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汉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湾使用的汉字,官方称为国字,主要为中文传统汉字,实务上是中华民国实际管辖领土(台澎金马)的官方文字,目前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标准。

其标准写法与当代中文汉字 ... 台湾汉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汉字字体风格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蝌蚪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 印刷字体风格(雕版 ‧ 活字) 仿宋体 ‧ 宋体 ‧ 黑体 字形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同源字 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 汉字规范和标准 本字 ‧ 石经 ‧ 旧字形新字形 ‧ 通用规范汉字表国字标准字体 ‧ 常用字字形表 汉字文化 陆 ‧ 港 ‧ 澳 ‧ 台 ‧ 新 ‧ 日 ‧ 朝 ‧ 越 ‧ 琉方言字 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 中文汉字简化(争论 ‧ 繁简转换) 繁体字 ‧ 简化字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 日本国语国字问题 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日本汉字 韩国国语国字问题 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 吏读 ‧ 乡札 ‧ 口诀 衍生文字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方块布依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 契丹文(大字 ‧ 小字) ‧ 女真文(大字 ‧ 小字) ‧ 西夏文 字音 音读 ‧ 朝鲜汉字音 汉越词 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 日本汉字音 古音 ‧ 吴音 ‧ 汉音 ‧ 新汉音 ‧ 宋音 ‧ 唐音 ‧ 惯用音 ‧ 声调 ‧ 音读 ‧ 训读 ‧ 重箱读法 ‧ 汤桶读法 信息技术 统一码 ‧ 中文输入技术 ‧ 中文输入法 汉字词 ‧ 错别字 ‧ 提笔忘字 ‧ 废除汉字论 ‧ 汉字复活 ‧ 字谜 注意:本条目可能有部分字符无法显示,若遇此情况请参阅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查论编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汉字。

有关字符可能会错误显示,详见Unicode扩展汉字。

台湾民间用字相当多元,也常夹用叠字符号(摄于台南市某早餐店) 台湾使用的汉字,官方称为国字[a],主要为中文传统汉字,实务上是中华民国实际管辖领土(台澎金马)的官方文字,目前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标准[1]。

其标准写法与当代中文汉字另一主流系统——简化字存在很大差异。

此外,民间亦使用异体字、简化字、日语汉字和繁体字而专为台湾闽南语设计的台语汉字。

目录 1名称 2历史 3字形 3.1标准 3.2变化 3.3应用 3.4民间俗写 3.4.1简笔异体字 3.4.2日本汉字 3.5与香港的差异 4资讯处理 5语言 5.1台湾闽南语 5.1.1台湾闽南语汉字 5.2台湾客家语 6注释 7参考文献 8参见 名称[编辑] 中华民国官方称汉字为国字,仅在与国内其他族群(如满、蒙、藏)区分时,方用“汉字”一名。

2000年在民主进步党主政时代有意将国字改称汉字、国语改称华语,唯遭部份人士批评“去中国化”。

对此,当时的教育部表示:“学生学习的仍称‘国字’、‘国语’,不会有所改变。

”[2] 历史[编辑] 汉文与新港文并列的新港文书,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台湾使用汉字可溯至荷治时期汉人入垦,而相对的原住民则所用荷兰人带来的拼音文字,目前可考据一直至1813年(嘉庆十八年)还有此类双语契约文书,详见新港文书。

明郑时期在郑成功的续承者郑经的支持下,陈永华积极从事教育工作,并建立今台南孔子庙使汉文化在台湾生根。

台湾清治时期台湾纳入清朝领土,当时百姓文盲十分普遍,在台湾教会为利宣教,遂使用罗马字(白话字)替代繁难的汉字,并在民间广泛推行,但汉字仍然是官方、知识份子,或正式场合(如私塾、书籍、庙宇文字雕刻)唯一的书写文字。

日治时期,日本人推行日语为官方语言,当时的日文汉字尚未简化亦使用传统汉字,使台湾的汉字不致出现断层,甚至吸收部份特色,当时亦仍有汉文报纸出刊,直到二次大战恶化、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运动为止。

战后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首次进行汉字标准化,以楷体为基准陆续颁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与《罕用字体表》等,并称为正体字。

字形[编辑] 标准[编辑] 各地汉字差异 各地汉字的比较 主条目:国字标准字体 台湾的标准汉字由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其中有一些字的写法与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肉部偏旁写为“⺼”,称为“提肉旁”。

部份日治时期的汉字习惯仍然可见。

例如日文独有的汉字“峠”(とうげ;“山口、鞍部、山路的最高点”)仍用于地名,如:高熊峠[b]、寿峠、肉板峠[c]、三角岭峠[d]。

另外,叠字符号“々”仍可见到,如“谢谢”写作“谢々”;叠字符号有时也会改用同上符号“〃”。

变化[编辑] 中华民国教育部虽承认部分变体字,如“体”与“辞”等,但视为异体字[3],在校学生写作文时不宜使用。

应用[编辑] 台湾汉字标准仅用于教学,政府并不干涉民间及个人使用简体或日本略体字,甚至自身亦使用部份简体或略体字。

例如: 政府单位使用略体字:例“右弯”、“待転”、“鉄路”等道路标线。

(“弯”为简体略体通用,“転”和“铁”为略体字)。

[4]又例如“臺灣”、“台灣”的写法都可以接受。

(但“台灣”少用于正式文件) 比较特别的是台北市政府,在马英九任职市长期间推行正体字运动,内外文宣一律作“臺北市”而非“台北市”,但仍有例外的案例,如“台北市文化局”局徽及“台北探索馆”标志。

[5] 民间俗写[编辑] 台湾民间汉字使用多元,举例别下: 简笔异体字[编辑] 主条目:台港俗字 使用约定俗成的俗字,不在正式场合使用: “台”为“臺”的异体字(为康熙字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古书籍字体,非简化字)香港却色色相反; “亇”为“個”的异体字(与日语ヶ写法类似。

中国大陆“个”亦有人作“亇”); “関”为“關”的异体字(与日本写法相同); “风”为“風”的异体字(与中国大陆写法相同); “咡”为“聽”的异体字(中国大陆则为“听”); “麪”为“麵”的异体字(事实上,“麪”更符合字源,香港取为正写。

中国大陆作“面”); “圆”、“园”、“元”为“圓”的异体字(与中国大陆的“圆”、“园”写法相同); “対”为“對”的异体字(与日本写法相同); “过”为“過”的异体字(与中国大陆写法相同); “点”(与日本和中国大陆写法相同)、“奌”、“㸃”作为“點”的异体字皆十分常见。

“动”为“動”的异体字(与中国大陆写法相同); “万”为“萬”的异体字(与日本和中国大陆写法相同); “国”为“國”的异体字(与日本和中国大陆写法相同); “製”下半的“衣”以“二”替代 日本汉字[编辑] 年轻一代的书写非正式场合时,也常掺杂日本汉字。

例如: 浅:正体字为“淺”(同日本新字体之“浅”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浅”字) 転:正体字为“轉”(同日本新字体之“転”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转”字) 対:正体字为“對”(同日本新字体之“対”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对”字) 辺:正体字为“邊”(同日本新字体之“辺”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边”字) 変:正体字为“變”(同日本新字体之“変”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变”字) 黒:正体字为“黑”(同日本新字体之“黒”的写法) 広:正体字为“廣”(同日本新字体之“広”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广”字) 楽:正体字为“樂”(同日本新字体之“楽”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乐”字) 価:正体字为“價”(同日本新字体之“価”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价”字) 斉:正体字为“齊”(同日本新字体之“斉”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齐”字) 図:正体字为“圖”(同日本新字体之“図”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图”字) 竜:正体字为“龍”(同日本新字体之“竜”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龙”字) 総:正体字为“總”(同日本新字体之“総”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总”字) 豊:正体字为“豐”(同日本新字体之“豊”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丰”字;但“豊”是“禮”之古字) 発:正体字为“發”(同日本新字体之“発”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发”字) 売:正体字为“賣”(同日本新字体之“売”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卖”字;另“売”字(下方从“儿”)与简体字“壳”(即繁体的“殼”,下方从“几”)易混淆) 桜:正体字为“櫻”(同日本新字体之“桜”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樱”字) 鉄:正体字为“鐵”(同日本新字体之“鉄”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铁”字) 権:正体字为“權”(同日本新字体之“権”的写法;异于中国大陆“权”字) 与香港的差异[编辑] 参见:常用字字形表 台湾与香港、澳门虽同样使用繁体中文。

但台湾汉字与香港汉字仍有以下差异: 用语不同:例如虽然台湾话与香港粤语均称下车为“落车”,但台湾的书面语(国语)只会用“下车”。

字形不同:例如香港常用的“綫”、“邨”、“裏”、“煙”,而台湾则用“線”、“村”、“裡”、“菸”等。

资讯处理[编辑] 台湾所使用的电脑键盘 参见:中文输入法§ 繁体中文键盘输入法和大五码§ 影响 台湾所使用的汉字输入法,以注音输入法为压倒性多数。

但由于注音输入的拼音方式效率还是比组字较差,学习组字输入方式的使用者亦不在少数。

台湾最普遍的编码方式为大五码(Big5),并普及至港澳等地。

然后此码未收录常用的变体字和古字,使得前述“堃”、“喆”以及“双”、“着”、“綫”等均未收入,甚至媒体的用字习惯都被改变,且在网路上迄今仍可见影响力。

语言[编辑] 台湾闽南语[编辑] 更多信息:台闽字和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 台湾官方除了国语以外,亦为台湾闽南语推出推荐用字,这是政府单位首次试图对于用字混乱的闽南语汉字作出标准;但马英九政府将台语改名为台湾闽南语的作法,引发泛绿不满;主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中国民族主义对台独的反对观点,因此希望尽量避免将自己的语言被冠上中国大陆地名闽南,同时也主张台语不完全等于闽南语。

台湾福佬语的字形全部按照既有标准。

但考虑到民间已用开的俗字,亦接受其中部份,举例如后:[6] 捌(bat):识 啉(lim):饮 欲(beh;训读),新造字则为“” 台湾闽南语汉字[编辑] 在台湾,对于台湾话(台湾闽南语)有但现代标准汉语无之词汇,除了用近义字词替代外,亦有新造出一些台制汉字。

例如: 台闽汉字 国语对照 音标 目前正字 一般俗写办法 𣍐 不会 bē/buē 袂 袂、未 𢓜 又、再 koh,反而中国大陆较常用之,台湾则较常用“搁”字。

阁 搁、阁 𪜶 他们、他们的 in 即为此字 怹 不想要 buaih 常拆开书写“无爱(bôài)” 覅 𫝺 喷洒、用手甩 hiù 即为此字 甩 台湾客家语[编辑] 除官语和闽南语外,台湾教育部也有台湾客家语的推荐用字。

注释[编辑] ^官方名称“國字”、“正體字”,仅在与满、蒙、藏等其他族群区分时,方用“汉字”一名 ^高熊峠,位于苗栗县泰安乡大兴村。

^肉板峠,位于新北市汐止区和平溪区之间。

^三角岭峠,位在南投县国姓乡、水里乡交界。

参考文献[编辑] ^参见《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和《罕用字体表》。

^去中国化/正名?教部将国语改“华语”最快99年实施,NOWnews ^教育部重编国语字典 ^中市道路标线简字不像话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0-13.,自由时报 ^正体字主题网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2-02.,台北市政府 ^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国语推行委员会 参见[编辑] 正体中文 正体字 台湾华语 台湾客家语 台湾闽南语 查论编汉字文化圈各地汉字 各地区通行的传承字形 日本旧字体 中国大陆汉字 方言字:吴 粤 闽南 川 客(客家话:客家話正音正字) 香港汉字 母语:粤语 澳门汉字 母语:粤语 台湾汉字 母语:闽南 客家 新加坡汉字 日本汉字 和制汉字 琉球汉字 朝鲜汉字 朝鲜国字 越南汉字 越南国字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漢字&oldid=72849191” 分类:​台湾语言各地汉字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使用Unicode扩展汉字的条目含有日语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其他语言 添加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