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的意思|漢典“语”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语”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yǔyùㄩˇㄩˋ部首言
部外7
總筆畫9繁體語
語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區U+8BED
左右結構451251251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ygkgivmmrsbxj31761
拼音yǔyù注音ㄩˇㄩˋ部首言部外7總筆劃9基本區8BED筆順451251251
常標
语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语
“語”的簡化字。
英語language,words;saying,expression德語Sprache(S)法語direà,langue,langage,parler,dire,contexte(d'unephraseoud'untexte)
【漢典】
语詳細解釋
見“語”。
【漢典】
【酉集上】【言】
語·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語《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语”字頭,请參考“語”字。
) 【酉集上】【言】
語·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𠀤魚上聲。
【說文】論也。
【徐曰】論難曰語。
語者,午也。
言交午也。
吾言爲語,吾,語辭也。
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
【釋名】敘也。
敘己所欲說也。
【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
【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
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
【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
【註】言,自言己事也。
語,爲人論說也。
【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又國名。
【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又【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𠀤魚去聲。
【廣韻】告也。
【增韻】以言告人也。
【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
【論語】居,吾語女。
又敎戒也。
【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又地名。
【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
【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
今吳南亭是。
【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漢典】
【卷三】【言】
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语”字頭,请參考“語”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論也。
从言吾聲。
魚舉切
『說文解字注』
(語)論也。
此卽毛鄭説也。
語者,禦也。
如毛説,一人辯論是非謂之語。
如鄭説,與人相荅問辯難謂之語。
从言吾聲。
魚舉切。
五部。
【漢典】
语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jy˨˩˦;jy˥˧ 粤语jyu5
官话晋语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语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語」。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語」余贎乘兒鐘春秋晚期集成184「語」郭.五.34「語」說文‧言部「語」睡.日甲143「語」「语」「语」「語」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 金文楚系簡帛秦系簡牘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
異體字語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萭(yu3)麌(yu3)圄(yu3)禹(yu3)㤤(yu3)斞(yu3)與(yu3)屿(yu3)傴(yu3)䄨(yu3)齬(yu3)㒁(yu3)䫻(yu4)澚(yu4)䛕(yu4)蜟(yu4)礖(yu4)篽(yu4)鴧(yu4)䘘(yu4)煜(yu4)毓(yu4)飫(yu4)嫗(yu4)
同部首
访诨诲谞诊讹诹课识谲词谵
同筆畫
㱞𠉕徆旀院烃㸴玿沗笈衍夈
小學古詩詞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唐·李白《夜宿山寺》
初中古詩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宋·李清照《渔家傲》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明·魏学洢《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