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便覽香港教育概況 - 升學天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港兒童由約六歲開始接受六年制的小學教育,上課模式分為上午班、下午班和全日制三種。

在政府推動下,大多數小學已採用全日制授課。

透過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所有合 ... 學校概覽 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大學 國際學校 特殊學校 海外升學 升學錦囊 幼稚園選校指南 小一入學指南 升中選校全攻略 高中選科策略 文章精選 幼兒教育家長必讀 好文章齊分享 搜尋 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大學 國際學校 海外升學 好文共享 升學天地好文共享香港教育概況 香港教育概況 在2016-17財政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開支預算總額為840億元,佔政府總開支的17%。

由2008/09學年起,政府向公營學校提供的免費教育由9年延伸至12年。

此外,政府亦全面資助職業訓練局為修畢中三的學生而開辦的全日制課程,為高中學生提供傳統教育以外的另一個免費進修途徑。

本地的學校可分為三大類,即完全由政府辦理的官立學校、完全由政府資助並由志願團體管理的資助學校,以及私立學校,其中有部分私立學校接受政府資助。

官立及資助學校推行政府建議的學習課程。

它們提供免費的小學及中學教育。

此外,香港有51間國際學校(包括15間由英基學校協會主辦的學校),主要為在香港定居的海外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資而來港居住的家庭的子女提供非本地課程。

幼稚園 幼稚園為三至五歲學童提供幼稚園教育服務,由志願機構或私人團體營辦,全屬私營性質。

所有幼稚園均須向教育局註冊,並受該局監管。

2015年9月,共有185,400名兒童在1,000所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就讀。

現時政府向幼稚園提供資助的方式包括向非牟利幼稚園發還租金,差餉及地租;分配位於公共屋邨內專作幼稚園用途的校舍;透過「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為有需要的家長減免子女的學費;以及為教師和校長提供訓練課程。

由2007/08學年起,政府開始推行學前教育學券計劃,直接向家長提供幼稚園教育學費的資助,並提升幼稚園的質素。

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於2007年9月起推行,為幼稚園提供指引和方向,以發展校本課程。

小學教育 本港兒童由約六歲開始接受六年制的小學教育,上課模式分為上午班、下午班和全日制三種。

在政府推動下,大多數小學已採用全日制授課。

透過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所有合資格兒童均可獲分配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小一學位。

該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其意願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而學校則會按照教育局所定的準則,決定取錄與否。

在「統一派位」階段,教育局會根據學校網、家長選擇及隨機編號來分配小一學位。

大多數小學都使用中文授課,並以英文為第二語文。

2015年9月,共有約273,006名學童在454所公營小學就讀。

本港於2001/02學年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後,課堂學與教的成效均有所提升,學生受惠於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在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方面都有所改進,學習上也更獨立自主。

學校繼續調適中央課程,以配合學生的需要,並在累積的優勢和經驗的基礎上,深化課程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

中學教育 所有合資格學童在參加派位小學修畢小學課程後,可透過就讀小學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以獲分配資助中一學位。

該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每名學生可向不多於兩所參加派位中學遞交申請,中學可根據自行訂定的準則取錄學生;在「統一派位」階段,學位的分配是以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隨機編號作為分配準則。

2015年9月,共有約282,525名學生在393所公營中學就讀。

在2009年9月,新學制已由中四級開始順利實施。

現時所有學生均可接受六年中學教育(即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

學生在修畢中六課程時只須參加一個公開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以取代以往的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新學制下的高中課程為學生提供富彈性、連貫及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能照顧學生的不同興趣、需要和能力,並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及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讓他們透過多元出路繼續升學、受訓或就業。

特殊教育 在現行政策,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的同意下,轉介有較嚴重或多重殘疾的學童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則可入讀普通學校。

在2015/16學年,共有60所資助特殊學校(包括一所在18間公營醫院內開設班級的醫院學校),為視障、聽障、肢體傷殘、智障,以及有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兒童提供教育服務。

這些特殊學校接受政府資助並由非政府機構營辦。

其中有部分學校亦擔當資源中心的角色,支援普通學校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教育局為公營普通學校提供額外資源及專業支援,協助學校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應結合並靈活運用各項資源,並採取《全校參與》模式,為這些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

此外,教育局由2007/08學年開始為現職教師提供有系統的基礎、高級及專題課程,以提高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

語文政策 為促進學習成效,政府一直以來都致力推行以母語(中文)為本地學校的主流教學語言。

由於中文和英文同是本港的法定語文,所以政府投放大量資源,以培訓學童兩文(中文和英文)三語(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的能力。

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安排在2010/11學年的中一開始實施,逐年推展至初中的其他級別,現已涵蓋整個初中階段。

微調讓學校因應其學校情況、學生需要及教師準備程度,專業地制定校本教學語言安排。

以增加學生接觸和運用英語的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資訊科技教育 政府自2015/16學年起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策略下的六個行動方案涵蓋範圍包括提升所有公營學校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增加優質電子學習資源的供應;更新學校課程,改變教學和評估方法;提升學校專業領導及力量;社區參與;及繼續進行研究及評估,以確保資訊科技教育的連貫和持續性發展。

師資培訓 香港教育學院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院校之一,旨在促進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法和素質。

作為香港主要的師資培訓院校,香港教育學院開設多個副學位、學位及研究院課程,供職前及在職教師修讀。

在2015/16學年,約共有4,400名全日制及4,400名兼讀制學生在教育學院修讀獲教資會資助的課程。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亦設有教資會資助的學位課程供職前教師修讀,以及研究院課程供職前和在職教師修讀。

自資的香港公開大學則開辦學位及研究院課程,供職前及在職教師修讀。

這些師資培訓院校亦因應教育局的要求和社會需要,不時為在職教育工作者舉辦短期課程。

專上教育 在2015/16學年,共有29間院校開辦經本地評審的自資副學位、學士學位及銜接學位課程,提供約46,600個全日制新生學額。

職業訓練局、香港城巿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亦有開辦公帑資助副學位課程,於2014/15學年,提供約11,000個全日制學額。

高等教育 本港有20所頒授本地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其中八所由教資會資助。

這八所院校中,七所為大學,另外一所是師資培訓學院。

由教資會資助的八所院校分別是: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

在2015/16學年,共有全日制學生89,600人和兼讀制學生3,800人就讀受公帑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和研究院課程。

其餘12所並非由教資會資助的頒授學位院校分別是由公帑撥款的香港演藝學院,以及自資的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珠海學院、恒生管理學院、東華學院、明愛專上學院、明德學院、職業訓練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港專學院及宏恩基督教學院。

香港演藝學院提供由文憑以至碩士學位等不同程度的舞蹈、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台及製作藝術和戲曲課程。

在2015/16學年,學院的全日制課程取錄約880名學生。

成人教育 教育局推行「指定夜間成人教育課程資助計劃」,資助成年學員修讀認可辦學機構在指定校舍開辦的夜中學課程。

此外,職業訓練局、多間大學及私人機構亦提供成人教育課程。

新來港兒童的教育 教育局為新來港兒童(包括內地新來港兒童、新來港非華語兒童及回流兒童)提供學位安排服務。

學童可在入讀本地主流學校前,先行修讀為期6個月的全日制啟動課程,該課程協助他們適應香港社會及教育制度。

至於選擇直接入讀公營學校或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的新來港學童,教育局會向有關學校提供校本支援計劃津貼,為學童安排支援項目。

此外,教育局亦資助非政府機構為學童開辦為期60小時的適應課程,內容包括個人成長、社區適應及基本學習技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 政府一直致力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教育支援,幫助他們學好中文和融入社會。

這些措施包括在小學和中學實施「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學習架構」),並輔以教學示例、評估工具和學習材料;由2014/15學年開始在高中分階段提供與資歷架構第一至第三級排鈎的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課程,為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途徑獲取認可的其他中文資歷,為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為所有錄取10名或以上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提供額外經常撥款80萬至150萬元(在2015/16學年,約197所學校獲得有關撥款),以便協助學校實施「學習架構」和建構共融校園;為教授非華語學生的教師提供校本專業支援及多元模式的專業發展課程;開辦學習中文支援中心及按需要為錄取少量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提供撥款作課後支援,以鞏固非華語學生在中文課堂的學習;以及提供暑期銜接課程,並在2013年優化有關課程,讓非華語學生的家長陪伴子女參加,以便他們多接觸及運用中文,從而加強對子女的支援。

為照顧非華語學生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由2008年起,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在收生時,在特定情況下接納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申請人的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資歷,包括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以及普通教育文憑(GCE)高級補充程度和高級程度的中文資歷。

合資格的非華語學校考生報考GCSE、IGCSE和GCE的中國語文科考試可獲得資助,支付的考試費與香港中學文憑(中國語文科)考試費的水平相若。

此外,教育局已為非華語家長提供有關本地教育體系及為非華語學生而設的教育支援措施的資料。

有關資料和單張已翻譯成主要少數族裔語言版本。

教育局亦為非華語家長舉辦專設的簡介會,會上設有即時傳譯服務。

為方便家長掌握所有公營學校的基本資料,由2015/16學年開始,教育局向每名非華語學生派發英文版《學校概覽》。

職業專才教育 職業訓練局(職訓局)負責向政府建議所需的各項措施,以確保本港具備完善的職業專才教育制度,配合最新的發展及人力需要。

職訓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才晉高等教育學院、高峰進修學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國際廚藝學院、酒店及旅遊學院、中華廚藝學院、海事訓練學院、青年學院、卓越培訓發展中心、匯縱專業發展中心及展亮技能發展中心提供職業專才教育課程。

青年學院主要為中三及中六離校生開辦不同課程,包括供中三或以上程度離校生以學分制修讀的職專文憑課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開辦高級技術員及技術員程度課程,頒授高級文憑和基礎課程文憑等學歷。

為配合創意工業發展的需求,職訓局於2007年成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提供與設計相關的課程。

自2012/13學年起,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開辦以專業為本及配合業界需要的學士學位課程,為年青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進階路徑。

職訓局各院校所提供的職業專才教育旨在為學生的個人及專業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並為他們將來就業和/或繼續升學作好準備。

在2015/16學年,職訓局透過轄下各院校提供約44,900個全日制及21,500個兼讀制職業專才教育課程名額。

此外,職訓局亦負責制定、發展及推行各項訓練計劃(包括學徒計劃),培訓操作工、技工、技術員及技師,以維持和促進工商及服務行業的發展。

資歷架構 資歷架構在2008年正式推行,提供一個高透明度及開放的平台以推動終身學習,藉此提升本港勞動人口的整體競爭力。

資歷架構是一個七級的資歷級別制度,用以整理和支持學術、職業專才教育和持續教育界別的資歷。

它內設有質素保證機制,以鞏固架構的公信力。

所有獲資歷架構認可的資歷均已通過質素保證。

關於這頁:網頁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文章來自:香港便覽,刊登日期是:2016-03-01,轉載日期是:2017-08-09。

這網頁所載內容純屬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站之立場,如發現有任何問題,請讓我們知道。

你可能想瀏覽:好文章齊分享 作者:香港便覽 這篇文章是《香港便覽》裡面關於香港教育的篇章。

香港便覽是以專題形式提供多方面有關香港的資料,香港便覽所有資料可隨意摘錄,毋須註明引錄來源。

©SCHOOLAND.HK 使用條款 私隱政策 聯繫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