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學院」卡在「司法官學院」 - 數位典藏檢索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法官的職前教育至今還擺在法務部底下的司法官訓練所,造成法官檢察官考試受訓不分離衍生出的兄弟文化詬病已久,司法院繼《法官法》於去(2011)年6月14日三讀通過 ... dashboard首頁book雜誌description典藏資料photo文宣品account_balance公文書announcement聲明稿assignment陳情相關資料group會務email信函help_outline「法官學院」卡在「司法官學院」蔣念祖由於法官的職前教育至今還擺在法務部底下的司法官訓練所,造成法官檢察官考試受訓不分離衍生出的兄弟文化詬病已久,司法院繼《法官法》於去(2011)年6月14日三讀通過以後,即針對相關配套法案、子法逐一檢討和修正,其中尤為重視調整司法院所屬司法人員研習所之職掌、組織,欲改制為「法官學院」,其目的除了為正名之餘,理應將法官的職前教育回歸司法院。

今(2012)年5月10日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該學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時,立法諸公對於司法院的修法幾乎皆樂觀其成,但法務部卻是百般不願意,原因出在於法務部深怕司法院「法官學院」組織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後,其也想將所屬司法官訓練所改制為「司法官學院」之相關修法將無人聞問,更深怕一旦法官的職前教育回歸司法院之後,檢察官堅持的司法官一詞將成歷史,於是司法院的「法官學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硬生生地被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組織法草案卡住,於立法院上會期未能順利三讀通過,如今除非「一起通過」,否則此問題無法解套,攸關落實「審檢分隸」的原則再次受到嚴重考驗。

審檢分隸只做半套事實上,我國司法制度自清末變法開始全面革新。

1902(光緒28)年間,清廷六部中的「刑部」改為「法部」,成為司法行政最高機關。

民國建立以後,「法部」更改「司法部」。

1928(民17)年,依五權分立原則,成立司法院,下設司法行政部,嗣於1944(民33)年改隸行政院。

1980(民69)年7月1日,政府為了健全司法制度,明確釐清司法權與行政權的分際,乃實施審檢分隸,將原隸屬於司法行政部的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改隸於司法院,將司法行政部改制為法務部,仍隸屬於行政院迄今。

簡言之,基本上法官應依據《憲法》及法律,本於良心,超然、獨立、公正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而檢察官必須依《法院組織法》第64條的規定,受到檢察總長、檢察長的指揮監督,法官、檢察官在本質上屬性根本不同,但司法改革自1980年以來做到的審檢分隸,卻只是將原本在法務部底下的最高法院以下法院回歸至司法院底下,單純地針對審判機關和行政機關在組織上的分開,但有關法官與檢察官定位問題,依據《法官法》第2條已明確規定,所謂法官,僅限於司法院大法官、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及各法院法官;並依據第89條規定,檢察官僅具準用性質,因此,《法官法》通過之後,司法院和考試院皆認為不再有「司法官」一詞爭執的問題,但法務部不以為然,使得該問題一直在原地踏步,造成法官的職前教育至今居然還擺在法務部底下的司法官訓練所,司法院的司法人員研習所只負責遴選轉任法官職前研習業務和法官在職訓練及進修業務。

法官訓練業務仍一分為二,無法整合。

機關對抗總統應挺身解決持平而論,站在落實審檢分隸原則來看,法官、檢察官於刑事訴訟程序分別擔任審判與偵查、公訴之不同角色,其任職前之研習與任職中之在職進修,應明確分立,司法院與法務部所爭執的問題出在機關與機關之間的對抗,事實上已為憲政問題,而此問題不僅在審檢分訓上而已,《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令的修訂,機關彼此間的角力更是嚴重,而機構對抗的困局其關鍵的改革力量,就是「總統親自領導司法改革」,馬政府若是有心司改,本該依據《憲法》第44條賦予的權責,挺身出來解決及調和五院權限爭議和打破機構之間利益的本位堅持,實為負責之舉。

司改雜誌第92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司改大事記法官評鑑只是紙老虎特偵組註定難杜悠悠之口「法官學院」卡在「司法官學院」國慶日,我們選擇對抗揮別蘇案回顧與展望蘇建和案的「最後一場」聽審(TheLast-everCourtHearingofTheHsichihTrioCase)如果沒有參與蘇案救援無盡的「蘇案」無盡的奮戰再審魔咒未解蘇案未結蘇案21年簡介暨大事紀體制是對人性的考驗-寫給最新結業的51期學習司法官們改革,從根源開始-給司法官訓練所林輝煌所長的一封信另類的電價上漲-德國推動「能源轉型」(Energiewende)的代價「不要驚動愛情」-法國與跨國婚姻的規制:以配偶長期簽證訴訟為例偵查大公開與有罪推定-過街老鼠的公道該找誰討轉型正義,你在哪裡?轉型多年後,還要追尋正義嗎?-從西班牙與巴西談起你舒服嗎?-淺談民主轉型後的司法正義從法官個案評鑑看法官醜態-兼評個案評鑑的運作合而為一的世界百家爭鳴的思辨-2012加拿大第5屆法律倫理國際研討會報告暨訪問心得「原諒台灣的司法」-前第八河川局長賴丁甫冤案報導(一)最高法院法官不該是毛利小五郎-前大八河川局長賴丁甫報導(二)懲戒法官、檢察官,平反冤案誤判-《法官法》教戰手冊之再審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