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抗日人物誌(五) @ 晨星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0602151139南瀛抗日人物誌(五) ?地理歷史. 陸、結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台南縣武裝抗日運動之分期 台灣民主國的瓦解,日本「始政」式開始,象徵 ...
晨星曾文溪沿岸風土民情及南瀛探索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602151139南瀛抗日人物誌(五)?地理歷史陸、結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台南縣武裝抗日運動之分期
台灣民主國的瓦解,日本「始政」式開始,象徵台灣淪落殖民地的開始。
表面上日本人正式統治台灣,但台灣人的潛在民族意識,正如火如荼暴發出來,他們抗拒日人的統治,從無言的抗爭,到武裝抗日運動,可說是前仆後繼,史不絕書。
此種不屈不撓的抗日活動著實困擾日本當局,讓他們疲於奔命,也應會著當年李鴻章對伊藤博文提出的警告:「台地三年一小叛,五年一大叛」。
王詩琅在《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一書,將台灣武裝抗日劃分二期,而第一期又再分為三階段:
「我們綜觀五十一年間的抗日運動,以其性質而言,大略可以把它分為兩個時期:一是乙未日人佔據台灣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抗日時期;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到本省光復為止,受過民主自由和社會主義思想影響的非武力抗日時期。
」
「前期武裝抗日時期,嚴密地說起來,又可再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乙未割台,光緒二十一年五月,日人登陸澳底,到是年十月,台灣民主國瓦解,劉永福孤掌難鳴,以至內渡為止,日軍以武力平定全台清軍、義軍的時期;第二階段是:是年年底起,到光緒二十八年,各地一連串繼起的義民武裝抗日的時期;第三階段是日俄戰爭結束後,光緒三十三年一月發生的新竹廳蔡清琳領導的北埔事件起,包括羅福星的苗栗事件,至民國四年九月,焦吧哖事件為止的時期。
」
本書敘述所涵蓋的時間,就是王詩琅先生所謂的武裝抗日時期,我也將其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一八九五年十月上旬,至十月底,台南府城被日軍敉平為止。
十月上旬,「近衛師團」和「混成第四旅團」為包抄台南府城,路過台南縣與我義軍因拒敵而發生的武裝抗日事件,雖短短一、二十天,但大小戰役數十場,我義軍犧牲慘重,但卻展露了台灣人愛國情操。
第二階段:從是年十月底起,至一九一四年五月止,此期間,除一九一三年六月李阿齊領導的關廟起義、一九一四年五月羅臭頭領導的六甲起義外,還有阮振、陳向義、曾春華、丁南金、林朝炭、林朝取、方大戇……等抗日事件。
第三階段:為日據時期台灣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焦吧哖事件為主軸,牽連之地,遍及全省,牽連人物之多,是所有抗日事件之最,被判處死刑者,在世界司法審判史上,可說是罕見。
(二)「南瀛武裝抗日史」、「南瀛抗日人物誌」
本書定名《南瀛抗日人物誌》,顧名思義應以「抗日人物」報導為依歸。
但,詳查官方及民間抗日史料,發現「台南縣的抗日人物」之多,雖為全省之冠,但有事蹟傳世者鮮矣!也許當年參與抗日者,皆是市井小民,在民族意識的牽引下,倉卒加入戰鬥行列,事敗,一一被捕或逃遁;而其家人生怕惹來殺身之禍或牢獄之災,皆「禁語」或「走避是非之地」。
至於沒參與抗日者,噤若寒蟬,連屁都不敢放,以求自保。
時間會沖淡人們的記憶,雖然日人走了,改朝換代了,但黃土下抗日義士的生平事蹟,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美麗傳說與軼聞。
「傳說」與「軼聞」不大講究時空的正確性,只要故事結構完整,情節曲折離奇,定大受歡迎。
但「地方誌」所追求的非「緊張刺激、曲折離奇」,而是「時空的正確性」,因此《南瀛抗日人物誌》浮出檯面的「抗日人物」並不很多,故無法如一般專以「人物誌」為述寫方式的專書格式,故而採以「抗日事件」來敘寫,從事件逐一介紹人物,希望藉此將台南縣抗日人物串連為一部南瀛抗日史。
(三)徵文難,考獻難
連橫在《台灣通史序》有這麼一段話:「斷簡殘篇,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
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
……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
」一八九五年距今已超越百年,喜歡蒐集古董者,都這麼說:「一件文物超過百年,謂之古董,反之為民藝品。
」台南縣的抗日事件,有些為「古董級事件」,既然為古董級,在採訪上一定困難重重,摸不著邊,縱然找到「耆老」,但他們的「故事」來自「口耳相傳」。
口耳相傳最容易「添油加醋」,而「油醋」分量的多寡,形成爾後各種不同版本的出現。
竹篙之神——林崑岡,就是一椿顯明的案例,筆者遍訪將軍鄉西甲地區的耆老,也拜訪林崑岡的後人,答案參差,連最基本的生卒年,都出現不同版本。
至於像「焦吧哖事件」這種「民藝類」的抗日事件,它離我們這輩,也只七十幾年「爾魯已」,但採訪所遭受的命運,與「古董級」差不了多遠。
最簡單的例子:余清芳、江定於一九一五年七月八日,攻擊小林警察官吏派出所;同年八月三日晚上,火攻崗仔林警察官吏派出所。
這二棟警察派出所的建築物依在,但事件已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換回的答案是:「有嗎?為什麼連我們這麼大歲數的老大人都不知道?」分析原因:如果不是人們健忘,那就是過去的「誌書」、「民間著述」有誤、胡扯。
很慶幸的是,過去文史學界的老前輩,曾針對這些為國捐軀的抗日人物,發表為數不少的珍貴史料;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也將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有關抗日的檔案,彙編公諸於世;再加上許佩賢教授又將原為日本參謀部編《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第八編第三十五章,及第十篇第三十九章至四十二章翻譯,交由遠流出版社出版一套相當珍貴的《攻台戰紀》。
我嘛「魚鰡巡便空」,鳩佔鵲巢地將相關篇章抓出,然後依年代將人、事、物作妥善的安排、整理、改寫成這本《南瀛抗日人物》,在此我要感謝本書「參考書目」中,每本專書、專論的作者們;也感謝本縣文史老前輩陳春木老先生,提拱三十幾年的採訪資料,並帶領筆者穿越時空,走訪當年「焦吧哖事件」的地與物。
記得筆者規劃撰寫這本《南瀛抗日人物誌》時,文化中心主任煞有先覺的道:「寫到最後,搞不好變為『焦吧哖抗日人物專書』。
」憑良心講,我也有這種疑慮。
接手後,馬上擬定撰寫計劃,怕字數不夠,曾計劃在書後附加「台灣史年表」;也計劃將「抗日人物」由「武裝抗日」延伸到「文化抗日」、「農工民抗日」;如再找不到資料,著手調查「台南縣抗日人物祠廟」,增加篇幅,豐富內容。
最後敲定本書的內容章節為:「抗日人物」以「武裝抗日事件」為主,輔以「抗日人物祠廟」,每一章節增列年表,俾便讀者查尋相關年代。
(四)荒煙蔓草中,踏尋抗日人物祠廟
在本書的某一章節,我曾寫著:「台灣廟宇的發展模式有其脈絡可尋,大抵可分為:唐山過台灣的「祖廟型」、食好鬥相報的「分靈廟」、立地成神的「英烈廟」……。
所有台南縣的抗日人物廟宇,當然歸屬於「英烈廟」,因為他們拋頭臚、灑熱血,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後人為了感念其義行,配合宗教理念,塑像、建廟而祠之;如以非宗教觀點來看這種紀念烈士的形態,就把它當成古代諸多偉人雕塑銅像,供後人瞻仰一般。
」
為探尋南瀛抗日人物祠廟,我以鄉為單位,逐一拜訪當地耆老,才查到十餘座,我想還有諸多湮沒於荒煙蔓草中,或者因年代久遠,無法判斷主祠神明是否為本書要尋找的對象,譬如:
北門鄉的「邱二爺」祠廟,據當地父老云,邱二爺滿靈驗,常身著日本官服,現身在其管轄的北門鹽場內,但問及:邱二爺的身份,有謂日本人,也有說是台灣人。
如果是日本人,為何在推行「皇民化運動」的當下,卻姓邱,而非日本姓氏;其二,以民族意識形態論之,台灣人幹嘛那麼虔誠地去祭拜一位我們抗日的對象。
最近筆者再度參訪,發現邱二爺已升格為正神,塑金身,戴官帽,穿中國服飾了。
「邱二爺」可謂是「人物身份糢糊」的典型,亦有一種是「事蹟無從考據者」。
如:善化「十九公祖廟」,只知供奉抗日人物,但事蹟、人物背景闕如,筆者多次走訪,也問及年已七十幾歲高齡,自幼生長在附近的一位老太太,依舊無法尋出脈絡,掛在牆角的一塊木匾寫著簡略沿革:「清末國力式微,甲午敗戰,將台灣割讓日本,是年日兵攻打台灣,自北部澳底登陸,沿道南攻,當時愛國志士奮勇抗日,以身殉國不知凡幾。
當日軍攻至社內,村中英勇志士十有九人,極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全數罹難於此,村民為紀念其英勇愛國事蹟,在此建祠,藉慰在天之英靈。
」其實像此類型的祠廟滿多,我們只能藉此帶過,台南縣有這麼一座抗日人物的祠廟,為何有此廟?建廟緣由為何?我想人們也不會去追查,他們要的是:「保國弘恩安社稷,生民崇德覆桑榆」的那種風調雨順,家戶平安,並得良田千頃,春秋有獲、庄容漸興的實質生活。
至於為何抗日人物祠廟,都是一些不見經傳的抗日義士,為何他們這麼有能耐,讓信眾建祠祀之?有些仍依神蹟為之,而以「托夢」或「扶乩」為主。
有道是:「心誠則靈」,在寧可信其有的情況下,管衪何方神聖,既然衪們敢「托夢」、「扶乩」示之,眾生也樂意建廟,並來柱馨香,開口祈求護佑境緣。
此種建廟緣由,相互「祈求」遠大於因紀念、感恩、敬佩而建祠奉祀的抗日人物祠廟。
「靈」的世界非咱們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因此這類祠廟主角人物的抗日事蹟也只能藉由「乩童」之口來追述,正確性與否,讀者應心知肚明。
目前社會經濟層面不錯,家家錦衣玉食,迎神建廟蔚為時尚,不若昔日農業社會,經濟蕭條,三餐不繼,何來閒工夫迎神拜佛。
民間有句俗語:「寧願一個堀(池塘、魚塭),無愛一仙佛。
」池塘、魚塭可養殖賺錢,而神佛的蒞臨,最起碼得花費一大筆購買「香、紙」的錢。
現社會經濟一起飛,抗日義士的英靈,本為「有應公」身份,結果托台灣「經濟奇蹟」之效,「裝金身」、「升格為正神」,狹隘祠堂,翻修為金碧輝皇、秀麗典雅、氣勢雄偉的閩南式廟構。
本書雖只列舉十幾座抗日人物的祠廟,但如從中探討這些祠廟的建置緣由、人物與時代背景,除可補強充實「南瀛抗日人物誌」的內容外,並可從中了悟民眾對抗日英烈的崇拜,以及台灣廟宇文化的另一層面。
(五)浩氣四塞,草木含悲
戰爭是殘忍的,而莫明其妙被丟棄,則謂之人間悲劇,台灣所遭遇的命運,恰如拋棄街旁的棄嬰,任人宰割,連選擇自已前途的權利皆無。
為了尋回自已的自尊,悲劇中人物走出幕前,冀望藉著微弱的力量,喚醒稍有民族自覺的台灣人,勇敢踏出,「抗日事件」因而層出不窮地在台灣各角落展開。
如今,抗日人物的英烈精神,猶如荒煙中的蔓草般,牽絲扳藤;後人在理不斷,剪不斷的情況下,乾脆當個「快樂失憶人」。
諸君如若懷疑,大可請教書中所列抗日人物祠廟中的各負責人,請他們談談奉祀主神的英烈事蹟、時代背景,包讓您恍然大悟,原來這兒的信眾好可愛,大部份人都是「看人拜,就綴人拜」、「廟內起鼓,厝內就拜拜」。
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與日本,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台灣光復,回歸台灣人的懷抱。
而當年在民族覺醒中,以堅毅不撓之精神,與日人相搏的那些烈士,如今有的進塔安葬,有的為公墓中的一坏土,更有的不知被拋棄何處;運氣好的,可在誌書中見其小傳或名諱,不過大多為人們心目中「抗日人物」罷了。
話又說回來,重義輕生之士謂之烈士者,抗日人物皆烈士也,他們的底目就是以「驅逐日人,光復台灣」為其宗旨,縱然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故其死後的歸處為何?並不是他們追求的。
《南瀛抗日人物誌》無法鉅細靡遺的將烈士們的精神作一詳盡交代,也無法將烈士的名諱一一列出,實誠筆者之羞也。
如有較新資料或遺漏部份,盼讀者能提供,以俾日後再版時補正。
http://www.action.com.tw/tech/taiwan/taiwan-6b.htm晨星/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南瀛抗日人物誌(四)|日誌首頁|歷屆台南縣長上一篇南瀛抗日人物誌(四)下一篇歷屆台南縣長回應
dawnstarlove's新文章己亥年春季活動103.7.13外塭崇聖宮池府千歲進香回駕遶境103.5.21佳里菜寮朝安宮甲午年入火安座往佳里興震興宮參香103.2.3佳里金唐殿甲午年蕭壠香科─六安宮吉進堂八家將開館台南癸巳年建醮日程表資訊匯整無名小站即將進入唯讀,未來資料將轉移至天空發表台南三山國王廟往廣東霖田祖廟進香謁祖回駕遶境大典高雄燕巢角宿天后宮南路媽癸巳年科進香請火大典歲次癸巳年台南市全台白龍庵五靈堂啓建金籙三朝慶成祈安建醮大典日課表歲次癸巳年台南竹篙厝聖恩佛祖會三朝慶成祈安建醮大典日課表
自由欄位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dawnstarlove'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線上人數
關鍵字
理財資訊Hinet股市網鉅亨網金屬期貨雅虎首頁天空yam部落西港慶安宮媽祖宮開基鹿耳門天后宮佳里金唐殿資訊網佳里刈香情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台灣傳香晨星的部落格集慶坊討論版五塊厝討論版
我的相簿
廣告
延伸文章資訊
- 1南瀛抗日人物誌(五) @ 晨星 - 隨意窩
200602151139南瀛抗日人物誌(五) ?地理歷史. 陸、結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台南縣武裝抗日運動之分期 台灣民主國的瓦解,日本「始政」式開始,象徵 ...
- 2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 - 國家圖書館
臺南縣武裝抗日運動之分期頁296. 「南瀛武裝抗日史」、「南瀛抗日誌」 頁298. 徵文難,考獻難頁299. 荒煙蔓草中,踏尋抗日人物祠廟頁301. 浩氣四塞,草木含悲頁304.
- 3南瀛探索/第八章/第十節 - 维基文库
1977 〈噍吧哖起義抗日烈士紀念碑碑記〉,《南瀛文獻》第22卷合刊,臺南:臺南縣政府。 ... 1994 《南瀛人物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4南瀛抗日人物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南瀛抗日人物誌(一) @ 晨星:: 隨意窩Xuite日誌http://163.26.161.136/book/book(1)/book(1)-1-1.htm 回歸歷史現場(一)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 5【南瀛抗日人物誌】《肆、一九一五年的焦吧哖事件》 - udn城市
為使網友們更加了解台灣的過去,與日本究竟在台灣做了什麼,blackjack十分榮幸的獲得涂順從先生的授權,得將他關於《南瀛抗日人物誌》的系列文章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