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一篇評論性的學術書評(2017年12月25日修訂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這版為第三版,內文刪除了最後一大段MIT寫作風格,並增加這些年的幾點新想法。
一、前言 前幾年網路上曾有過一些筆戰,究竟該不該讓研究生寫書評,我 ...
常見問題Q&A | 客服信箱
如何寫一篇評論性的學術書評
(2017年12月25日修訂版)
002期
說明:本文最早於2009年在我的「新文化史部落格」發表,之後經網友不斷轉載到各社群媒體,已有相當多學生看過這篇短文。
由於我自己的原稿已經佚失,網路版又時有隨意擷取與刪節,因此有了透過現存網路版進行修改的念頭。
現在這版為第三版,內文刪除了最後一大段MIT寫作風格,並增加這些年的幾點新想法。
一、前言
前幾年網路上曾有過一些筆戰,究竟該不該讓研究生寫書評,我的看法是正面的,重點不在該不該寫,而是怎麼教他們如何去寫學術性的書評。
以往我常讓修課學生寫書評,寫一篇歷史專書的書評,但這幾年變少了。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對於如何寫一個完整的段落的句子都大有問題,更何況要求他們去寫一篇帶有評論性質的書評。
或許我們太過相信同學對於如何閱讀一本書或去評論一本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這些學生真的清楚知道該怎麼寫一篇書評了嗎?我頗存疑。
經過長期批改作業的經驗,我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對如何寫好一篇書評仍然是相當迷惑,不僅不知該如何撰寫評論性的句子,就連導讀性的句子也寫的不完整。
事實上,這些學生分辨不清評論性書評和讀書心得有何不同。
大多數同學表示以往的書評或報告,老師較少逐字批改,這使得他們對自己文章所犯的錯誤不易察覺。
就我來看,評論者的首要工作不是將書的內容做出簡單的摘要,而是要針對一本書撰寫評論。
事實上,書評者不僅要報告全書內容;而且提出對這本書的優點及缺點的看法。
簡單來說,書評者的評論最好謹守兩個原則:首先是告訴讀者有關這本書的內容;其次是提供讀者對這本書的評價。
以下我綜合了學界對該如何撰寫書評的一些看法,歸納出幾項要點,希望能對想要寫一篇評論性書評的學生有所幫助。
二、書評寫作原則
(1)慎選一本你能力範圍內可以評論的學術專書。
臺灣每年出版三萬多種書,有相當多的好書,那些看起來不怎麼樣的書最好捨棄,多挑好書來寫。
(2)一篇評論性的書評要簡明扼要地描述這本書的內容,更重要地是,它要對所評書籍的觀念及目的提出深度分析和評價。
(3)書評的敘述應當是讓讀者了解作者的論點。
(4)在閱讀前,評論者要先對該書的基本背景有所了解。
這幾年網路書店的新書資料卡寫得都相當詳細,有作者簡介、作者的相關著作、導論的摘要及學者的推薦語。
所以導讀很重要,可以很快掌握一本書的精華。
像是王笛的《街頭文化》的導讀就很精彩,將各種寫書的基本功都在這一章完全呈現,從視野到史料都做了描述。
(5)注意標題及副標題。
透過這些標題可了解作者如何構建全書內容。
(6)透過閱讀「前言」或「導論」來了解作者在寫作此書時的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
(尤其是研究方法,很多人不知道研究方法是什麼,基本上就是這位作者採取了什麼樣的視角去探討問題,是社會史、文化史、性別史,或者是全球史的。
)
(7)對作者要有初步了解,需搜集有關作者的資料並做一些研究,以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學術脈絡。
通常可以透過網路搜尋這位作者的單位,上頭常會有許多過往的出版訊息。
(8)你的「介紹」應當包括對這本書的概述,其性質是一種濃縮的「摘要」以及你對本書的一般性「評斷」。
對全書的摘要不要超過書評全文的三分之一。
一般而言,中文的書評在4500字左右
(例如《新史學》的徵稿標準)。
(9)在寫作書評時,不應只提到你是否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還要告訴你的讀者為何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10)只說「這本書是有趣的」是不夠的,你必須解釋「這為何是有趣或不有趣」。
(11)作為一位批判性的讀者,你的角色不是被動的,你應當提出讀後對此書的一些疑問以及回應。
(12)要去理解作者提出什麼問題?以往的處理方式是什麼?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作者以何種方法討論這本書的核心課題?作者的討論問題有何不足之處?
(13)你對作者的論點有何異議?這本書所提出的問題及回答和你所熟知的其他歷史著作有何不同?
(14)除非你已經是一位經驗老到而又具有權威性的書評者,否則一開始時最好不要去找相關書評來參考,這容易使你的想法受到這些書評的影響。
三、書評的架構
有關書評的架構,通常可概分為三部分,初學者可以此為規範,熟悉此道之後則可以任意變換架構及段落。
(1)導論:在這部份,書評者必須說明作者的背景及過去所有著作。
透過這一段文句,閱讀者將可以對這本書有個初步印象。
以我自己評論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為例,我是這麼寫的:
「TimothyBrook(卜正民)是一位相當會說故事的史家,功力與美國著名中國史學者JonathanD.Spence(史景遷)不相上下,但兩者相較, Brook 的著作更具有全球史的視野。
有人說只要給 Spence
一本電話簿,他可以從第一個人編故事到最後一個人,此話雖有些誇張,但正凸顯他的敘事功力。
其實, Brook
鋪陳故事的功力不輸史景遷,他擅長將看似不相干且極為複雜的歷史圖像編織成一張清晰的歷史網絡,凡看過 Vermeer’sHat
的人,應當都會對他所描繪的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圖像感到折服。
」
(2)書評的主體:在這一部份,不是去摘要整本書,而是透過下文三「如何設計問題」中的一些問題,對整本書提供重點式的摘要。
如果討論的是英文書,這部分的摘要對讀者而言就很重要;若是評中文書,各章摘要可再簡略。
其次,評論者可將書評的焦點放在二至三個你認為這本書的重要見解與研究取向。
你應當列舉作者在史料的運用上的優缺點、論證的特色與文字能力。
像是我對《維梅爾的帽子》的評論,提到該書的取向有物質文化與全球史特色,
「第二個走向是全球史的研究取向。
全球史的概念是近來史學的重要走向之一。
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美國新清史著名史家 PamelaKyleCrossley (柯嬌燕)的新著《書寫大歷史》( WhatisGlobalHistory ,2008)
,這本書是了解當前史學界的全球史寫作趨勢相當重要的一本入門書。
此外,讀者也可以透過以下四本著作了解全球史的寫作特色。
第一本是世界史的重量級人物
WilliamH.McNeill 和他那有接班態勢卻以環境史擅長的兒子 J.R.McNeill 合著的《文明之網》( TheHumanWeb:ABird’sEyeViewofWorldHistory )。
雖然有人說老 McNeill 此人的史學功力已大不如前,但我們覺得此書的部分篇章仍有可觀之處,例如第六章的「編織全球網路:1450-1800」就是我們理解《維梅爾的帽子》時的重要參考文章。
第二本是美國加州學派重要學者 KennethPomeranz (彭慕蘭)及同校拉丁美洲學者 StevenTopik 合著的 TheWorldThatTradeCreated:Society,Culture,andtheWorldEconomic,1400tothePresent(2006)
,這本書的數十篇文章原是這兩位作者替 WorldTradeMagazine 中專欄所寫的短文,經修改後集結成書,目前已出第二版。
這本書從新的經濟角度探討世界史,運筆生動活潑,毫無經濟史學報中一堆硬梆梆的統計數字,讀完會讓人直呼原來貿易史也這麼有趣。
……在今日全球化的趨勢下,Vermeer’sHat
這本書有三層意義,一是從中國來看十七世紀的世界史;其次是十七世紀開始,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巨大隔閡首度開始消弭;第三是全球化的概念不僅是當代才有的現象,我們有必要將視野往前推到十七世紀全球化的初期,兩者的差別僅在於規模而已。
」
(3)結論部分:書評者的焦點則對本書做最後的總結。
你可以將此書延伸至較大的學術脈絡,探討這書與其他主題的關聯。
例如我對《維梅爾的帽子》的總結如下:
「英國史家 PeterBurke 曾在 WhatisCulturalHistory 提到,未來史學研究的趨勢之一是「文化接觸」,強調的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影響、接受與移轉;邊緣對中心的影響;以及從邊緣重思世界史。
某種意義上,Brook 處理的也是文化接觸的課題,但仍屬於表面層次的探討,對於更細緻的研究,則有待日後學界對個案研究的積累。
Vermeer’sHat 然不是一本符合學術規範的著作,但它所提供的物質文化與全球史的研究取向,絕對會是未來中國史及世界史學界中相當具有指標性的一本著作。
」
四、如何設計問題
以下的問題設計提供書評者在提出問題時參考。
你無須回答所有的問題,但在書評中設計至少一至兩個是必要的。
這些問題並無前後關係,所以無須一整個段落就只回答一個問題,然後再以另外一段回答另一個問題。
(1)你對這本書的全面看法是什麼?本書所闡述的看法的立論憑據是什麼?也就是說,你必須告訴讀者,你所想的以及如何進行評斷。
當你拿起這本書以及閱讀前言時,你期待從中獲得什麼?這本書與你的期待相符到何種程度?你期望能對作者有何反饋呢?最後要進一步陳述你對本書的回應。
(2)確認作者的論題,並以你自己的語言予以詮釋。
這些論題是如何清楚地陳述以及是在何種脈絡下陳述,之後的發展又是如何?這些論題被證明到什麼程度及如何有效?書評者應適當地引用書中的例句去進一步闡述你的回應。
如果本書遺漏了某些論點或觀點的話,你認為應當如何才好?
(3)作者的目的是什麼?這些目的站得住腳或能夠自圓其說嗎?書中有能讓你強烈反應的段落或句子嗎?有哪些字或句子?你的回應是什麼?
(4)你覺得作者所提出、解釋及支持的主要論點是什麼?這些論點背後的假設是什麼?對你而言,哪些是去濃縮或重組作者所提出及爭辯之方案的最有效方式?
(5)作者的研究取向(approach)是什麼?確認作者為書中的研究取向及寫作所做的假設。
例如,哪些是作者希望讀者所擁有的較為重要的知識。
(6)作者的討論的時代斷限是什麼?涵蓋哪些空間區域?
(7)作者運用了哪些歷史研究方法?社會史、知識史、文化史、思想史或者經濟史等等。
(8)作者使用了哪些歷史資料?正史、檔案、方志、文集、筆記、醫書、報紙、日記、地方文書等等。
(9)閱讀此書後,你具有哪些新的視野?如果有,那是為什麼?
(10)你認為作者的說法是允當的嗎?其詮釋有根據嗎?
(11)你對作者的評論是什麼?
(12)你的推薦是什麼?讀過此書,你有何收穫?如果你對此書有負面的看法,請告訴讀者你為何不喜歡這本書。
(13)這本書有哪些缺點?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
五、結論
在這個數位時代,多看看書評、研究討論與筆談文章是快速取得學術訊息的重要途徑。
我的習慣是常常翻閱幾個重要學術期刊,像是《美國歷史評論》(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亞洲歷史學報》(TheJournalofAsianStudies)及日文的《史學雜誌》(這雜誌每年的五月號會出專刊,專門介紹日本史學界的成果)。
除了這些刊物外,研究生們也可以透過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學習怎麼寫出論述型的研究討論。
此外,數位時代的網路書評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像是近一兩年網路很紅的網站「說書」,就是一個很好的書評網站。
最後一點供研究生們參考,除了以上的建議供參考外,就是多看看一些史家的書評怎麼寫就對了。
看更多>>>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服務時間:週一~五9:00~18:00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34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一段80號18樓
Copyright©AiritiInc.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書評寫作指引 - 博客來
讀者藉由理論與範例相互參照,當可確實掌握書評撰寫之技巧。 現代人身處變化快速、資訊海量的世界,面對不斷激增的出版品,如果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辨鑒 ...
- 2《窮得有品味》書評範例(四觀三甲陳麗霞) @ 李力昌的教學部落格
200911241806《窮得有品味》書評範例(四觀三甲陳麗霞) ?同學分享. 這次期中讀書書評同學大多數普遍表現良好,90分以上就有27位。陳麗霞是4位93 分的同學。
- 3[寫作教學]如何寫書評?寫專業書評的5個簡單步驟
[寫作教學]如何寫書評?寫專業書評的5個簡單步驟 · 1、開頭. 介紹書籍的信息,包括作者、標題、出版信息、圖書類別等,給讀者一個大致的概念。 · 2、中間.
- 4如何快狠準寫書評還能賺錢?跟暢銷書《深度工作力》學霸作者 ...
這篇文章我要拆解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的學霸作者、紐波特教授寫書評的方法。 ... 中故事、範例或觀點去加以描述、辯證和延伸,會是一個很好的練習起點。
- 5書評範例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推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