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有什麼區別,能當什麼樣的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各朝代的科舉制度在不斷演化,但整體內核大體相當:分階考試、層層選拔。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有什麼區別,能當什麼 ...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有什麼區別,能當什麼樣的官?
2021-09-04翰林冷知識發表於歷史
關鍵詞:翰林院,秀才,科舉,進士,考試
從隋朝開創科舉制度起,皇權社會的選官制度從被動推舉,逐步向主動應試轉變。
從更需要門第出身品德的主觀性,向才學分析的客觀性過度。
各朝代的科舉制度在不斷演化,但整體內核大體相當:分階考試、層層選拔。
▲科舉考試流程
科舉考試大體分爲四級,依次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與我們的闖關遊戲類似,只有打過前一個關口,才能參加下一個關口的選拔。
當然,難度也是逐級遞增的,過關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少。
▲科舉證書
童試自身可細分爲由易到難的三級:縣試、府試、院試。
一般分別由在地的縣級、府級、州級行政單位舉辦,參加考試的都叫童生,不管丟不丟臉、現不現眼,多大歲數都叫童生。
▲最後一位狀元的書法
只有順利通過縣試,才能參加府試;通過府試才能參加院試。
如果這三級考試都順利通過,就不叫童生了,改稱爲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
秀才就有資格參加下一關府試。
▲江南貢院
秀才裏面考試發揮較好的,被稱爲貢生(注:不叫貢士),他們是可以到京師的國子監去讀書的。
秀才在縣裏面其實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了,老百姓與官府打交道的時候,經常需要通過他們來傳遞。
當然,有一些人對學習過敏嚴重,費天大的勁都過不了童試,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參加下一級考試,畢竟朝廷也要盈利麼。
有的朝代可以花銀子捐一個資格出來的,學名叫“納粟入監”,這裏的監指的是監生,可不是監獄。
這樣就可以參加後面的考試了。
秀才和監生們都可以參加鄉試,在京城和各省都設有考點,主考官都是朝廷直接派下來的。
鄉試一般三年才考一次,機會難得。
考試時間多在農曆八月,故也被稱爲“秋闈”。
▲定州貢院
考上的稱爲舉人,要是一不小心還能考第一的,稱爲解元。
當年明朝大才子唐伯虎就考中瞭解元,很不簡單。
中了舉人意味着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官場,即使後面的會試沒有通過,也沒關係,還是有一定的機率可以當上學官、知縣。
▲八股文
所以范進中舉一下子沒控制好自己的小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即便是沒能當上官,在縣裏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面見縣長那是要看座的。
會試一般由禮部主持,到京師考試,規格比之前高了很多。
因爲多在春天舉行,所以又稱爲“春闈”。
主考官基本都是朝廷裏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多爲大學士、尚書這些人,不得了。
▲清朝職官品級表
如果會試也順利通過,則被稱爲“貢士”(注意與前面貢生的區別,秀才裏發揮好的叫貢生,比貢士差了好幾個等級)。
要是又一不小心,考了第一名,就叫“會元”。
考上貢士絕大部分都可以做官,相當於準進士,因爲會試之後的殿試是不刷人的(當年刷過人,結果被刷之人投敵,後來就不刷人了……)。
貢士們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這可是莫大的榮耀,能上金鑾殿的全國也沒幾個。
殿試不刷人,是排位賽,這給考生的壓力會小很多。
▲古代科舉試卷仁宗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科殿試,當時的試題爲《民監賦》
以明清爲例,殿試後分爲三個等級,即三甲:
一甲是考試的前三名,賜進士及第,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
這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都是前途無量。
▲翰林院衙門
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相當於整體排行榜的第四名)被稱爲傳臚。
二甲一般人數佔整體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嚴格來講不算是進士,但等同於進士身份,人數一般佔三分之二左右。
二三甲中,還需要再進行評定,然後選擇其中比較優秀的,授翰林院庶吉士,其他人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可以說,只要能上殿試,那都是成功人士。
以上。
0贊成
0反對
相關資訊
和平古鎮遊記
又到了旅遊的季節了,放下疲憊,周邊走走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和平古鎮是福建省歷史最悠久的古鎮之一,
隋唐時期開創的科舉制度,造就了歷史上第一位狀元的傳奇勵志人生
中國封建科舉制度從開創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爲止,前後經歷一千二百餘年,對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
「看包公」4清官包公的收入
1973年,合肥市文物部門對包公墓進行了保護性發掘,共發現了兩處墓冢。
其中規格較高的原葬墓出土了十二
古代科舉考試的獲勝者都是超級學霸:1905年9月2日清朝廢除科舉制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爲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古代科舉考試的獲勝者都是
爲什麼遊戲中的弓箭手都是脆皮?真實情況什麼樣
俗話說得好,自古弓兵多脆皮。
很多遊戲中都有弓箭手這個職業,他們形象各異,但卻有着相似的屬性——輸出高
推薦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貢士 - 中文百科知識
中國古代中央一級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明、清時,會試中試者統稱貢士。
- 2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有什麼區別,能當什麼樣的官?
各朝代的科舉制度在不斷演化,但整體內核大體相當:分階考試、層層選拔。 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有什麼區別,能當什麼 ...
- 3貢士_百度百科
貢士,是中國古代會試中考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明代,貢士分兩種情況:一為入京參加 ...
- 4辭典檢視[貢士: ㄍㄨㄥˋ ㄕˋ] - 國語辭典
字詞, 貢士. 注音, ㄍㄨㄥˋ ㄕˋ. 漢語拼音, gòng shì. 釋義. 科舉會試及第,但未經殿試的讀書人。 「建議增收字詞網頁」. ︿. 回頂端.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 ...
- 5贡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貢士,指明清两朝科举制度之中試者,明代主要用來指代舉人,清代則專指會試中式尚未殿試的舉人。 目录. 1 歷史沿革; 2 註釋; 3 參考資料; 4 參見. 歷史沿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