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中美好生活的價值意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表於170多年前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是集中闡述科學 ...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 網站首頁 本辦概況 政策制度 通知公告 基金管理 基金專刊 成果集萃 資助期刊 高端智庫 社團工作 資料下載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學壇新論 《共產黨宣言》中美好生活的價值意蘊 歐陽奇 金星宇2019年09月27日08:3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共產黨宣言》中美好生活的價值意蘊 勞動並非資產階級謀求剩余價值的剝削手段,而是豐富勞動者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更是創造幸福生活的現實路徑。

從哲學角度看,美好生活是涵蓋未來目標與實現手段的統一體,需要以整體性的視角加以看待。

發表於170多年前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是集中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偉大綱領性文件,而且是詮釋美好生活的“政治宣言書”。

汲取《宣言》中的理論要旨和實踐意蘊,對於推進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理論建構和實踐進程不無裨益。

勾勒美好生活的嶄新圖景 《宣言》既從宏觀層面關注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的整體風貌,又從微觀層面聚焦無產階級的現實生活,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生活做出某些科學設想。

“生活”一詞在《宣言》中出現多達28次,涉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無產階級的生活地位、生活資料、生活狀況的考察和分析。

此外,“生活”也被視為定義無產階級的重要標准。

這體現在恩格斯於1888年英文版增加的注解中,將無產階級定義為“沒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因而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的現代雇佣工人階級”。

這一時期無產階級深受現實貧困、資本家剝削等精神和物質上的壓迫,總體上處於不美好的生活狀態。

對此,《宣言》為無產階級勾勒了實現美好生活的嶄新圖景,即以“自由人聯合體”代替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實現每個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

“自由人聯合體”作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圖景的全新描繪,是涵蓋豐富的物質生活、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諧的生態生活的統一整體。

《宣言》對“自由人聯合體”雖然沒有做出具體闡釋,但從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中可“窺一斑而見全豹”:就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生活而言,固有的社會矛盾造成“生產過剩的瘟疫”蔓延,民眾失去了全部的生活資料,社會也因而回到一時的野蠻狀態﹔就精神生活而言,“資產階級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把一切神聖的事物變得不再神聖了﹔就生態層面而言,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大量消耗,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使得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日趨下降。

由此看來,“自由人聯合體”作為對資本邏輯所導致的物質、文化以及生態困境進行批判性分析的成果,要求從根本上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重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要素相互協調的美好生活。

《宣言》中強調:“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這裡指的絕大多數人,正是以無產階級為主要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

《宣言》秉持人民立場,號召無產階級“抬頭挺胸”,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改善工人階級的生活而斗爭,為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努力,為實現美好生活的目標而奮斗。

詮釋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 發揮共產黨人在實現美好生活中的領導作用。

共產黨人能夠肩負領導重任,是由共產黨這一政黨的政治性質和特點決定的。

一方面,共產黨人與其他工人階級政黨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也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

這使其能夠心無旁騖,把領導人民實現美好生活作為自身的使命。

另一方面,共產黨人在實踐和理論上獨具優勢。

在實踐上,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階級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上,共產黨人“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

這使其能夠科學謀劃,把實現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性。

堅持以勞動作為實現美好生活的現實手段。

《宣言》中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種手段”。

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者勞而不獲,資產者獲而不勞,勞動反而使得工人成為不能養活自身的赤貧者。

《宣言》要求共產黨人消滅資產階級的雇佣勞動,重拾勞動在實現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作為人類的一種基本實踐活動,勞動要發揮其在生產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資料,實現勞動者獨立性和個性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勞動作為一種創造人本身的活動,要發揮其在建構社會關系,彰顯人的社會性本質,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中的作用。

可見,勞動並非資產階級謀求剩余價值的剝削手段,而是豐富勞動者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更是創造幸福生活的現實路徑。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實現美好生活。

《宣言》對19世紀的世界圖景做出了“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概括,並強調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為此,《宣言》不僅從國家層面強調“全世界聯合的行動,至少是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更在文末從個人層面高呼“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這種世界范圍內的“聯合行動”,要求各個國家在保持“自己完全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以全球性視角審視並處理資產者與無產者的關系,提倡以互利共贏的合作取代兩敗俱傷的沖突,最終達成美好世界的目標。

以唯物史觀為核心 呈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設計與構想 與資產階級無端責難的話語交鋒。

面對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實現美好生活舉措的質問,《宣言》有力地進行回應,展示了共產黨人駁斥“共產主義幽靈神話”的決心。

如面對資產者把“階級的教育的終止”視為“一切教育的終止”的指責,《宣言》旗幟鮮明地強調,改變的僅僅是教育的性質,消滅的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的教育。

可見,共產黨人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即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和觀念實行徹底的決裂,為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營造正面的輿論氛圍。

對三種社會主義流派的話語糾偏。

《宣言》對三種社會主義流派的糾偏,實質上是兩種歷史觀的對立與較量,也是從不同立場建構未來社會的權衡與考量。

對封建的社會主義“半是挽歌,半是榜文,半是過去的回音,半是未來的恫嚇”的觀點,《宣言》認為其設想“總是同封建的社會主義攜手同行”必須予以糾正。

對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論斷,《宣言》批判地認為,其以改良手段建立所謂的“美好的世界”,絲毫不會改變“資本和雇佣勞動的關系”。

同時,《宣言》還抨擊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認為其建立“美好的社會”的“最美好的計劃”決不會為“新的社會福音開辟道路”。

可以說,《宣言》切中時弊,指出這些思想流派對於未來社會不切實際的幻想,並代之以覺悟的工人階級領導徹底的革命,建立美好社會的現實行動。

《宣言》以唯物史觀為核心內容,通過凝練豪邁的語言形式,從正反兩方面向世人呈現了對於美好生活的設計與構想。

一方面,《宣言》對生產力重大作用的強調,對自由、公正、民主等價值理念的追求,對無產階級政黨先進品格的闡述,對消除城鄉差別、階級剝削、民族壓迫,實現全球正義和人類解放的呼吁等,生動地體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

另一方面,《宣言》一連使用“破壞”“斬斷”“淹沒”“變成”“代替”“掩蓋”“抹去”“撕下”八個動詞,精練准確,蒼勁雄健,有力地揭示了資產階級褻瀆神聖事物,殃及美好生活的現實,並落腳到號召無產階級建立一個嶄新的共產主義社會。

當今時代與《宣言》誕生的19世紀不可同日而語,但《宣言》關於美好生活的科學闡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重溫《宣言》一文中的相關論述,將“美好生活意蘊”與新時代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相結合,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最好的繼承與弘揚,是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的有效路徑。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貢獻研究”(19GJJB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孫爽、艾雯) 聯系我們|版權聲明 主管主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承辦:人民網 ©1999-2019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版權所有京ICP備12051030號-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