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人生才是真- 今日定安報- 手機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活的有滋有味,不外乎物質上的滿足,而生活的恬淡,則是精神上的享受。

生活恬淡,與物質無關。

生活恬淡,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心境,雲水禪心的修為,高山流水的情懷。

恬淡人生才是真 作者: 時間:2016-11-15 次數:425 語音閱讀:     豪華落盡見真淳,恬淡人生才是真。

一個人,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容易,把生活過得恬淡,則需要一種心境,一種修為,一種情懷。

生活的有滋有味,不外乎物質上的滿足,而生活的恬淡,則是精神上的享受。

生活恬淡,與物質無關。

生活恬淡,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心境,雲水禪心的修為,高山流水的情懷。

  不要被所謂的“快節奏”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不要被各種欲望迷離了我們的雙眼。

生活需要恬淡,需要一種穿梭在燈紅酒綠中不迷失自我的靜定,需要笑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的寫意淡然,需要於馬不停蹄的奔忙中,適時地徐行信步,翻曬內心的明晰澄澈。

  恬淡人生的追求不僅讓人更敬業,還能讓人更樂業。

手挽一縷柔和的晨風,腳踏雨後清涼的黃土,吸吮沉寂一夜的清新空氣,帶著舒心與愜意,便開始了一天的教學工作之旅。

來到自己每天最熟悉得工作環境,只要看到一張張稚嫩的笑臉,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眸,內心便充滿無限激情,總願傾我所有,無怨無憂。

我要引領他們在喧囂浮華的紅塵中用冰清玉潔得心去觀花開花落,賞雲卷雲舒,識天宇蒼穹。

讓他們學會用夢的翅膀翱翔,用靈魂的畫筆勾勒出世間的真情與坦誠。

我要借學校這塊神奇的草場,牧出一顆顆鮮活的心,塑出一個個芳香的魂。

我就是這樣一個極平凡的放牧者,用摯愛書寫人生的篇章。

每天,時時刻刻都在體會學生的每一個細微的舉動,欣賞學生每一個甜蜜的微笑,揣摩學生每一次情緒波動。

讓精彩駐足於學生心裏。

  恬淡人生是人生的最大福分。

人生最大的福分不是財富的多少,不是權力的多大,而是人生的恬淡。

生活恬淡的人,如菊,花開陌上,不俗不媚,芬芳天涯。

生活恬淡的人,似蘭,花開幽谷,寂寞無語,香染紅塵。

世人景仰的周恩來總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臨終前囑咐妻子鄧穎超“我死後你要搬出中南海。

”革命一輩子,死後沒有一分錢個人存款。

方志敏是我黨高級幹部,被捕之後,敵人想從他身上發筆橫財,可搜遍全身“一塊大洋也沒找到。

”敵兵驚嘆“像你這樣的大官還會沒有錢?”人民公仆孔繁森官至地委書記,不幸殉職後,清點遺物才知,其存折上只有幾元錢的積蓄,而他的錢都捐助給了需要捐助的人……以上這些人,都是守得住清貧,把恬淡人生當成最大福分的人。

他們心境平和、心靈高貴,視名、權、利如糞土,心境淡泊如一潭清水。

他們看淡榮辱、看淡名利,意志堅定,方向明確,永遠不被貪念侵蝕,不被虛榮蒙蔽。

  社會越繁華,生活越富有,我們越需要恬淡的人生。

站在高處俯瞰眾生固然是一種大氣魄,然而,五彩霓虹車水馬龍的城市裏,有多少是繁花一現的空幻,有多少是盈盈笑顏的假面?逐著物欲得失的洪流漂浮,終究會找不到自己最初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在欲望的膨脹中無所適從,擁有的越多,渴望攫取的越多。

這時請不要忘記,靜下心來,問自己:什麼才是我的追求?其實我們的夢想很純粹,本不需要承載這麼多沉重的附庸。

抓住自己的風箏,它也許不是最好的,但那是你的。

知足,方可恬淡生活。

  恬淡人生更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

宋代大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記述過這樣一個意義深遠的故事:“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於梧、藤間。

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惡不可食。

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在面對顛沛流離的人生憂患時,蘇軾以豁達淡泊的心態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容而不急進,自如而不強求,穩重而不浮躁,堅忍而不墮落,而他的弟弟黃門公卻以消沉悲觀的態度對待生活,看到的是處處蒼涼,烏雲密布,陷入痛苦的深淵中,難以自拔。

心態決定人生的態度,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使人獲得一種靈魂上的升華。

從蘇軾身上,我們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種智慧。

智慧的人生,就在於能夠理智地取舍,恬淡地保持一顆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諸葛亮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姿態;洪應明所說的“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愜意;王陽明所說的“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灑脫;朱熹所說的“事理通達而心氣和平,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的隨和。

  恬淡是對自然的一種景仰,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對人生的一種堅守;它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誘惑,律己寬人,謹慎執著,永葆人性本色。

人生在世,求恬淡二字,不亦樂乎?能夠擁有恬淡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至美。

版權所有:定安縣新聞辦瓊ICP備11000377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