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稱: - 易經(周易) - 政大教學大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易經》是群經之首,為百學之所宗。
蓋《易》道淵深,包羅眾義,為治學之津梁。
《四庫提要》明言「《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 ...
國立政治大學校務行政系統教學大綱Syllabus
教學大綱Syllabus
科目名稱:易經(周易)
CourseName:I-Ching(TheGreatChanges)
學年學期:109-2
SpringSemester,2021
科目代碼:101019001
CourseNo.101019001
修別:群
TypeofCredit:Partially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5
預收人數
Numberof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Details
開課單位:中文四甲、中文四乙CourseDepartment:ChineseLiterature/B/4
授課老師:陳睿宏Instructor:
先修科目:無Prerequisite(N/A)
上課時間:五234Session:fri09-12
課程簡介CourseDescription
《易經》是群經之首,為百學之所宗。
蓋《易》道淵深,包羅眾義,為治學之津梁。
《四庫提要》明言「《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易》文珠璣,實窮極天地變化之道,而歸本於人事。
它潔靜精微,彌綸萬有,察時變之造化,發天道之義蘊,鉤深致遠,窮理盡性,上則足以治國平天下,通萬民之情,定天下之業;下則足以修身養志,成智立德,自強不息,厚德以載物。
《易》理致用廣被,實為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
《周易》是「人更三世,事歷三古」的集體創作。
由於歷史悠久,文字艱深,涵義晦澀,術語滿篇,若非對中國文字有深厚的修養,或對國學有相當的造詣,想要開卷有益、直窺堂奧,並非易事。
《周易》之文字,古奧簡約,一義多涵,且又以卦象譬喻模擬事物的形象與變化,又更以深邃微妙的義理,以彰顯天人之道,使人難以捉摸;尤其帶有玄奧而神秘的色彩,令讀者望文生畏,心生疑竇,欲入山探寶,卻躊躇難進。
因此,本課程希望帶引學者有效的進入易學的世界,奠定研《易》之基礎。
主要之教學內容包括:
1.教授易學之基本知識,奠定易學基礎。
2.解說研《易》的方法運用,以及介紹歷代易學發展概況。
3.陳述易學之基本易例。
4.講解《周易》經傳本義,兼攝象數與義理。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CompetenceAnalysisChart
「無核心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Objectives&LearningOutcomes
本課程希望帶引學者有效的進入易學的世界,奠定研《易》之基礎,主要之教學目標,茲分列如下:
1.瞭解易學之基本知識,奠定日後研《易》進階之基礎。
2.瞭解研《易》之方法運用,以及認識歷代易學發展概況。
3.認識易學之基本易例,並能夠充份熟知與運用。
4.熟知《周易》經傳本義,並能象數與義理兼攝,終能體察《周易》之遠旨,窮極聖人之奧理。
根據課程目標之確立,本課程之主要學習成效為:
1.透過課程之理解與認識,得到正面之人生觀。
2.《周易》哲學思想的體認,內化對自我的省思與觀照,獲得有力的人生啟發與激勵。
3.對《周易》的形成、易學的發展與特色、易學的基礎知識、重要的易學派別,以及《周易》文本文義與思想等,有基礎而專業之認識。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規劃如下: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專題書寫
課堂報告
考試
課堂問答/課堂討論
自我反思/自我評量
認識《周易》的形成、發展與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
※
※
※
※
理解各個時期易學發展的情形,學派的分野,以及重要易學家的易學主張、思想內涵與成就。
※
※
※
※
《周易》象數之學與義理思想相關知識系統的認識與釐清。
理解卦爻辭義,確立其實質的意涵。
※
※
※
※
培養《周易》思想與其知識系統的學殖,厚植生命涵養。
※
※
※
※
建構《周易》的天道與人文史觀,培養多元思想之接受與釐清,確立思想議題的判斷能力。
※
※
※
※
透過課程之理解與認識,得到正面之人生觀。
※
※
《周易》思想的體認,內化對自我的省思與觀照,獲得有力的人生啟發與激勵。
※
※
對《周易》的知識體系與思想內涵的形成與重要《易》例,有基礎而專業之認識。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CourseSchedule&Requirements
每週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CourseSchedule&Requirements
週次Week
課程主題CourseTheme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andReading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ActivityandHomework
學習投入時數
Estimatedtime
課堂講授LectureHours
課程前後PreparationTime
1
緒論
一、《周易》系統的內容與範圍:1.經、傳、學共同構成一個知識系統。
2.易學是一龐大的學術思想體系。
3.《周易》系統的價值在學而不在術。
二、易學研究的途經與方法:普遍性的研究途徑與方法:1.從事文字訓詁和考證。
2.解釋和闡發其義理。
三、研究易學的目的和任務:重在總結理論思維的經驗教訓;探討與當代各門科學相結合的途徑。
一、授課方式:
1.課前要求同學閱讀授課當週之課程範圍,課程結束前簡要重點提示,並要求學生課後複習。
2.教師上課主要採用課堂講授方式教學,並要求學生勤作寫記。
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鼓勵同學發問,營造學習討論之氛圍。
二、學生預習內容:
1.課程內容各個階段單元《周易》相關知識系統之重要命題的預習與初步認識。
2.重要單元內容,有關命題討論之預習與準備。
3.指定講義內容之預先閱讀與準備。
三、學習活動:
1.《周易》知識系統內容知識與易學研究途徑的起始認識與簡介。
2.設定有關《周易》相關知識系統的重要命題,進行課堂上之討論。
四、課後作業:
1.《周易》相關知識系統的討論命題之準備。
2.課程內容之統整。
3.指定講義之閱讀。
五、完成諸論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2
《周易》的認識
一、《易經》的內容與性質。
二、龜卜與占筮。
三、卦爻象的起源與結構。
四、卦名與卦序。
五、《易經》的編纂與其歷史價值。
六、《易傳》的形成與特質。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易經》的內容與性、卦爻象、卦名與卦序、《易傳》形成與特質等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3
《周易》的認識
一、《易經》的內容與性質。
二、龜卜與占筮。
三、卦爻象的起源與結構。
四、卦名與卦序。
五、《易經》的編纂與其歷史價值。
六、《易傳》的形成與特質。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易經》的內容與性、卦爻象、卦名與卦序、《易傳》形成與特質等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4
八卦與六十四卦形成論
一、論兩儀。
二、論四象。
三、論八卦。
1.八卦的創始。
2.八卦的區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3.先後天八卦分布的異同。
4.八卦釋義。
5.八卦摩蕩成四、六十四卦。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八卦與六十四卦形成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5
重要《易》例之認識
一、論十二辟卦:
1.十二辟卦的起源與意義。
2.十二辟卦分主十二月。
3.十二辟卦與節令。
4.十二辟卦與氣化。
二、卦別:
1.內卦、外卦。
2.陰卦、陽卦。
3.貞卦、悔卦。
4.消卦、息卦。
5.往卦、來卦。
6.之卦。
7.互卦(互體)。
三、爻之認識:
1.爻義。
2.爻位。
3.爻象。
4.爻數。
5.爻變。
6.六爻的應位。
7.爻的承、乘、比、應之意義。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重要《易》例之認識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6
重要《易》例之認識
一、論十二辟卦:
1.十二辟卦的起源與意義。
2.十二辟卦分主十二月。
3.十二辟卦與節令。
4.十二辟卦與氣化。
二、卦別:
1.內卦、外卦。
2.陰卦、陽卦。
3.貞卦、悔卦。
4.消卦、息卦。
5.往卦、來卦。
6.之卦。
7.互卦(互體)。
三、爻之認識:
1.爻義。
2.爻位。
3.爻象。
4.爻數。
5.爻變。
6.六爻的應位。
7.爻的承、乘、比、應之意義。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重要《易》例之認識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7
《易傳》本文之講授──《繫辭傳》
1.本文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2.卦數:天地之數、卦爻之數、先後天八卦數。
3.大衍筮法。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繫辭傳》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8
《易傳》本文之講授──《繫辭傳》
1.本文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2.卦數:天地之數、卦爻之數、先後天八卦數。
3.大衍筮法。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繫辭傳》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9
期中評量
期中評量
期中評量
3.0
4.5
10
《易傳》本文之講授──《說卦傳》
1.本文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2.卦象與逸象。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說卦傳》相關講義之閱讀。
11
《易傳》本文之講授──《序卦傳》與《雜卦傳》。
1.本文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2.卦序系統。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序卦傳》與《雜卦傳》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2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3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4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5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6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7
六十四卦卦爻辭訓釋。
六十四卦爻辭之訓解與義理之闡述。
一、同第一週相關內容所述。
二、完成六十四卦卦爻辭義相關講義之閱讀。
3.0
4.5
18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期末評量
授課方式Teaching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Criteria
一、評量分配
類別
項目
配分
(一)平時成績
1.上課出席情形。
2.課堂表現與參與討論情形。
暫訂30%
(二)期中評量
1.採取筆試方式。
2.考題為申論題題型。
3.評量範圍為前九週之授課內容。
4.考試時間為二小時。
暫訂35%
(三)期末評量
1.採取筆試方式。
2.考題為申論題題型。
3.評量範圍為期中考之後的授課內容。
4.考試時間為二小時。
暫訂35%
(附註:項目及配分比例於實際授課時,視狀況進行調整。
)
二、申論問答題之評分尺標:
文不對題者:0~15分
理解多誤、條理混亂、內容單薄者:16~60分
理解生疏、條理鬆散、內容寬泛者:61~80分
理解正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者:81~100分
三、平時與期末指定閱讀考試的測驗藍圖
測驗題目
試題形式
記憶
理解
應用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佔分
問答題
1.上課口頭提問與討論,採取問答題、情境問答題等方式,依上課實際狀況而定。
2.期中與期末之筆試評量,各考問答題與申論題,著重於記憶、理解、應用與獨立思考。
情境問答題
申論題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References
1.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1版北京3刷。
2.朱熹《原本周易本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輯,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10月初版。
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4.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台第1版第2刷。
5.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1版2刷。
6.馬振彪《周易學說》,廣東: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1版1刷。
7.徐芹庭《易經詳解》,台北: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1版2刷。
8.程頤《易程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伊川易傳》,1983年10月初版。
9.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初版1刷。
10.本人自製講義。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RelatedLinks
課程附件Course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UseSmartDevicesDuringthe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
延伸文章資訊
- 1周易經傳研討/賴貴三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放式課程
周易經傳研討/賴貴三 · 活動 · 系統管理 · 課程類別 · 主題大綱 · 最新訊息.
- 2科目名稱: - 易經(周易) - 政大教學大綱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易經》是群經之首,為百學之所宗。蓋《易》道淵深,包羅眾義,為治學之津梁。《四庫提要》明言「《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 ...
- 3周易之義理與卦義分析證書- 課程 - HKU SPACE
讓學員能夠明白陰陽五行與太極天運體系; 瞭解易道為中國文化根基原由; 理解基本易學概念; 熟用周易哲理與占卜應用準則自行易蔔問事,應用占測之結果于人生。 本課程務求 ...
- 4周易哲學08. 自求多福:損、履、井、鼎 - YouTube
- 5周易哲學- 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penCourseWare)
周易哲學. 哲學系 傅佩榮. 本課程將說明《易經》的哲學含意,揀選包括乾、坤兩卦在內的數卦,說明其內容和對人生的啟示。並解說〈繫辭傳〉的哲學思想,包含其宇宙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