令观众如痴如醉,营造出新中国建国以来京剧艺术舞台划时代的繁荣局面与空前鼎盛。

《沙家浜》 《沙家浜》 《杜鹃山》 《杜鹃山》 1964年全国现代戏观摩会演,由北京京剧团创作,赵燕侠、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万一英为主演的现代京剧《芦荡火种》,一炮打响、大获成功,成为传统京剧破旧图新、争赶时代潮流的一面旗帜。

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此剧的演出,并做出重要指示。

以此为发端,才有了后来风行全国、家喻户晓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等现代戏经典。

1960年5月,在彭真市长的关心支持下,以北京戏校首届优秀毕业生李玉芙、张学津、李崇善、马永安、王晓临、孟俊泉等为主力成立了北京市实验京剧团,创排新编京剧《雏凤凌空》一炮打响,成为京剧当时一支年轻的生力军。

1963年,北京市京剧团成立,由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流派剧团汇合而成。

以李宗义、李慧芳、王泉奎、赵荣琛、王吟秋、李元春、李韵秋、梅葆玖、梅葆玥、童葆苓、荀令莱等梨园翘楚、流派名家为主演阵容,演出一批传统经典剧目,呈现出“四大名旦”流派风格意韵和原汁原味的正宗品位,广受欢迎。

创作演出的《洪湖赤卫队》,也成为1964年全国现代戏观摩会演名响一时的佳作。

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演出,并对该剧给予热情的肯定与鼓励。

1979年——1990年名家再聚经典传承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历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北京京剧团和北京市京剧团两大剧团此时合并组建,北京京剧院正式挂牌成立。

老艺术家再度聚首、重返舞台,中青年艺术骨干、梨园新秀汇聚一堂,国粹艺术传统得以承续,大量的流派经典剧目恢复上演,迎来了文化艺术“第二个春天”,打造出花开竞放满眼春的京剧舞台新天地。

剧院张君秋、赵燕侠、李万春、吴素秋、李慧芳、李宗义、李元春、王吟秋等老艺术家重登舞台亮相,风采依然,观众争相一睹为快。

梅葆玖、谭元寿,马长礼、等艺术上炉火纯青,上演的一系列流派经典代表作,技艺精湛、品位上乘,继承弘扬了京都大班派的艺术风格底蕴。

建院不久,剧院组织隆重的集体拜师会,青年演员纷纷拜师名家。

杨淑蕊、关静兰拜师张君秋,闫桂祥拜师赵燕侠,裴伟如、韩增祥拜师李万春;罗长德拜师袁世海;李世英拜师吴素秋;李冬梅、张梅林、刘秀琴拜师李慧芳;赵葆秀拜师何盛清、李金泉;赵世璞拜师于世文。

京剧师承代代相袭,优秀传统得以正名恢复。

1980年,以赵燕侠、李元春为领衔主演的京剧艺术代表团以商演方式出访美国,历时3个月、83场戏,观众达25万,收入25万美金。

演出《碧波仙子》等经典文武折子戏,倾倒国外观众,成就了改革开放之初京剧艺术走向世界摘取“春风第一枝”的无限风光与荣耀。

1982年,以梅葆玖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京剧院演出团与上海京剧院联袂,赴港演出梅派经典《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和昆曲《奇双会》。

这是改革开放后内地院团首次赴港演出,美轮美奂的梅派经典征服了香港观众。

1986年,北京实验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院,曾得到“四大名旦”、“五大头牌”艺术家亲传的李玉芙、张学津、李崇善、孟俊泉、马永安、王晓临等主演群体的加盟,使剧院艺术实力更加壮大。

80年代一票难求风光无限 北京京剧院的建院公演在北京工人俱乐部隆重举行。

名角荟萃、好戏连台、声动九城,观众们潮水般涌来,一票难求。

剧院各团不仅恢复上演了一大批京剧传统经典,同时创排了一系列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新编剧目,显示出剧院创作团队与演员阵容的超强实力与开拓革新精神。

由吴祖光编剧、迟金声导演、陆松龄作曲,1979年由王玉珍、罗长德首演的《三打陶三春》,热演二百余场,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电影,风靡全国。

这也是十年动荡之后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戏曲艺术片。

该剧妙趣横生、雅俗共赏,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倾倒无数观众。

由郭启宏编剧、王一达导演、陆松龄作曲,赵世璞、刘建元、王树芳等主演的《司马迁》,以及由阎甫、长歧编剧,郦子柏、宋捷导演、陆松龄作曲,由杨淑蕊、陈志清、闫桂祥、赵葆秀、王文祉主演的《北国情》等新编历史剧,成为八十年代观众欢迎的佳作。

90年代弘扬传统以老带新 九十年代起,随着国家对于京剧人才新的选拔培养机制的创立暨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开办,剧院京剧艺术新星冉冉升起,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艺术的高度重视。

使京剧艺术在九十年代中期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北京京剧院坚持弘扬传统、以老带新,积极储备提携优秀中青年演员,并充分调动中坚力量创作热情,注重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调动院内外艺术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剧目。

艺术工作者们始终牢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的使命,辛勤耕耘,创作演出一批优秀作品。

1990年,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编剧:孙月霞,改编:王雁,导演:王雁、宋捷,唱腔设计:张学津、燕守平、王世明、郑文祥)重排上演成功,获得文化部首届文华大奖及北京市新剧目一等奖。

由艺术造诣正处于佳境的张学津、闫桂祥、王文祉、罗长德、黄德华等组成主演阵容,继承发扬了前辈艺术家创演新戏的传统风格特色。

1990年,创作演出现代京剧《党的女儿》(选场)(编剧:阎肃,导演:蒋弘翔,作曲:朱绍玉),主演:王蓉蓉、李海青等。

该剧1992年获全国青年团(队)天津汇演优秀演出奖、优秀伴奏奖及优秀表演奖。

1994年,创作演出现代京剧《黄荆树》(编剧:盛和煜,导演:宋捷、常建忠,作曲朱绍玉)。

主演王蓉蓉等。

该剧获北京市新剧目评奖调演优秀演出奖、国庆45周年优秀作品奖、1995年获北京市政府金菊花奖。

1995年,创排现代京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编剧王新纪,导演徐春兰,作曲朱绍玉,主演李崇善、闫桂祥、赵葆秀、王文祉、岳惠玲等),该剧获1995年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汇演优秀演出奖及九项单项奖、文华新剧目奖。

1997年,新编现代京剧《风雨同仁堂》创作排演。

(编剧:张永和、蓝荫海、王新纪,导演:宋捷、徐春兰,作曲:陆松龄,主演赵葆秀、李崇善、刘建元、叶金援、白其麟、王怡等)荣获第二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该剧演绎北京历史、彰显京味文化、弘扬诚信精神的自觉意识。

剧院前辈艺术家创造的看家经典《赵氏孤儿》,由艺术上日渐成熟、声名鹊起,被誉为剧院“三驾马车”的余派老生杜镇杰、张派青衣王蓉蓉、叶派小生李宏图及裘派花脸陈俊杰等新一代京剧人接棒承传,标志着剧院人才培养的新成果。

1996年,他们成为了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探索奋进谋求发展 为扩大演出市场、融入首都旅游文化,1991年10月,剧院开辟梨园剧场演出阵地,搭建起中国传统文化、京剧国粹艺术展示平台。

全年每天以经典折子戏迎接五洲宾客。

截至2013年10月,坚守梨园剧场这块阵地已长达22年整,演出场次达到八千场,观众人次达四百万,不断赢得品牌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此举在戏曲界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成为京城旅游市场不可缺少的窗口文化。

在社会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以梅葆玖先生为掌门人的梅兰芳京剧团重新组建挂牌,并以新的运营模式与企业联姻。

于1996年排演了适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梅华香韵》,加工整理包装组合了《天女散花》、《廉锦枫》、《黛玉葬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折子戏,用现代时尚审美激活梅派传统精粹,赢得老戏迷与新知音的齐声叫好。

梅葆玖先生率团,几度赴港台并多次走出国门,演出遍及欧美,为把正宗国粹艺术流播于海外、传扬于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在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被尊为京剧鼻祖的谭派艺术世家,谭门七代艺术传承,成为永远的梨园佳话和划时代的传奇,贯穿京剧发展,血脉延续,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

享誉当今戏曲舞台的谭门三代之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不断抒写京剧传承历史篇章,《定军山》等作为谭派艺术传承的标志久演不衰。

新世纪传统时尚交汇融合 新世纪是中国戏剧舞台大转型时期。

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戏曲,由于受到社会变革的新思潮冲击,以及西方戏剧影响,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京剧艺术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永远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

从新世纪起始,北京京剧院随着时代的脚步,将传统艺术与时尚审美交融激活,使京剧艺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加缤纷五彩,创作演出了观众喜爱的贺岁连台本戏等一批新剧目并开启小剧场京剧之先河,创新再上层楼,获得专家赞赏与观众叫好的双重轰动效应。

为开拓京剧市场,剧院连续三年推出了“好看、好听、好玩”的贺岁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编剧:陈建秋、陈亚先、毓钺、徐瑛,导演:林兆华、石玉昆、田沁鑫、魏晓平,作曲:朱绍玉,舞美:黄海威)。

该剧打破院团界限,不拘一格遴选主演,以大文化视野、现代戏剧观念整合回归,凸显京剧传统本体,渲染唱念做舞之美,彰显流派风格特征,开创了京剧新创剧目舞台新生面。

该剧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

京剧文化本体的自觉回归,品牌精品意识的着力追求,流派艺术风格特色的刻意彰显,传统与时尚审美的穿越激荡有机结合,都在新世纪以来剧院精心打造的一系列新创剧目中体现。

京剧文化本体的自觉回归,品牌精品意识的着力追求,流派艺术风格特色的刻意彰显,传统与时尚审美的穿越激荡有机结合,都在新世纪以来剧院精心打造的一系列新创剧目中体现。

同年,剧院创作演出新编历史剧《蔡文姬》(改编:姜朝皋,导演:谢平安、徐春兰,作曲:朱绍玉,舞美设计:刘杏林)。

主演: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等。

该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金奖、创作金奖、舞美金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节银奖和多项个人表演奖。

2004年,剧院创排独特风格的大型交响剧诗《梅兰芳》。

(编剧:盛和煜,导演:陈薪伊,作曲:朱绍玉,主演: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孟广禄、李宏图、李岩、胡文阁、陈俊杰、朱强、石维坚等)。

该剧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及多项个人表演奖、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剧目奖。

2005年,剧院创排了悲壮恢弘的新编历史剧《袁崇焕》(编剧:蔡赴朝、赵靖云,导演:陈薪伊,作曲:朱绍玉,主演:于魁智、孟广禄、赵葆秀、李胜素、李宏图、杜镇杰、朱强、叶金援、马增寿、陈俊杰等)。

获第五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中影集团将其拍摄成高清戏曲艺术片。

2008年,剧院创排新编历史剧《下鲁城》(编剧:蔡赴朝,导演:任鸣,作曲:朱绍玉,主演:杜镇杰、王蓉蓉、安平、赵葆秀、张建峰、翟墨、韩巨明、常秋月等)。

该剧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2008年,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编剧:蔡赴朝,导演:张继钢,执行导演:石宏图,作曲:朱绍玉,主演:于魁智、孟广禄、李宏图、李胜素、张建峰、王越、金喜全、窦晓璇等)。

在名家新角强强联手之下,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品牌赢得观众及社会各界齐声叫好。

在天津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倡导下,北京京剧院以迟金声、马崇仁为代表的资深艺术前辈坐镇幕后,指导剧院艺术骨干通力配合,稳扎稳打、历经十余载圆满完成了中国京剧音配像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化工程。

在全国京剧院团中充分显示出北京京剧院艺术传统的厚重、流派传承的正宗、整体实力的雄劲和品位风格的上乘,为民族文化京剧艺术历史新篇章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文化多元的新时期,北京京剧院在全国京剧界首开先河。

2000年起始,创演了小剧场京剧系列《马前泼水》(编剧:盛和煜,导演:张曼君)受到青年观众特别是高校学子的喜爱,引发媒体关注,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金芒果杯”小剧场剧目展演银奖。

由此接连创排上演了《阎惜娇》、《玉簪记》(编剧:王新纪,导演:徐春兰);《浮生六记》(编剧:周广伟,导演:白爱莲),该剧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昭王渡》(编剧刘侗、导演:李杰);2013年创排的《惜·姣》(编导:李卓群)。

小剧场京剧成为北京京剧院的独家品牌。

近年来,剧院恢复上演了建院以来曾荣获国家级大奖的《三打陶三春》、《画龙点睛》、《洛神赋》、《风雨同仁堂》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经典《沙家浜》、《杜鹃山》等。

老艺术家倾其全力、毫无保留的将以上成功作品手把手的传授给青年一代,充分体现老艺术家对京剧传承的尽职尽责和对青年演员寄予的厚望。

2012年,剧院将谭派名剧《鼎盛春秋》重新挖掘整理搬上舞台。

(改编任秀丽,导演:谭孝曾、李青),由谭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主演,及杜喆、裘继戎、窦晓璇、梅庆羊等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演绎。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锐意进取开创未来 剧院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发展双轮驱动,传统与时尚双翼并进,使北京京剧院前行的脚步更加扎实稳健、前景无限。

流派传承、艺术创新,呈现春华秋实的艺苑风景,一代代流派继承人多姿多彩、绚丽绽放。

2011-2012年,剧院创意举办的“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和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广受关注,意在全方位培养京剧新生代演员,并邀请全国乃至海外的青年京剧演员共同走上这方舞台。

经过历练打磨,青年演员们脱颖而出,引人注目,成为剧院新一代接班人。

《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白蛇传》、《红鬃烈马》等几十台传统经典,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2011年,剧院创排新编京剧现代戏《宋家姐妹》(编剧陈国峰,导演宫晓东、石宏图,作曲:朱绍玉)。

主演迟小秋、王怡、张馨月、张建峰、赵葆秀、谭正岩、朱强、杜喆等)。

该剧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节银奖。

2012年,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剧院创作演出了《云之上》,描写了中关村人的爱国、创新、敬业与奉献,旨在颂扬北京精神,讴歌伟大时代。

(编剧:宫晓东、刘侗(执笔),导演:宫晓东,作曲:朱绍玉)。

主演均由青春靓丽的张建峰、张馨月、杜喆、姜亦珊、窦晓璇、索明芳等优秀青年演员担纲。

2011年,由剧院创意启动了“唱响之旅”北京京剧全球巡演活动,推出了以一团、梅兰芳京剧团、青年团三个团为阵容的“三驾马车”;以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董圆圆、朱强、陈俊杰领衔的“九大头牌”;演出《龙凤呈祥》、《赵氏孤儿》、《状元媒》、《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群英会》、《锁麟囊》、《珠帘寨》等“十五经典”;历时一年,辗转47个城市、9个国家,演出190场。

得到国内外观众广泛赞誉和公认,进一步提升了剧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剧院“唱响之旅”全球巡演如火如荼获得成功基础上,2012年,剧院集结中青年艺术才俊、中坚力量随之启动了“传承之旅”品牌演出,同时推出26位青年领军演员以及男旦头牌胡文阁。

特别是今年“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全球巡演系列活动的创意启动,形成品牌演出之势。

老骥伏枥、中青年演员趁势呈现出百花竞放、姹紫嫣红的魅力景象,为剧院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更为培养京剧接班人创造了良好平台。

一路走来,剧院演出活动遍及祖国三十多个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中华国粹唱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剧院应邀出访美国、法国、德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开创了中国京剧走出国门、轰动世界的辉煌历史,有效弘扬了剧院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北京京剧影响力,其鲜明的“北京京剧的风格特色”已深深扎根于海内外广大观众之中。

为京剧事业未来发展,进一步提升艺术品质,近年来,剧院先后成立了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暨艺术咨询委员会,聘请院内外艺术家、理论专家,旨在对剧院艺术传承和艺术创作进行指导、咨询并提供专业权威意见。

同时,为整合调动内部资源,激发职工的艺术活力与创造力,剧院推行演出项目制运营模式,有效促进京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结语北京京剧院的前世今生,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百年的传承之旅与虔诚守望,老中青几代人戮同心台前幕后无怨无悔的拼搏奋进,铸就剧院历史的辉煌。

前辈艺术家创造的流派特色、积淀的艺术财富得以全面继承。

行当齐全、人才辈出,已形成后浪催前浪的良好势头,不断散发着北京京剧文化品牌独有的艺术魅力,绽放出国粹京剧优雅芳香的无限韵致。

多年来,党和国家对北京京剧院的关心重视,成为剧院继续努力拼搏的坚强支撑。

中央领导多次亲临剧院调研指导,提出“更新观念、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给剧院发展前进指明方向。

剧院被文化部和财政部评为国家十大重点京剧院团,历史赋予剧院新的历史责任与更高追求。

北京市和有关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成为剧院人牢记使命、顽强拼搏、传承国粹的不懈动力。

国剧风骨,百年芳华。

继往开来,乘风而行。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北京京剧”影响力,塑造“北京京剧”品牌,打造世界驰名剧院,是北京京剧院的坚定目标和共同梦想;让京剧艺术繁花似锦,发扬光大,更是北京京剧院对未来的期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