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行為,民法將添懲罰賠償條款 - 法務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並指出此項懲罰性損害賠償金法條的增訂,適用範圍將包括財產上與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的金額,除須支付一般的損害賠償以外,最高可罰損害額三倍的懲罰 ...
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首頁
法治視窗
法律推廣
法律時事專欄
回上一頁
轉寄文章
友善列印
A-
A
A+
法律時事專欄
侵權行為,民法將添懲罰賠償條款
發布日期:
103/01/08
最後更新日期:
109/12/24
點閱次數:22608
侵權行為,民法將添懲罰賠償條款
葉雪鵬(曾任最高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
去年歲末的新聞報導:民國102年被各界選出的年度代表字是個「假」字。
的確,這一年聳人聽聞的新聞,都少不了一個「假」字,尤其是人所週知的「香精」麵包、「混米」事件、「假油」風暴,接二連三地發生,將「食不安」的新聞,推上年度大新聞的榜首!
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天必須下肚的食物,都出現摻「假」的問題,難免人心惶惶,不知道張開口該吃什麼才能維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諸多輿論一再呼籲政府要對「黑心商人」嚴加懲處!政府相關部門也都積極檢討所掌法令是否有效打擊「黑心商人」,使「食不安」的社會儘快恢復安定秩序!
新聞也報導:立法院的立法委員們對於社會上這些亂象,著實看不下去,去年在院內提案,要在《民法》的「損害賠償」制度中,增訂「懲罰性賠償」條款,使惡意侵害他人權利者除了要負刑事責任蹲苦牢以外,在民事上也要賠得七葷八素,甚至傾家蕩產。
去年十一月間媒體報導:增訂法條的提案已經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中初審通過,未來要在二讀會中廣泛討論各方意見,成為規範社會風氣的法條,還有一段時間要等待!
媒體透露出來立法院的修法,是要增訂《民法》第一百九十五條之一的法條,內容將規定「故意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法院得因請求權人之請求,依侵害之情節,酌定損害額三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並指出此項懲罰性損害賠償金法條的增訂,適用範圍將包括財產上與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的金額,除須支付一般的損害賠償以外,最高可罰損害額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新法條施行後,「因黑心食品、偷竊、車禍肇事、醫療過失等因素受損害者,都可據此求償。
」
立法委員提案增訂的民法法條,目前只是完成一讀程序,未來會以什麼內容規範人民,何從得知?現在就來判讀新法條發揮那些功能?實在言之過早。
而且媒體的說法,在法理上也有扞格難行的地方,像增訂法條內容,是以「故意」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的人,作為懲罰性賠償的主體,凡不是出於故意的行為,就不能要求行為人負起懲罰性賠償的責任。
像所舉未來可以適用範圍中的「醫療過失」,並不是醫事人員故意造成病患傷害或者死亡,就不能要求給予懲罰性的賠償;車禍肇事,除了極少數的駕駛人,會以車輛作為殺人或傷害他人的犯罪工具,達到對故意殺人或傷人的目的以外,絕大多數車輛肇事都是行為人可以注意,卻不去注意的過失行為,縱發生使人死傷的情事,在刑法上只是觸犯「過失殺人」、「過失傷害」的罪名。
所以不全是懲罰性賠償的對象,要看行為人的加害行為,是不是出於故意來決定。
新法條的增訂可以打擊「黑心商品」的功能,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黑心商人」在產銷的商品中摻「假」,為的是要在消費市場中矇騙消費者,賺取更多的黑心錢。
有關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民法的特別法《消費者保護法》都有詳細規定。
消費者因企業經營者提供的產品而受害,需要與企業經營者對簿法庭時,這法的「消費訴訟」專節法條,不只規定特別的訴訟程序,部分訴訟案件甚至可以減免裁判費與聲請假執行的擔保金,讓消費者在求償過程上占盡優惠。
消費者依這法所提的訴訟,原因如係企業經營者的故意造成損害,在第五十一條中並規定「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三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但因過失所致之損害,得請求損害額一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另外,維護交易秩序與消費者利益所制定的《公平交易法》,在第三十二條也訂有事業的故意損害行為,法院因被害人的請求:「得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
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侵害人如因侵害行為受有利益者,被害人得請求專依該項利益計算損害額。
」此項以所得利益作為賠償標的請求,是可以超出賠償金額三倍的限制。
這些民事特別法的規定,都已經搶先民法保護消費者!普通民法新法條的研訂,在打擊層出不窮的「黑心商品」方面,不會有突出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法對於賠償懲罰性的損害金,都以「三倍」作為最高賠償額基準,民法新法條的賠償額,很可能不會超過三倍。
所謂三倍不論在法理上或者實務上都是連同本數在內來計算,例如:損害額是三萬元,三倍就是九萬元。
報上所指故意造成他人損害者,除須付一般損害賠償外,最高可罰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顯然是將本數除外,再加處賠償金的一種說法,果真如媒體所說,則賠償金的實際數額就超逾三倍,為了杜絕爭議,未來新法條的立法理由,對此應有清楚的說明。
另外,媒體又透露,研訂中的民法新法條,將適用於財產與非財產的損害。
關於財產上的損害,因為有損害額可作依據,被害人可以提出賠償金倍數的請求;至於非財產上的損害,通常用於人格權受到損害,作為回復權利的依據。
此種回復,依民法第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得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
」像民法第一百九十四條所定:「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項所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便是;法律既沒有賠償數額的規定,請求賠償的數額是否相當,應由審理的法院來裁判,在理論上應該沒有懲罰性賠償金適用的問題。
(本文登載日期為103年1月8日,文中所援引之相關法規如有變動,仍請注意依最新之法規為準)
回上一頁
收合
法務部簡介
認識法務部
組織架構
重大政策
施政重點
重要措施
所屬機關介紹
司法記者茶敘資料專區
線上服務e點通
查詢系統
線上申辦
我要留言
申訴窗口
法律諮詢資源
律師法涉外業務資訊專區
陳情處理規定
特約通譯名冊
就業資訊
消費者保護(登載內容係資料交流,不代表本部意見)
服務熱區
法務資料庫
犯罪防治研究資料庫
司法保護資料庫
法律人才資料庫
出版品
法治視窗
法律資源
法律推廣
重大犯罪專論與趨勢分析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
中央廉政委員會
本部廉政會報
法眼明察獎專區
法治Q&A
法務統計
資訊公開
政府資訊公開服務
應主動公開資訊
訴願決定書查詢
法務研究計畫與成果
遊說資訊專區
電子公布欄
中英網站專有名詞對照
資訊安全行政規則
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專區
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決議公告專區
內部控制專區
政策宣導廣告經費彙整
請託關說登錄查察專區
性別主流化/性騷擾防治專區
行動化應用軟體服務績效
黑心油品事件專區
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3款案例分享
法務部獎項(勵)專區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4條身分關係揭露專區
毒品銷燬公告
下載專區
Youtube影音下載
動畫下載(Video)
影音下載(Audio)
焦點新聞圖片區
宣導資料下載
公文檔案附件下載系統
網站連結圖示
司法改革
回頁首
延伸文章資訊
- 1除了損害賠償外,我可以要得更多?! 淺談「懲罰性賠償金」
而消費者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依本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之故意所致之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三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但因過失所致之損害,得請求損害額一倍 ...
- 2侵權行為,民法將添懲罰賠償條款 - 法務部
並指出此項懲罰性損害賠償金法條的增訂,適用範圍將包括財產上與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的金額,除須支付一般的損害賠償以外,最高可罰損害額三倍的懲罰 ...
- 3第四章我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法律爭議 - 政治大學
該制度將刑事法之處罰與嚇阻功. 能加諸民事侵權行為法上,是否破壞了刑事法與民事法之平衡與界限,. 致生紊亂法律體系的缺失?是否違反了損害賠償原則?與慰撫金有何. 相異 ...
- 4126.何謂懲罰性賠償金?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消費爭議之處理)
所謂懲罰性賠償金,是一種以懲罰加害人主觀上惡性為出發點的賠償制度,而非以被害人實際所受損害來定賠償數額。被害人實際所受損害,充其量祗是作為計算懲罰性賠償金時 ...
- 5第三章我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探討 - 政大機構典藏
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 -54-. 意,故意與過失在刑罰規定及量刑上有輕重分別;而民事責任,則重視. 客觀之損害填補,不論加害人係為故意或過失,均應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