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員工生產力的7個建言!伊隆馬斯克:開會是最浪費生命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大型會議浪費了人們的時間 · 2、除非事情緊急,否則別開會就不要召開 · 3、請不要參加根本與你無關的會議 · 4、不要混淆行話 · 5、溝通不要太過多層使效率 ...
ESG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國際全球焦點提升員工生產力的7個建言!伊隆馬斯克:開會是最浪費生命的事最有資格的人,分享最一針見血的建議文/魯皓平 2018-06-26瀏覽數161,550+人稱「鋼鐵人」、創辦特斯拉汽車和PayPal的伊隆馬斯克(ElonMusk),堪稱是現代職場最具代表性的優秀領導人之一,他有著前瞻的思考能力、劃時代的革新變革,不僅為許多創業人士立下了絕佳典範,從不在學習這段路懈怠的過程,更是你我都應該學習的榜樣。
這位47歲的企業家日理萬機,他目前正在利用SpaceX徹底改變航天工業、拓展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之版圖,並推動Neuralink和Boring公司的神經科學技術和運輸業務產業發展──他近乎是個完人,而在近日他寫給員工的信當中,他分享了建議員工能提升生產力的7個法則。
1、大型會議浪費了人們的時間週會、月會、跨部門會議,伊隆馬斯克說,過度的會議是大公司最令人詬病的災難,而隨著開會時間不斷被推遲,情況肯定會變得更糟。
「除非你可以確定會議內容能提供全體員工更大的價值,否則請盡量減少所有的大型會議,若是真的有特殊情況,還請開得愈短愈好。
」2、除非事情緊急,否則別開會就不要召開你可曾想過,開會時,到底主要都在談些什麼嗎?是討好主管、老闆的面子,還是聽一大堆根本未必與自身工作相關的分享和建議?一場會議往往動輒數小時,而真正的重要工作卻因會議而耽擱、最終導致加班。
為此,伊隆馬斯克就強調,「除非你正在處理一件非常緊急的事情、必須大家集思廣益的想辦法,否則請除掉頻繁的會議;而一旦緊急事項得到解決,會議頻率就應該準確降低。
」3、請不要參加根本與你無關的會議很多時候,你一定經常莫名奇妙的被拉進各種不同的會議,然而卻在會議室裡面待了幾個小時,最終卻一無所獲的離開──畢竟這會議根本完全與你無關。
伊隆馬斯克叮囑員工,「開會開到一半,如果發現會議內容完沒有價值,歡迎你假裝接到重要電話而離開;離開並不是無理,而是硬要把一個人留在會議室裡面浪費時間,是更不禮貌的。
」4、不要混淆行話所謂的行話,是指一些特定專業人士之間的溝通用語,往往為了幫助討論議題,使得用語當中有許多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簡化,進而可能會直接使用縮寫而不必附加解釋。
為此伊隆馬斯克特別交代,「不要在特斯拉的硬體、軟體或業務流程中使用首字母縮略詞或無意義詞,因為一般來說,任何需要解釋的東西都會阻礙溝通,我們不希望人們為了在特斯拉工作而必須記住縮寫短語表。
」5、溝通不要太過多層使效率下降 很多時候,當我們想要與某一位高層主管溝通時,必須先透過主管的建議、祕書的安排,繞了好幾圈以後才會收到正確的答覆;亦或者,明明是件小事,卻要透過層層安排才能執行,這是伊隆馬斯克很討厭的「官僚文化」。
在他的公司中,基本上員工都是平等的,沒有垂直的地位分別,「因為透過指揮鏈來傳達事情,根本只會讓工作效率大為降低。
」6、如果你要和某人直接連繫,請直接進行接續著溝通的原則,溝通不順暢的系統,是伊隆馬斯克最忌諱的弊病,如果你有建議想要提供給老闆,卻必須先透過主管、主管傳達給經理、經理再告知部長、部長再分享給總經理時,你絕對不可能表達出正確的想法。
「許多公司問題的一個主要來源,是部門之間的溝通不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允許各部門、職務之間的信息自由流通。
」7、不要浪費時間遵循愚蠢的規則每一間公司,一定都有令人感到荒謬的愚蠢行徑,甚至一些不成文的流傳規定,很容易使得員工生產力下降,甚至發展也受到限制與阻礙。
伊隆馬斯克分享,「一個大方向:遵循常識做為你的依歸。
如果盲目地不斷依循從前可能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所訂定的準則,只會干擾員工的創造力。
」(圖片來源:wccftech、websummit、theverge、ted)延伸閱讀真實版鋼鐵人揭開新矽谷傳奇神祕面紗你也可以成為主導自己未來的「鋼鐵人」!特斯拉CEO馬斯克自揭性格黑暗面職場生涯全球焦點熱門文章1全員逃走中?台大「這系」50%學生申請轉出2自己開車出門玩10天!陳小涵:沒人趕、沒人管,不用配合別人好自由3製鞋獲利王!鈺齊故意「不湊熱鬧」,讓冷門鞋款業績大熱4科學家解謎:染上新冠肺炎痊癒後,還會再次確診嗎?5石斑魚內外銷都很難推?養殖業者分析3大原因陷困境熱門快訊搶先體驗!全新「怡漾」無標籤水徵件截止倒數!2022鼎革獎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2年6月號小齒輪大增速,鈞興EPS超8元,咬合E-bike兩輪商機達方綠能營收近百億,E-bike品牌和零件憑什麼出海皆有成?神防疫!小港醫院守護南國門,AI判讀確診僅1秒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5月號仁寶、和碩5G網通新品齊發,原來是向這兆元產業看齊?「玩美移動」張華禎:我姓張Chang,所以喜歡change改變花旗退場後,誰是消金新龍頭?3大觀察點看外銀在台版圖消長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4月號立訊長驅直入電動車,想成新跑道的「第二個鴻海」?有一種蘭叫「烏克蘭」爆紅,台灣育種之父花5年研發極品敲響小國軍備警鐘!台灣後備改革,還缺哪幾塊拼圖?購買訂閱目錄電子雜誌最新出版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
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
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70位領袖預見永續新未來華人社會最高規格的年度盛會本專刊記錄了第19屆高峰會的論壇精華內容,是70位與會貴賓的思想結晶、參與盛會者的美好回憶,也是未能參與者的最佳跨年讀物。
在這202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大動盪時代拿回退休自主權後疫時代,通膨和失業率一起囂張;經濟頹靡與復甦一起共舞,一個波動、脫序,卻又嶄新的大動盪時代隱然成形。
過去170年,美國曾發生33次經濟衰退,有20個年度通膨率2022研究所指南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波瀾,產業更是加速轉型,對於即將於進入職場的新世代新鮮人們,想要準確預測2030年工作趨勢,《遠見》獨家剖析未來人才地圖,替廣大莘莘學子搶占未來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沒有人可以一輩子當主角!寇世勳:中年男要想通,一直糾結只會延長痛苦別把同事當朋友?心理醫師:如果你在工作中沒有朋友也沒關係不管立足點有多低,你都能抬頭看!《孟買女帝》教我的4個工作哲學疫情後想出國玩?研究機票錢後恐怕會貴到令人卻步馬斯克也是個「傳統」老闆?他認為沒進公司的員工就是沒在工作遠見線上書展最高回饋1年雜誌自己開車出門玩10天!陳小涵:沒人趕、沒人管,不用配合別人好自由房市買氣凍!最新調查:買房意願創3年新低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