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孟克《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 求真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世紀以來,孟克《吶喊》畫中暴風雨般的雲彩被許多藝術史學家和收藏家解釋為畫中主角的內心投射、一種恐懼的存在主義象徵。

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目錄 1吶喊 2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作 34個版本的《吶喊》 4《吶喊》的前身 5畫風 6孟克簡介 6.1存在性焦慮 7我們都在吶喊 8視頻 9參考資料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 178.128.221.219 建立帳號登入 工具 閱讀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德華·孟克《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 搜尋 原圖連結」 愛德華·孟克《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愛德華·蒙克(EdvardMunch)1893年創作的《吶喊》-它是美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第二名畫。

幾世紀以來,孟克《吶喊》畫中暴風雨般的雲彩被許多藝術史學家和收藏家解釋為畫中主角的內心投射、一種恐懼的存在主義象徵。

目錄 1吶喊 2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作 34個版本的《吶喊》 4《吶喊》的前身 5畫風 6孟克簡介 6.1存在性焦慮 7我們都在吶喊 8視頻 9參考資料 吶喊 在一片沸騰的天空下,黃、橙、紅三色交相輝映,一個男女莫辨的人站在橋上。

他身上那超現實主義的藍色衣服蜿蜒有致,似乎要匯入身後的湖綠色、靛藍色和群青色的背景,他抬起兩隻長長的胳膊托住面頰,就像一具骷髏,頭頂已經沒了頭髮。

他恐懼地瞪大雙眼,發出驚恐的尖叫。

儘管遠處有些許正常的元素——橋上有兩個人,峽灣裏還有一艘船——但畫面上的一切都充斥著原始而壓抑的恐怖氛圍。

[1]. 表現主義風格的代表作 表達了強烈的「存在性焦慮」 畫面的主體是在血紅色映襯下一個極其痛苦的表情,紅色的背景源於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灰把天空染紅了。

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

這套組畫題材範圍廣泛,以謳歌「生命、愛情和死亡」為基本主題,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

4個版本的《吶喊》 原圖連結」 蒙克一生總共創作了4個版本的《吶喊》,最早的版本完成於1893年。

分別是藏於奧斯陸孟克博物館的版本(蛋彩畫、紙本,83.5×66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73.5cm)、藏於孟克博物館的版本,和私人收藏版。

1895年畫家把作品製成平面印刷以大量複製,至今使用最初的畫框,也四個版本中唯一的私人收藏。

自1994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之後皆失而復得。

1895年,首創作品至今仍然使用最初的畫框,這也是4個版本中唯一被私人收藏的。

2012年,它曾經短暫保持過藝術作品拍賣成交價格最高紀錄。

當時,經過12分鐘的競拍後,它最終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將近1.2億美元(7,500萬英鎊)的天價成交。

買家是美國金融家利昂·布萊克(LeonBlack),他現在將這幅作品租借給紐約新美術館(NeueGalerie)的「蒙克與表現主義展」(MunchandExpressionism)進行展出。

《吶喊》的前身 1892年,蒙克繪製了《吶喊》的前身《日落時的陰鬱情緒,絕望》(SickMoodatSunset,Despair)。

畫面的構成與《吶喊》非常相似——血色的天空,3個人站在橋上、湖水和景色都塗成了藍綠色。

然而,儘管那幅畫在當時看來有些激進,但卻並不像《吶喊》那樣離經叛道。

後者是蒙克畫風的一次突破,以強烈的「存在性焦慮」壓倒了早先那「儒雅的憂鬱」。

[2] 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記中記錄了《吶喊》的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陣憂鬱——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

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桿,累得要死——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面,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前進——我則站在那裏焦慮得發抖——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

」 畫風 原圖連結」 孟克多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他的畫風是德國和中歐的表現主義形成的前奏。

在孟克的畫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變藝術風格。

在1880年代,孟克是自然派(比如《漢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見《拉法耶特大街》)。

1892年,孟克樹立了具個人特色的綜合派原始畫風(比如《憂鬱》),在此色彩成為一種象徵,亦是種具有承載功能的元素(比方說《吶喊》)。

1890年代,孟克傾向選擇景深較淺的作畫空間,他經常把畫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孟克簡介 原圖連結」 愛德華·孟克(Edvard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出生於挪威雷登(Løten)軍醫家庭,家中有5個孩子,他排行第二,在克里斯蒂安尼亞(現在的奧斯陸)長大。

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家。

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孟克在晚年說道:「病魔、瘋狂和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且持續的伴隨我一生。

」 存在性焦慮 1880年,孟克為考進了奧斯陸皇家藝術和設計學院。

他的作品也展現了自法國畫家處所受到的影響。

一開始是印象派,接著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藝術造型。

孟克的繪畫儘管風格上是以後期印象派為主,但在主題上卻是象徵派,其繪畫內容在於刻畫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現實。

1892年,孟克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聯盟在11月份舉行的畫展,他的繪畫也成了爭論的主題,為期一週的畫展結束後,孟克待在柏林,成為一個多國人士參與的社交圈其中一員,這個圈子裡有作家、藝術家和評論家,包括挪威劇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孟克為易卜生的幾個劇本設計布景),以及瑞典戲劇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在柏林孟克因銅版畫、石版畫和木版畫的表現成就出名了。

在世紀之交期間的柏林,孟克開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畫),憑著記憶來複製他過去的作品。

[3] 而先鋒派表現主義藝術運動則在20世紀初興起於德國和奧地利。

儘管展覽著眼於是蒙克藝術生涯的後期(他於1944年去世),但仍然為1895年創作的這幅《吶喊》找到了一席之地。

我們都在吶喊 原圖連結」 孟克影響的不只是表現主義畫家,法蘭西斯·培根《尖叫的教宗》(HowlingPope)系列作品也受到了《吶喊》的啟發。

[4] 1984年,安迪·沃荷也創作了一系列絲網印刷作品,用奪人眼球的明亮色彩重新詮釋了《吶喊》。

1998年,翠西·艾敏甚至專門拍攝了一部影片。

在片中,她來到了挪威的一個峽灣,在那裏呼喊了整整1分鐘時間,鏡頭則始終落在水面上。

《吶喊》還是翠西·艾敏最喜歡的繪畫。

]] 塞爾維亞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也說服奧斯陸的居民一起在公共場合尖叫,以此紀念孟克。

英國畫家彼得·多伊格(PeterDoig)在1998年創作了《回聲湖》(EchoLake),裏面有一個幽靈般的警察像孟克《吶喊》裏的主人公一樣抓住自己的頭。

視頻 藝術與批評課程-黏土畫作-《吶喊》(Skrik)愛德華·孟克 參考資料 ↑風傳媒-其實孟克並不瘋!他畫下崩潰吶喊,原來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奇景 ↑BBC英倫網-BBC.com名畫《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鏡週刊娛樂頭條VR體感電影《孟克的吶喊》 解構名畫的世界 ↑雪花新聞-孟克的《吶喊》想表達什麼? 取自"https://factpedia.org/index.php?title=愛德華·孟克《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oldid=1824283" 3個分類:人文社科藝術人物畫家挪威人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2020年9月2日(週三)08:03。

個監視中的使用者 隱私政策 關於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服務條款 手機版檢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