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媽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片在當年被選送給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代表加拿大參加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爭奪,不過最終未能獲得提名。

這是繼《聽媽媽的話》後多藍的作品第二次被加拿大 ... 親愛媽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親愛媽咪Mommy電影海報基本資料導演札維耶·多藍監製SylvainCorbeil(法語:SylvainCorbeil)札維耶·多藍NancyGrantLyseLafontaine編劇札維耶·多藍劇本札維耶·多藍主演安妮·杜爾瓦勒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蘇珊娜·克萊蒙派屈克·華德攝影AndréTurpin(法語:AndréTurpin)剪輯札維耶·多藍片長139分鐘產地 加拿大語言法語、英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 2014年5月22日 (2014-05-22)(坎城影展) 2014年9月19日 (2014-09-19)(加拿大魁北克) 2015年1月23日 (2015-01-23)(美國) 2015年2月26日 (2015-02-26)(台灣) 2015年5月28日 (2015-05-28)(香港) 發行商LesFilmsSéville(英語:LesFilmsSéville)RoadsideAttractions(英語:RoadsideAttractions)美昇國際安樂影片各地片名中國大陸媽咪香港慈母多惡兒臺灣親愛媽咪 《親愛媽咪》(英語:Mommy)是一部由札維耶·多藍執導的加拿大劇情片。

影片入圍了2014年第67屆康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1],並最終與尚盧·高達的《告別語言》一同奪得評審團獎[2],導演多藍在次年成為了康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評審[3]。

目次 1劇情 2演員 3製作 3.1選角 3.2畫幅 4評價 5獎項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劇情[編輯] 單身母親Diane(安妮·杜爾瓦勒(英語:AnneDorval))含辛茹苦獨自撫養患有多動症的15歲兒子Steve(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英語:AntoineOlivierPilon)),兒子的暴力傾向讓母子間的親情變得扭曲而充滿未知。

新鄰居Kyla(蘇珊娜·克萊蒙(英語:SuzanneClément))到來後很快和這對母子成為了朋友,也使二人間的關係開始出現出人意料的轉機。

然而,就在希望近在眼前時,Steve的衝動卻為這個家庭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後果。

面對一次次對精神極限的挑戰,母親最終會作何抉擇? 演員[編輯] 安妮·杜爾瓦勒飾演Diane"Die"Després,Steve的母親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飾演SteveDesprés 蘇珊娜·克萊蒙飾演Kyla,Steve一家的鄰居 派屈克·華德飾演PaulBéliveau,Steve一家的鄰居 製作[編輯] 選角[編輯] 《親愛媽咪》是札維耶·多藍執導的第五部劇情長片,也是第一部他本人沒有參演的長片。

此前,即使在並非由他主演的《雙面勞倫斯(英語:LaurenceAnyways)》中,多藍也有一個不足一秒的客串鏡頭。

本片的女主角安妮·杜爾瓦勒是和多藍合作最多的女演員,她曾參演過多藍之前導演的三部長片,並在其導演處女作《聽媽媽的話》中同樣扮演主角的母親角色;女二號蘇珊娜·克萊蒙也曾與多藍有過兩次合作。

而出演男主角的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則曾在《雙面勞倫斯》中有一場簡短的戲份。

畫幅[編輯] 影片使用了電影中極為罕見的1:1畫幅(正方形)。

只有在兩場戲當中,出於情感表達和氣氛烘托的需要,畫幅被短暫地擴張為常規的1.85:1。

類似的畫幅變換手法也曾被用在多藍的上一部作品《湯姆在農莊》中。

多藍曾對此表示:「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嘖嘖,1:1,太能裝了。

』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尺寸更低調和私人化,更適合影片中描繪的這些人的生活。

寬銀幕(2.35:1畫幅)對《親愛媽咪》而言才會顯得非常做作和不合拍,把這樣的畫幅放進屋子去拍角色們的生活會很不合適。

」[4] 評價[編輯] 影片在康城影展首映後,得到了現場觀眾長達13分鐘的起立喝彩[5]。

上映後,影片在影評人中得到了廣泛好評。

在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上,本片的新鮮度高達90%,是多藍從影以來在該網站得到的最高評分[6];專業影評網站Metacritic給出的綜合得分為74分[7]。

在法國影評網站AlloCiné(英語:AlloCiné),影片得到了4.3分(滿分5分)的評價[8]。

獎項[編輯] 本片在當年被選送給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代表加拿大參加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爭奪[9],不過最終未能獲得提名。

這是繼《聽媽媽的話》後多藍的作品第二次被加拿大選送奧斯卡[10]。

獎項 類別 獲獎人 結果 坎城影展 金棕櫚獎 札維耶·多藍 提名 評審團獎 札維耶·多藍 獲獎 酷兒金棕櫚(英語:QueerPalm) 札維耶·多藍 提名 凱撒電影獎 最佳外國電影 札維耶·多藍 獲獎 獨立精神獎 最佳國際電影 札維耶·多藍(加拿大) 提名 衛星獎 最佳女主角 安妮·杜爾瓦勒 提名 最佳國際電影 加拿大 提名 斯德哥爾摩電影節 觀眾獎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溫哥華影展(英語:Vancouver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最佳加拿大影片 札維耶·多藍 提名 棕櫚泉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安妮·杜爾瓦勒 獲獎 加拿大影視獎(英語:3rdCanadianScreenAwards) 最佳電影 札維耶·多藍、NancyGrant 獲獎 最佳導演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 獲獎 最佳女主角 安妮·杜爾瓦勒 獲獎 最佳女配角 蘇珊娜·克萊蒙 獲獎 最佳原創劇本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最佳攝影 AndréTurpin 獲獎 最佳剪輯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最佳化妝 MaïnaMilitza、MichelleCôté、ColetteMartel 獲獎 最佳藝術指導 ColombeRaby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札維耶·多藍 提名 最佳音響效果 SylvainBrassard、JoCaron、FrançoisGrenon、LucLandry 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 SylvainBrassard、BenoîtDame、IsabelleFavreau、GuyFrancoeur 提名 魁北克影視獎(英語:JutraAward) 最佳電影 札維耶·多藍、NancyGrant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安托萬-奧利弗·波尼安 獲獎 最佳女主角 安妮·杜爾瓦勒 獲獎 最佳女配角 蘇珊娜·克萊蒙 獲獎 最佳劇本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最佳攝影 AndréTurpin 獲獎 最佳剪輯 札維耶·多藍 獲獎 魁北克以外最成功電影 札維耶·多藍 獲獎 最佳導演 札維耶·多藍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 ColombeRaby 提名 盧米埃爾獎 最佳法語外國電影(英語:LumièresAwardforBestFrench-LanguageFilm) 《親愛媽咪》 提名 參考文獻[編輯] ^2014OfficialSelection.康城影展.[2014-04-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9)(英語).  ^Awards2014 :Competition.康城影展.[2014-05-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7)(英語).  ^TheJuryofthe68thCannesFilmFestival.康城影展.[2015-04-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5)(英語).  ^O'Falt,Chris.WhyXavierDolan's'Mommy'WasShotasaPerfectSquare.好萊塢報道.2015-01-08[2015-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2)(英語).Iknowalotofpeoplearesaying,'Oh,1:1,howpretentious,'admitsDolan.'Butforme,itseemsamorehumbleandprivateformat,alittlemorefittingtotheseliveswe'redivinginto.Cinemascope[2.35:1]wouldhavebeenextremelypretentiousandincompatibleforMommy.Totrytogetinthatapartmentandfilmthesepeopleinthataspectratiowouldhavebeenunseemly.'  ^FestivaldeCannes:XavierDolanaeudroitàuneovationquivousdonneradesfrissons.赫芬頓郵報.2014-05-23[2014-1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法語).  ^爛番茄上《親愛媽咪》的資料(英文) ^Metacritic上《親愛媽咪》的資料(英文) ^CritiquePressepourlefilmMommy-AlloCiné.[2015-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2)(法語).  ^Oscars:CanadaPicks'Mommy'ForForeign-LanguageCategory.好萊塢報道者.[2014-09-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8)(英語).  ^TelefilmCanadaAnnouncesCanada’sOscarPickfor2010.加拿大影視管理局.2009-09-22[2015-08-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親愛媽咪》的資料(英文) 豆瓣電影上《親愛媽咪》的資料(簡體中文) 時光網上《親愛媽咪》的資料(簡體中文) 開眼電影網上《親愛媽咪》的資料(繁體中文) Yahoo奇摩電影上《親愛媽咪》的資料(繁體中文) 雅虎香港電影上《親愛媽咪》的資料(繁體中文) 閱論編札維耶·多藍執導電影電影 《聽媽媽的話》(2009) 《幻想戀愛》(2010) 《雙面勞倫斯(英語:LaurenceAnyways)》(2012) 《湯姆在農莊》(2013) 《親愛媽咪》(2014)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2016) 《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英語:TheDeathandLifeofJohnF.Donovan)》(2018) 《馬提亞和馬克西(英語:Matthias&Maxime)》(2019) 其他相關 榮譽(英語:ListofawardsandnominationsreceivedbyXavierDolan) 曼紐爾·塔德羅(英語:ManuelTadros)(父親) 閱論編坎城影展評審團獎1946-1969 鐵路英雄傳(法語:LaBatailledurail)(1946年) 彗星美人(1951年) 我們都是兇手(法語:Noussommestousdesassassins)(1952年) 相逢(英語:KnaveofHearts(film))(1954年) 迷失的大陸(義大利語:Continenteperduto)(1955年) 畢卡索之謎(法語:LeMystèrePicasso)(1956年) 地下水道(波蘭語:Kanał(film)) /第七封印(1957年) 我的舅舅(1958年) 沉默的星辰(德語:Sterne(Film))(1959年) 情事 /鍵(日語:鍵(1959年の映画))(1960年) 魔鬼與修女(波蘭語:MatkaJoannaodAniołów(film))(1961年) 聖女貞德 /蝕(義大利語:L'eclisse)(1962年) 切腹 /卡桑德拉貓(捷克語:Ažpřijdekocour)(1963年) 沙丘之女(1964年) 怪談(1965年) 風流奇男子(英語:Alfie(1966film))(1966年) 大風暴(1969年) 1970-1999 隼鷹(英語:TheFalcons(film)) /草莓宣言(英語:TheStrawberryStatement(film))(1970年) 愛 /碧血黃花(1971年) 第五號屠宰場(1972年) 砂制時鏡下的療養院(波蘭語:SanatoriumpodKlepsydrą(film1973)) /邀請(法語:L'Invitation(film,1973))(1973年) 山巔的呼喚(波蘭語:Constans(film))(1980年) 結案(白俄羅斯語:খারিজ(চলচ্চিত্র))(1983年) 雷德上校(德語:OberstRedl(1985))(1985年) 聖女小德蘭(1986年) 光之翼(英語:Yeelen) /親鸞白道(英語:Shinran:PathtoPurity)(1987年) 殺人影片(波蘭語:Krótkifilmozabijaniu)(1988年) 蒙特婁的耶穌(英語:JesusofMontreal)(1989年) 致命檔案(英語:HiddenAgenda(1990film))(1990年) 歐洲特快車 /生命之外(法語:Horslavie)(1991年) 光之夢(西班牙語:Elsoldelmembrillo) /獨立的生活(俄語: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аяжизнь)(1992年) 戲夢人生 /雨石(英語:RainingStones)(1993年) 瑪歌皇后(1994年) 不要忘記你將死(法語:N'oubliepasquetuvasmourir) /玻璃情人(英語:Carrington(film))(1995年) 超速性追緝(英語:Crash(1996film))(1996年) 日落前決定愛不愛妳(法語:Western(film,1997))(1997年) 雪地裡的魅影(法語:LaClassedeneige(film)) /那一個晚上(1998年) 情歸何處(葡萄牙語:ACarta(filmede1999))(1999年) 2000-2019 老師的黑板 /二樓傳來的歌聲(瑞典語:Sångerfrånandravåningen)(2000年) 妙想天開(2002年) 少女總統(英語:AtFiveintheAfternoon)(2003年) 熱帶幻夢(2004年) 青紅(2005年) 紅路(英語:RedRoad(film))(2006年) 茉莉人生 /寂靜之光(2007年) 政壇風雲(義大利語:Ildivo(film))(2008年) 蝙蝠:血色情慾 /發現心節奏(2009年) 吶喊的男人(法語:Unhommequicrie)(2010年) 守護天使波麗士(法語:Polisse)(2011年) 天使威士忌(2012年) 我的意外爸爸(2013年) 親愛媽咪 /告別語言(2014年) 單身動物園(2015年) 2016美國甜心(英語:AmericanHoney(film))(2016年) 當愛不見了(2017年) 我想有個家(2018年) 悲慘世界 /殺戮荒村(英語:Bacurau)(2019年) 2020-至今 阿赫德的膝蓋(英語:Ahed’sKnee) /記憶(2021年) 註:1946年該獎項名為「國際評審團獎」;1951-1959年、1961-1966年與1995-1996年間該獎項稱為「評審團特別獎」,其中1995年同時分別頒發「評審團特別獎」與「評審團獎」。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慈母多惡兒&oldid=70549866」 分類:​2014年電影作品2010年代劇情片加拿大劇情片2014年加拿大電影作品機能不全家庭題材電影蒙特婁背景電影法語電影札維耶·多藍電影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CS1法語來源(fr)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Беларуская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ietuvių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srpski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