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 粽子的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粽,或作糉,為以箬葉、竹葉或蘆葦葉,包裹糯米或黃米或其他輔料如棗,豆沙,火腿等,並以水煮或蒸熟的食品。

起源於中國漢族間,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 ... 2011TAIWANSCHOOLS CYBERFAIR 青龍出水端午風情屈原在哪裡龍的世界食在端午專題計畫網站地圖 ---端午食粽---   親手包一顆粽子, 品嚐粽葉米飯香。

  但,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粽子形形色色, 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   |端午食粽|應景食物|品嚐一首詩|端午吟詩| |粽子的起源|粽子口味比一比| 圖片來源:Wikipedia     端午食粽:粽子的起源   粽子 簡介 簡介   粽,或作糉,為以箬葉、竹葉或蘆葦葉,包裹糯米或黃米或其他輔料如棗,豆沙,火腿等,並以水煮或蒸熟的食品。

起源於中國漢族間,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應景物之一。

  粽子的歷史悠久,在戰國時已經出現。

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成為在農曆五月初五紀念屈原的端午節時必備的食品[1]。

西晉周處《風土記》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齊民要術》卷九引《風土記》記述粽子「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

  資料來源:Wikipedia 歷史 記載 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

從米,葼聲。

”《說文•夂》:“葼,斂足也。

”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

《集韻•送韻》:“糉,角黍也。

或作粽。

”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

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

四仲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

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像也。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粽子 演變 粽子的演變   春秋時期 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 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 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 出現雜粽。

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 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 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

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 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 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

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包粽子 包粽子   將糯米洗淨,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味料醃2小時,鹹蛋黃切半備用。

洗淨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相疊   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   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 放入豬肉、香菇、鹹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   接著將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   順著粽子形狀慢慢裹好   將裹好粽子輕壓定型   用繩子在粽腰處紮緊打結   做好後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資料整理/社子小飛龍     首頁青龍出水端午風情屈原在哪裡龍的世界食在端午專題計畫網站地圖               Copyright©2010社子小飛龍.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