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劉若英:從〈後來〉到《後來的我們》,說一個十年的溫柔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採訪、撰稿|雀雀]. 劉若英導演處女作電影《後來的我們》終於來了。

猶記得二十世紀末,奶茶當上了亞太影后、發了幾張音樂專輯,以愛唱歌會演戲的 ... 熱門搜尋 傘開計劃 美國女孩 歡迎光臨午場酒店 珂拉琪 許正泰 專訪劉若英:從〈後來〉到《後來的我們》,說一個十年的溫柔遺憾 作者BIOSmonthly 日期08.06.2018 [採訪、撰稿|雀雀] 劉若英導演處女作電影《後來的我們》終於來了。

猶記得二十世紀末,奶茶當上了亞太影后、發了幾張音樂專輯,以愛唱歌會演戲的蛋白質女孩形象走入了台灣人的心房。

那時,聽她唱跨年晚會都會替奶茶擔心:她唱得太誠懇、太用力,飆歌時聲音有時會飄掉,就是不忍怪她。

現在想來,不知是因為奶茶粉都跟她一樣溫柔?或是當時的台灣人較為有容且還沒學會酸嘴? 看了《後來的我們》,便勾起了我喜歡上劉若英的上述過往。

因為《後來的我們》就跟她初初出道那幾年上台唱歌一樣,雖不完美但誠意滿滿,故事看著看著就動容眼濕,然後也有些點兒被撫慰著。

故事原著是奶茶寫南部孩子從台北返鄉的《回家,過年》,格局放在當代中國就變成北漂青年的愛情故事,電影在對岸上映一賣就是63億台幣。

因台灣主創人員比例不夠而被定為「陸片」,需抽籤方可在台上映(今年沒抽到),使奶茶選擇在網路串流平台上架,讓作品能與台灣影迷相會。

上一次讓我這麼想看卻沒法進戲院去觀賞,只能透過OTT觀賞的電影,就是星爺的《美人魚》。

電影是累積在我身體裡的情感總和 與劉若英約訪的這一天下午,看得出她在為了《後來的我們》在台灣跑宣傳活動時特別放鬆與開心,晉身為億萬導演的她私底下依然親和得像個女孩,與工作人員聊著現場的茶點哪一道她老公會喜歡?明明腳況不好,卻輕盈地穿梭在工作人員之中,她讓整個採訪現場氛圍顯得愉悅。

休息了約莫三分鐘,她小躍步地迎向我並自我介紹說,「你好,我是奶茶」,禮貌更勝戰戰競競準備訪她的我,臉上絲毫不見盛名之後的盛氣、或是為電影奔忙一整天了的倦意。

奶茶是典型的優秀演員演而優則導。

不論是讓她成為亞太影后的電影《少女小漁》和《徵婚啟事》,或者是深刻揪動人心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或《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早已演技入魂的她,加上唱歌與寫書的經歷豐化著她一路以來的創作表達能力,都莫不讓人引頸期待著她所拍的電影會是長成什麼樣子?然後,《後來的我們》來了。

電影故事描述黑龍江遙江鎮兩個同鄉青年小曉(周冬雨飾)和見清(井柏然飾)每年一起從北京搭火車回家過年,在北京奮鬥的相依日子讓他們在一起,卻又因為價值觀不同而分開。

十年後再返鄉重逢,兩人一起回憶了當初相戀的過往點滴,一起悼念了珍貴的青春與愛情。

電影原著《回家,過年》原本是兩個台灣南部同鄉情侶北上打拼的骨幹故事,移植到中國成了《後來的我們》竟毫無違和感、接地氣地反應了北漂青年的情感記憶。

《後來的我們》劇照。

《後來的我們》劇照。

奶茶早在婚前寫了這故事,並收錄在2011年出版的《我的不完美》書中,卻是在婚後才拍了這電影。

問及奶茶婚前婚後,對於這故事的解讀與看法有不同嗎?她說覺得自己對於情感面的看法是差不多的,「可能我結婚得很晚,已經覺得我是在夠成熟的情況下結婚的。

該想的也都想了。

如果以切入的角度或者是情感來說,跟我在婚前寫原版故事的心情是差不多的。

」 電影中兩個人重逢了,決定和過往道別,那種想要跟以前的遺憾和解的情懷,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奶茶人生觀沒錯。

「當然那種『好好說再見』,不論是出現在我以前的歌裡,或者是我以前寫的文章裡,都是反應了我這些年的生活中所聽到的,唱的、演的經歷,它們全累積在我身體裡面,變成這樣的一部電影。

這是一個情感的總和。

」 如同她在《後來的我們》電影筆記書中所說:「我的價值觀,我對生命和感情的想法和態度,我毫無保留地都放在這部電影裡面了。

」 劉若英在《後來的我們》拍攝現場。

看《後來的我們》,像是在聽男女主角兩人對唱著奶茶成名曲之一〈後來〉。

「遺憾」彷彿一直以來都是奶茶在創作上最著重的主題。

想不到奶茶率性告訴我:「30%是唱片公司的堅持。

因為我們第一階段收到的歌,一定是他們選出來給我的歌。

」在演藝世界裡,藝人的外型、聲音、表演天賦和身材都是限制,也都是籌碼。

或許她天生就是詮釋「遺憾」的代言人。

「還有就是我的聲線、或者是適合詮釋的歌⋯⋯如果你叫我去唱唱唱跳跳的歌,我也做不到。

所以我覺得每個歌手都有他適合的一種歌路吧。

可能在一張專輯十首歌裡面,也會有一兩首想要嘗試的不同風格,我也試過輕搖滾的歌,也沒有人買帳。

」 《後來的我們》也讓我想起了張姐的《心動》、陳可辛的《如果・愛》,以及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兩個相愛的人,最後總是很難在一起。

關於愛情裡的遺憾,揪心的情緒,電影沒少著墨過。

但在《後來的我們》中,奶茶又把遺憾重重舉起、輕輕放下,甚至像是極盡了自身溫柔之能事的態度,送它最後一程。

感覺上都是一樣的,不論是製作一部電影,或是製作一張專輯,只要是她的作品,「就都是我相信的東西。

電影也是,我拍我相信的事。

」奶茶如是說。

沙發,家裡第一個會擁有的東西 《後來的我們》最搶戲的道具之一,是一張沙發。

男女主角兩人在馬路旁的沙發上公然調情、在房間裡的沙發上討論著生小孩甚至是未來。

以至於,當後來兩人把沙發遺棄的那一刻,他們所目送著的,不只是沙發,也是愛情,和兩人所建構出來的家。

奶茶在《我想跟你走》一書中曾寫過一篇文章〈紅色沙發〉,悼念自己已逝的愛情。

沙發這件家具,在她心中從來就不只是一件家具。

奶茶分享:「為新居看傢俱的話,我會先買沙發再買床。

有一次在拍張愛玲(註)之前,不知道是發了什麼瘋,我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通通都送人了,只剩下一張沙發。

」 什麼都可以不要,只要沙發。

這番對沙發的告白,似乎印證了那張紅色沙發在電影裡的重要性。

奶茶繼續說著:「我覺得沙發可以睡、可以坐、可以寫東西、可以吃,也可以⋯⋯沙發對我而言就是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的東西。

孩子會在上面,爸爸媽媽也會坐沙發,它又personal,又family,又friends,它又可以share,又可以給一個人。

然後它又是一個家的概念。

所以我每次逛傢俱店的時候,我不是一直會去試床的人,可是我很在乎那個沙發是長什麼樣子?坐起來舒服不舒服?」 「我就是覺得沙發是一個可以賴著的地方,你可以在沙發上賴一整天,但是很少可以在床上賴一整天。

沙發對我而言確實是一個家的開端。

一個家第一個會擁有的東西。

」 註|指的是劉若英主演的《她自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由公視製作、播映,於2004年播出。

三觀不正?端看你看到的是什麼 儘管電影熱賣,《後來的我們》中讓有婦之夫與舊情人一起進飯店聊天的情節卻被評為「三觀不正」。

其實熟悉奶茶的人,誰不知道她骨子裡是一個再傳統不過的人?細看電影中,可以清楚區隔界分出關於情人、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份際,一個人在某個地方擁有什麼樣的身份、就做什麼樣的事。

所以小曉和見清的「第一次」之後,她逃走了,經過一天的冷卻,才敢接電話並問對方「還能當朋友嗎?」 這兩人朋友當了、情人也當過了,就是沒當成真正的家人。

但諷刺的是,他們之間可能是比多數真正的家人還要親的。

電影中,奶茶把舊情差點復燃、最後因為被撞見而沒鑄成大錯的過程拍得很美。

既維持住了屬於劉若英的潔癖、也再次申張了她的尺度。

可既然電影是電影,是可以完成現實生活中不可以的事情,也有光譜另一端的人問,怎麼就不讓《後來的我們》像《心動》那樣,在好好說再見之前,再進飯店最後一回呢? 面對諸多道德要求,奶茶感嘆,「現代人的道德標準是越來越高的。

你願意用別的角度去電影,就可以看到很多問題,也可以看到別的東西。

」其實不是沒有想到舊情人重逢的所有故事發展可能性,但監製張一白會提醒奶茶別讓兩位舊情人做太逾舉之情事。

是故《後來的我們》的最後呈現結果,可謂是在堅持自己相信的事之後所做的最終決定。

「畢竟看電影是非常主觀的事情」,奶茶釋然表示,無論面對「三觀不正」或者「為什麼沒讓他們上旅館?」的聲音,她都OK,她都承受。

終於不用減肥,終於和電影好好相處 《後來的我們》由周冬雨飾演女主角,為了拍出她十年後的那份成熟女人的滄桑,從妝感、打扮,乃至於攝影風格,皆逐層將這位看似青春不老的女演員疊上了幾年歲數。

周冬雨嫌棄自己被成功打造出來的熟女造型,對奶茶說「反正就是要把我做成妳呀,很醜。

」奶茶卻真心覺得美,「她都不知道我是把我最好的一面奉獻給她!」 但其實,若《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親自來演出這個歷經十年變化的女主角也是沒問題的。

尤其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常常是比她只有導演沒有演出的電影更精彩。

問奶茶是否曾經考慮過要自編自導自演《後來的我們》?她坦言:「我已經分身乏術了。

做導演,要拍戲之前我終於可以不要減肥了,可以好好和電影相處。

」而既然找了別的演員來演,當然就要讓他們演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色,「要不然就真的我自己來演就好了」。

《後來的我們》劇照。

《後來的我們》劇照。

劉若英曾因童年時代被狗咬而留下了一道縫過28針的疤,讓我看周冬雨所飾演的方小曉「臉上有疤」的設定看得興致盎然;而男主角井柏然對於愛情的執著與傻氣,不也是奶茶從《人間四月天》的張幼儀以來,一直給大家的螢幕印象?甚至在看見田壯壯飾演的老父總要煮滿一桌年夜飯的習慣直發,我總會想起奶茶曾在受訪時表達過自己愛為家人張羅年夜飯的影子。

如果你愛奶茶,就會發現,電影中每個角色似乎都洋溢著奶茶真實人生中的姿態。

但其實小曉臉上那個疤,不只有著奶茶的意志,還多了點天意。

奶茶笑說:「周冬雨拍片時,臉上真的有一個疤。

那時候剛來,第一次碰到她,她臉上貼了一個膠帶,說在巴黎摔了。

定裝的時候,周冬雨跟化妝師說不能遮,大概是怕化妝時老要去蹭那個傷口,會痛什麼的。

我就只好把疤寫進去。

」說完,又坦言每個導演或許都會在演員的故事上放一些自己的思維。

可是奶茶強調,「其實我沒有想要安插自己,那是因為你從我過去的所有作品之中對我有一些了解,會看到我的影子。

否則我覺得他們每一個角色都是有獨立的性格。

但那既然是我要決定OK不OK,我決定他們要穿什麼、要有什麼舉動,怎麼演?或者是編劇編的時候我決定要留這個、剪輯的時候要留⋯⋯它一定是有很多我相信的成分在裡頭。

我的喜好、我的審美⋯⋯」她又強調了一次:「還有,我的相信。

」 最怕你就是搖擺 《後來的我們》幾乎拍出了普世愛情的模樣,關於感情路上會發生最甜蜜的還有最痛的過程。

而這故事不論是走向,還是結局,都讓女主角小曉不斷邁向未知人生的可能性。

她曾有過一些機會能讓自己定下來,但她沒有接受,選擇一個人往前走。

看起來充滿遺憾,事實上卻完全展現了生命自主的意志。

我問她是否希望宣揚當代華人女性應該勇於追求自我人生?奶茶卻感性起來了:「每一個人,不只是女生,只是女生比較容易被看到在這個部分的轉變。

這是我對每個人的期許,就是真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式,然後勇於去承受。

我所謂的承受就是,所有你以為的你想像的方式,它都有你想像中好的那一面、跟你想不到的苦的那一面。

」 不只是小曉,「所有東西都一樣,你要選擇自由,可能就會有孤單。

你不可能這世界上什麼東西都可以兼得,那太貪心了。

所以你看見清走向安穩人生,但他就是沒辦法自由。

小曉可以自由,但年夜飯她可能就是只能自己吃了。

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你想像得到的美好,跟你想不到的苦楚。

最怕你就是搖擺。

對於你的選擇,你要享受,也要承受。

享受吃東西,麻煩就是減肥。

婚姻也一樣,一定也有覺得麻煩的地方。

」 希望看了《後來的我們》的人都會想到自己,是奶茶最大的創作動力,「不管我是安撫了你,或者是我刺激了你,或者是,讓你想起過去、珍惜現在。

我都希望你能帶有一點點跟你有關的東西回去。

不只是一部電影。

如果你看完電影有想到說『給我爸打個電話吧』、或者『回家教我媽遙控器吧』...那我也就覺得夠了。

」 時序拉回我與奶茶初初打招呼的時候。

一開始我表明是她一直以來的歌迷、書迷,以及影迷,她聽了之後還俏皮地回應我:「啊,那就不用訪了啊!」當天當時,我是參見劉若英的最後一個訪者。

後來奶茶聊了很多,甚至被我訪得有些超時了,從下午變成了天黑的傍晚,她也不以為意。

那真是與偶像相處愉快的魔幻一刻。

影迷的真心對待可以換到影人的真心回應,人間還有什麼是比這份交流更美好的呢? #雀雀 #後來的我們 #人物專訪 #電影 人物專訪 專訪劉若英:從〈後來〉到《後來的我們》,說一個十年的溫柔遺憾 BIOS通訊,佛系電子報 訂閱 採訪雀雀 撰稿雀雀 圖片提供英兒工作室 責任編輯溫若涵 推薦文章 看見殘酷之後,還要相信愛——專訪《血觀音》楊雅喆 24.11.2017 默默著急的溫柔提醒:專訪張艾嘉《相愛相親》 21.11.2017 鮑魚遇上名廚: 蔡明亮╳梁基爵對談《一零》 15.11.2017 節制寫詩,抗拒賣老 ——專訪楊佳嫻 07.11.2017 有時靠北幹譙,有時兩肋插刀:莊益增╳陳竹昇對談《大佛普拉斯》 18.10.2017 孤獨,旅行,時代-專訪《女朋友。

男朋友》桂綸鎂、楊雅喆 16.07.20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