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图书- 豆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是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著作,是其上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姊妹篇,作者在上一卷里将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前人类 ...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豆瓣书店
2021年度榜单
2021书影音报告
购物车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作者:
[美]弗朗西斯·福山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原作名:PoliticalOrderandPoliticalDecay:FromtheIndustrialRevolutiontotheGlobalizationofDemocracy
译者:
毛俊杰
出版年:2015-9-1
页数:638
定价:9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9787549570942
豆瓣评分
8.7
1514人评价
5星
47.2%
4星
41.1%
3星
9.9%
2星
1.2%
1星
0.7%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已在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是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最新著作,是其上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的姊妹篇,作者在上一卷里将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前人类时代,概述政治制度的三大组件——国家、法治、(民主)负责制——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叙述的历史截止到法国大革命;本卷接着讲述第一卷遗留的故事,探讨这三大组件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世界的发展和互动。
在这第二卷中,福山继续以社会如何发展出强大的、非人格化的、负责的政治制度为核心,考察了从法国大革命到阿拉伯之春和当代美国政治的深层功能障碍等事例,描绘了国家、法治与民主负责制这三大制度在世界各地由于发展顺序的不同而有不同结果。
他讨论了政治腐败的治理,检视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不同政治遗产,并大胆估计未来民主如何应对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政治瘫痪。
在线试读
:
豆瓣阅读
得到
作者简介
· · · · · ·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
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国》、《政治秩序的起源》等。
现居加利福尼亚。
目录
· · · · · ·
导 读 如何到达丹麦/刘瑜
引言政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前的发展
第一部分国家
第1章何为政治发展
第2章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3章官僚体系
······
(更多)
导 读 如何到达丹麦/刘瑜
引言政治制度在法国大革命前的发展
第一部分国家
第1章何为政治发展
第2章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3章官僚体系
第4章普鲁士建立国家
第5章腐败
第6章民主发源地
第7章意大利和低信任的平衡
第8章庇护政治和改革
第9章美国开创依附主义
第10章分赃体系的终结
第11章铁路、森林和美国的国家建设
第12章民族建设
第13章好政府,坏政府
第二部分外来制度
第14章尼日利亚
第15章地理
第16章白银、黄金和蔗糖
第17章不叫的狗
第18章清洁的石板
第19章非洲风暴
第20章间接统治
第21章国产或进口的制度
第22章共同语
第23章强大的亚洲国家
第24章法律在中国的挣扎
第25章中国国家的再造
第26章三个地区
第三部分民主
第27章民主为什么会扩展
第28章通向民主的漫长之路
第29章从1848年到阿拉伯之春
第30章中产阶级和民主的未来
第四部分政治衰败
第31章政治衰败
第32章法院和政党的国家
第33章国会和美国政治的家族制复辟
第34章否决制的美国
第35章自主和服从
第36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收起)
原文摘录
······
(全部)
“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但其天生的社交性有自己的具体形式,只将利他主义投向家人(有遗传关系的亲戚)和朋友(交换恩惠的个人)。
这种人类交往的预设形式,在所有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中都是普遍适用的。
”(查看原文)
西峰秀色
1回复
11赞
2020-03-2203:21:35
Butthiscontrolexistslargelythroughthepoliticalministerplacedbyeachadministrationatthetopofthebureaucratichierarchy.WhathasneverhappenedinGermanhistoryisthewholesaledistributionofgovernmentofficestopartyworkersasamatterofpoliticalpatronage,asoccurredintheUnitedStates,Italy,andGreece.(查看原文)
Thresh
5回复
4赞
2016-01-0818:01:27
——引自第71页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理想国译丛(共6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圣经与利剑》,《古拉格之恋》,《布达佩斯往事》,《档案》,《破碎的生活》等。
喜欢读"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Web、iPhone、iPad、Android阅读器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19.99元
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
25.99元
战争、枪炮与选票
29.99元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
30.00元
断臂上的花朵:人生与法律的奇幻炼金术
34.80元
喜欢读"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断裂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信任
金与铁
身份政治
事实即颠覆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西方政治传统
罪孽的报应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481条
)
热门
/
好友
6
有用
Thresh
2015-10-3016:31:58
读的英文版,回头买本中文版本对照收藏。
福山这套上下册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分析框架,而非分析的内容。
内容有点大而全,但不深入,定性容易,定量少。
但是这个框架延续了福山自身对社会资本这一主题的考量,作为福山提出的国家建设三要素之一,这已经算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成功了。
But下卷翻译很见鬼,缺乏常识
7
有用
VIctorCheng
2015-11-0111:31:34
译者把侍从主义翻译为依附主义,有空写篇书评批判福山
27
有用
timeregister
2015-12-1422:03:00
福山用两卷本的政治史来结束自己的历史终结。
4
有用
虾米
2017-08-0109:57:53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之续篇。
福山继续探讨国家、法治、民主三大要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证明这三样好东西放在一块儿如果剂量不对可能就要释放毒物。
检讨国家强大而法治民主不彰的中国、法治民主适当而国家孱弱的拉美和印度、国家民主法治均缺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得失
40
有用
久道
2016-03-0615:21:55
作者认为,东亚的崛起是因为有发达的秦制传统,此乃福山思路。
0
有用
Notorious
2022-07-1700:12:27
读过的三大本中最好的)还有两本是《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政治秩序的起源》)。
《历史的终结》可以说完全不太行,而这本虽然是《起源》的延续,但是在具体问题上的分析和见解更加精辟,简直神准。
0
有用
班赛不去塞班
2022-07-1116:35:14
省略号是个有趣的标点符号。
0
有用
Jacob
2022-07-0600:28:05
政治民主法制国家,剖析得痛彻心扉,醍醐灌顶。
0
有用
赛雅颂
2022-07-0307:44:35
比较政治学视野,通过国家、法治、负责制政府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以不同国家的民主之路对比和讨论。
书中所提依附主义以及在14年左右对中国的预测是很值得思考的。
24、25章一堆省略号,还不如说此处省略多少字更有具象感。
0
有用
已注销🇨🇳
2022-06-2515:28:19
被删掉太多了,不知道国内哪里能买到完整的
>更多短评481条
热门/
最新/
好友
/只看本版本的评论
当亡国奴?还是当强国奴?
【已自我审查,消除了可能引起影射误会的词句,所有的内容绝对没有超出书的尺度】在我看来《盐铁论》的核心也许是这样一个悖论:桑弘羊主张强化国家权力,搞盐铁大国企,强化国家割韭菜能力,才能有钱养军队,研发大杀器,打击匈奴或土匪,否则就会亡国灭种,当亡国奴。
贤良文...
(展开)
54
7回应
收起
刘瑜:如何到达丹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何到达丹麦刘瑜一《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到达丹麦?当然,在这里,“丹麦”不是特指丹麦这个国家,而是指一种美好如童话般的状态。
具体到政治上,就是一个国家有法治、又民主,政府还高效而廉洁。
沿袭《政治秩序的起源》中的看法,福山的基本...
(展开)
41
6
3回应
收起
福山的终结,一本无思想无趣味的机场畅销书
读《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这卷时,我突然冒出一个邪恶的想法:这书其实根本就不是福山写的,他只是列出一个提纲,然后让手下的博士生去按照提纲找找材料填进去,最后,像无数中国的博导一样,福山给这本断烂朝报署上自己的名字。
剩余的时间呢,福山就可以全世界到处飞,参加高...
(展开)
76
47
21回应
收起
重读福山:政治秩序衰败中的制度与人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已然步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但世界上的局部战事、地缘冲突、宗教纷争、种族矛盾以及自然灾害却一如往昔。
此时的我们即便手握自己都为之感到兴奋和颤栗的全新科技,却对自己现在身处何处、将要前往何方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不知不觉中过往的来路都在记忆里渐渐模糊。
每个难...
(展开)
29
2
1回应
收起
秩序“涌现”的动态过程
这是一本很难评论的书。
因为它本身的内容太过庞杂,观点太过散乱,甚至不无自相矛盾之处。
福山写这本书,如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各种思想,各种理论,但凡能为所用辄用之。
框架的简明,与叙事的散漫,恰是本书的两个极端。
框架简明不言而喻,国家能力、法治、民主,政治...
(展开)
19
1
0回应
收起
他依旧相信历史终结
他依然相信历史终结@RU李华芳2011年,福山(FrancisFukuyama)出版了其关于政治秩序的巨著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史前到法国大革命》。
时隔三年,第二卷《政治秩序与政治衰退:从产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问世。
作为亨廷顿的弟子,福山一直在深化亨廷顿的理论。
这两卷本...
(展开)
17
1
2回应
收起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这个星球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仍将处在不同政体的竞争之中。
虽然高明而识时务的理论家会制造出各种新鲜的论述来否定民主与专制的本质差别,虽然民主的渴望有时可以被压抑、有时也可以拿来与其他需求(安全、秩序和生存)交换,虽然民主化进程可能经受创...
(展开)
11
2回应
收起
讨论好坏就是浪费时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此书最大的收获,对我来讲,是弥补了我对于世界殖民史的了解上的短板。
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史和殖民政策的不同类型。
对于观察当今世界格局,特别是非洲,有了更多背景认识。
其实讨论民主好与坏,单纯的讨论就是浪费时间,是很可疑的一种误导。
把大家的注...
(展开)
8
0回应
收起
福山的局限
PoliticalOrderandPoliticalDecay最大的遗憾不是在于它的内容,而是在于它对于福山本人的意义。
本书发行后,许多评论认为它代表了自《历史的终结》之后,福山对于当代政治新的思考,象征他思想的转变。
不得不说,这种看法实在过高估计了这本书的定位。
PoliticalOrderan...
(展开)
6
1
0回应
收起
条条道路通丹麦
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提出“到达丹麦”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目标。
接下来,又在《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中,论述了“如何到达丹麦”。
这两部书,可以说是福山政治秩序学说的上下卷,观点是一脉相承、想互递进的。
福山始终坚持,“国家建构、法治、负责制政府”是一个国...
(展开)
3
0回应
收起
>
更多书评
41篇
读书笔记
······
(共361篇)
我来写笔记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展开
收起
到底是什么让我内心挣扎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到底是什么让我内心挣扎随着疫情的蔓延,而让李文亮等几位医生被训诫一事曝光于媒体和网络。
一时间沸沸扬扬,李医生因新冠肺炎不幸殒命让舆论达到高潮,许多人难以抑制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纷纷表达自己的情绪,近几日,又因李文亮医生被训诫一事,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再一次让李医生成为舆论的焦点。
从被训诫,疫情蔓延而“准平反”,再到去世,现在又是官宣调查结论的公布,这一些列的起伏跌宕,可以是我好许多人心境的写照。
就...
(1回应)
2020-03-2203:21:35
11人喜欢
到底是什么让我内心挣扎随着疫情的蔓延,而让李文亮等几位医生被训诫一事曝光于媒体和网络。
一时间沸沸扬扬,李医生因新冠肺炎不幸殒命让舆论达到高潮,许多人难以抑制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纷纷表达自己的情绪,近几日,又因李文亮医生被训诫一事,官方公布调查结果,再一次让李医生成为舆论的焦点。
从被训诫,疫情蔓延而“准平反”,再到去世,现在又是官宣调查结论的公布,这一些列的起伏跌宕,可以是我好许多人心境的写照。
就像每次等待自己诊断结果时心情忐忑,虽然能猜出个大概,但依然牵动着我好很多人的心。
连日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对陌生人的遭遇如此关注,竟引起我内心强烈的挣扎?我想对自己做个解答,也更希望和别人分享出来,作为这一事件个人的情绪样本,留存下来。
首先,为了严谨对待,我完整转抄关于李医生发布冠注病毒信息事件如下:2019年12月30日17时30分左右,李文亮医生收到同事发给他的信息,17时43分,李文亮医生以“李文亮 武汉 眼科”昵称在微信群“武汉大学临床04级”中转发、发布“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等文字信息和1张标有“SARS冠状病毒检出〈高置信度〉阳性指标”等字样的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图片、1段时长11秒的肺部CT视频。
18时42分,又在该群发布“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同时,类似信息也出现在其他微信群中。
被人上传到网上的武汉市卫健委两份部门文件,与李文亮医生等人转发、发布的信息,引发关注和讨论。
(源文出处: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6%96%87%E4%BA%AE/24300481?fr=aladdin)我的解析过程如下:李文亮医生是在医生群发布的,那么这本身就决定发布相关医学信息需要极高的专业性和谨慎性,因为这个群所面对的应该说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
弗朗西斯·福山认为,最有满足感的承认,即“最高程度的成就只能被那些取得类似成就的人来判断。
”(注1)我在此引述这句话绝非要表达李医生在刷存在感或者满足虚荣心,而是想强调,这种荣誉背后所体现的是作为专业医生没有理由以牺牲自己的专业声誉为代价而在专业的群里信口胡说,并且他还提供了“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图片”。
这进一步说明了李医生的审慎态度。
李医生在群里又强调:“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人类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但其天生的社交性有自己的具体形式,只将利他主义投向家人(有遗传关系的亲戚)和朋友(交换恩惠的个人)。
这种人类交往的预设形式,在所有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中都是普遍适用的。
”(注2)福山所说的就是“互惠利他”原则。
正常人类都不可免俗。
可以说,李医生这一表达无可指摘,合情合理。
李医生的这句话还能感受到他的焦虑与无奈。
焦虑的是担心这个病毒的扩散是真实的,且具有强传染性与危害性,又担心信息被人过度扩散,”外传“给非专业人士而引发不可预测的结果。
这是我的合理推测。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李文亮医生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做出的本能反应。
基于职业和岗位以及同事间的便利条件,信息的获取比外行更有优势这些特性,让最天然的应激能力得到一次最自然不过的表达。
对李医生的这个事情的解构过程绝非要消解他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和贡献,相反,恰恰是我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找到了导致我对此更深感焦虑之处:为什么一个普通人的符合人性的反应要被权力意志所禁锢?为什么“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这句看似正确无比的法令口号最后令无辜之人蒙冤?其背后的运作逻辑是怎样的?这些疑惑就是我之所以产生”内心挣扎“所在。
我可以从周雪光的组织学角度所提出的运动式治理模式与常规治理模式混合并行的原理来加以解释,这种治理模式常常可以集中注意力,以上下层级的官僚间高度联动的模式来解决突出问题,对基层强化权威的可信性与惩罚力度来达到从重从快从严的治理效果。
对下级形成的压力也不言而喻,而“一统体制”要求“全国一盘棋”高度标准化,必然导致时间的紧迫性,权力的复制与同构化,将粗放型的治理方式传递到基层,加之本来就为人诟病的弹性执法和口袋式法律条文,出现“辟谣”的极左行为,让不讲情境逻辑的滥权行为成为可能。
还可以从汉娜·,阿伦特的理论来分析。
用我自己语言来说,如果一种泛泛而谈的口号形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内容,并在不断强化与重复的过程中赢得了部分人的坚持,就会让其作为理性工具而固定下来。
那么“刽子手们只听从命令,并且为他们冷酷的效率感到骄傲,也完全像是‘无辜’的工具,由永恒的……信条支配他们去执行非人道的、非个人化的事件过程。
(《极权主义的起源》第52页,林骧华译时代出版社近代思想图书馆系列033)好了,现在明白我的焦虑核心所在了吗?正是因为我与李文亮医生在同一国度,都是普通人,必然有着相似的人性驱动的行为模式,那么,李医生的遭遇就绝非孤例,这类返人性的事情可以随机选择任何一个人,发酵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令这类不安全感有了普遍意义。
没有人可以拥有豁免机会,这方面讲求的是“机会均等”。
只要缺乏制度性保障,类似的遭遇发生的概率就绝对不是最低的。
西峰秀色2020.3.22北京注1:摘自《历史的终将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注2:摘自《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引言,作者:弗朗西斯·福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推荐
1回应
2020-03-2203:21:35
展开
收起
1
欢乐分裂
制度是“稳定、受尊重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经久不衰,超越个别领袖的任期。
它们在本质上是长期规则,用来塑造、限制和调整人类的行为。
对“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就不只是无休止地为人物、事件、冲突和政策等纂出目录,而是必须要关注政治制度的出现、发展和最终衰败的全过程。
要想弄懂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就要将之放到社会制度的长期演变之中,这至关重要。
人类的自然交往围绕两个现象...
2022-03-1420:52:20
8人喜欢
制度是“稳定、受尊重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经久不衰,超越个别领袖的任期。
它们在本质上是长期规则,用来塑造、限制和调整人类的行为。
对“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就不只是无休止地为人物、事件、冲突和政策等纂出目录,而是必须要关注政治制度的出现、发展和最终衰败的全过程。
要想弄懂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就要将之放到社会制度的长期演变之中,这至关重要。
人类的自然交往围绕两个现象:亲戚选择和互惠利他。
亲戚选择是指有性繁殖物种的个体对待亲戚时是利他的,利他程度又与他们分享的基因成正比,反复出现,最终成为固定模式。
这显示,他们在遵循裙带关系,偏爱与自己共享基因的亲戚。
互惠利他是指同一物种内毫无关联的个体相互交换恩惠或资源,有时也可以是不同物种之间。
这两种行为无需学习,均源于基因的编码,并在个体之间互动时自然流露。
强烈的民族认同往往在威权统治条件下形成得最为成功。
缺乏强烈民族认同的民主社会,在议定民族的宏大叙事时常会遇上严重分歧。
许多当代和平的自由民主国家,其实是数代前长期暴力和威权统治的受益者,现在只是把这段历史顺手抛在脑后了。
在理想的情况下,对精英权力的约束应通过国家的民主控制,其中的国家政策,在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上反映人民的广泛共识。
与再分配的情况一样,关键在于,既不惩罚精英致富或参政的能力,又防止他们影响力的坐大。
法律得以制衡政治权力,包括政治体系中最强大的政治参与者。
在许多文明中法治有宗教上的起源,宗教既为法治提供了法律内容,又提供了解释法律的宗教专家的等级制度。
对腐败的指控,常常不是为了改善政府,而是充任政治武器。
在大多数政客都参与腐败的社会中,挑选其中一个来施以处罚,往往不是改革而是夺权的迹象。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认同政治,我们可以在法国大革命中找到它的第一次重要表达。
它基于如此的观念:国家的政治边界应该对应于主要以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为定义的文化边界。
认同的斗争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因为它涉及对承认的需求。
要向经济学家说声对不起,因为单有物质资源,人类不会感到满足,他们还希图真实的自我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尊严和平等。
这就是为什么,承认的象征——旗帜、联合国席位和国际社会成员的法律地位——对民族主义者来说至关重要。
所有社会都始于韦伯所谓的家族制国家,政府官员不是统治者的亲友,就是控制社会的精英的亲友。
这些国家仅向统治者偏爱的个人提供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很少以普遍适用的规则,在非人格化的基础上对待公民。
现代政府——非人格化和普遍性的国家官僚体系——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发展起来的,在许多情况中又根本无法产生。
我给依附主义下的定义是,以个人好处而不是纲领性政策,来换取选票和政治支持。
依靠亲友是人类社交的预设模式,如果没有严厉的惩罚,始终会以不同的形式卷土重来。
非人格化现代国家迫使我们采取有悖于本性的行为,而它们随时都有遭到侵蚀和扭转的风险。
在任何一个社会,精英都在设法利用已有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和亲友的地位,除非遇上政治体制中其他势力的明确制止。
在这点上,发达的自由民主制和其他政治秩序没什么两样,以致人们可以认为,家族制复辟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
拉丁美洲的暴力往往发生于民间,而不是在国家之间。
森特诺进一步指出,拉丁美洲的战争发生时,在性质上往往是有限的,很少涉及整个人口的大规模动员,如法国大革命之后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那样。
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遵循唯物主义的预定论,即当代成功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建设,取决于早期殖民地制度或自然资源禀赋。
如果拉丁美洲国家的问题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制度留下威权政府、不平等和阶级分化;那么非洲的问题是,殖民当局想以廉价方式行使统治,根本没留下什么制度遗产。
如果拉丁美洲的国家是软弱的,发展不出韦伯式的现代官僚体系;那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往往压根就不存在。
中国、日本和韩国,至少是世界上种族最同质的社会之一,很早就有基于共同语言和文化的强烈民族认同。
但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中国文明在古代从黄河流域扩张出去,征服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吸收无数非汉族人口,本身又遭受北部和西北的突厥野蛮人的入侵。
第1卷已经指出,中国发明的不只是第一个国家,而且是第一个现代国家。
它的建立围绕一种共同的文献语言,其中的古典著作一直是历代官僚的教育基础。
从中国历史的一开始,民族认同和国家建设就相互关联。
中国边界上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其他社会——韩国、日本和越南——也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发生在它们与欧洲殖民主义和西方观念有深入接触之前。
在拥有自由民主、工业化和高收入的社会中,绝无仅有的非西方世界国家或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在东亚。
中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和其他快速发展的国家也都在亚洲,它们缺乏民主政治制度,却有高效的国家。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是国家软弱和经济表现不佳,东亚恰恰是它的反面,位居光谱表的另一端。
关于“东亚奇迹”及其神速增长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解释文献,大体可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东亚的成功在于市场友好型的政策;另一派强调,更重要的是工业化政策和其他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干预。
也有文化上的理论,把它们的成功归因于亚洲人节俭和尽职(工作伦理)的价值观。
能让政府干预发挥作用的国家,必须拥有彼得·埃文斯所谓的“内嵌式自主”:官僚体系必须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无须承受寻租政治群体的压力,以促进为广泛公共利益服务的长远目标。
这种政策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取得成功,在其他地方却遭遇失败。
结果的不同,在于政府质量的好坏。
在《民法通则》下采纳的民法典,最终还是源自西方,为类似西方私法的东西打下基础。
它承认一定范围的独立的合法参与者,可以获得财产,签订合同,出售财产,上法庭捍卫自己的权利。
党内理论家在原则上提出反对,认为除了“人民”(也就是国家),谁也不得拥有生产资料。
改革者只好巧立名目,让国家保有正式的所有权,再创造出一套可以购买、出售、抵押和转让的使用权。
所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无人在技术上“拥有”公寓或房子,仅有长达七十年的租期,代价是土地使用费。
监管合同的法律也是煞费苦心,尝试调和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
德国和国民党的法典在界定法律人格时把“自然人”和“法人”分开;而《民法通则》实际上废除自然人,代之以公民的概念。
这看似微小的差别,在区分中国和西方的法律观念上,却是非常重要的。
西方把自然人当作权利和义务的持有者,独立于国家的任何行动;在中国,公民的称号是国家赋予个人的。
当代中国的法律接续清朝的传统实践,不承认个人权利持有者的单独领域,某种意义上产权仍被看成国家赋予个人的仁慈。
在实践中,国家可在任何时候合法收回这种权利。
国家有时提倡法治和公民意识,作为抑制不满情绪的手段,使中国普通公民更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执法的前后不一致会让期望落空,导致对法律的不信任。
被监督的官员想尽办法,或掩盖不良行为,或防止信息向上传达。
到最后,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向下负责的体系,让自由的媒体和真正有权的公民来监督国家。
王朝中国的对策有二:一是建立复杂的官僚体系结构,限制君主的实际权力;二是以一套精密的体系培养君主,使之陷入繁文缛节的仪式,不能为所欲为。
即便如此,这个体系还是不足以防止坏皇帝的周期性出现,或跋扈、或懒惰、或无能、或贪婪。
中国和它所影响的国家,的确是儒家道德和官僚体系的传承人。
这个体系通过教育和教化,把统治者引向共同利益的宽广概念,外加儒家对识字和教育的强调,给现代经济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重要好处。
东亚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快速增长,是技术官僚的强国推动的,领导阶层不管有多专制,始终认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东亚的强大国家在拥有法治之前,就发展出官僚机构,而欧洲的先后次序恰恰相反。
数世纪以来,东亚早熟的强大国家,一直阻止可能提出挑战的独立参与者的出现。
欧洲的自由民主制脱胎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大致平衡,而东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天平偏向于国家。
这意味着,对发展中世界的大多数来说,中心问题是软弱国家;就东亚而言,所缺乏的是法治或政治负责制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民主是争来的,而不是赠予的。
政治衰败的根源就是因为制度无法适应变化的情况——即新社会群体的崛起及其政治诉求。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强大中央集权政府传统,也是少数几个从未发展出本土法治传统的国家层次社会之一。
中国复杂丰富的传统,以儒家道德代替正式的程序规则,对统治者实施一定的约束。
这个传统也被遗赠给其他东亚政治体,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资源。
有时,威权政府比民主政府更能冲破过去的束缚。
后毛泽东时代中国享有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由高度自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推荐
回应
2022-03-1420:52:20
展开
收起
第71页普鲁士建立国家
Thresh
(懒仙一个,如果懒也可以成仙~~)
翻译缺乏常识Butthiscontrolexistslargelythroughthepoliticalministerplacedbyeachadministrationatthetopofthebureaucratichierarchy.WhathasneverhappenedinGermanhistoryisthewholesaledistributionofgovernmentofficestopartyworkersasamatterofpoliticalpatronage,asoccurredintheUnitedStates,Italy,andGreece.其中“Butthiscontrolexistslargelythroughthe...
(5回应)
2016-01-0818:01:27
4人喜欢
翻译缺乏常识
Butthiscontrolexistslargelythroughthepoliticalministerplacedbyeachadministrationatthetopofthebureaucratichierarchy.WhathasneverhappenedinGermanhistoryisthewholesaledistributionofgovernmentofficestopartyworkersasamatterofpoliticalpatronage,asoccurredintheUnitedStates,Italy,andGreece.引自普鲁士建立国家
其中“Butthiscontrolexistslargelythroughthepoliticalministerplacedbyeachadministrationatthetopofthebureaucratichierarchy.”指的是德国经由政党选举的总理提名产生各部部长(各部的设立其实也是可以按照总理需要来变更的)即类似日本技术官僚混到头也就是个副部长,要当部长必须辞职去参加政治选举。
(德国这点不一样,德国允许官僚请假去竞选议员)
而翻译的文章变成了由官僚机构自己任命各部部长了。
这基本就是对原文的反意了部长
推荐
5回应
2016-01-0818:01:27
展开
收起
第495页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Rafa
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在21世纪,有些政府视自己为自由民主制的标准替代品,其中包括伊朗、波斯湾的君主国、俄罗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过,……(前三者均有自身问题)。
在非民主的替代政体中,对自由民主制是普遍进化模型的观念,提出最严重挑战的是中国。
正如这两卷书多次提到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强大中央集权政府传统,也是少数几个从未发展出本土法治传统的国家层次社会之一。
中国复杂丰富的传统,以儒家道德代替正...
2019-07-0207:12:50
3人喜欢
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在21世纪,有些政府视自己为自由民主制的标准替代品,其中包括伊朗、波斯湾的君主国、俄罗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过,……(前三者均有自身问题)。
在非民主的替代政体中,对自由民主制是普遍进化模型的观念,提出最严重挑战的是中国。
正如这两卷书多次提到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强大中央集权政府传统,也是少数几个从未发展出本土法治传统的国家层次社会之一。
中国复杂丰富的传统,以儒家道德代替正式的程序规则,对统治者实施一定的约束。
这个传统也被遗赠给其他东亚政治体,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资源。
有时,威权政府比民主政府更能冲破过去的束缚。
后毛泽东时代中国享有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由高度自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今天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邓小平启动的改革三十五年后,中国的政权现在正经受政治衰败,正在丧失作为早期成功源泉的自主性。
……
就自由民主的普遍性而言,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在未来若干年的行为将是最重要的考验。
加入它在绝对和相对的规模上继续增长,仍然满足于生活在现有统治之下,那就不得不说,鉴于它对威权政府的支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确实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假如它也产生参与要求,却得不到现存政治体系的接纳,它的表现就非常相似于世界上其他地区。
对中国体制的真正考验,不是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充分的时候,而是在增长放缓和面临危机的时候,而这些问题似乎在所难免。
引自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
推荐
回应
2019-07-0207:12:50
展开
收起
第1页
水墨温度
2018-06-2815:28:46
推荐
回应
2018-06-2815:28:46
展开
收起
第20页何为政治发展
西峰秀色
(跟从内心的热情去生活!)
如果统治者能修改法律以利己,即使这条法律对社会中其他人一视同仁,法治便已经不复存在。
2018-07-0409:45:06
如果统治者能修改法律以利己,即使这条法律对社会中其他人一视同仁,法治便已经不复存在。
推荐
回应
2018-07-0409:45:06
展开
收起
第32页
请把我包括在外
到丹麦去。
可是各式社会正受困于自己的过去,需要有人来讲述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民主参与不只是有用的手段,用以制衡滥权、腐败、专制的政府,政治参与本身就是目的,属于自由的基本方面,它让个体的人生变得不但丰富而且完整。
」
2019-02-1821:42:00
到丹麦去。
可是各式社会正受困于自己的过去,需要有人来讲述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民主参与不只是有用的手段,用以制衡滥权、腐败、专制的政府,政治参与本身就是目的,属于自由的基本方面,它让个体的人生变得不但丰富而且完整。
」
推荐
回应
2019-02-1821:42:00
展开
收起
第51页官僚体系
🐯😺🐶🦊
国家功能的范围
2019-12-2821:04:18
国家功能的范围
推荐
回应
2019-12-2821:04:18
展开
收起
第2章发展的各个方面
永嘉路
042塞缪尔·亨廷顿1968年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给这一理论泼上冷水。
亨廷顿激烈抗辩,好事并不总是扎堆。
他认为,竖济发展孕育社会动员,当社会动员的速度超过现有制度应付参政需求的能力时,政治秩序就会崩溃。
亨廷顿指出,一边是新动员起来的人们的期望,另一边是政府满足他们参政的能力或意愿,这中间会有“差距”。
他认为,贫穷的传统社会和已经现代化的社会都是稳定的,不稳定的恰是那些正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因为...
2022-06-1922:26:10
042
塞缪尔·亨廷顿1968年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给这一理论泼上冷水。
亨廷顿激烈抗辩,好事并不总是扎堆。
他认为,竖济发展孕育社会动员,当社会动员的速度超过现有制度应付参政需求的能力时,政治秩序就会崩溃。
亨廷顿指出,一边是新动员起来的人们的期望,另一边是政府满足他们参政的能力或意愿,这中间会有“差距”。
他认为,贫穷的传统社会和已经现代化的社会都是稳定的,不稳定的恰是那些正在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因为现代化的不同组件未能以协调的方式向前推进。
引自第2章发展的各个方面
推荐
回应
2022-06-1922:26:10
展开
收起
第24章法律在中国的挣扎
BWV八核
(我是伪君子,伪读书人)
除了产权和合同,规则已经到位的另一重要领域,是高层领导的任期限制、退休、聘用和晋升的程序。
世界其他地区威权政府的最大麻烦之一是,高层领导不愿在任职多年后自动下台,也缺乏决定继承人的制度。
B我已指出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总统都有漫长的任期,无论专制国家还是民主国家。
阿拉伯之春的原因之一是,这几个国家的总统多年赖在宝座上不走,突尼斯的本·阿里二十三年、埃及的穆巴拉克三十年、利比亚的卡扎菲四十一年。
如果...
2022-05-2116:20:38
除了产权和合同,规则已经到位的另一重要领域,是高层领导的任期限制、退休、聘用和晋升的程序。
世界其他地区威权政府的最大麻烦之一是,高层领导不愿在任职多年后自动下台,也缺乏决定继承人的制度。
B我已指出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总统都有漫长的任期,无论专制国家还是民主国家。
阿拉伯之春的原因之一是,这几个国家的总统多年赖在宝座上不走,突尼斯的本·阿里二十三年、埃及的穆巴拉克三十年、利比亚的卡扎菲四十一年。
如果上述领袖建立规范化的继承体系,在十年或八年任期后自己下台,就会给国家留下更为积极的遗产,也不会遭到革命浪潮的席卷引自第24章法律在中国的挣扎当代中国体系中基于规则的决策的优缺点在于:一方面,有抱负的政治领袖,在接班、晋升和可接受的政治行为上,要遵循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另一方面,这些规则还不算是对政治权力的真正的宪法限制,只反映出当前共产党精英赞成集体领导的共识,尤其对那些亲身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
但规则本身,仅需一纸通知,就可能被同一领导集体改掉。
引自第24章法律在中国的挣扎中国共产党已有相关规则,有助于中国威权统治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中国宪法规定,高层领导的任期最多只能十年。
从邓小平退
368休以来,已有两次高层领导的换班,以十年为一周期,分别在2002
年的十六大和2012年的十八大。
另外还有比较不正式的规则,例如,
一旦超过六十七岁,就不能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候选人。
在共产
党的低层组织,强制退休的规定更为普遍。
最高级别的领导换班,
其实际的政治运作仍是混沌不清的,但至少已有制度化的过程。
[35引自第24章法律在中国的挣扎
推荐
回应
2022-05-2116:20:38
展开
收起
1
欢乐分裂
制度是“稳定、受尊重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经久不衰,超越个别领袖的任期。
它们在本质上是长期规则,用来塑造、限制和调整人类的行为。
对“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就不只是无休止地为人物、事件、冲突和政策等纂出目录,而是必须要关注政治制度的出现、发展和最终衰败的全过程。
要想弄懂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就要将之放到社会制度的长期演变之中,这至关重要。
人类的自然交往围绕两个现象...
2022-03-1420:52:20
8人喜欢
制度是“稳定、受尊重和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经久不衰,超越个别领袖的任期。
它们在本质上是长期规则,用来塑造、限制和调整人类的行为。
对“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就不只是无休止地为人物、事件、冲突和政策等纂出目录,而是必须要关注政治制度的出现、发展和最终衰败的全过程。
要想弄懂当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就要将之放到社会制度的长期演变之中,这至关重要。
人类的自然交往围绕两个现象:亲戚选择和互惠利他。
亲戚选择是指有性繁殖物种的个体对待亲戚时是利他的,利他程度又与他们分享的基因成正比,反复出现,最终成为固定模式。
这显示,他们在遵循裙带关系,偏爱与自己共享基因的亲戚。
互惠利他是指同一物种内毫无关联的个体相互交换恩惠或资源,有时也可以是不同物种之间。
这两种行为无需学习,均源于基因的编码,并在个体之间互动时自然流露。
强烈的民族认同往往在威权统治条件下形成得最为成功。
缺乏强烈民族认同的民主社会,在议定民族的宏大叙事时常会遇上严重分歧。
许多当代和平的自由民主国家,其实是数代前长期暴力和威权统治的受益者,现在只是把这段历史顺手抛在脑后了。
在理想的情况下,对精英权力的约束应通过国家的民主控制,其中的国家政策,在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上反映人民的广泛共识。
与再分配的情况一样,关键在于,既不惩罚精英致富或参政的能力,又防止他们影响力的坐大。
法律得以制衡政治权力,包括政治体系中最强大的政治参与者。
在许多文明中法治有宗教上的起源,宗教既为法治提供了法律内容,又提供了解释法律的宗教专家的等级制度。
对腐败的指控,常常不是为了改善政府,而是充任政治武器。
在大多数政客都参与腐败的社会中,挑选其中一个来施以处罚,往往不是改革而是夺权的迹象。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体形式的认同政治,我们可以在法国大革命中找到它的第一次重要表达。
它基于如此的观念:国家的政治边界应该对应于主要以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为定义的文化边界。
认同的斗争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因为它涉及对承认的需求。
要向经济学家说声对不起,因为单有物质资源,人类不会感到满足,他们还希图真实的自我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尊严和平等。
这就是为什么,承认的象征——旗帜、联合国席位和国际社会成员的法律地位——对民族主义者来说至关重要。
所有社会都始于韦伯所谓的家族制国家,政府官员不是统治者的亲友,就是控制社会的精英的亲友。
这些国家仅向统治者偏爱的个人提供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很少以普遍适用的规则,在非人格化的基础上对待公民。
现代政府——非人格化和普遍性的国家官僚体系——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发展起来的,在许多情况中又根本无法产生。
我给依附主义下的定义是,以个人好处而不是纲领性政策,来换取选票和政治支持。
依靠亲友是人类社交的预设模式,如果没有严厉的惩罚,始终会以不同的形式卷土重来。
非人格化现代国家迫使我们采取有悖于本性的行为,而它们随时都有遭到侵蚀和扭转的风险。
在任何一个社会,精英都在设法利用已有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和亲友的地位,除非遇上政治体制中其他势力的明确制止。
在这点上,发达的自由民主制和其他政治秩序没什么两样,以致人们可以认为,家族制复辟的过程一直延续至今。
拉丁美洲的暴力往往发生于民间,而不是在国家之间。
森特诺进一步指出,拉丁美洲的战争发生时,在性质上往往是有限的,很少涉及整个人口的大规模动员,如法国大革命之后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那样。
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遵循唯物主义的预定论,即当代成功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建设,取决于早期殖民地制度或自然资源禀赋。
如果拉丁美洲国家的问题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制度留下威权政府、不平等和阶级分化;那么非洲的问题是,殖民当局想以廉价方式行使统治,根本没留下什么制度遗产。
如果拉丁美洲的国家是软弱的,发展不出韦伯式的现代官僚体系;那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往往压根就不存在。
中国、日本和韩国,至少是世界上种族最同质的社会之一,很早就有基于共同语言和文化的强烈民族认同。
但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中国文明在古代从黄河流域扩张出去,征服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吸收无数非汉族人口,本身又遭受北部和西北的突厥野蛮人的入侵。
第1卷已经指出,中国发明的不只是第一个国家,而且是第一个现代国家。
它的建立围绕一种共同的文献语言,其中的古典著作一直是历代官僚的教育基础。
从中国历史的一开始,民族认同和国家建设就相互关联。
中国边界上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其他社会——韩国、日本和越南——也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发生在它们与欧洲殖民主义和西方观念有深入接触之前。
在拥有自由民主、工业化和高收入的社会中,绝无仅有的非西方世界国家或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在东亚。
中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和其他快速发展的国家也都在亚洲,它们缺乏民主政治制度,却有高效的国家。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特征是国家软弱和经济表现不佳,东亚恰恰是它的反面,位居光谱表的另一端。
关于“东亚奇迹”及其神速增长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解释文献,大体可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东亚的成功在于市场友好型的政策;另一派强调,更重要的是工业化政策和其他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干预。
也有文化上的理论,把它们的成功归因于亚洲人节俭和尽职(工作伦理)的价值观。
能让政府干预发挥作用的国家,必须拥有彼得·埃文斯所谓的“内嵌式自主”:官僚体系必须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无须承受寻租政治群体的压力,以促进为广泛公共利益服务的长远目标。
这种政策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取得成功,在其他地方却遭遇失败。
结果的不同,在于政府质量的好坏。
在《民法通则》下采纳的民法典,最终还是源自西方,为类似西方私法的东西打下基础。
它承认一定范围的独立的合法参与者,可以获得财产,签订合同,出售财产,上法庭捍卫自己的权利。
党内理论家在原则上提出反对,认为除了“人民”(也就是国家),谁也不得拥有生产资料。
改革者只好巧立名目,让国家保有正式的所有权,再创造出一套可以购买、出售、抵押和转让的使用权。
所以,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无人在技术上“拥有”公寓或房子,仅有长达七十年的租期,代价是土地使用费。
监管合同的法律也是煞费苦心,尝试调和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
德国和国民党的法典在界定法律人格时把“自然人”和“法人”分开;而《民法通则》实际上废除自然人,代之以公民的概念。
这看似微小的差别,在区分中国和西方的法律观念上,却是非常重要的。
西方把自然人当作权利和义务的持有者,独立于国家的任何行动;在中国,公民的称号是国家赋予个人的。
当代中国的法律接续清朝的传统实践,不承认个人权利持有者的单独领域,某种意义上产权仍被看成国家赋予个人的仁慈。
在实践中,国家可在任何时候合法收回这种权利。
国家有时提倡法治和公民意识,作为抑制不满情绪的手段,使中国普通公民更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执法的前后不一致会让期望落空,导致对法律的不信任。
被监督的官员想尽办法,或掩盖不良行为,或防止信息向上传达。
到最后,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向下负责的体系,让自由的媒体和真正有权的公民来监督国家。
王朝中国的对策有二:一是建立复杂的官僚体系结构,限制君主的实际权力;二是以一套精密的体系培养君主,使之陷入繁文缛节的仪式,不能为所欲为。
即便如此,这个体系还是不足以防止坏皇帝的周期性出现,或跋扈、或懒惰、或无能、或贪婪。
中国和它所影响的国家,的确是儒家道德和官僚体系的传承人。
这个体系通过教育和教化,把统治者引向共同利益的宽广概念,外加儒家对识字和教育的强调,给现代经济的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重要好处。
东亚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快速增长,是技术官僚的强国推动的,领导阶层不管有多专制,始终认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东亚的强大国家在拥有法治之前,就发展出官僚机构,而欧洲的先后次序恰恰相反。
数世纪以来,东亚早熟的强大国家,一直阻止可能提出挑战的独立参与者的出现。
欧洲的自由民主制脱胎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大致平衡,而东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天平偏向于国家。
这意味着,对发展中世界的大多数来说,中心问题是软弱国家;就东亚而言,所缺乏的是法治或政治负责制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民主是争来的,而不是赠予的。
政治衰败的根源就是因为制度无法适应变化的情况——即新社会群体的崛起及其政治诉求。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强大中央集权政府传统,也是少数几个从未发展出本土法治传统的国家层次社会之一。
中国复杂丰富的传统,以儒家道德代替正式的程序规则,对统治者实施一定的约束。
这个传统也被遗赠给其他东亚政治体,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资源。
有时,威权政府比民主政府更能冲破过去的束缚。
后毛泽东时代中国享有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由高度自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推荐
回应
2022-03-1420:52:20
展开
收起
p497政治衰败存在于现代民主国家是否意味着,在国家、法治和负责制中取得平衡的政权,其整体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有致命缺陷?以及新兴和老牌的现代民主国家都面临一个难题,作者批评对于限制国家权力的矫枉过正
今天你提肛了吗
政治衰败存在于现代民主国家是否意味着,在国家、法治和负责制中取得平衡的政权,其整体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有致命缺陷?这绝对不是我的结论:所有的社会,无论威权的还是民主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衰败。
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们能否适应变化,最终自我修复。
我不认为,已确立起来的民主国家遭遇了系统性的“治理危机”。
在过去,民主政治体制遇到过这样的危机,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替代型的挑...
2021-11-2720:30:18
政治衰败存在于现代民主国家是否意味着,在国家、法治和负责制中取得平衡的政权,其整体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有致命缺陷?这绝对不是我的结论:所有的社会,无论威权的还是民主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衰败。
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们能否适应变化,最终自我修复。
我不认为,已确立起来的民主国家遭遇了系统性的“治理危机”。
在过去,民主政治体制遇到过这样的危机,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替代型的挑战,还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民众抗议、经济停滞和高通货膨胀率。
很难根据任何给定十年的表现,来判断政治体制的可持续性。
在一个时段显得不可克服的问题,到了下一个时段却消失了。
民主政治体制在回应涌现出的问题时往往比威权体制慢,但当它们开始行动时,常常更加果断,因为相关决策已获得广泛支持。
如果说新兴和老牌的现代民主国家都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未能提供国民所期待的实质性功能:人身安全、共享的经济增长和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即实现个人机会所必需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
出于可理解的原因,民主的支持者关注的是如何限制暴虐或掠夺型国家的权力,却没有花很多时间来考虑实施有效的治理——借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控制政府,而不是使政府充满活力”。
推荐
回应
2021-11-2720:30:18
>更多读书笔记(共361篇)
论坛
· · · · · ·
书写作和出版的时间?
来自BWV八核
1回应
2022-05-2121:17:19
【重发】这本书怎么样,被阉割的不少吧,求评论?
来自霍姆斯基
9回应
2022-04-2822:32:58
不看《政治秩序的起源》直接看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影...
来自今天你提肛了吗
2021-11-1118:12:48
出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来自微13078183640
2021-10-3019:03:35
谁发一下删减
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
2021-03-2707:57:25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豆瓣阅读
59.31元
购买电子书
得到
46.99元
购买电子书
京东商城
76.40元
购买纸质书
当当网
88.50元
购买纸质书
中图网
79.40元
购买纸质书
孔网
38.00元起
购买纸质书
+加入购书单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Farrar,StrausandGiroux(2014)
8.5分133人读过
ProfileBooks(2014)
暂无评分6人读过
時報文化(2015)
暂无评分8人读过
Farrar,StrausandGiroux(2014)
暂无评分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37°暖书单(二)
(37°暖)
理想国译丛[MIRROR]完整书单
(理想国)
理想国书香2015
(理想国)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zzZ
今天凌晨想读
九
昨天想读
高翔
7月19日想读
西雅图之声
7月19日读过
>585人在读
>1614人读过
>8682人想读
二手市场
在豆瓣转让
有868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孔网上门收书
转让给其他二手平台?
订阅关于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的评论:
feed:rss2.0
©2005-2022douban.com,allrightsreserved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图书馆合作
·移动应用
·豆瓣广告
延伸文章資訊
- 1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 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 ... - 誠品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 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全新修訂校對版):各界好評福山這本書是給一般大眾最好的政治通識閱讀材料,看完之後,馬上可對國際 ...
- 2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全新修訂校對 ...
Buy 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全新修訂校對版】: 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
- 3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 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政治 ... - 誠品
這就是政治思想家法蘭西斯.福山出版《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緣由。本書分上下卷,描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建制的起源、演變與衰敗,是探討政治制度演化的一場歷史之 ...
- 4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 博客來
書名: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49570942,頁數:617,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美)弗朗西斯·福山, ...
- 5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 博客來
書名: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從工業革命到民主全球化,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549570942,頁數:617,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美)弗郎西斯·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