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影評:人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正義也不是絕對的 - 闕小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美國, 2017年) / 意外(台灣) / 廣告牌殺人事件(香港) / 三块广告牌(網路). 《意外》以極其優異的寫作 ...
Skiptocontent
電影影評
0
《意外》影評:人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正義也不是絕對的
由
闕小豪
·
2018-05-31
ThreeBillboardsOutsideEbbing,Missouri(美國,2017年)/意外(台灣)/廣告牌殺人事件(香港)/三块广告牌(網路)
《意外》以極其優異的寫作技巧,刻畫出人性往往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不斷透過不同面向來描寫每個角色,讓觀眾對於他們的理解是千迴百轉的。
電影主題多元卻又完整且彼此呼應,藉由一起命案探討了沉默的旁觀者、破案正義與尊重人權的界線、因交情而產生捍衛友人名譽的心態是否恰當、對於不同想法與立場所產生的衝突等議題,發人省思。
這不是一部娛樂走向的電影,觀賞過程容易如坐針氈,但觀賞過程又會深深受電影吸引。
簡短推薦(與分數分析)
絕對是該屆奧斯卡最值得看的電影之一,演員演技、劇本皆是頂級優異水準。
意外在IMDb分數目前8.2,大概8.0分就能擠進Top250,意外目前排名132,在上萬部電影中有這評價絕非容易。
意外在豆瓣分數目前是8.7,有機會擠入Top250。
相關文章:影評|演員| 宣傳
觀影情報
上映:2018/02/09
片長:115分鐘
級別:輔導15級(15+)
評分:IMDb(8.2/23萬+)、豆瓣(8.7/27萬+)、爛番茄(92%/321)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7)、奧斯卡得獎(2) @ 2018年奧斯卡
官網:電影預告、臉書(9萬+)
片尾:無,演職表約4分43秒。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警察、緝凶、廣告看板、性侵殺人案、歧視現象;警車、媒體採訪、民權法案、神父、牙醫診所、癌症、縱火、夫妻離異、自殺、馬、火車、平交道、酒吧、掀蓋手機
電影背景:艾比鎮/Ebbing@密蘇里州/Missouri|1986年
影評
觀影過程
對我而言這是一部在觀賞過程想法會千迴百轉的電影,怕日後遺忘特此寫下記錄。
大致上是按照發生順序來探討,但相關的事件我會整理在一起。
1,我看電影前會刻意避免接收資訊,片頭看到電影名稱後才開始去理解為何會取這片名,一開始蜜兒芮德經過廣告看板時,以為艾比(Ebbing)是廣告公司的名字,後來在她跟威廉威洛比對話時,才從他身上的警徽發現這應該是鎮名。
2, 蜜兒芮德去找廣告公司刊登廣告時,在窗邊看到一隻甲蟲腳朝天在掙扎,會認為這是在象徵她現在的處境,算是一種同理心,感同身受所以去幫助牠,事後回想會認為這呼應她最後的行為也是出於同理心。
3,一開始會認為蜜兒芮德是為女兒討公道,當威廉威洛比去找她溝通時,這邊是個有趣的議題探討:為了維持正義是否能無底線的侵犯人權?從對話中能看到,若把鎮上所有性成熟的男性都抓去抽血驗DNA,若找不到,蜜兒芮德就要把範圍擴大為整個密蘇里州,若再找不到,就要擴大為全國,若再找不到呢?蜜兒芮德大概也發現到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蜜兒芮德強調「男性」這件事,這邊也讓人反思,若因為男性犯罪率較高,所有男性都得驗DNA存資料庫以供未來查案比對,那女生就不需要?這跟那種美國人認為黑人犯罪率高,看到黑人開車、行為怪異就有先入為主認為對方是嫌犯的先入為主觀念,導致層出不窮執法過當的行為不是類似嗎?
這邊是第一個觀眾對角色行為做出判斷的反轉,一開始觀眾會認為應該是警察辦事不力,蜜兒芮德用廣告看板來討公道,而這邊開始能聽到被控訴方的理由,很多案件不是警察不去查,而是留下的證據不足夠時,或許得等上N年嫌犯在監獄或酒吧吹噓自己曾犯下這些案件,真相才會浮現(這邊是個伏筆,呼應後來酒吧劇情)。
4, 一開始狄克森找蜜兒芮德、小紅麻煩時,我以為他那是種「為捍衛同僚/上司抱不平」的行為,這種行為很多時候並不是出自於「理」,他的暴力行為讓蜜兒芮德、小紅看起來更像個受害者。
後來他的更多行為更是讓觀眾厭惡他到極限,歧視侏儒、黑人,總是用暴力來處理事情,刑求黑人。
有段對話蠻有意思的,在蜜兒芮德用「黑人」(blackpeople)這詞時,他憤怒的反駁現在應該稱呼為「有色人種」(Colored),但他卻是所有角色中歧視黑人最嚴重的。
這邊有點在諷刺常強調「政治正確」的人之中,有不少反而是歧視現象最嚴重的。
5, 蜜兒芮德跟神父的對話,是在強調「沉默的旁觀者就是共犯」,這是多數人都會有的狀況,我們很容易因為事不關己、不想惹麻煩而當個沉默的旁觀者。
但在電影中的狀況更為複雜,鎮上多數人或許會希望命案是能破案的,但當他們眼中負責敬職的威廉威洛比被新聞媒體抹黑時,加上他來日不多,他們開始無法允許蜜兒芮德過份的行為。
觀眾很難去苛責其中一方,綽號「肥仔」的牙醫(兩名到警局抗議備案的民眾之一),故意要藉機惡整一下蜜兒芮德,想拔掉她的牙來懲罰她一下,而且還不麻醉,我會同情蜜兒芮德,但不至於憎恨牙醫,他的行為是違反醫師道德的,但當我們心中敬重的人被抹黑時,難道我們就對抹黑者沒有任何想攻擊對方的情緒嗎?這邊有個細膩的地方,蜜兒芮德後來講話都有點大舌頭,字幕是把「說」翻譯成「縮」,就是因為牙疼。
6, 威廉威洛比並未被蜜兒芮德廣告看板的事這樣一搞就開始仇視她,她打死不承認有攻擊牙醫時,他也只是基於警察主持公道的職責在問案,叫可能會攻擊她的狄克森離開現場(既保護蜜兒芮德也保護狄克森),雖然雙方針鋒相對(對白寫得很棒),但並沒有帶入被蜜兒芮德攻擊的情緒。
威廉威洛比咳血噴在蜜兒芮德臉上後那句『我不是故意的』的道歉讓人心疼,這邊觀眾已經開始會覺得蜜兒芮德的行為是不是真的有些超過了?好奇到底是什麼原音讓她如此堅持?
不久後,透過蜜兒芮德望向女兒安琪拉房間時的回憶,當時女兒想跟她借車,她不願意,要女兒用走路的,女兒說『好,我就用走路的,最好還在路上被強暴』,而她也回『我也希望妳被強暴』,沒想到一語成讖,瞬間觀眾都能理解蜜兒芮德如此堅持的原因,令人心疼的,她無法對任何人說出她行為背後的原因。
其實我在姪子出生後,更能體驗到照顧一個小孩要花費多大的心力,完全能理解新聞中那些女兒被殺害的母親心中的不滿、憤怒、哀傷會有多強烈,光這點就足以讓蜜兒芮德做出這些行為來了,更何況還要加上這份氣話詛咒成真的自責。
7, 蜜兒芮德前夫來找她,這段對談我會認為是在反應,很多男性在遇到問題無力解決時,不知道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或許用逃避的方式處理(寄情於工作或小三身上之類的),或許會把情緒出在老婆/女友身上(怒氣沖沖的跑來要蜜兒芮德停止那些行為)。
這邊帶出更讓蜜兒芮德內疚的事:女兒曾在事發前要求搬去跟父親同住,但父親要求她待在媽媽身邊。
也點出了蜜兒芮德的問題點,她對每個人都很尖酸刻薄(這在後面還有呼應),人都是如此複雜的,受害者不全然就一定是完全無缺的好人(台灣新聞就很容易在報導受害者或死者時,不斷去強調這個人是多麼的優秀,在鄰居、師長、家人眼中有多乖、多孝順),他也會有些個性上的缺點,這時候的蜜兒芮德,絕對不是觀眾一開始片頭對她的印象,是更有層次、複雜的。
8, 狄克森拿蜜兒芮德沒轍,在媽媽的建議下,開始找蜜兒芮德朋友的麻煩。
這邊能看到狄克森對黑人的歧視有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他的母親,還有那接近媽寶式的溺愛。
也是從這段開始,觀眾開始較為深入的去理解狄克森這個人,在這之前觀眾眼中的狄克森,就跟鎮上的人對他的了解是一樣的,從他表現出來的行為去認識他,而這邊開始給觀眾全視角,從他的家庭環境(鎮上的人或許沒機會看到的層面)來讓觀眾認識他。
9,廣告公司老闆小紅用合約當藉口,找蜜兒芮德去,告知若她再不付錢,廣告就無法刊登。
從前面小紅的行為看來,他是很有正義感的人,即使警察找他麻煩,他還是堅持說蜜兒芮德的廣告完全合法,即使被狄克森找麻煩,他也沒撤下廣告,所以蜜兒芮德沒按月付錢,絕對不是他不再刊登廣告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撞球時從狄克森那聽到威廉威洛比罹患癌症的事,他的正義感,同時帶有同情心(蠻多追求正義的人是完全不講情面的)。
他當下應該認為秘書是有點白目的,在蜜兒芮德面前講有人贊助廣告費這件事,讓他不得不繼續讓蜜兒芮德刊登廣告。
我會對這部電影的劇本很有感觸,是因為每個角色個性都很鮮明、真實,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
電影前段會讓觀眾感覺「我們要說一個人是好人或壞人,是看你站在什麼立場來說,站在蜜兒芮德的立場,還是站在威廉威洛比的立場」,
但看著看著,你甚至無法單純用立場來解釋,它甚至是超脫立場之外的,小紅有什麼立場嗎?他是站在這兩個人的其中一方嗎?並不是,他是站在「正義」的那方,而這邊又把人性拉到「價值觀」來討論,對小紅來說,雖然「正義感」重要,但「同情/同理心」並不亞於正義,正義並不是絕對的。
10, 威廉威洛比自殺這段很感傷,但他自殺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破不了案或被蜜兒芮德攻擊,而是不捨看見妻子心疼的樣子(從前面對話中可知道胰臟癌是最不可能醫治的),結局是可預見的,他只是減少妻子痛苦的階段。
這個有個伏筆:狄克森用耳機在聽音樂,沒發現眾同事在哀傷,這邊除了讓後來他被困火場不會顯得太突兀,若少了這段部分觀眾可能會在火場那段有「帶耳機真的會感受不到外界環境的騷動嗎?」的困惑。
而且劇本把這伏筆藏起來,觀眾會覺得這段是要表達狄克森聽到威廉威洛比自殺消息後,是哭得最慘的一個,這邊也讓觀眾發現他這個人不是單純的歧視者、腦衝,他就是很真性情的人,看到「老大哥」(能感覺他是很服從於對方領導的,幾次衝動的狀況只有威廉威洛比簡單幾句話就能壓下他)被抹黑,就憤怒的幫老大哥出氣,得知老大哥死亡,哭到可能會被同袍笑娘砲也很自然不遮掩的痛哭。
但他氣憤到去找小紅這段,還是會讓觀眾無法接受他這種處理事情的辦法,當他揍小紅、把小紅從二樓窗戶丟下,對他的反感提升到一個新的極限;導致新任長官阿伯克龍比(在小紅被揍時出聲制止他的黑人,他一切都看在眼裡)開除他時,觀眾都獲得種「正義終於伸張」的快感,殊不知這又是劇本刻意安排,要讓觀眾再度對這個角色看法反轉做準備。
題外話,安排阿伯克龍比看到小紅被揍情結時,我還以為他會是「律師」,然後幫小紅打官司。
11, 蜜兒芮德被一個疑似嫌疑犯(或仇恨她行為的人)恐嚇威脅,沒想到救了她的卻是從店門口走進來的威廉威洛比太太。
這安排蠻有意思的,這邊呼應到後來小紅跟狄克森在醫院相遇,兩人同病房,小紅不知道那個全身被包紮的病患是誰,主動的關心鼓勵對方,沒想到對方就是讓他住院的兇手。
這兩件事情都在反應說,有時候你很憎恨一個人,卻沒想到對方在關鍵時刻會救了你,或是沒想到對方在私底下是個這麼友善的人。
我們基於某些情緒「牽連」,蜜兒芮德是基於想替女兒討公道,威廉威洛比也沒有傷害她,但她還是攻擊了對方,狄克森跟小紅本身也沒有仇恨,但他為了替威廉威洛比討公道而傷害了對方。
這段還有件有趣的事,原來付那個月5,000廣告費的人居然是威廉威洛比,但他不算是出自善意,因為在他的遺書有說到『我不是因為妳的事而自殺,但所有人都會以為是妳』,他知道這件事卻沒阻止,我認為有點是「妳這樣弄我,現在換我弄妳一下吧」(但沒有強烈惡意啦,捉弄的同時也是支持她)的意味。
這邊也是個反轉,原本若只看表面,付這筆錢的人是支持蜜兒芮德的,但實際上用意並非完全出於善意,再次讓觀眾意識到這部電影一直以來的主軸: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12, 蜜兒芮德兒子羅比的戲份,我認為是在反應說,每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能看到他一直想淡忘妹妹被強暴致死的事,但媽媽買廣告看板的行為,就是不斷再逼他重新回憶這件事。
衍生到現實生活中,蠻多情侶或夫妻都會遇到這樣的衝突,一方認為「我一定要討回公道才行」,另一方卻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挽回跟改變,不會用很強硬的手段去討回,尤其是那個手段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而且還不見得能討回公道,此時減少傷痛才是最實際的」,我的個性比較偏向羅比,就還蠻能理解這邊的衝突。
13,廣告看板被燒一事,羅比應該是無法理解媽媽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在這件事情上,除了前面提到她對於口出惡言的內疚外,前夫的話也加深這份內疚,威廉威洛比自殺的事也是,我認為通常越是這種時刻,會越難放手,畢竟為了追求這個公道蜜兒芮德已經付出了太多,受到許多傷害,甚至也傷害到別人了,就此住手前面的努力不就全白費了嗎?
當看板被燒掉後,她把這種情緒轉為憤怒的報復,她先是打了好幾通電話去警局,一開始我還沒能理解用意,後來才發現她是為了確認警局內沒人,這跟前面她幫甲蟲翻身是呼應的,她雖然講話總是尖酸刻薄,但不是那種憤世嫉俗的偏執狂。
只是沒想到狄克森會在警局裡頭讀信讀到太過於投入,加上聽著耳機沒注意到四週動態。
附註:在警局同事打電話給狄克森,要他在大家下班後再去警局拿信,我當時會覺得,幹嘛不在上班時派個職員送過去給他就好?原來是有後面這段安排。
14, 威廉威洛比寫信給狄克森這段,堪稱是整部電影最振奮人心的地方,前面劇情已經充分讓觀眾了解到他這個人是個正義感相當強烈的人,只是容易憤怒,而信中提到『憤怒會招致更大的憤怒』(電影的另外一個主軸),其實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一個轉念之間,可以讓你的行為是大好或大壞。
威廉威洛比在最後勸說狄克森,這是他的遺書,他又是狄克森敬重的人,的確會有很大的導正作用。
就在狄克森發現自己被困在火場,他拿著桌上的文件塞在胸前,當下沒體會他的用意,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在生死危急關頭,拿了安琪拉案子的卷宗。
15, 狄克森在酒吧聽到一男子在吹噓自己的殺人經歷(對照前面威廉威洛比說過的話、他去蜜兒芮德店裡恐嚇威脅她),這時我腦袋中想的是:警察(尤其是阿伯克龍比)應該不會相信他,這個時代他又沒有手機可以錄音,到底該怎麼辦呀?後來看到他假藉變魔術之名去抓對方的臉,我才赫然發現這真是高招呀!靠這方法留下DNA,就可以送去檢驗比對。
這時他反而為了破案,從一個施暴者,變成一個受虐者,只為保存證據,讓人動容。
我認為一部電影能講好一個主軸,就是部好電影,這部電影的主軸多,但表達完整明確卻又彼此呼應,真的很厲害。
16, 蜜兒芮德因受詹姆士幫助脫案,答應跟他約會,卻深感丟臉,尤其前夫是帶著19歲的年輕正妹出席。
詹姆士的那段話則表達了,當我們在歧視別人時,很多時候往往忽略了自己反而是狀況更慘的那個人。
(蜜兒芮德被全鎮排擠,視為敵對對相、放火燒警局等)
17,最後發現酒吧那個人不是殺害安琪拉的兇手,他極有可能犯案而不是單純吹噓,應該是美軍派駐外地的軍人(他有提到在役期最後一天不想被抓之類的話,電影背景是1986年,不是越戰或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知名戰役)在當地犯下案件。
狄克森打電話告訴蜜兒芮德結果前,想必是充滿掙扎與愧疚的,這邊很讓人心疼。
當兩人決定聯手去殺掉這個人時,我認為那是基於一種「同理心」(實則為「代罪羔羊」),今天不管這軍人強暴殺害了誰,那都造成一個家庭的傷痛,蜜兒芮德深知這種痛苦,狄克森也開始懂得用同理心去對待別人。
雖然私刑正義是不被認同的行為,因為你無法確認對方是不是真的有罪,這部電影提到這麼多「表相」與「真相」的差異已說明這件事。
但從對話看來,觀眾應該都偏向把結局解讀成兩人最後並不會真的去下手殺害對方,因為他們都體驗過太多次美名為正義實則為傷害的行為了。
這邊有一處也蠻有意思的對話,蜜兒芮德向狄克森坦承是她攻擊警局的,但狄克森也毫不意外的回答『不是妳還會有誰』,可見得他是在知道蜜兒芮德害他變成這樣後,還是選擇幫她,我認為他的正義感是主因,雖然被開除了,但他還是保有當警察時追求正義的初衷。
Advertisements
整體感受
一般來說,一部好看的電影是會讓觀眾在觀看過程覺得時間飛逝的,不管是笑料百出抑或是緊張刺激,而這部電影不到兩個小時,在觀賞過程我卻覺得有三個半小時之久,好多段劇情我都以為要終結了,卻又轉出新的劇情來,看的過程很是糾結,卻又很佩服劇本的寫作技巧。
認為這是我觀賞過的電影中,繼《讓子彈飛》(让子弹飞,2010)後,又一部寫作技巧高超、令人佩服的優異劇本。
深度十足的角色設定,搭配演員精湛的演技,讓每個角色個性都相當鮮明,就連戲份不多的演員也讓人印象深刻。
主要得獎紀錄
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名單)
入圍,最佳影片:GrahamBroadbent、PeteCzernin、MartinMcDonagh
得獎,最佳女主角: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McDormand)
入圍,最佳男配角:伍迪·哈里遜(WoodyHarrelson)
得獎,最佳男配角:山姆·洛克威爾(SamRockwell)
入圍,最佳原創劇本:MartinMcDonagh
入圍,最佳原創音樂:CarterBurwell
入圍,最佳剪輯:JonGregory
觀賞平台
觀賞戲院:幸福影城(捷運三和國中站)(新北市三重區)A2廳
心得速記
版面介紹 |網址規則|核心價值|引用資料
Advertisements
作者:闕小豪
近期公告:部落格剛完成架站,版面還有許多需要調整之處,若有發現任何錯誤也歡迎告知。
Advertisements
標籤:奧斯卡入圍奧斯卡得獎影評2018年奧斯卡ThreeBillboardsOutsideEbbing﹐Missouri意外廣告牌殺人事件三块广告牌MartinMcDonagh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這個網站採用GooglereCAPTCHA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Google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用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的迴響。
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通知我。
Δ
跟隨:
網站人氣統計
今日人氣:
累計人氣:
分類展開全部|收合全部
延伸文章資訊
- 1三块广告牌- 电影- 豆瓣
三块广告牌豆瓣评分:8.7 简介: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John Hawkes 饰) ...
- 2影評|《意外》三塊廣告牌背後的憤怒、暴力、失去,與放下。
- 33 塊廣告牌是真的!奧斯卡強片《意外》真實事件大揭密原來 ...
- 4三块广告牌的精彩影评
在女儿谋杀案过去几个月仍未找到肇事者之后,女主人公Mildred Hayes决定走出一招险棋:制作了三块广告牌立在通往她居住的小镇道路上,牌上标语径直向当地警察 ...
- 5三块广告牌- 全部影评 - 豆瓣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但一部分影评看了让人心口堵塞 ...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三块广告牌》败给《水形物语》无缘最佳影片,就连原本夺奖热门的原创剧本奖项,也输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