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別字[刻石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可是,其他讀者閱讀時,卻很容易抓到大量別字,敎作者羞愧臉紅,哭笑不得。

... 一份子」、「時份」、「過份」、「養份」的「份」字都改作「分」。

搜尋 搜尋 網站地圖多媒體管理器最近更新反向連結登入 足跡:•別字 Template MobileversionFullversion Switch 別字  從事語文工作(包括寫任何文章、作品)的人,相信都受過錯別字之擾。

細分之下,「錯別字」是兩個傢伙:「錯字」和「別字」。

兩個傢伙都很可惡。

 本文先說「別字」。

別字者,把此字寫作彼字也。

別字是極度煩人的可惡臭蟲,縱使愼之又愼,三番四次校對,仍無法攆走牠。

可是,其他讀者閱讀時,卻很容易抓到大量別字,敎作者羞愧臉紅,哭笑不得。

 一郎第一本V家詞集《歌韻就算無形》因倉卒付梓,校對不精,再版校對時,果然發現不少別字。

在此,請容在下由衷道歉。

現在出版第二本V家詞集,但願能增取多些校對時間,減少出錯。

 不過,有些字詞的寫法,也許與坊間常見的標準不同,我卻不認爲是別字。

甚至應該說,坊間那種標準寫法,大有商榷的餘地。

 就如「渡」字。

坊間的語文書,甚至許多中文老師,都說「渡」字只用於渡水(江、河、湖、海等),頂多引伸作渡過地域,以及渡過「難關」、「困境」等「困難的時間」。

過其他時間或東西,應用「度」字。

有人甚至反對引伸,過地域、過困難時間,都取「度」捨「渡」。

如是者,黃偉文先生的《那誰》,「渡日月/穿山水」要改作「度」,在下塡的《讓我唱》(註1),「獨坐孤單世界 渡每天」也要改作「度」。

 這有甚麼問題?問題就大了!「度日月」是渡過日月,還是量度日月?「度每天」是渡過每天,還是量度每天?「渡過」之解讀「杜」,「量度」之解讀「鐸」。

若歌者誤解了,連音都會唱錯。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即使同樣讀「杜」,也不等於不會令人誤會。

香港電臺節目《過渡青春》,指年輕人過渡人生裏的「青春」這段時間。

豈料,電視臺的字幕員卻誤植成「過度青春」,意思變成指那群年輕人「太過青春」。

此非笑話乎?  其實,自「度」、「渡」分工以來,不單是渡水,「渡」字還承載了「渡過」其他東西的義項。

據資深文字工作者容若先生考證,《史記.高祖本紀》有「未渡平原」,已非渡水。

後世以「渡」字指渡時間、渡其他地域的詞彙越來越多,「渡荒」、「渡過難關」固然是,「渡越」、「過渡」、「引渡」、「過渡時期」、「過渡政府」、「過渡金屬」、「渡世」、「渡假」、「渡引」等亦然。

 以「渡」字來表達「過」這義項,既有前人用例,亦能避免誤會。

爲何偏要去鑽牛頭尖,斟酌是否「水」、是否「困難的」時間等無關宏旨的細微東西,卻忽視關鍵的問題,不理會別人會否誤解作「量度」義項呢?文字分工,不應力求避免誤會嗎?因此,我堅持用「渡」字指過地域、過時間,反正時間也好、地域也好,都是空間。

其他人給《現代漢語詞典》牽着鼻子走,不思索其說法是否合理就盲從,是他們的選擇。

然而,《現漢》用「彩排」不用「綵排」,用「答復」、「回復信件」不用「答覆」、「回覆信件」,我們能跟從嗎?  又如「份」字,也有人盲從《現漢》或盲目復古,要把「份外」、「份量」、「部份」、「水份」、「充份」、「成份」、「名份」、「身份」、「一份子」、「時份」、「過份」、「養份」的「份」字都改作「分」。

然而,「月份」、「年份」、「股份」、「省份」等詞卻不改。

其實,這些詞語裏的「份」字,都是指整體裏的一部份,或者表示劃分的單位。

爲何有些要用「分」,有些要用「份」呢?統一作「份」字,與義項甚多的「分」字分工,已是大勢所趨。

連香港敎育局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也認同上述詞語可用「份」字。

爲何還有人要反對?  凡是分工後,能減少誤會,使字的表達義項清晰一些的,一郎皆從分不從合。

除了上述的「渡、度」和「份、分」外,「兇刀」(兇手用的刀)與「凶刀」(不吉祥的刀),「佈景」(舞臺上佈置的背景)與「布景」(布製的背景),「佔地」(佔領土地)與「占天」(觀測天象占問吉凶),「後庭」(屋後的庭園)與「后庭」(后妃的花園),「表面」(物體的外面)與「錶面」(錶盤)等,皆不相混。

 但願不會有人評論一郎的歌詞或文章時,指責我這些字是別字,在「別字」後方括着他心目中的「正字」。

倘若給我看到「獨坐孤單世界 渡(度)每天」或「身份(分)已喪 塵念或冀望 沉在厚浪」之類的東西,即使那評論者是一郎的偶像,我也必會據理力爭。

 當然,有些詞語確實難以取捨。

就像「融解」和「熔解」,兩者皆指溫度升高令物件由固態變成液態,那麼應如何區分呢?在V家詞集《歌韻就算無形》初版時,我用了「融」字。

那時,我覺得核爐內爐芯的meltdown,與冰雪融化類同,是自然地因周遭環境變熱而融化,未必有很刻意的加熱動作。

後來與理科的朋友反覆斟酌、推敲,決定改用「熔」字——因爲現在說的是有東西投進爐裏,之後該東西在爐心這個地方遭到加熱,導致熔解毀壞,這應是明顯的加熱動作。

即使說核事故亦然。

這兩詞的分工,涉及現代才有的科學概念,沒有甚麼先例參照,一時之間取捨欠善,但願各位多多海涵。

註1:收錄在我第一本V家詞集《歌韻就算無形》中。

—2012/12/0405:52+0800 ♪本作品以CreativeCommons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4.0授權條款授權。

中文 討論區 姓名: 電郵: 輸入您的意見.允許使用維基語法: 請將字母填入方框。

請保持這個欄位空白   說文/別字.txt·上一次變更:2016/05/2900:37+0800由ichirouuchiki 回到頁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