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佛法人生:怎麼找回內心寧靜慧律法師-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法人生:怎麼找回內心寧靜】 作者:慧律法師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規勸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22.70 ※ 文章網址: ...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返回看板
作者AnpingTW(七月七日安平見)看板Buddhism標題[法語]佛法人生:怎麼找回內心寧靜慧律法師時間WedJul921:04:1820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4f18960101hgeb.html
【修行:需從內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別人的標準降低】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
你想要追求快樂,一定要從內心下手。
把欲望和要求別人的標準降低,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不能用自己內心的磅秤去秤別人,
而是要拿來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幾兩重;
如果拿去秤別人,我們就會為了別人而煩惱。
快樂,來自內心,莫向外求。
如果想追求內心真正的寧靜,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點。
【佛法人生:怎麼找回內心寧靜】
作者:慧律法師
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規勸他們,但效果不大,因為能
接受的人很少。
於是,我一直在思惟為什麼?
後來,直到我看見佛經有一句話,如是說:“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
是名自己。
”
這時,我才恍然明白,我們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錯
誤而自我折磨。
我們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那麼一個成功者,
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污穢的人。
假如,你有心學佛,首先要學習的,就是找尋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寧靜”。
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就可以體會到,其實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
可以活得很快樂。
世界上種種的繁榮虛華,並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
受無法永恆?
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通通都是暫時性的。
好比看一場電影,聽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的時候。
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奈何依然做不到。
因為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合就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因此,我們應當瞭解,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
這樣,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
受生命的人。
幸福與安祥,是真正的生命。
心裡面沒有祥和之氣的人,永遠得不到幸福。
想得到幸福,從內心裡頭要有“安祥”兩個字。
要能夠“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顆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他的獨生子才十一歲就生病逝世了,她來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
之後問我:“師父!我該怎麼辦?”
我就說:“放下!”
她說放不下,這個孩子實在太乖巧了。
我仍然那句話:“放下。
”
她就反駁:“師父,這樣不是太消極了嗎?”
我就問她:“不然,你又能怎麼樣?
就算再讓你再哭三個月甚至三年,這個孩子一樣不能復活。
你不放下,又能怎麼樣呢?”
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學習“認命”。
什麼叫“認命”?
就是對已經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要勇敢的接受它。
我們要瞭解真理,以達到幸福,就要從本性上去悟。
但本性無法用語言形容,語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達出本性,而無法對本性真實
地表達清楚。
所以,唯有用智慧去體悟,才能透徹。
一個人,無論他是什麼地位,過那一種階層的生活,只要他的內心非常安祥,就可
以過得幸福。
而一個擁有很多物質享受,但卻不瞭解宇宙真理,內心紛亂的人,生活對他而言,
反而是一種懲罰;擁有得愈多,他的痛苦也愈多。
因此,幸福從何而來?要從內心的“安祥'而來。
【降低欲望和標準】
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煩惱?
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錢帶給我們的煩惱也很多。
我們認為賭博可以帶來快樂,但為了賭博自殺或家庭破碎的事,卻時有所聞。
談戀愛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開報紙,情殺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
東西。
”
你想要追求快樂,一定要從內心下手。
把欲望和要求別人的標準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不能用自己內心的
磅秤去秤別人,而是要拿來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幾兩重;如果拿去秤別人,我們
就會為了別人而煩惱。
快樂,來自內心,莫向外求。
如果想追求內心真正的寧靜,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點。
我曾經和幾位同門的師兄,到一個荒郊野外的地方結茅廬修行。
曾有信徒問我說:“師父啊!你這個樣子修行真可憐,住這麼小的地方,又不能到
外面去閒逛。
”
我就告訴他:“這個世界並不大,虛空比較大。
但虛空再大,也比不上我們的心量來得大。
雖然我住的地方這麼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的家。
”
常有出家的師父說:“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
”
我們要修持佛法,這顆心如果不能與虛空相應(虛空即無相),就不容易進入佛道,
只有與虛空相應,當逆境出現的時候,我們才能以清涼、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擔當。
【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裡感到非常煩悶,就去見廣欽老和尚。
頂禮過後,廣欽老和尚第一句話就問說:“你現在在做什麼?”
我就回答說:“現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點事,講經說法。
”
老和尚說:“佛還要你幫他做事嗎?你現在是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我當下頓悟。
六祖壇經上記載,有弟子問慧能大師說:“師父,什麼是道?”
六祖答:“道在汝心。
”
道,就在你心中。
你還在找什麼道?
根本就是騎牛找牛,道在心。
“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
什麼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他們不能體認出自性是什麼東西。
別人如果向他們說兩三句好話,他整個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樣,輕飄
飄的,別人如果辱駡或批評他幾句,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
一個明心見性的人,無論他遇到什麼逆境,都能歡喜承受。
例如:有一個小孩端了一碗湯,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
但碗已經破了,就算你再怎麼用力打這個小孩,“碗”還是不能自動黏合的。
所以,對於事實,我們就要有勇氣來承受它。
佛門強調自性的昇華,一切修行一定要從本性上去下功夫,
這樣,碰到任何順逆自然能隨遇而安,也就能悟到自己了。
我們學佛如果不能運用在生活當中,那學佛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運用中。
仁者,請善自體會吧!
【去貪則清涼】
學佛,就是要超越自己。
但要從何下手呢?第一,要從去“貪”下手。
“貪”也可以解釋為“執著”,我們執著就會有痛苦。
仔細想一想,我們那一種痛苦不是由貪延伸而來的呢?
貪錢、貪色、貪吃…等等,一切都由貪而來。
我在讀大學時,有一次參加令營,曾向一位修禪的法師請益。
這位法師就問我們:“你們這些大學生是不是來求法的?”
我們回答:“是。
”
這位法師接著說:“我送你們一句話,拿去貼在牆壁上每天看,一定會很受用的。
”
於是法師揮毫為了五個大字:“去貪則清涼”。
這句話讓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貪念,就可以丟掉“我執”;
沒有了“我執”,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位信徒告訴我:
“師父!我發現自已現在不貪執;沒有了我執,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我就說:
“那是因為金錢的數目並不大。
如果你能把十萬塊的現金,放在很多人進出的客廳裡,而你坐在這裡聽我演講
兩個多小時,心裡完全不掛念那十萬塊,那我就真的佩服你了。
”
要知道,人的習氣中,“貪”是最難去除的。
所以,各位不妨也把這五個字“去貪則清涼”,寫在牆壁上。
每天看、每天看,慢慢淡薄自己的貪念。
久而久之,就比較不容易痛苦了。
【傲慢招苦】
記得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組團去參訪廣欽老和尚。
在進去之前,有一位同學一心想要和廣欽老和尚“辯”。
一進門,尚未開口,廣欽老和尚就對他說:
“你不要說,先聽我說,你想說什麼我都知道,辯論不好!”
這位同學一聽,嚇得不敢出聲,
他心想:“我在想什麼,廣欽老和尚怎麼會知道呢?”
老和尚接著說:“辯論是不能解決事情的,要實實在在的修行。
”
這位同學馬上跪下去,向老和尚頂禮,請求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說:“你的我慢、自大、貢高,是你所有煩惱的開始。
”
這位同學就問老和尚:“要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呢?”
老和尚慈悲地說:“這個很簡單。
你要發願,把自己當做世界上最沒有
用的人,就像地下的泥土,任何人在它身上大、小便、吐痰,它都沒關
係,因為它是在最底層長處,都沒有優點。
別人譭謗我,就當作消業障,
只要這麼想,就沒有什麼煩惱了。
”
我們今天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就是優越感太過於強烈,
我們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幹,別人勸諫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
我剛出家的時候,由於深度近視加上散光,所以,如果有人在比較遠一
點的地方向我打招呼,因視力不佳沒有看到,就走過去了,往往因此招
致不少言語上的譭謗。
這個時候,我就告誡自己,要像廣欽老和尚說,要做一個最沒有用的人;
念頭這麼一轉,整個心舒暢無比,就不再掛礙了。
【寬恕別人,昇華自我】
犯錯是平凡的,寬恕是一種超凡。
寬恕,是人類的一種美德。
寬恕的本身,除了減輕對方的痛苦之外,事實上,是在昇華自己。
因為,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我們反而能得真正的快樂。
假如我們看別人不順眼,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意;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一般人說:“我恨你'。
但是你恨對方,對方也許並不知情。
因為不知情,他也不會少一塊肉,或有任何損失,反倒是自己的內心,因為
有“恨'而一刻也不得平靜,痛苦不已。
因此,我們要瞭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癡的行為。
唯有懂得寬恕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的快樂,是希望從別人身上去獲得,那會比一
個乞丐沿門托缽還更痛苦。
”
快樂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而是要由我們自己來解脫,自己來超越。
想要得到快樂,就不要太“過敏';太過敏的人,對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
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條繩子綁住自己一樣,真是自找麻煩。
佛陀告誡弟子們:“比丘常帶三分呆。
'就是訓誡弟子們要大智若愚。
假如,自己覺得修養沒那麼好,沒辦法輕易寬恕別人,有一個辦法,就是看到
不喜歡的人就遠離,不要跟他親近。
“遠離惡緣'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自己無法自主時,就要先斷惡緣。
因此,快樂要先學習從寬恕別人而來,寬恕是昇華自己的本源,
兩者相輔相成,若能如實地運用在生活當中,那麼,便能與佛法相應而不悖離了。
【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學習“放下'。
有信徒問我:“師父,要如何修持呢?”
我就回答說:“放下!放下!先放下。
將心事統統放下,
錢財統統放下,一切都放下,這樣念佛才會踏實;
如果著於我相在念佛,那都是虛假的。
”
有時信徒反問我:“在家要為生活奔波,怎麼可能像師父一樣什麼都放下呢?”
我就解釋給他聽:“放下,並不是出家人的專利,一切境界都可以當作修行。
我們應當將一切境界,做為磨煉心性的材料,不應隨著境界
漂流、沉沒,也就是要把一切的環境都當作道場;要知道道
場不只是在寺廟,我們的心也是一個大道場”。
我們的眼睛,常看到的都是別人缺點,要知道,一個人常常看到別人缺點,他
是活在他人行為污點當中,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有些信徒到寺廟拜佛、念佛的時候,不好好的拜他的佛,念他的佛,卻一直在
議論那一個師父行為不好,那一個居士家的媳婦如何不孝……,
像這種行為,那裡是在拜佛,根本就是在拜“是非'。
一個真心想修持的人,就要放下一切,不要懷念過去美好的回憶,因為過去已
不可追;也不要盼望未來,因為未來尚不可知。
人的心境,每一秒鐘都在改變,你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
照顧當下,放下一切,專心念佛,才是最重要的。
【知足則幸福常存】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
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覺得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
幸福。
因為心如不安,幸福要從何建立呢?
那麼要如何,心才會安呢?
古人說:“無所為而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
”
這是教導我們行善時,不要想“我有在作善事”喔!
我有在幫助人喔!真正的“純善”,是犧牲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佔有。
由犧牲奉獻當中你才會懂得,幫助別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只有透過與別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義,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會知
足、感恩,心也才會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欲望'可以是推動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墮落的源頭。
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濫觴,因此,自我控制的層次,亦可視為個
人修持成就之指標。
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當然就得不到安祥。
嘴巴喜歡說是非的人,朋友遠離,沒人尊重,欲望太高,喜歡涉足不正當場所
的人,內心無法清淨,怎能安祥?
耳朵整天只聽是非,不懂得聽聞佛法,那麼幸福又從何而來?
心猿意馬的人,專心都談不上了,那談得上有什麼修行的成就?
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懲治我欲”。
人,就是欲望太多,才會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輪回。
我們如果能在每一個刹那,自我觀照,自我控制,長養智慧與安祥。
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攀緣,離開一切執著,則能擁有統一和諧的心靈,幸
福也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感受錯誤添煩惱】
信徒問:“師父!什麼是開悟?”
開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
透視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這就是個開悟的人。
開悟的人有什麼好呢?
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他不會動搖他的心,在滾滾紅
塵中打轉,而依然能隨緣而不變。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多少人真正瞭解幸福?
內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祥之道。
安祥就是真正的幸福,要瞭解幸福,內心就一定要有智慧,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
現,修禪的人,修到最後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淨的本性。
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
那麼,一般人為什麼會得不到幸福呢?
原因出在他的感受是錯誤的、不正確的。
所以,他的心很亂很苦,舉例來說:當我們很誠懇地讚美一個人很能幹,如果這個
人內心感受錯誤,他就會回答說:“你不要再諷刺我了,我早就知道你不安好心。
”
像這種事事懷疑,處處防備,過度保護自己的人,扭曲了別人的用意,幸福離他還
很遙遠。
再比方說:
我們看到家境貧困的朋友,很誠心地告訴他,有困難時可以來找我們。
感受錯誤的人,就會曲解我們的心意,生氣的回答:“你不用同情我、可憐我,我要
活得有骨氣,我不需要你的説明。
”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上沒有好人,他們對外境不能正確的接受,時常感受錯誤,
折磨了自己也痛苦了別人。
因此,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習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生錯
誤感受,因而憑添了自己的煩惱。
【萬法唯心造】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拜訪廣欽老和尚。
老和尚問他說:“你有沒有在修行啊?”
居士回答:“有啊!我每天早上拜佛一個鐘頭,晚上也拜一個鐘頭,每天要拜佛好幾
百拜,念佛好幾百聲。
”
廣欽老和尚為了破他的執著,就告訴他:“你在跟佛祖算帳啊!”
修行用功不只是一種形式,而是要以放下、不執著的角度來實行。
就像我自必須瞭解,吃素不代表修行,而只是修行的助緣而已。
如果吃素是修行,牛也吃草,甚至它吃得遠比人類更清淨,那麼,它也在修行嗎?
修行,是在修我們的心。
但錯誤的方法,不當的精進,就不是在用功了,反而成了一種執著。
我們任何一個人,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也是這個心,要造業下地獄也是這個心,
苦、樂、善、惡、主觀、客觀、煩惱、菩提、有為、無為皆是這個心。
如果我們慈悲喜舍,就是佛菩薩;相反的,造業、執著,就成了畜牲種、地獄客。
所以,學佛要進步,就必須從心地上下功夫。
心,也可以是個模糊、不確定的名詞。
加一個善就是善心;
加一個惡就是惡心:
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
加上煩惱,又成了煩惱心。
另外,在楞嚴經中,心所指的是如來藏;
在唯識裡是八識;在我們世間是指靈魂;
以心理學的看法即成潛意識。
心,加上不同的名詞,就成不同的心。
我們也常聽到人們如此說:“善、惡在一念間。
'
依佛法的究竟義來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
因此,修行不在外表與事相上而已;一定要開發自己本性內在的般若智慧,遠離
分別執著,也才談得上“修行'。
【覺悟人生】
覺悟,是對不悟者來說。
眾生不覺悟,尚然痛苦;覺悟後,就會得到解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過快樂的日子,但是有很多人無法體什麼是真的快樂、真正
的解脫。
有些人的快樂就是:
念小學時希望念國中;
念國中時希望念高中、大學;
或是希望追求男女朋友,兩人能夠結婚,永遠在一起。
結婚以後希望創業,生兒育女,培育下一代,然後慢慢地步入壯年、老年,最後
安享天年。
這世間,大多數的人都是迷迷糊糊來,又迷迷迷糊糊走,生命在無知之中開始與
結束。
我們無法抗拒,每天在惆悵、迷憫、煩惱、愛恨、嫉妒……等無數重覆交織的心
態下過日子,終究還是得交出生命,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
誰都想長生不老,但是沒有幾個人能夠窮究生命的本態。
所以,我們對於千變萬化的環境及內心的迷惑,仍然無法解決。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覺悟,至少可使人生過得快樂一點。
覺悟,必須從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因為“悟”是一個心部,再加上一個吾字,這代表是用我們的心去悟,而非用身體
去悟。
許多不瞭解的人,聽到佛法很好,可以使我們死後住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就每天
拜佛,持八關齋戒,然後到處向人炫耀一天拜了多少佛,但是脾氣卻依然很壞,貪
心還是很重,待人處事依然故我。
像這樣,就是因為不瞭解修行必須要有覺悟的緣故,那又怎能快樂得起來呢!
【心的真相】
修行,並不只是讓環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常會要求生活周遭的條件:
房子寬敞、廁所乾淨、燈光明亮……。
但卻往往不知道要裝飾自己的內在,點亮內心的智慧。
有一次孟子就譏笑眾生:如果家裡的羊走失了,人們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
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
一個人若沒有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
就像一面乾淨的鏡子染上塵埃,又像太陽被烏雲遮蔽,無法看到事物真實的面貌。
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
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
我們要修那一個心呢?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個心無法控制,有打坐經驗的人,更可以體會倒這個心妄想紛
飛,雜亂無章。
佛經中提到心有八萬四千個,總結起來有善、惡、無記三種。
經中常捉到“心是惡源,形為罪藪”,這是從執著、分別、無明的角度而言;所以
心是罪惡的來源。
沒有修行的凡夫,心是惡的;看到名、利、財、色就不斷追求,這是沒有經過訓練
的緣故。
但是另一方面,祖師大德也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說法,意思是成佛的也
是這個心。
我們的心,亦即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光明、圓滿、具足大智慧的,所以佛教認為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皆可成佛。
所以,心又可分為佛心、罪惡的心兩種,簡言之就是善與惡、真與妄。
我們的本性是真實的永恆的,是慈悲喜捨的;而凡夫的心卻永遠在變化,虛妄不實
在的,因此,我們要從不斷地觀照中來修正我們的心,回復到我們生命本來的面目。
【觀照當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識的指揮,所以會對事相上的認知做抉擇。
也就是說,我們人是生活在慣性意識裡面。
所謂慣性意識,就是習慣於自己的主觀看法,主觀性再加上自己生長背景的價值
觀念,對周遭事物就會產生批判,這就是我們的思想。
我們從出生以來,行為就一直受到意識控制。
小孩子在兩、三歲時,就有自己的看法。
慢慢地,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一直到死都會有個人的看法。
思想是瞬息萬變,每天都在增加、減少,改進或懊惱,因此,強烈的對抗、對立,
就轉變成一種連續性的錯覺,時間一久,這種錯覺產生強而有力的批判,於是,就
扭曲了事實的真相。
為了不使自己受傷,於是,儘量說別人壞話、醜化別人。
往往將一件事情的真相加以覆藏、偏差。
說人家的缺點,就會忘記人家的優點;看到的也都是不好的一面。
所以,我們的日子不好過,這都是因為不瞭解自己慣性意識的緣故。
所以,佛教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隨時觀照內心,讓自己每天都能進步,但這是
指根器較差的人。
如果是上根利智的人,聽到一切法本無自性,色即是空,空即不生不滅,當下就開
悟了。
只要對境不執著,妙有自然現前,因此,自性的功夫,就體現在當下這一念。
【包容異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歷史上,有很多人窮究一生的研究,然後想要為這個問題,提出一個圓滿答案。
但唯有佛陀“人人都能成佛”的理論,才真正為眾生提出了究竟解決之道。
人的差異性,有來自先天的業力,及後天的努力與學習。
一般人基於此差別的大小,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給予批判,就益發的更不平衡了。
其實以佛法的觀點,這種種的不同、相異、對立,卻極為公平。
因為,眾生一切的身、心、環境,皆取決於自己的業力。
我們要突破意識的觀念,就要放下錯誤的標準,
因為,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訂出一個範圍,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敵人,而加以排斥。
這都是由意識造成我們內心的一種主觀,如果不能突破,就會一直生活在意識的阻礙
裡而痛苦不堪。
當瞭解了這個道理,你就再也不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憤世嫉俗了。
那麼爭執中,如一方能夠將衝動忍耐一下,那麼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明天也會比較
好。
就像夫妻吵架時,有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說:
“我尊重你!而且我並不想改變你。
'
這樣,想吵也吵不起來了。
哲學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讓你今天的無知,增加你明天的後悔。
”
遇到什麼事,先訓練自己不要馬上生氣,後悔自然減少。
包容別人可以涵養自己,改善人際關係,產生良好的互動,這是減少紛爭鬥亂的不二
法門。
--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223.143.122.70
※文章網址: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4911061.A.66C.html
推skyblue19:看完了呵隨喜07/0921:54
推newnewer:太棒了!!感謝法師開示與原PO的分享!!阿彌陀佛!!_/\_07/0922:30
→opm:南無阿彌陀佛07/1019:21
推gltow:阿彌陀佛07/1022:26
推FERRARISKY:阿彌陀佛07/1022:50
延伸文章資訊
- 1[問卦] 有沒有慧律法師的八卦Nazibest PTT批踢踢實業坊
作者: Nazibest (娜子) 2021-12-03 13:36:23. 也算是高雄小有名氣的法師文殊講堂,信徒法會綿延不絕口才不錯建中畢業大學念逢甲後來就出家去囉有沒有慧律法師的八卦??
- 2[問卦] 台灣法師是怎麼知道美國私戰外星人的==? - 八卦
... 於是活著的人就把故事公開出來了但奇怪的是早在倖存者爆料兩年前台灣的慧律法師就在法會上提及此事(影片3:43處) https://youtu.be/EkVzO3T_Fms ...
- 3[問卦] 慧律法師沒成名的八卦? - PTT Web
[問卦]慧律法師沒成名的八卦?@gossiping,共有7則留言,4人參與討論,3推0噓4→, 慧律法師講述道西事件的時間比菲爾施耐德的時間早兩年但是菲爾 ...
- 4神佛不分對佛教的誤解慧律法師- buddhism | PTT學習區
神佛不分對佛教的誤解慧律法師. 看板 Buddhism. 作者 ohlakabe. 時間 07-28. 留言 1則留言,1人參與討論. 推噓 1 ( 1推 0噓 0→ ).
- 5[新聞] 小三之亂! 法師界只有慧律能超越海濤- Gossiping板
日前海濤法師教導女信徒,若發現老公有小三,要關門默念「假的」「我的眼睛業障重啊!」在網路暴紅;無獨有偶,日來慧律法師一段長約四分半的弘法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