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諸動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訴諸動機(Appeal to motive),或稱誅心論、誅心之論,是訴諸人身謬誤的一種,係藉由質疑提出主張者的動機,而論證或明示暗示其主張不合理。
主張者背後特定的動機或 ...
訴諸動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訴諸動機(Appealtomotive),或稱誅心論、誅心之論,是訴諸人身謬誤的一種,係藉由質疑提出主張者的動機,而論證或明示暗示其主張不合理。
主張者背後特定的動機或利害關係只是提出論述的一種可能,未必就是提出論證的真
延伸文章資訊
- 1筆戰教戰守則外一章"淺談誅心之論" - 創作大廳
那麼,什麼是誅心之論? ... 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論。 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遣責的言論;
- 2誅心之論 - 癲狗日報
誅心之論 · 今集主題是:「誅心之論」。 · 「誅心之論」出自《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 ...
- 3誅心之論 - 中文百科知識
誅心之論,現代成語,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出自《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 4漢典“誅心之論”詞語的解釋
誅心之論 成語解釋 ... 【解釋】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出處】《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 ...
- 5誅心之論_百度百科
誅心之論,漢語成語,拼音是zhū xīn zhī lùn,意思是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出自《後漢書·霍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