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喻詩,反映國事民生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諷喻詩,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充分暴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
諷喻詩 諷喻詩,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充分暴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
代表作是《新樂府》《秦中吟》。
1.諷喻詩的代表作是《新樂府》《秦中吟》2.詩歌的內容:A.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興傳統,能夠“為民請命”。
如《輕肥》《賣炭翁》。
B.充分暴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
如《江上漁者》《蠶婦》。
3.諷喻詩的藝術特點: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
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於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
白居易的諷喻詩《放言五首(其三)》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
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
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為江州司馬。
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
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詩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
這是用詩的形式對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詩,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
“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
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不用鑽龜與祝蓍”。
先說不是什麼、不是什麼;是什麼,卻不徑直說出。
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
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
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
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
《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
“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
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
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
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
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
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
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兩首諷喻詩清官謠--山水人本為木舟水上漂,撫生愛民心頭繞。
平生淡漠利與名,子孫萬代汗青照。
論成敗---山水人同出一源路竟分,交織互變耐人尋。
石穿滴水無一日,磨礪必成鐵杵針。
相關搜尋《唐詩三百首》《竹石》《示兒》《墨梅》《歸園田居》《四時田園雜興》熱門詞條LanternPhilippineRiskofRainScRewStayReal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且行且珍惜五月雪克拉克八哥犬崔龍海快用蘋果助手恩典365李谷一淘一站淡菜湧泉穴蛀牙裴澀琪解夢大師鋼鐵元帥陳俊輝電影臺詞龍血戰神dreamgirlFIFA14《49天》《鬼泣3》一生懸命中央車站低氣壓司法吞嚥困難天巫女斜頸沈世宏產品責任險瘋縱火華山派週記韓熙庭餐巾紙kiroroS1向銀河開球頭腦簡單的西蒙手軸正覺同修會愛妳秦吏諷喻詩@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諷喻詩 - 華人百科
諷喻詩,古代漢族文學體裁之一。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
- 2淺析白居易的諷諭詩
諷諭詩是以針對時事,發為感慨,寄寓諷諭為目的。這類詩在白居易的作品中,. 佔了重要的部分,以《秦中吟》、《新樂府》為代表,總數 ...
- 3諷諭詩- 教育百科
- 4辭典檢視[諷諭詩: ㄈㄥˋ ㄩˋ ㄕ] - 國語辭典
字詞:諷諭詩,注音:ㄈㄥˋ ㄩˋ ㄕ,釋義:用來諷刺當時政治或社會,以曉諭當政者或社會大眾覺悟的詩歌。如唐白居易即善作此類詩。
- 5諷諭詩 - 中文百科知識
諷諭是詩的一種表現方法。諷諭指對不合理的事物不正面直言,只以微詞托意,希望統治者聞而知改。就諷諭的表現方法來說,本不限於詩,而唐代白居易專用於詩,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