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焦點討論法:掌握提問的兩個核心,讓開會討論更有效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爲了示範如何運用ORID四個層級設計問句,在此我會設計幾個問句,來幫助讀者針對本文目前提到的內容進行反思。
讀者可以試著回答,也可以試著去注意我在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ORID焦點討論法:掌握提問的兩個核心,讓開會討論更有效率
2021-02-19OpenQuest
黃意鈞(IvanHuang)是OpenQuest開放智慧引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睿問公司的核心引導師。
國際引導者協會(IA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acilitators)認證之專業引導者(CPF,CertifiedProfessionalFacilitator)。
ORID焦點討論法:掌握提問的兩個核心,讓開會討論更有效率作者|黃意鈞緣起2020年11月,我受邀於線上直播分享《學問》一書。
因爲知道有些朋友沒有機會參與到,因此我決定把之前分享的內容寫成文章,並且加上直播時沒有時間分享到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於引導的學習與認識。
本文內容來源主要有四:由於我本人並非ICA認證的引導培訓師,因此如果讀者發現本文內容與《學問》一書的內容有出入,或是與ICA認證培訓師所講授的內容不一樣,請以《學問》以及ICA認證培訓師所講授的內容爲主。
本文後續內容分成幾個部分:首先,我們會先談談「提問」對於團體討論的重要性,接著我們會需要介紹ORID焦點討論法的緣起與兩大核心—"ORID四層次架構"與"兩個焦點",最後會以ORID焦點討論法的操作原則來結尾。
準備好了嗎?那麼,我們就開始囉!提問,有那麼重要嗎?許多會議的動態大概是這樣:會議帶領者(例如主席、引導者)會對參與者發出指令,而參與者在思考之後對那些指令做出回應。
如果是不太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通常會議帶領者只要使用"祈使句"就足以支持參與者做出響應,例如: 然而,如果參與者會需要經過深入思考才能夠做出回應,相較於祈使句,"提問"會更能夠有效引發參與者的思考,藉此支持參與者做出回應。
假想你現在是在一個要解決組織效能低下的會議,目前已經形成初步的解方了,但是會議帶領者想要讓參與者考慮解方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以下是帶領者分別在"祈使句"與"提問"模式可能發出的具體指令:請讀者分別在心中默念這兩個句子,哪一個會讓你有"思考被引發"的感覺呢? 我的體驗是,雖然前者(祈使句)當中有"請"、"想想"這幾個字,但是感覺起來只是在"被叮嚀、交辦事項",而後者(提問)雖然沒有"請",字面上也沒有要我去"想想",但是我卻會很自然地想要深思。
如果你也和我有類似的體會,或許你就可以理解爲什麼有人會說,提問是促進團體討論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在衆多促進團體討論的提問方法當中,焦點討論法(FocusedConversationMethod)是最有名的其中一種方法,是用ORID作爲框架來設計提問流程的方法。
因此,雖然這個方法的正式名稱是"焦點討論法",坊間也有人會將它簡稱爲"ORID"。
以下我在提到這個方法的時候,都會使用"焦點討論法"這個正式名稱。
焦點討論法的緣起要談到焦點討論法的緣起,就不能不提到ICA文化事業學會(TheInstituteofCulturalAffairs,以下簡稱ICA)。
ICA是一個非營利的國際組織,1960年代在芝加哥從事社區發展工作,後來他們工作範圍擴大到世界各地,並且在他們與在地居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了"參與的科技"(TechnologyofParticipation)的引導方法體系。
目前ICA在全球有多個分會,並且有不同的聚焦領域,例如社區發展、引導方法教學、出版事業以及研究工作。
焦點討論法最初是源自ICA的一位元老成員約瑟夫・馬修(JosephMathews)。
他在二戰期間擔任美軍的牧師,並且曾經跟隨美軍在太平洋的作戰行動。
這段經歷讓他遇見許多生命遭受重大衝擊的人們,因此他希望可以幫助人們處理在他們生命中發生的事件,並且從走過的歷程中尋找意義,隨後逐漸發展出焦點討論法。
這個方法後來被用在ICA文化事業學會的社區發展工作,也成爲ICA方法論的重要基石。
焦點討論法的兩大核心之一:ORID焦點討論法核心之一,是ORID的架構,這也是這個方法常被簡稱爲"ORID"的原因。
ORID指的是人們思考過程的四個層級,包括:爲什麼ORID很重要?這是因爲ORID是人們自然的思考過程,例如以下是我之前在外面吃飯時經過的一個思考過程,我在每一個階段末尾都標上ORID,以標示它們分別屬於ORID的哪個層級: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自然的思考過程,會依照ORID的順序。
此外,我也很喜歡用"火箭升空"作爲譬喻,來說明ORID四個層級對於推進討論的幫助: 許多可以發射至外太空的火箭都有多節的設計。
這些不同的節搭載了各自的發動機與推進劑。
在火箭發射時,一開始最下面一節的發動機會被點燃,隨後在升空的過程中,火箭會逐步把最下面的一節脫離,並且點燃新一節的發動機,藉此獲得新的動力來源,最後才能飛到外太空的目的地。
如果把討論比擬爲"火箭",ORID就像是這具火箭不同的"節"。
如果每一層次能夠依照正確的順序使用(每一節火箭的發動機依序被點燃),才能夠讓討論有效地持續推進(讓火箭持續飛到外太空)。
"提問必須有層次"的概念,多少也解釋了爲什麼許多會議中的討論往往會變得無效或是"很乾"。
在許多會議,主持人經常會在會議的開頭,就提出以下這個經典問句:"大家有什麼想法/意見?"在會議一開始就問這個問句,參與者通常都不會有熱烈的討論。
這不是因爲這個問句本身不好,而是因爲"提出的時機不對"。
因爲在一開始就提出"想法/意見"的問句,會讓參與者在還沒有經過"客觀性"(O)與"反映性"(R)這兩層,就直接跳到"詮釋性"(I),也就是參與者可能都還沒有時間把要討論的議題好好消化,就要被問"消化出了什麼東西",因此就讓這個問句變得很難回答。
或許有些人會說大家不發言是因爲"擔心出錯"、"擔心說出主管不喜歡聽的",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
然而,即使是在上述因素都不存在的一個"極爲開放的團隊","沒有用對的順序提問"也足以讓大家的思考變得"卡卡的",導致討論也變得"卡卡的"。
示範:運用ORID四個層次設計問句爲了示範如何運用ORID四個層級設計問句,在此我會設計幾個問句,來幫助讀者針對本文目前提到的內容進行反思。
讀者可以試著回答,也可以試著去注意我在不同的層次設計了哪些問句。
焦點討論法的兩大核心之二:焦點ORID層級作爲焦點討論法最明顯的特徵,讓許多人一知道這個方法之後,就會想要立即著手設計符合ORID架構的問句。
然而,只有ORID並不能確保討論一定是有意義的,這是因爲ORID只是代表四個層次,而只有四個層次並不能確保討論一定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以下是一個完全符合ORID架構,每一層次的問句卻沒有共同方向的例子:這個例子反映出了焦點討論法的第二核心—焦點的重要性。
亦即,除了ORID四個層次,一場有意義的對話還會需要有焦點。
如果拿前面"火箭升空"爲例,焦點就像是在火箭升空前預設的目的地。
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得依序點燃不同節(O-R-I-D)的發動機,還需要持續讓火箭對準目的地(也就是讓問句對準焦點),才能讓這一趟的飛行(討論)有意義。
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上述這個例子太極端,一般人不會故意把問句設計成這樣。
因此,以下是更實際的例子,這兩組問句都是關於"課程結束後的反思",請讀者注意這兩組問句所分別引導的方向:這兩個情境雖然都是關於課程的討論,但是情境A的討論是聚焦在總結學習並決定回去之後的下一步發展,而情境B是聚焦在搜集對於課程的改善建議。
這兩種討論都有可能會是需要的,但是在討論的焦點不清楚的情況之下,我們有可能明明心底是想要情境A的討論,但是卻在問句設計的過程中混進了情境B的問句,導致討論不夠聚焦。
那麼,在運用焦點討論法的時候,要如何確保討論的焦點呢? 要確保討論焦點,一開始在設計問句之前,會需要先定義出明確的焦點。
在焦點討論法談到的焦點有兩個:理性目標:也就是要從討論獲得的產出或結論。
體驗目的:希望團體在討論過程中獲得的感受、體驗。
其中理性目標就是我們一般熟悉的會議目的。
如果理性目標可以定義的越清晰,所設計出來的問句就會越聚焦。
例如,過去我在爲一個客戶設計工作坊的時候,原本客戶所設定的理性目標是要」搜集大家的想法」;當時一聽到這個目標,我就感到很模糊,因爲我認爲只要我把大家找來,讓他們說說話,總是可以搜集到想法。
因此後來我就與客戶做了多次的來回釐清,最後把理性目標設定爲」搜集大家對於後續政策推動的建議」,這就相對清晰了許多。
如何運用焦點討論法,設計出好的問句?在介紹焦點討論法的兩大核心之後,最後我想針對如何設計出好的問句,提供幾點參考原則:先設定理性目標與體驗目的:如果對於體驗目的比較陌生也沒關係,但是至少一定要設定理性目標。
如果你不是會議的主席,通常你的理性目標會需要跟會議的最高決策者商討之後才能決定。
有時候你可能會需要先搜集重要關係人的意見之後,才與最高決策者做最後確認。
ORID的每一個層次可以有多於一個問句:在焦點確認後,就可以開始設計問句了。
一部份初學者可能會因爲ORID四個層次,就爲每一個層級只設計一個問句,然而事實上每個層次都可以有多於一個問句。
注意某些容易引發不同解讀的字詞:在設計問句的時候,除了要儘量讓問句容易被參與者理解,避免用艱深的字彙,也要避免容易引發不同解讀的字詞,例如有些會在客觀性(O)的層級使用」看見」這個詞,像是:」你在剛才那部影片中看見了什麼?」對於」看見」這個詞,有人可能會理解爲」客觀的觀察」(O),有些人會理解爲」抽象的發現」(I),例如:另一個可能NG的詞是」感覺」,有些人可能會理解爲」直覺的感受」(R),有些人會和理解爲」認爲」(I),例如:讓自己先試著回答:當你把問句設計好之後,先把自己當作白老鼠,試著回答這些問句。
如果你自己無法順暢回答自己設計的問句,參與者也很可能無法順利回答。
所以,至少要讓問句過你自己這一關,如果情況許可,還可以找別人來測試一下。
讀書與上課:如果想要深入學習焦點討論法,可以閱讀《學問》這本書,當中不僅對於焦點討論法的緣起、理論與準備步驟有清晰的介紹,書中第二部分甚至還有100個應用範例,讓你找到合適的情境作爲參考。
此外,也可以通過參與課程進一步深入學習,特別是由ICA認證引導培訓師所講授的課程。
相關焦點
引導工具箱|焦點討論法(ORID)
透過層層階梯, 接近世界真相 ——焦點討論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提問技術——焦點討論法。
焦點討論法(ORID)是什麼——「焦點討論法」(簡稱ORID)是常用的一種引導技術,是一種發散與聚焦結合的「對話方法」,幫助人們深入思考。
引導技術-焦點討論法
焦點討論法是個神馬?
焦點討論法在青少年生涯輔導中的應用
)摘 要:焦點討論法是組織發展領域常用的一套聚焦中心的討論組織與問題設計方法,其特徵和步驟對青少年生涯輔導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二)以「目標」爲焦點焦點討論法是以目標爲焦點,以問題爲主線而展開實施的。
每一個問題都是通往目標的階梯,都是爲了給來訪者啓示,目的是幫助來訪者自我認識,自我覺察,自我探索和自我實現。
在焦點討論法的設計中,諮詢師是以問題的形式來引導來訪者,讓個體是有目的思考與交流,以避免討論結果缺乏實質內容,確保討論的有效性。
焦點討論法——4個層面幫助家長思維進階(園所必看)
直到運用了焦點討論法,這層窗戶紙才被捅破。
焦點討論法通過觀察「客觀、反應、詮釋、決策」四個層面的進階思考與討論,匯集衆人的經驗,促使每一個人深度參與,家長在共同話題的引領下通力合作。
如果忽視這一層面的思考和分享,家長只擁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討論深度一定會受影響。
而且,客觀性的問題只需要家長描述現象即可,回答起來比較容易,用簡單的問題:「破冰」,能幫助家長較快的開啓語言討論。
HRBP思考工具——ORID焦點呈現法
焦點呈現法」4、 如何用「ORID焦點呈現法」進行每日反思5、TIPS 一、什麼是「ORID焦點呈現法」 >ORID:焦點呈現法,是一種用於模式化交談的工具,主要用於聚焦式談話。
在《聚焦式會話藝術》一書中提到,焦點討論法是遵循腦科學的原理,通過四個層次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回答者從事情的表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並最終作出行爲決策的過程。
關於焦點呈現法(ORID)的純乾貨
二、ORID焦點呈現法的討論步驟:首先判斷你面對的情景適不適合運用焦點呈現(討論)法。
如果合適,則開始討論步驟如下:第一步:聚焦討論的焦點聚焦討論的焦點就是要找出目標。
要得到非常清晰的主題,需要給人留下思考的時間。
準備開展討論的人必須結合主題和團體的需要。
第二步:寫下討論的意向。
思考意向時從兩個方面寫下目標會很有幫助。
【坊間動態】以參與式理念,實現更棒的對話
「團隊共創法」、「焦點討論法」、「開放空間會議技術」是培訓中大家重點學習的參與式會議引導方法。
團隊共創法1960-1970年間創始於文化事業學會(ICA),是一個針對明確的問題,通過個人頭腦風暴,小組分享、組合意見,由團體參與討論的方式,達成共識的過程。
什麼是焦點式提問法(ORID)?
焦點式提問法(ORID)是一種嚴謹的、結構化的提問方式。
按照客觀性問題、反映性問題、詮釋性問題、決定性問題的架構,從資料、外在情況(情境),到內心的反應和聯想,再到這二者對於自己的意義、重要性和價值的思考,最後到決定和下一步。
教育工作者必備書籍:《關鍵在問——焦點討論法在學校中的應用》|每周一書
他們爲什麼不能更深入地思考,從而發展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高階思維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學家布盧姆(Bloom)建立了教育目標分類系統,認爲學習分爲不同的層次。
高階思維(higherorderofthinking)是指在學習領域和問題解決中的分析、比較、闡釋、評估、綜合等一系列認知過程。
能力呢?他們爲什麼缺乏動力去學習我們想讓他們學習的內容?他們爲什麼學不會怎樣與其他人一同學習或好好相處呢?
高級思考工具——ORID聚焦式會話法
在《聚焦式會話藝術》一書中提到,焦點討論法是遵循腦科學的原理,通過四個層次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回答者從事情的表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並最終作出行爲決策的過程。
1、會議、培訓ORID以前主要用於會議討論通過四個層次循序漸進的提問,引導回答者從事情的表象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並最終作出行爲的決策。
2、自省同樣,ORID也是很好的自我思考工具。
通過思考事物客觀、主管不斷完善自我認知。
【今晚羣內搶購】成都|長沙雙城同開第2期許維素SFBT焦點短期療法體系課程
在亞洲,要稱她爲推廣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領軍人物絕不爲過。
」——蘭斯·泰勒LanceTaylor美加地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SFBTA)前會長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迅速而高效,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如何更快更優地解決來訪者面臨的困惑與難題?
優秀的PMO&項目經理應該掌握而沒有掌握的硬技能【墨竹】
優秀的人特別注重提問,會提問的人就等於優秀的人。
因爲通過提問,人們可以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本質,並且得到人生的好處。
據統計,優秀項目經理80%以上的時間都用在了協調溝通中。
他們一天中重要的三件事是:溝通、溝通和再溝通,所以溝通力就成了項目經理的必備軟技能。
【培訓清單序列】3:需求訪談六步法(附提問清單)
比如:「尋找目標客戶羣「「約訪目標客戶「「及時處理客戶的訂單需求「「更深入地挖掘客戶的業務需求「「呈現公司產品的優勢「「加強對客戶關係的維繫「.因爲對方在這個行業里做了很久,很也可能會掌握很多的一些培訓資源。
常用的話術有:「您有熟悉的老師可以推薦嗎?」「您團隊裡有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同事可以給大家做分享嗎?」(3)試探Sponsor進一步,探尋能否成爲Sponsor,不是直接問對方是否支持。
年薪60萬的90後銷售員:「我全部是靠提問」!
畢業那年對自己提出個無數個疑問,不清楚自己的目標,2010年加入銷售行業三年多了,當然她是因爲一個偶然的因素加入這個行業,現在所有的同學及朋友簡直就把她當神話和富婆,她的總結很簡單:「我掌握了提問的要領和技巧」,她掌握了賺錢的小心得,如果你用心看她的總結,你會懂得...總結心得:提問的能力決定了銷售人員銷售能力的高低。
研究方法之「焦點小組訪談」
「焦點小組訪談」作爲一種研究方法,是對研究者擬定的特定話題,通過組員間交流對話,而進行的材料收集的方法。
它以西方解釋學理論及交往行爲理論爲依據,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可分爲「成員主體型」和「專家小組型」兩類,強調成功開展訪談的相關要素及研究的問題設計。
對於收集和掌握第一手材料,開展跨文化的比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列治文業主立案法團遭投訴歧視開會時全用普通話
他指出,去年在選出新一屆的法團成員時,一名華裔業主搜集了很多代理委託的選票(Proxyballots),以便將不說普通話成員排除。
到最近,卡爾格特收到新業主立案法團姓毛的主席發出的電郵。
對方在電郵中表示:「我們無意在12月8日舉行的會議中使用英語,這對於本年的團隊成員來說,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
HDA焦點|綻放智慧的人性空間——設計創造美好生活系列之八圓滿舉辦
他說:」設計的目的不是創造一個有形的工藝品,而是創造一個滿足人類行爲的環境.人們總以爲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性。
「隨後他給大家帶來了巴溪洲、長沙老火車南站、深圳園博園•長沙窯等部分作品,闡述了自己作品中的人性化理念。
」
怎樣背書最有效率?
否則你只是在有效率地糊弄自己,並沒有在有效率地背書。
每到期末,我們總是身陷於各種背書之中。
文言文,古詩詞,作文素材,英語單詞,英語範文,數學解題方法,政史地,物化生(都說理科不用背書,但那一條條的公式的記憶又何嘗不是背誦)。
今天是聖誕節,但我們的聖誕老人因爲疫情被關在隔離酒店隔離啦,就那讓小羊化身聖誕老人,給大家分享些關於背誦的小方法!
【自由論壇】自由討論精彩紛呈
如今需要在既有城市上做提升,到處是利益衝突,就需要討論更多的社會關係、經濟利益、行政成本、法律依據等新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原先規劃教育的知識或許都不能滿足新的需求。
城市規劃的工作,不再是以方案爲主,而更需要大量的解讀政策、設計政策、了解利益訴求和矛盾、知曉協調利益的法律依據和行政程序,策劃並尋求利益協調的方式和途徑等。
規劃學科需要更多的拓展。
延伸文章資訊
- 1「親子共讀」繪本魔法--十個ORID提問策略!-未來Family
這一次,菉菉私塾要分享「親子共讀術」,以ORID「聚焦討論法」,示範閱讀繪本的提問策略,非常適合親子一起互動的魔法術,同時能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邀請 ...
- 2ORID焦點討論法:掌握提問的兩個核心,讓開會討論更有效率
為了示範如何運用ORID四個層級設計問句,在此我會設計幾個問句,來幫助讀者針對本文目前提到的內容進行反思。讀者可以試著回答,也可以試著去注意我在不同的層次設計了 ...
- 3ORID焦點呈現法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每日觀察0006) - 台部落
那位高管在點評的時候指出,演講最常用的結構套路是ORID,然後,他以此套路即興發表了一次5分鐘的演講,給大家作一個示範。
- 4【動畫】ORID焦點討論法__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
- 5簡單的理念與複雜的操作!如何將ORID法化繁為簡(每日觀察 ...
雖然《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一書把疑問分解成了ORID四個層次,並且用100個情景來舉例,且就每個情景分別在四個層次上提出示範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