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注意力缺乏/注意力缺乏與過動症ADD/ADHD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傑的情形的確像是"注意力缺乏症"(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 有時學習障礙,如語言不通,聽力或視力有某種程度的問題,導致上課無法專心,無聊到做白日夢 ... ChangeWebsiteLanguage 中文 English 兒童和青少年 為了提昇華人社區在精神健康問題上的了解,我們發表了許多內容不同的知識性專欄文章。

請依所需,選取你有興趣的主題。

文章主題 兒童和青少年 兒童注意力缺乏/注意力缺乏與過動症ADD/ADHD 兒童注意力缺乏/注意力缺乏與過動症          ADD/ADHD                                    執筆者:林慧娟   RuthLin,LMFT 出版日:4/2009 我的孩子怎麼了?(一) 小強這些天來四處打電話給不同的心理專業人士,希望可以有人願意到學校課堂觀察兒子的行為,因為這是學校老師的要求,一定要小強找專業人事來評估兒子的在校行為,否則兒子將可能無法在這家頗負盛名的私立學校繼續就讀下去。

小強壓根兒沒想到兒子會有什麼問題,但又拗不過老師的要求,更不想兒子被學校拒於千里之外,只好對老師的要求照單全收。

兒子自小就活潑好動,小強還常沾沾自喜兒子承襲了他的優點,特別是在美國這個講究自由和創造力的社會,兒子應該可以如魚得水般的盡情享受這兒的學習環境,可是事實卻非如此,這裡絕對不是兒子的學習天堂,老師常常要求小強或是妻子到學校去開會,一下說是語言關係,一下說是學習障礙,一下又說是ADHD,什麼XYZ?搞了一大堆名堂,還是摸不著學校在做什麼?搞到現在,連兒子也不愛上學了。

我執業這些年來,的確常會接到這樣的要求,再加上過去在學校實習多年的經驗,我的確可以感受到為人父母的壓力。

父母在接到學校的這項要求時,千萬不要心慌,或是認定學校在找麻煩,學校的目的不外乎是想要增進孩子的學習能力,父母要先心平氣和和學校好好溝通,找出一套最適合的方法來執行。

依我個人經驗,公立學校資源多,像如果英文不好,有ESL的人可以幫忙,閱讀不好也可以有專人協助,行為不妥當,也可以有專人幫忙。

就像我當初的實習經驗就是在不同學區的公立小學,中學,高中擔任駐校心理諮商師,那時我的工作是幫助有心理,和行為偏差的孩子。

父母若遇到類似小強的情況,先要求可不可以在不干擾,甚至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有機會親自觀察孩子的上課狀況。

因為有時學校也是在摸索階段,不是很清楚究竟孩子是怎麼了?學校的目的只是想要如何來增進孩子的學習情況。

如果學校提出孩子有問題,需要額外幫忙時,一般說來只要父母做出善意的回應,讓學校感到父母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大部分學校都會配合。

當然也不要把這個要求視為理所當然,還是得尊重每個學校的規定,還有老師的意願。

若英文是個困擾,請會說英文的朋友先把需要翻譯的要求告訴校方,讓學校知道家長的需要,也會有助於日後的幫助。

總之,不可以因為語言障礙,把學校的通知或要求置之不理,要讓校方感到家長有配合學校的誠意。

還有自己親自觀察孩子的在校行為後,也可以有較清楚的概念,為什麼老師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需要額外幫忙。

  不管小強的孩子是語言關係、學習障礙,或是所謂ADD/ADHD影響到學習成效,家長與校方一定要密切配合,耐心地花一段時間,找出癥結所在,對症下藥,這樣一來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機會。

接下來幾星期,我將會和大家討論有關ADD/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Disorder,亦即"兒童注意力缺乏/注意力缺乏與過動症或好動兒"等相關問題。

(待續) ADD(二) 小傑都快四年級了,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幾乎每個年級的老師最常告訴媽媽的就是小傑常做白日夢,作業不是忘了交或是只交了一部份,考試時也是只記得做一面的考題,忘了做背面的考題,不然就是漏掉幾題或誇張到整頁試題都沒做,更別說常常犯下粗心的錯誤。

不僅學校老師向媽媽這樣反應,就連中文學校的老師也有類似的埋怨,小傑的中文常常不是一個字少了一邊,就是四個字的成語會變成三個字。

有時小傑興高采烈回來告訴媽媽他成績進步了,要拿出試卷或成績單時,常常是整個書包翻了又翻,裡裡外外,找了又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想要的東西,常搞得小傑自己或是媽媽氣急敗壞,媽媽都不曉得說過多少次,小傑東西就是記不牢,擺不好。

小傑對自己沒信心,媽媽也從不放心小傑做事情。

小傑的情形的確像是"注意力缺乏症"(ADD-AttentionDeficitDisorder)。

根據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SM-IV-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fourthedition),患有ADD/ADHD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症狀在七歲之前就已出現,而且要排除是不是由於最近生活上發生重大變故所導致的行為異常,像是搬家,親人或寵物過世,父母離異…等,都有可能讓孩子行為異常。

有時學習障礙,如語言不通,聽力或視力有某種程度的問題,導致上課無法專心,無聊到做白日夢也是有可能的。

再來就是心理和生理的影響也有可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這是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小傑的年齡,知道他過去不同成長階段的歷史報告,讓醫生和心理諮商師做一個徹底的評估,最後才能下一個正確的診斷。

DSM-IV也進一步列出了九項症狀,只要符合九項中的六項或六項以上,顯示兒童的行為不是正常年齡應有的表現;並且持續達六個月以上;更在至少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不同場合中(學校,家裡)出現;另外,當與玩伴或玩伴的家長在一起時,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抱怨;最後,這些症狀更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學業、工作和社交時,就可以初步斷定有ADD。

以下便是九項症狀一覽:1.常常沒辦法注意細節,在做學校功課、其它事情、活動時,常粗心犯錯。

2.做事或玩耍活動時,沒辦法持續專心。

3.別人向他說話時,他好像沒聽到。

4.常常沒辦法遵照指示,完成當作的事,如學校作業,例行工作,或是份內的工作(不是出於叛逆,也不是故意聽不懂指示)。

5.做事、活動時,常常雜亂沒有條理。

6.常常避免、不喜歡、或不情願去面對需要花心思持續努力的學校作業或工作。

7.在工作或活動中,常常丟三忘四所需要的東西。

8.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刺激而分心。

9.常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情。

小傑的情況不是粗心大意或沒耐性這麼簡單,只要透過專業審慎的評估,在確認是ADD後,採取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案,他的行為是可以改善的。

(待續) ADHD(三) 談過"注意力缺乏症"(ADD-AttentionDeficitDisorder)診斷的注意事項後,讓我們接下來談談"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或好動兒"(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Disorder)。

ADHD與ADD的差別就在一個兒童的行為是否"過度好動"。

換言之,一個患有ADHD的小孩,除了有注意力缺乏的症狀外,還有好動/衝動的行為表現。

小均過去幾個月來帶著兒子到處看不同的醫生、心理諮商師,因為兒子在開學後沒幾個月,就收到不知有多少的「紅單」,被告知兒子在校行為有問題,上課不專心,做白日夢,常常老師說話的時候做自己的事,或是製造一些噪音妨礙同學上課,要說話時也不舉手,逕自搶答,也不見得答得對,老師說過多少次,一次只能一個人說話,或是說話時要舉手這些基本的教室規則,他從沒聽進去,有時會自己在上課時就離開教室,不知他要去哪兒?他的種種行為不僅影響到他自己,也嚴重影響到其他同學的上課學習情形。

小均的兒子看起來的確有所謂"兒童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或好動兒"(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eDisorder)的傾向。

但診斷兒童患有ADHD是非常嚴謹的過程,要有完整的醫療和心理評估,不是可以隨意套用在所有好動的孩子身上。

若只憑上述幾個有關小均兒子行為的描述,就斷定他有ADHD,這樣的診斷就太草率。

根據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DSM-IV-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fourthedition),患有ADD/ADHD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症狀在七歲之前就已出現,而且要排除是不是由於最近生活上發生重大變故所導致的行為異常,像是搬家,親人或寵物過世,父母離異…等,都有可能讓孩子行為異常。

有時學習障礙,如語言不通,聽力或視力有某種程度的問題,導致上課無法專心,無聊到做白日夢也是有可能的。

再來就是心理和生理的影響也有可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在診斷ADHD時,有關"注意力缺乏"的部分,完全與診斷ADD的方法一樣,只有在"行為是否過度好動"上,還要注意二個主要特質:過動(hyperactivity)和衝動(impulsivity)。

DSM-IV也詳細列出了有關過動和衝動的症狀,只要符合九項中的六項或六項以上,顯示兒童的行為不是正常年齡應有的表現;並且持續達六個月以上;更在至少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不同場合中(學校,家裡)出現;另外,當與玩伴或玩伴的家長在一起時,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抱怨;最後,這些症狀更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學業、工作和社交時,就可以初步斷定有ADHD。

這九項症狀是:一、過動(hyperactivity):1.常常手腳扭動,在座位上蠕動不安。

2.在上課時、或其它應該坐著的場合,經常離開座位。

3.不恰當的跑來跑去、爬來爬去(對於青少年或成人來說,就是感覺到坐立難安)。

4.在玩耍或參與休閒活動中,很難安靜。

5.好像上了馬達一樣停不下來。

6.很多話。

二、衝動(impulsivity):7.常常問題還沒有問完,就搶著回答。

8.常常沒耐心等候自己的順序。

9.常常打斷別人、或干擾別人(如在玩遊戲和談話的時候)。

無論ADD或ADHD,一旦透過專業評估、診斷、輔導、治療,行為都可以獲得改善。

我將開始與大家分享一些治療方案,使憂心忡忡的父母能夠稍稍緩解內心的焦急、疑慮,而即時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

(待續) ADD/ADHD(四) 注意力缺乏/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D/ADHD)的診斷常常是在孩子小學階段的時候。

許多家長認為可以等孩子大一點成熟一點,情況就會改善,這想法也沒什麼錯,的確大部分的症狀會隨著孩子心智成熟慢慢減緩,但可能付上的代價是小孩的學習經驗不好,被貼標籤而心理受創,對自己沒信心,很難交到朋友,影響到往後的學習與人際交往,而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更何況有些孩子的症狀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症狀仍舊如影隨形伴隨著孩子到成年,那時工作、人際關係不穩定都很可能和小時候就開始有ADD/ADHD有極大的關係。

我認為小孩在小學階段可塑性仍很高,父母可以採取方法來面對小孩的ADD/ADHD問題,千萬別消極的置之不理。

有些方法甚至可以在孩子還很小時就開始使用。

就好像在診斷的過程中,會追溯到孩子學齡前的一些行為,有不少研究報告提到ADD/ADHD的孩子,在學齡前就有徵兆,如在2-3歲時無法安靜坐在父母的大腿上,在大點時無法靜下來聽大人唸故事等,這些雖然都可能是成長階段的正常現象,等小孩成熟一點,會有所改善,但對有ADD/ADHD的孩子卻不見得好轉,大了以後反而帶給父母更大的挑戰。

雖然ADD/ADHD不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差錯,但可以確定的是"好的管教方式"可以讓父母在往後的日子省下不少心力。

所以在不知道小孩將來會是怎樣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參加社區的一些親子互助團體,學一些親職教育的技巧,一般常聽到的不外乎是提供孩子一個規律的生活環境,規則要有一致性,也要清楚容易明白,有獎勵,賞罰分明的管教方式,雖然這些也適用於其他一般的孩子,但對有ADD/ADHD的小孩特別要加強實施,特別是請問專家後,這些行為治療就會成為一套適用孩子、為孩子量身訂做的教養方式。

親子團體也可以讓家長情緒得到抒發,從其他父母身上學到如何來增加小孩的注意集中力。

養育孩子是條漫長的路,有時孩子的好動常會令父母抓狂,父母本身盡可能要有許多的精神支持,特別是來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否則缺乏啦啦隊的鼓勵,很容易沮喪,父母會走得很辛苦,更甚者,會釀成虐待兒童事件。

父母親要教育自己,愛護自己,才有餘力照顧有ADD/ADHD的孩子。

若在異邦,沒有親人的支持,這時就要善用社區支援來幫助自己。

有一個中文網站:http://www.adhdinchinese.org,是專門由育有ADD/ADHD的小孩的父母所組成。

從他們所分享的寶貴經驗裡,可以看到這些父母是如何走過他(她)們的辛酸歲月的。

另外在灣區也有CHADD(ChildrenandAdults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美國過動兒協會)的分會,他們的網頁也提供許多資訊,可供父母參考:http://www.chaddnorcal.org/ 。

(待續) ADD/ADHD(五) 除了親子互助團體、專家的行為治療外,最常被問到的就是:ADD/ADHD的小孩該不該吃藥?這個問題雖不是我心理諮商的範疇,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資訊來幫助家長做出一個適合自己孩子的決定。

首先我想提醒父母的,就是吃藥的確可以讓孩子的過動和衝動行為得到緩和,注意力也比較可以集中,甚至有家長提到孩子吃了藥後,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

但千萬別忘了中國人說的"藥是三分毒",用藥前一定要從醫生那裡清楚藥的副作用,因為輕微的副作用有食慾不振、頭痛、肚子痛,而嚴重的可能導致一些青少年服藥者,產生幻覺、精神病症狀(PSYCHOTICS),或有自殺傾向的可能。

父母還要知道用藥後會不會有短期或長期的後遺症,以及藥效過後,可能發生的情緒波動…等。

另外,若孩子一點都無法靜下來,嚴重影響到小孩的學習和人際關係,父母本身也感到無計可施,加上學校、專業人士、醫生都認為用藥是一個好方法時,父母要好好慎重考慮用藥的可能性,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成見、害怕吃藥而影響了孩子。

而在用藥的這段時間,父母還要抓緊機會和醫生、老師、保母好好合作,用獎勵的方式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模式以及與人相處的應對進退,一旦學習能力、人際關係、自制力、情緒控制得到改善,課業上軌道後,父母可以和醫生討論停藥的可能,千萬別自行停藥。

另外,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消耗過動兒體內用不完的精力,在運動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學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千萬不能小覻運動的好處。

而當父母把所有精力都耗在矯正孩子行為上時,千萬別忘了同時間也要注意孩子的專長。

ADD/ADHD的小孩可以是蠻有創造力的孩子,有用不完的新點子,他們不喜歡被拘泥在不變的事情上,和他們在一起,不會覺得無聊,做事有彈性,熱忱,還有用不玩的精力。

我認識一位母親在兒子屢屢招到學校通知,四處投醫,孩子害怕上學校後,決定在家教育孩子(HomeSchooling),幾年下來,孩子課業不再落後,結交了一些和他一樣在家教育的朋友,最重要的在母親的用心下,孩子的音樂天分被發掘,參加了許多比賽,締造了不少佳績,現在又回到主流社會的高中就讀,雖然仍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但小孩整個脫胎換骨,知道自己的長處,重拾自信心,不再是個畏畏縮縮,老是被人貼標籤的孩子。

另外還有一位孩子,父母形容他就像屁股被火燒到的猴子一樣,活蹦亂跳,一刻都不能停下來,後來吃了藥控制住好動的行為,幾年過去,已是青少年的他,不僅是父母的好幫手,且是電玩高手,所有和電玩有關的資訊都難不倒他,為了更直接明白說明書上的解說,他不僅閱讀能力不落人後,還能看懂日文說明書。

現在看到他,實在很難聯想他就是當初那隻火燒屁股的小猴子。

最後仍舊要鼓勵有ADD/ADHD小孩的父母,不要氣餒,在必要的專業協助同時,只要不放棄孩子,用心找出孩子的所長,培養他們,將發現他們並不亞於其他任何「正常」的孩子。

換言之,不僅是孩子本身,就連父母也可以徜徉在ADD/ADHD孩子這份迥異於一般人的生命裡,而樂在其中。

Tweet FaLangtranslationsystembyFabob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