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財務報表(英語:Financial statements),簡稱財報,是一套會計文件,它反映一家企業過去一个財政 ...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財務報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會計學 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主要類別 審計 預算 成本 法務 財務 政府 管理 社會 稅務 主要概念 會計師 會計期間 會計科目 會計方法 記實轉虛制 記虛轉實制 簿記 現金流量預測 科目匯總表 普通日記帳 特種日記帳 現時購買力會計 主營業務成本 易貨額度 借方和貸方 複式簿記 按市值計價會計準則 先進先出和後進先出法 GAAP IFRS IAS 管理會計原則 折扣 折舊 商譽 原始成本 配比原則 收入確認 日記簿 分類帳 試算表 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 現金流量表 權益變動表 綜合損益表 留存收益表 財務報表附註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XBRL 會計處理流程 傳票 分錄 過帳 試算 工作底稿 調整 結帳 編表 審計 審計報告 控制自我評估 財務審計 GAAS/ISA 內部審計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 會計資格認證 中國註冊會計師 初級會計職稱 中級會計職稱 高級會計職稱 CIA CA AIA CPA CCA CGA CMA CFE ACMA 閱論編 財務報表(英語:Financialstatements),簡稱財報,是一套會計文件,它反映一家企業過去一個財政時間段(主要是季度或年度)的財政表現,及期末狀況。

它以量化的財務數字,分目表達。

財務報表能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進一步幫助經濟決策。

財務報表是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下有選擇性地報告財務狀況,是現實經濟狀況的近似描述。

目次 1組成文件 2相關報告 3註釋 4另見 5外部連線 組成文件[編輯] 過去有所謂「財務三表」的說法,指的是企業財務報告中最基礎運用的三種財務報表,這三種報表分別是損益平衡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表)、現金流量表,其中「現金流量表」是從「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兩者間推算而得,具有驗算效果。

除上述財務三表外,亦有人提出所謂的第四表與第五表,第四表為股東權益變動表。

四表的功能如下: 利潤表/損益表(ProfitandLossAccount):它反映企業收入、支出及盈利的表現。

資產負債表(BalanceSheet):它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及資本的期末狀況。

現金流量表(CashFlowStatement):它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來龍去脈,當中分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融資活動三部份。

股東權益變動表(StatementofStockholdersEquity) 亦有人納入「盈餘分配表」作為第五份報表,但其地位與使用性仍無法與前三表相提並論。

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中,財務三表和「股東權益變動表」的名稱和內容結構略有調整: GAAP制 IFRS制 利潤表(IncomeStatement)或損益表(ProfitandLossAccount) 綜合淨利表/綜合損益表(StatementofComprehensiveIncome) 資產負債表(BalanceSheet) 財務狀況表(StatementofFinancialPosition) 現金流量表(CashFlow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StatementofCashFlows) 股東權益變動表(StatementofStockholdersEquity) 股東權益變動表(StatementofChangesinEquity)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修改報表名稱的目的是讓它的名稱和所彰顯的功能更為接近,惟IAS1並不強制要求企業須依新的報表名稱稱呼其財務報表。

[1] 相關報告[編輯] 金融 金融市場 資產 債券市場 商品市場(英語:Commoditymarket) 衍生品市場(英語:Derivativesmarket) 外匯市場 貨幣市場 櫃檯買賣 私人股權投資 不動產 現貨市場 股市 參與者(英語:Financialmarketparticipants) 投資者 機構投資者 零售 投機 位置 國際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中心 金融工具 現金 借貸 抵押 證券 債券 股票 保險 期貨 選擇權(看漲選擇權奇異選擇權(英語:Exoticoption)看跌選擇權) 債務擔保證券 信用違約交換 存款 定期存款(存款證書) 信用額度 信用證 金融衍生工具 賠償(英語:Indemnity) 附買回協議 銀團貸款 公司金融 通用 會計學 審計 資本預算 信用評級機構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報表 交易 槓桿收購 收購 結構性融資 風險投資 稅務 稅負倒置 避稅港 移轉定價 個人理財 金融信用 /消費者債務 僱傭合約 財務規劃 退休學生貸款 公共財政 財政支出 政府最終消費支出 政府運作財富再分配 轉移支付 財政收入 稅收赤字 政府預算公債 非稅收收入 支付憑證 銀行 中央銀行 存款 部分儲備金體系 全儲備銀行業務 借貸 貨幣供給 金融監管(英語:Financialregulation) ·金融法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ISO31000 金融業的專業認證 基金治理(英語:Fundgovernance) 經濟史 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史(英語:Historyofprivateequityandventurecapital) 經濟衰退 股市泡沫(英語:Stockmarketbubble) 股災 會計醜聞 閱論編 財務報表當中財政報告附註,它說明會計政策、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

在財政報告中,如果附有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它可信性將會更高。

所以在每年六月的股東會上,財政報告一般要附有會計師報告。

在上市公司中的公司年報,按上市規則,除了財政報告,還有董事長的業務報告、企業管治報告等多份非會計文件。

不過,股民最關心的,還是公司年報內的配息建議,及分析財務報表上的財務比率。

註釋[編輯] ^《介紹修訂之國際會計準則公告第一號-財務報表之表達》PDF (187 KB) 另見[編輯] 財務三表 會計學 財務審計 財務分析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財務報表的表述 公司治理 年報 外部連線[編輯] TWSE-公開資訊觀測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香港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司年報中的財務報告 閱論編會計種類 財務會計 成本會計 報表 資產負債表 綜合損益表 現金流量表 項目 營業收入 銷貨成本 營業費用 折舊 資本支出 毛利潤 淨利 規範控制 AAT:300045075 BNF:cb11979217r(data) GND:4162679-5 LCCN:sh85048313 NARA:10630790 NDL:0057454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財務報表&oldid=70475381」 分類:​財務報表會計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नेपालीNederlandsNorskbokmålPapiamentu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cilianu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