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時事議題】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樣. 4/21/2015. 文章轉載出處: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嚴長壽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壹、前言. 關於教育,倉卒上路的十二年國教無疑是「熱」 ...
Home
學苑簡介
報名方式
交通資訊
進修資源
線上學習平台
2017暑假其他教師研習
【時事議題】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樣
4/21/2015
文章轉載出處:教育脈動電子期刊嚴長壽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壹、前言 關於教育,倉卒上路的十二年國教無疑是「熱」議題,引起多方討論爭辯,但我想在此提出的,是更本質性的思考:十二年國民教育真正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內容?與其我們持續不斷的批判,倒不如大家積極參與討論教育改革應該走的方向。
臺灣的教育的確需要改變,如果我們能及時以正面的態度看待這件事實,一代代即將畢業的學生,就不會繼續成為過去教育的犧牲品。
教育是探索一切問題的源頭,改變的根本解決之道。
持平來看,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立意,在於呼應時代變革的需求,不論是多元入學方案或是因材施教、適性揚才的出發點,都是正確的。
只可惜快速的宣示、匆促的執行,忽略了任何一個政策都必須循序漸進;變革成功必須從源頭的老師開始。
如果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老師無法率先改變,如果沒有提供他們一套新的訓練方法、評鑑制度,老師們也只能將原來被養成的舊方法套用於新制度上,讓所有的改革都窒礙難行。
我不希望再針對此議題做過多的探索與描述,只想提醒政策主導者、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憂心忡忡的家長們:請回到核心概念去理解,這樣巨大的制度改變,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更健全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找到自己的自信與天賦,以因應未來世界的變化,培養具足的競爭力。
插畫/薛慧瑩一、嚴苛的人才升級考驗 把時間拉遠一點來看,臺灣的教育制度曾經是社會階級流動的主因,過去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藉著一路苦讀往上攀爬。
另一方面,教育也曾是為台灣經濟發展奠下基礎的功臣。
數十年前,國民平均所得不足,政府無力挹注教育經費,有能力的家庭占社會少數,貧困是多數家庭的寫照。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家庭自然產生分流:會讀書孩子持續往菁英大學邁進,想盡辦法出國深造;學習考試能力稍差的學生,安於進職業學校,甚至投考軍校;會讀書考試、卻家貧的人則進入公教體系,這也是何以很多老師和公務員出身相對貧困。
當時,不少家庭只能栽培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其他手足往往要「犧牲」自己念書的機會,成全全家最會讀書的人。
臺灣是這樣走過來的,透過教育,人才勉強達到各取所需、各安其職的平衡。
但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提高,過去自己沒機會念大學的家長望子成龍、成鳳,想要給下一代比自身更好的教育品質,創造了政治人物討好選民的機會。
如今,全臺有160多所大學,高等教育再也不是曾經一位難求的「窄門」了。
這固然暫時滿足了家長的需求,卻稀釋了學歷的競爭力。
如今,除了大學供過於求,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教育體系都在面臨新時代的考驗,巨大的變革正在上演,而我們,無所選擇,必須跟上世界變革的腳步。
以前,臺灣是國際製造體系下的下游外銷接單廠商,從早期製造業到科技產業,仍以代工為主流,需要的人才,是能夠如實製造的「好學生」。
打個比方,技術領先的國家,他們因應市場需求站在產業上游,就像是設計題目的老師,臺灣的產業則像答題的學生。
在這一波國際分工體系中,我們是「模範生」,本著臺灣人勤奮工作的本性,加上各國專業技術研發的成果幾乎全數透過技術移轉而薈萃於此,使臺灣維持了相當長期的國際競爭力。
然而,進入數位經濟時代,傳統製造業該外移的早已外移,IT產業近五年也已被大陸追趕上來,我們正面臨嚴重的人才升級考驗。
當國際競爭不再有疆域,也已失去了國境保護,這是任何一個開放社會都要面對的挑戰。
二、模範生不足以帶領此刻的臺灣 光是會好好填寫標準答案的模範生,再也不足以帶領臺灣了!下一代的學生必須擁有主動思考能力,對於問題有分析、批判、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不僅是產業創新升級的關鍵,也是臺灣要成為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選民要成為負責任的公民,教育應該要著力的地方。
而從世界性的教育變革趨勢來看,資訊的大量開放、線上學習的普及,學習方式也面臨了決定性的改變。
在一鍵按下就可以獲得所有資訊的時代,過去死記、死背的學習模式已不足以讓學生面對世界。
如果老師和教授再也不能將過去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因應今日,甚至明白競爭所需的學習能力,那麼,老師必須學習的新功課是:翻轉過來,把學習的主導權交到孩子自己手上。
我在上一本書《教育應該不一樣》中,極力強調的是「教育不應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老師應是協助孩子探索天賦的導師,隨著線上開放教育的深化,老師可以調整角色,從資訊傳播者變成特定領域的整合者,上課前過濾、篩選、分析最新、最好的數位資訊課程,預先交給學生做課前準備,上課時則讓學生主導討論、發表看法,老師則扮演同步引導的論壇主持人。
這樣的學習,教導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發掘、探索問題,深度思考與整合表達的能力。
除了從做中學的啟發或教學,「數位學習」以及「翻轉教學」這兩大教育趨勢正開始在台灣的教育現場發酵,已有一批教育工作者走在這條道路上,引發愈來愈多的共鳴。
三、三個素養與兩個能力 重新回到十二年國教,學校應該教些什麼?在向許多老師學習、請教後,我相信,原有大量填鴨式課程應該刪減,更重要、必須加強的能力,我簡單歸納為三個素養、兩個能力。
這三個素養分別是:1、品格的素養2、公民的素養3、人文藝術的素養 我覺得,這三種素養關乎臺灣的大未來。
什麼樣的國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品格的訓練必須從小養成,是先於所有教育的基礎;品格也是社會共同遵循的默契與互信的基礎;公民的素養則是決定我們選出什麼樣的政府,什麼樣的民代,也包括如何正確監督他們的能力;人文與藝術的素養更是決定社會的美學,以及精神生活的重要資產,它是下至平民;上至總統在出社會前就必備的基本素養,有了它,才會珍惜自然資源,有了它,才能讓人類從金錢權力的走向,找到更豐厚、自在的生命價值。
此外,兩個需要培養的能力是:1、連接世界的能力2、謀生的能力 以目前世界發展的趨勢,任何變化都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
臺灣過去極度內化的教育環境,使青年人喪失了走向大海的能力,只有深切了解世界的變化,才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與優勢。
而謀生的能力,更是必須在學校時,就在老師的支撐下隨時探索、修正、再出發!而且,務必要讓年輕人在完成十二年國教以前,已經大致明確了解自己發展的方向,掌握賴以謀生的工具。
職務沒有貴賤,只要能夠對人類有貢獻,就是好的工作。
貳、打破一切限制,迎接數位學習大趨勢 你可以選擇最好的老師,包括史丹佛、哈佛、MIT知名大學教授所提供的最佳課程;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上課時間和地點;你覺得家庭作業太難,在線上一提出問題,平均只要等待22分鐘,就有熱心的同學幫忙回答。
更棒的是,這一切,全部免費!不管你是印度貧民窟的窮學生、中東不准上學的回教女性,還是18歲或80歲,統統可以註冊,馬上開始學習。
這是天方夜譚,還是理想的桃花源?不,這是正在發生的全球教育大變革,全世界已經有數千萬人這麼學習。
只要有電腦、網路,只要你有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就可以跨入自主學習的領域,利用教育,翻轉人生。
2012年是關鍵的一年,美國《紐約時報》稱之為「MOOCs元年」。
MOOCs就是「巨型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
矽谷的私募基金與MIT、史丹佛和哈佛等名校的教授、科學家攜手,先後集資成立了MOOCs線上學習教育系統。
最具規模的三大系統分別是Coursera、Udacity和edX。
其中,2012年2月創立的Coursera,創辦人是史丹佛電機系教授柯勒(DaphneKoller)和華裔副教授吳恩達(AndrewNg)。
我一路關心它的成長,目前看起來,應該是發展最見績效的課程。
我曾向在史丹佛終身教授、也是中研院院士的孟懷縈教授聊過線上教育。
2012年8月,她告訴我,部分同事還很猶豫,不知是否應該加入這個浪潮,認為如果把課程內容都開放出去,是否會影響史丹佛本身存在的價值?但到了2013年,她很肯定地說,學校內部經過了一些探討,同儕已取得共識,認為這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他們甚至表示,如果史丹佛擔心以免費公開的形式與普羅大眾分享課程,將影響史丹佛的菁英招生傳統,那或許史丹佛根本不值得學生繳那麼高的學費。
有自信的教授不但不怕分享,反而可以利用現成的平臺編程,讓學生先做準備,增加和學生互動、討論的機會,甚至分享其他教授的觀點,做為與學生討論、研究的基礎。
柯勒教授也在2012年8月初於TED發表演講,談到創辦Coursera的緣由、線上教育的精神、如何以互動式課程增進學習效能,以及反思教育的本質,許多觀點都頗具啟發性。
一、教育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 柯勒出身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家中三代都出博士,她從小在父親的實驗室長大,自然投身學術界。
她在演講中提醒世人,並非每個人都得以享受良好的教育品質,而就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不久才發生令人心痛的悲劇。
由於南非的教育體系是在種族隔離時期由少數白人所建立,因此無法提供足夠機會給社會上許多有意願、也應該接受大學教育的年輕人。
2012年初,約翰尼斯堡大學釋放若干名額開放申請,當天清晨出現上千人潮在大學門口排了一哩長的隊伍,以爭取少數名額。
大門一開,眾人爭相搶進,推擠踩踏之下,二十餘人受傷,一人死亡,柯勒說:「死亡的是一位母親,希望為他的兒子爭取一個教育機會,一個較美好的未來。
」 她認為佛里曼(ThomasFriedman)在《紐約時報》專欄的一段話,恰可以說明Coursera崛起的精神:「大突破往往發生在突然可以掌握當下最迫切的需求時。
Bigbreakthoughsarewhathappenwhenwhatissuddenlypossiblemeetswhatisdesperatelyneeded.」當時,她的同事吳恩達在史丹佛開設了一堂每次允許400名學生選修的大班課程,這門課後來在網路上對一般大眾開放時,吸引了10,000人選修,他們兩人立刻看到了開放課程的影響力,認為值得擴大實施。
「我們的目標是從最好的大學網羅最好的老師,然後把最佳品質的教育,提供給全世界各角落的每一個人,並且免費。
」當她說這段話時,創辦半年的Coursera已有4所大學開設不同學門的47堂課,吸引64萬個學生、140萬次的教學影片點擊。
Coursera的成長突飛猛進。
到了2013年10月初,短短20個月,加入開放課程的全球知名大學已經108所,共有629門大學課程,參與的大學包括史丹佛、普林斯頓、賓大、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則有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以及北京大學。
全球有200多個國家、400萬人至少註冊過一堂課程(臺灣大學葉丙成教授的數學課程已經被列入最受歡迎的華語課程之一)。
Coursera課程基本上以一週為單位,有課堂測驗、作業和考試,和一般上課形式非常接近。
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除了組成各樣網路論壇討論小組,組員互相學習評分外,甚至從虛擬走向實質,許多城市都有同學每週見面一次,進行面對面的小組讀書會。
一學期課程結束,Coursera會發給證書,標示成績,也開始有少數大學願意承認學分,如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正打算承認Coursera一門電腦課程,轉換成碩士需要的實際學分。
二、傳統教育必須改變 雖然不同系統的高等教育開放課程,都面臨同樣的挑戰,也就是註冊後中斷學習的比例太高、獲利模式不明,但另一方面,使用者不斷成長,內容提供者持續增加,已成為高等教育不可逆轉的趨勢,若說高等教育領域可能發生一場大革命,並不為過。
那麼,傳統大學教育未來會被淘汰嗎?線上課程能夠取代面對面的教學嗎?我並不認為如此,但過去傳統的上課方式必須改變。
未來的大學老師,若要保有競爭力與存在價值,就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多和學生談話、互動,甚至共同學習,藉以點燃他們的創意、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線上課程如何和面對面的教室課程相輔相成,幫助學生學習?這一點,也許影響力更大的先驅是可汗學院(KhanAcademy)。
2006年,自薩爾曼.可汗(SalmanKhan)上傳第一支算術教學影片開始,到2010年Google與比爾.蓋茲分別贊助200萬、150萬美元,成立40餘人的非營利組織,可汗學院如今堪稱是地球上最大的教育機構。
課程內容更從小學一直擴展到大學,除了被數以千萬計的學生當成免費家教運用外,更協助許多中小學教室改變上課模式。
連比爾.蓋茲都曾公開承認,可汗的數學課程讓他女兒愛上數學。
可汗學院正逐漸走進實體世界的中小學教室,成為輔助教學幫手。
這是一種「翻轉教室」的新學習模式:既然網路課程如此豐富,可不可能由傳統「老師講課,學生回家做作業」的模式,大翻轉成「學生先在家裡聽完課程,再到學校在老師指導下,分組和同學討論並做練習」?換言之,只要教室裡有電腦,老師可以掌握每個學生在可汗學院的學習進度與困難,單向講課的時間節省下來後,可以花更多心力補強學生的個別需求,以及設計更多的互動討論。
我非常贊同「翻轉教室」的新嘗試。
傳統的學習,學生處於被動的角色,按照學校設計的教材、進度,照章念書,跟不上的人,要自己想辦法去補習或請家教,沒有經濟能力者只能早早放棄。
這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學習模式,但現在的世界,如果我們都同意,創造力、解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我們還要沿襲工業革命時代以來的舊教育模式呢?三、中文的學習平臺「均一教育平臺」 不論是MOOCs以高等教育課程為主體,或者可汗學院的家教模式,這一波免費開放課程革命,最大的意義在於,撤除教育的各種藩籬,只要有能力、有動機,貧富、種族、性別、年齡、地域等種種的不公平都會被打破,讓教育變成真正的天賦人權,人人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人生。
然而,我必須說,臺灣學生在這一波浪潮中,不見得能夠充分得益,因為「英語能力」很可能成為最大的障礙,這也是我最憂慮的地方。
明明免費知識寶庫近在眼前,內容卻大部分是英語。
這是否預示英語在未來極可能變成一道障礙,劃分著英語系國家和非英語國家下一代的競爭力? 英語能力不可能一蹴可幾,而學習不能等待,臺灣的孩子能不能擁有中文的線上學習資源呢?在籌思、參與均一中小學的同時,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的大天使方新舟先生與我,開始注意到國際上風起雲湧的數位學習趨勢,以及「可汗學院」的發展。
在2012年,方新舟董事長開始動員他的誠致基金會,參照可汗學院的模式,全力投入華語線上教學,成立同樣是免費的教育資源網站---「均一教育平臺」(http://www.junyiacademy.org/)。
一開始,在夥伴和志工們的協助之下,均一教育平臺致力將「可汗學院」線上學習系統和許多國中小的數理教學影片中文化,但對於英語不是母語的臺灣學生,在學習上仍有隔閡。
方董事長立刻體認到其中的問題,於是即時轉向,讓均一教育平臺主動與臺灣國中、小學老師合作,錄製一些更貼近臺灣學生學習所需的中文教學影片,一方面希望藉此讓學生能在下課時間先主動學習,使寶貴的課堂時間不再是老師單方面的講課,一方面讓老師更有餘裕陪伴孩子探索更多知識。
但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滿足快速成長的學習需求,於是在方董事長的感召之下,許多年輕人紛紛加入教師團隊,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呂冠緯的加入與付出。
冠緯畢業於臺大醫學系,在考上醫師執照、自海軍醫官退伍後,加入了誠致基金會。
冠緯的加入使我們如虎添翼,他不但親身加入大量錄製的行列,思路清楚的他還能文能舞,可說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最佳典範。
2014年,均一教育平臺已經擁有超過3,500多部影片,超過13萬名免費註冊上網人次許多應用均一教育平臺的學校和師長,例如,臺東桃源國小、臺中市光榮國中鍾昌宏老師、北一女中孫譽真老師等,都陸續反映學生開始展現高度的學習熱情。
均一教育平臺剛剛起步,無論是使用介面、課程內容,都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若希望這個平臺快速成長,必須廣邀志工和各方高手,透過使用者挑剔的眼光,讓它進步得更快,持續擴增內容量和使用人數。
我們更期盼隨著有志於「翻轉教室」的老師愈來愈多,學生和老師能善用雲端平臺資訊,開展新的互動關係,互相扶持,讓學校變成一個創意激盪的場域,老師與學生的天賦和能量都能充分釋放。
四、有品格素養,才有好公民 什麼是「品格素養」?我認為是一種品行、格調,甚至是格局的整體表現。
當思考十二年國教應該放進哪些重要的教育內涵,「品格素養」迅速浮現在我的腦海。
因為惟有社會的每一個個體具備品格素養,才能談公民素養,才能形塑公民社會的願景。
而品格素養是需要時間一點一滴培育,而且愈早開始愈好。
當然,威權時代形塑年輕學生品格的教育模式,今時今日不可能行得通,但是,尊重學生自主性與培養孩子自由想像力,與品格素養的理念完全不相違背。
不管在任何時代,禮貌、誠信、愛人、言行一致等等,都是不變的價值。
也許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必須因時、因地制宜,核心價值卻不應改變,是父母、老師不能迴避的教育責任。
其實,品格素養的出發點,很多來自於「害怕被處罰」的人性。
例如,公眾場所禁菸、騎機車戴安全帽和酒後不開車,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別人應該養成的好習慣,但如果只有理念宣導而無罰則,或是執法寬鬆,就只會停留在「好觀念」的層次,無法落實為「好行為」。
然而,好的行為習慣一旦行之有年,形成共識,就會變成社會眾人所維護的價值。
例如,在臺灣各地,任何需要排隊的場合,買電影票、搭捷運,爭先搶後或是插隊的行為,近年已經少之又少,只要任何人敢插隊,違反已成共識的「禮貌」或「尊重別人」的價值,自然會被唾棄。
很難想像,僅僅二十年前,插隊仍是臺灣很普遍的現象,熱門電影院前的長龍,常見黃牛出沒,甚至勞動警察取締。
禮貌、尊重、不喧譁、不亂丟垃圾,這些當然都是品格素養的基礎,也是目前教育體制中最見成效的一環。
但是,好的品格應該往「格調」與「格局」深入。
例如,自省能力,對抗誘惑的能力,這些不僅攸關個人修養,也是成為公民所需的素養。
因此,我希望提出一些極具爭議性的議題,做為公民教育思辨的例子。
以反對核電為例,蘭嶼朋友反對核廢料儲存,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任何人都不希望核廢料放在我們的家園。
蘭嶼人是非常懂得與自然相處的民族,他們白天工作,生活作息的地點是在俗稱的發呆亭,晚上則住在冬暖夏涼的地下屋,幾乎完全用不到太多的能源,偏偏我們選擇這個島嶼做為核廢料的屯積場。
其實對於蘭嶼人更大的傷害,是電力公司為了攏絡居民,提供住宅用戶免電費,重度倚賴用電補助的結果,使得每戶用電度數是臺灣一般平均的1.85倍,同樣享有回饋政策的恆春鎮也出現同樣浪費的現象。
深究其因,無限制免費用電的補助才是元凶,其實一般市井小民能用的電有限,但是無限制的免費用電,等於變相鼓勵投機,一些有經濟能力、利用免費機會從事商業行為的人,反而是最大的受惠者。
反核應該是出自於愛護土地,愛護資源的真切情感,一面反核,一面利用情勢,無所節制浪費電力,我們是不是也落入言行不一與無法抵抗誘惑的矛盾?在核廢料問題移除前,我更希望看到的做法是,給予居民一定的用電上限,超過依然收費,至於收到的費用則可用在協助弱勢。
而居民與產業也必須漸漸學習回到節約用電與自然共處的能力,如此當核廢料真正移除時,才不致於「因依賴而無法生存」。
十二年國教不應該再將焦點放在升學方法以及學力測驗上,更重要的思考是:我們希望培育怎樣的下一代?該放進哪些對他們人生以及臺灣社會更重要的內容?言行一致、誠信、自省能力的品格素養,當然不能缺席。
參、從華德福教育學習美學素養與創意啟發教育如何培養未來需要的創意人才?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大挑戰。
學校老師教導的大多是「昨日的知識」,這是重要的基礎;來自產業界的老師,教導的是產業目前需求的知識,訓練可以馬上投入業界的人才,這當然也不可或缺;但是,明日台灣需要的創意人才呢?不是只會回答標準答案、考試高分的人才,而是有創造性思考和有創業思維的人才,那要如何培養新世代人才?如何在教育體制內注入創意活力? 幾年前,為了籌備臺東的均一中小學,我做了很多田野調查,實地參訪很多從不同教育理念出發的學校,最後,我找到了在宜蘭實行華德福教育的慈心中小學,它讓我看到臺灣教育的新契機,看到非常重視美學藝術教育的全人教育,可以培養出非常有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下一代。
因此,思考十二年國教應該如何放入更多「美學素養」,我認為,華德福教育的經驗可以萃取出一些重要的元素,讓家長和老師們參考。
一、「玩」就是孩子的學習 華德福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有非常透澈的了解,這個教育系統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在大自然裡生活、學習,直接接觸真實的世界,沙坑裡玩沙、花園裡爬樹、盪鞦韆、溜滑梯。
光是每天帶孩子去戶外散步,就是一種真切、扎實的教育。
不管晴天或雨天,孩子們都必定戴上帽子或穿雨衣,一路上用心觀察。
經年累月下來,他們自然而然的從四季不同的風景中,發現各種變化(例如,不同的季節會開出怎樣不同的花朵);在不同的自然景觀中,察覺萬物各式各樣的顏色、大小、形狀、質地與結構,明白大自然有其規律,卻不會重複。
雖然只是簡單的散步,卻能讓孩子全心融入大自然的活力與無窮的創意裡。
幼兒園孩子最大的學習力量,來自於模仿。
但是,這樣的模仿,譬如畫花,不是透過電腦的ppt、影片或幻燈片,因為這些都是死的東西,顏色也不是真實的。
當孩子接觸到真正的花朵,真實的互動才會發生,這時,孩子的模仿不是制式的模仿,或依樣畫葫蘆,而是能夠在心靈裡產生深刻的啟發,展開一個有無窮想像的空間。
所以,華德福教育不主張讓孩子太早接觸電腦、電視。
《紐約時報》曾經報導一些在高科技產業工作的矽谷菁英,紛紛將孩子送進「低科技」的華德福學校就讀,因為身處眾多高科技產業源頭的他們反而了解,智慧與創新的來源不是電腦。
電腦是人發明的,只是工具,種種偉大的創意及想像力的來源,還是人本身。
因此,華德福教育把重點擺在「人」身上。
他們給孩子很少的玩具,連娃娃也都是沒有五官的,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盡情想像娃娃的長相,而不致局限於眼前看到的樣貌。
到華德福幼兒園去看孩子們玩耍,雖然教室裡沒有五花八門的玩具,可是孩子們每天都可以用同樣的課桌椅、積木、種子等,玩出各種不一樣的遊戲。
今天用課桌椅擺出市集的攤位,拿種子當商品,模仿跟爸爸媽媽上菜市場時看到的買賣過程。
明天,又用同樣的課桌椅擺出校車,你當司機、我當老師,其他小朋友當從不同地方上車的小孩,模仿每天上下學的場景。
孩子自己的想像力,就是最好的玩具。
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發揮了創意,有主動的想像與參與,還有肢體的運動跟團體社交的學習。
在華德福教育裡,童年是一段很重要的特殊時光,「玩」就是孩子的學習,不讓孩子玩,等同於剝奪他學習的機會。
二、讓孩子做自己 華德福的孩子可以不用急著長大。
老師配合著孩子的發展歷程來設計課程,讓孩子順著自己的狀態,用自己的節奏長大。
幾乎所有學習的發生,都是從孩子本身的發展開始。
這一、兩年來,當我讓臺東均一中小學引進華德福的教育方式,一、二年級的老師發現,孩子在課堂上更能夠進入狀況。
2014年當我們進入到第二年級時,原來仍使用傳統教學但同時也參與華德福師培的四年級、六年級老師,居然主動翻轉運用華德福的教學方式,亦即一個原本需要六年逐步完成的教育改革工程,我們幾乎在兩年內就可以全部翻轉了。
童年是一生的基礎,我們長大以後,面對世界所需要的創造力、好奇心、傾聽能力、學習能力及思考能力,以及健康的身體,都需要在童年培養、得到滋養。
所以,童年的時光,反而要讓孩子做他自己,學習他該學習的,而不需要急著讓他像個小大人。
就像最近很受大家喜愛的貓熊圓仔,電視新聞報導牠學習翻身的過程。
圓仔翻不過去時,保育員不會去幫忙,因為牠躺在那裡四隻腳動來動去,努力嘗試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訓練肌肉,鍛鍊身體的平衡與肌肉的力量。
外力的幫忙等於扼殺牠的成長。
人類也是一樣,孩子在學走路時,跌跌撞撞的,倒下又爬起來,這不是失敗,而是必要的過程。
這時,如果把孩子放在學步車裡,讓他兩隻腳靠輪子移動、使力,反而忽略了孩子身體各部位肌肉、脊椎或是平衡感。
勉強走路,反而是揠苗助長,帶來反效果。
孩子的智力跟意識的成長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類的世界日新月異,發展一日千里,孩子們長大之後,要面對的未知性與不確定性,遠非任何人所能預測及掌握。
所以,身為教育者,不管是老師或父母,都要看得更深,不要只看到眼前孩子表面的狀況,而要走到孩子那一端,深入了解孩子的生命發展動力,配合這樣的學習及成長過程,才能真的協助孩子發現自我,啟發並培養自己的力量及世界觀,確認自己的生命任務,走出屬於他人生的康莊大道,對這世界產生貢獻。
三、培養孩子面對不確定未來的能力 我參與華德福教育,可以說是在尋找一個新的模式,設法創造現今教育體制的改革希望。
科技發展正在淘汰現在許多人力工作,如高速公路的ETC系統已經取代了國道收費員。
我們無法預知孩子未來將會面臨何種就業挑戰,就像許多人預言的,將來60%的工作尚未創造出來,因此,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為孩子創造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皆能生存的能力。
要擁有一個有自信、有涵養的未來,就要從新的教育模式出發。
華德福學校的創始人施泰納(RudolfSteiner,1861-1925)曾說過:「我們最大的努力,應該放在培養出自由的人,讓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訂定目標與方向。
」但我看重華德福教育的,更在於它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讓天賦自由。
它讓孩子在幼兒園該大量玩的時候,就盡情地玩,到了七到十四歲,進入培養「美」的階段,以大量的藝術課程,例如蜜蠟、編織、音樂、優律詩美、溼水彩、泥塑、木工、書法等,來滋養孩子的情感,也讓孩子在藝術性活動中探索自己。
這些藝術活動不只是興趣的培養。
確實,在孩子年幼時培養藝術方面的愛好,能增進孩子的美感,也能讓孩子在長大之後遇到挫折時,有個可以抒發身心、療癒自己的興趣出口。
但是,華德福教育還深刻地將藝術活動融入教與學,連在主課程中教數學,譬如記憶十二乘法表,都會讓孩子透過肢體的活動、有韻律節奏的念誦以及手工的編織,來進入數學的世界。
在藝術活動裡,孩子無法被動學習,一定要主動參與,而且是動員身心靈的參與。
看華德福學校孩子的工作本,就是一個很令人讚歎的經驗。
華德福學校沒有課本,上課時,老師要發揮創意與藝術能力,畫出美麗的黑板畫、編故事、念謠或是丟沙包等,運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與媒材,將消化吸收過後的知識傳達給孩子,然後孩子再在工作本上,用繪畫及文字表達今天的學習成果,包括數學、歷史、地理等各種科目的學習,均是如此。
在華德福的「七年發展論」,14到21歲進入了對「真」的探索。
在九到十二年級,不管是在科學或是人文方面,學校老師會透過實際現象的觀察、討論從整體到部分的概念,引導孩子培養精細的觀察力與獨立的思考能力。
過去孩子在美學能力的培養,會逐漸累積出孩子個人的品味和獨特方式。
當孩子的生命逐漸進入「準大人」階段時,面對現實挑戰的自覺與主動性格外重要。
華德福的學生在九年級與十二年級時,都要獨立做出一份專題報告。
這些青少年的專題報告內容相當多元,包括文學創作、繪畫創作、陶藝創作、論文寫作、哲學思考、音樂演奏、歌劇演唱、行旅札記、志工經驗、環保省思、太極導引等。
一位任教於大學的家長觀察,這些孩子的表達能力平均優於一般的大學新鮮人,不僅能暢談自己的作品,還能觸碰內心深處的課題(親情、友情、愛情、夢想等),對自己的生命歷程有清楚的覺知。
參與了那三天成果展的大人們,無不為這些青少年的表現深深感動,他們探索自己的勇氣與深度,不僅超越了許多大學生,甚至連成人都不見得做過像他們那樣深刻的自我認識,他們真的讓人看到,每一個生命都可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四、在戲劇中探索自我 此外,華德福學校透過大量藝術課程與藝術活動,很多孩子能從實做中、從完成專案表演中,發掘並深耕興趣與能力,也讓爸爸媽媽有機會從旁觀察與輔助。
在宜蘭華德福人文學校,藝術課程的重要性和實際比重都不遜於國、英、數等傳統「學科」的學習,學生很早就動手實做音樂、美術、木工、縫紉等各式各樣的藝術課和手工課程。
而到了中學以後,每一班、每一年學期末,全班同學要通力合作演出一齣戲劇節目,做為期末發表。
從劇本的選擇、配樂、舞蹈、布景設計、戲服縫製,對外募款等等,所有的環節都由孩子們獨力完成。
這樣的「自我探索」,一點也不枯燥。
孩子透過團隊分工完成一個重大專案,發現自己臺上、臺下想做什麼角色?做什麼最快樂、最有成就感?哪些能力要加強?哪些能力比別人出色?他們就這樣在其中互相學習、互補合作。
五、走出教室,探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華德福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會要求每一個孩子必須實際到外面的工作場域實習三週,以探索個人與世界的關係,為他們進入社會做準備。
當其他一般高中的學生正在為了升大學考試惡補時,他們把時間花在體驗真實的職場。
我曾經引介幾位同學到餐飲業實習,「他們和一般的年輕人不一樣,很知道自己要學習的方向。
」朋友這樣告訴我。
或許以上的範例就是我們培養台灣未來青年的最佳佐證。
做為一位老師最重要角色就是體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與優缺點,協助學生自我省思你的能力在哪些方面特別突出?你最感興趣的又是哪些領域?你的興趣足以拿來發展職涯,或者只能當做嗜好?如果你已確定最想念的科系、最想學習的專業、心中最想走的那一條路,你應該朝哪些方向按部就班的努力?例如,是專業技能、語言能力、還是性格需要調整?又例如,你很喜歡音樂,但專業演奏能力並不特別出色,如果一定要走專業演奏,以目前國內外古典樂團的職位嚴重供過於求,會是辛苦,甚至不可能的未來,但其實學音樂有許多可能性,例如作曲、編曲、音樂老師、電影配樂,音樂的傳播者,甚至遊戲軟體音效。
每一百個愛音樂的孩子,可能有一百種發展,需要一百種不同的能力培養和引導,不管是父母或教育體系,都應該更細膩的發掘孩子的天賦。
個人並非教育專家,也只能將這數十年關心臺灣青年未來發展的憂慮,總結以上幾點個人的淺見與觀察,就教於各位前輩、專家。
(本文係局部節錄並修正自《你就是改變的起點》一書)
評論已關閉。
Categories
全部
國際趨勢
教育現場
時事議題
Archives
十二月2015
七月2015
六月2015
五月2015
四月2015
三月2015
RSS訂閱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Copyright©2015TheAllianceCulturalFoundation.AllRightsReserved.台北辦公室TaipeiOffice|T|+886-2-2321-3313|F|+886-2-2321-5552‧台東辦公室TaitungOffice|T|+886-89-221-991|F|+886-89-222-586
延伸文章資訊
- 1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當前教育重大政策
17,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108-09-05 ; 18, 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 110-11-15 ; 19,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 109-11-30 ; 20, 前...
- 2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
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2.0 正式啟用一站式操作好上手! 國教署. 111-06-26, 教育部首次與挪威奧斯陸大學合作臺灣研究計畫, 國際及兩岸教育司.
- 3教育現場教育趨勢文章 - 親子天下
不論是華德福教育、實驗教育、學習共同體、翻轉教育或是pisa考試等教育趨勢,親子天下「教育現場:教育趨勢」頻道,關注教育第一手變化,帶你看見教育浪潮。
- 4教育 - 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提供最新教育等重要資訊報導。
- 5教育新聞|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