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之陰陽學說| 大紀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陰陽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
從人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屬陽,腹屬陰 ...
正
|
簡
×
搜尋
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中醫養生>正文
中醫基礎之陰陽學說
山草藥為你提供最好的中醫信息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
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
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
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
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
這就是陰陽互根。
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
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
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為主。
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
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
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
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
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髮展的結果。
陰陽格拒
陰陽格拒,是陰陽失調病機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病機,主要包括陰盛格陽和陽盛格陰兩方面。
主要由於某些原因引起陰和陽的一方盛極,因而壅盛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格拒於外,迫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形成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等複雜的臨床現象。
陰盛格陽,即陰陽內外格拒。
系指陰寒之邪盛極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種病理狀態。
其疾病的本質雖然是陰寒內盛,但由於其格陽於外,故其臨床表現,反見面紅煩熱、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熱象。
因其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致,故為真寒假熱。
此外,陰盛於下,虛陽浮越,亦可見面紅如火,稱為戴陽,亦是陽虛陰盛,陰陽之間不相維繫的一種表現。
陽盛格陰,系指邪熱內盛,深伏於裡,陽氣鬱閉於內,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
多見於熱病的熱盛至極,反見「熱極似寒」的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寒象。
由於其疾病之本質是熱盛於裡,而格陰於外,故稱為真熱假寒。
這種四肢厥冷,又稱之為「陽厥」或「熱厥」。
陰陽互損
陰損及陽,系指由於陰液(精、血、津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陽損及陰,系指由於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久之則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陰陽失調
陰陽失調,是指機體陰陽的平衡協調狀態,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壞,導致陰陽之間出現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和陰陽亡失等情況,是對機體各種病理狀態的高度概括。
陰陽失調之說,首見於《內經》。
如《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的「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和《素問·調經論》說的「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
陰陽偏勝
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病機。
病邪侵入人體,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陽,而形成機體的陽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陰,而形成機體的陰偏勝。
由於陰和陽是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
所以陽偏勝必然會耗陰,從而導致陰液不足;陰偏盛也必然會損陽,從而導致陽氣虛損。
陽偏盛
陽主動,主升而為熱,所以陽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亢奮、代謝亢進,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
一般來說,陽勝的病機,多指陽氣亢盛而陰液未虛的實熱證。
進一步發展,可成為陽盛陰虛之證。
陽勝的形成,多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受陰寒之邪,但入裡從陽而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
臨床多見壯熱、煩渴、面紅、尿赤、便干、苔黃、脈數。
若陽熱亢盛過久,則必耗陰液,故陽盛實熱病證,易於煎灼人體陰液,久之亦可導致人體津液不足,陰精虧損,轉化為實熱傷陰的病證。
此即是「陽勝則陰病」。
陰偏盛
陰主靜,主內收而為寒,故在陰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代謝低下,熱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等陰寒內盛的病理狀態。
一般來說,陰偏勝,多指陰邪偏盛而陽氣未衰的寒實證,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陽虛,則成為陰盛陽虛之證。
陰勝的形成,多由外感陰寒之邪,或過食生冷,陰寒內盛,遏抑機體的陽氣,或由素體陽虛,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
前者屬實,後者則為虛實夾雜。
此外,陰寒之邪壅盛,日久必傷陽氣,故陰盛實寒病證,常可導致虛衰,出現機體生理功能活動減退情況,此即「陰勝則陽病」。
陰陽偏衰
陰或陽的偏衰,是指「精氣奪則虛」的虛證。
所謂「精氣奪」,包括了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減退,同時也包括了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
陽偏衰
陽偏衰,即是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機體反應性低下,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
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傷陽氣所致。
陽氣不足,一般以脾腎陽虛為主,尤以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最為重要,這是由於腎陽為諸陽之本的緣故。
由於陽氣虛衰,陽虛不能制陰,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亦因之而減退,血和津液的運行遲緩,水液不化而陰寒內盛。
這是陽虛則寒的主要機理。
陽虛則寒,臨床可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亦可見到倦臥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谷等虛象,以及由於陽虛氣化無力,陽不化陰,水液代謝功能減退或障礙而導致的水濕停滯等病變。
陰偏衰
陰偏衰,即是陰虛,是指機體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虧耗,其滋養、寧靜的作用減退。
多由於陽邪傷陰,熱邪熾盛傷津耗液,或因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因久病耗傷陰液所致。
陰虛,雖然五臟皆可發生,但一般以肺、肝、腎之陰虛為主,其它臟腑之陰虛,久延不愈,最終亦多累及肺腎或者肝腎,所以臨床上以肺腎陰虛與肝腎陰虛為多見。
因為,腎陰為諸髒陰液之本,所以,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又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謂陰虛則熱,是指陰液不足,不能制約陽氣,陽氣相對亢盛,從而形成陰虛內熱、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等病理表現。
陰虛內熱多有全身性虛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消瘦,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陰虛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症;陰虛陽亢多見眩暈耳鳴,肢麻,肌肉顫動等症。
陰陽亡失
陰陽的亡失,是機體的陰液或陽氣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
主要包括亡陽和亡陰兩類。
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導致全身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
多由外邪過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大量耗傷而脫失;或由於素體陽虛,正氣不足,又加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所誘發;或過用汗法,陽隨津枯,陽氣外脫等所致。
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陽,多由於陽氣嚴重耗散而衰竭,虛陽外越所致。
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涼,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神清淡漠,甚則昏迷,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之象。
亡陰,系指機體的陰液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
多由熱邪熾盛,或邪熱久留,煎灼陰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陰液耗竭所致。
主症多見汗出不止,汗熱而粘,手足溫,喘渴煩躁,甚則昏迷譫妄,脈數無力,舌光絳無苔等。
由於陰與陽相互依存,故陰亡,則陽必無所依附而浮越於外,陰亡之後可迅速導致亡陽,「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亦告終結。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
陰陽學說被用來闡釋人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人的病理變化,並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闡釋人的組織結構
陰陽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
從人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屬陽,腹屬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
以臟腑來分,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因其功能以靜為主;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屬陽,因其功能以動為主。
五臟之中又可根據其位置分為陽髒(心、肺)和陰髒(肝、脾、腎),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將其功能歸為陽,而其物質歸為陰。
此外,經絡亦可分為陽經、陰經等等。
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
人體的物質基礎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二者互相依存。
生理活動以物質為基礎,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
如果人體的陰陽不能相互依存,相互為用,人的生命就會中止。
3、說明人的病理變化
陰陽學說還被中醫學用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陰陽失衡所致。
陰陽失調的表現形式很多,可歸納為陰或陽的偏盛偏衰,以及對另一方的累及等,這些可統稱為「陰陽不和」。
許多情況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
這一過程可以用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釋。
陰陽偏勝包括陰偏勝和陽偏勝,是指在邪氣作用下(或本身機能病理性亢奮)所致的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變,《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陽偏衰包括陰偏衰(陰虛)和陽偏衰(陽虛),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平的病理變化。
《素問·調經論》指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由於陽虛,不能制約陰寒,可出現虛寒徵象,即陽消陰長,「陽虛則寒」;陰虛,無力制約陽,可出現虛熱徵象,即陰消陽長,「陰虛則熱」。
陰陽互損指體內的正氣,特別是陰液與陽氣之間的病理關係,包括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
陰陽互損體現了陰陽互根互用的關係。
陰陽互損的最終表現為「陰陽俱損」、「陰陽兩虛」。
陰陽轉化指陰陽失調所表現出的病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的「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說明這類病理情況。
4、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由於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對於任何疾病,無論其病情如何複雜多變,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診斷。
中醫診斷疾病首先要分清陰陽,既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證型,又可以用陰陽來分析四診。
如望診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聲音洪亮者屬陽,語聲低微者屬陰;脈象浮、數、洪大者屬陽,沉、遲、細小者屬陰等等。
從證型來看,病位在表屬陽,實證屬陽,熱證屬陽;而病位在裡屬陰,虛證屬陰,寒證屬陰等。
在決定治療原則和臨床用藥時,中醫學也是以陰陽學說作為指導的。
如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以熱者寒之的原則用寒涼藥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應以寒者熱之的原則用溫熱藥來祛寒。
而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要以滋陰藥以補虛;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要以溫陽藥以補陽。
在陰陽兩虛的情況下,就必須陰陽兩補。
陰陽學說還可用來概括中藥的性味,並用以指導臨床使用。
一般來說,寒、涼藥屬陰,溫、熱藥屬陽;味酸、苦、鹹者屬陰,味辛、甘、淡者屬陽;具有收斂、沉降作用者屬陰,而具發散、升浮作用者屬陽。
在臨床用藥時,應當根據疾病的陰陽性質決定治療原則,再根據藥物的陰陽屬性來決定用藥。
(http://www.dajiyuan.com)
文章來源:山草藥論壇
相關文章
心肌梗塞的中醫療法 2006-09-25嘉市立網球場邊發現45種中草藥 2006-09-19注意秋季保健的健康常識! 2006-09-20談一談「六淫」之「火」 2006-09-20問世間「痰」為何物 百病叢生皆由你 2006-09-20圖片:內蒙古吃土女孩吳寶寶 2006-09-20秋虛上火讓人口乾舌燥 2006-09-21中醫養胃食療方 2006-09-21論中醫學說中的四大病因 2006-09-21
最新文章
危險長新冠4類人警惕疫苗也擋不住?1招改善
【健康1+1】Omicron新變種BA.2.12.1傳播
腰痛是腎臟在求救?腎是沉默器官4症狀要警惕
【健康1+1】1招緩解新冠後遺症
長白髮原因不一定是衰老!2種方法白髮變黑髮
編輯推薦
全麥麵包怎麼挑最好?2吃法更健康、不怕胖
咖啡渣別丟!7大妙用高效除臭、去濕氣
常喝汽水糖尿病風險增26%哈佛還點名3種飲料
黃豆漿、黑豆漿、發芽豆漿豆漿區別大公開
防癌祕密在雙腳!2步按摩提升免疫力遠離癌症
大紀元頭條
中企狂購鋰礦美企憂依賴中國供應鏈風險大
美國會悼念六四佩洛西:自由之火生生不息
王赫:日韓力推「經濟安保」劍指中共
布林肯:不會忘記六四受害者追責中共暴行
法蘭克福終場爆滿精英向神韻藝術家致敬
【一線採訪】家長疑疫苗致上千兒童糖尿病
俄烏戰100天澤連斯基:五分之一領土失控
【一線採訪】上海極端封控受害者遺屬要真相
評論
「大紀元將選取精彩讀者評論在全球報紙版面上刊登,請您与我們一起記錄歷史」
「大紀元保留刪除髒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貼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
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
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我同意×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醫基礎/陰陽學說 - A+醫學百科
陰陽學說是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屬於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範疇,體現出中華民族辯證思維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奧,反映著宇宙 ...
- 2陰陽學說在中醫的應用 - Shen-Nong
受著陰陽學說的影響,中醫認為透過調和陰陽能達至身體健康。身體的物質屬陰,人體活動屬陽,身體健康時兩者會處於動態平衡狀況,並有著相生及相克的關係。
- 3陰陽學說
中醫認為陰陽是自然界運動發展的根本規律﹐生命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高度發展﹐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陽化氣" "陰成形" 。 五臟六腑之有形實體屬於陰﹐而其功能 ...
- 4中醫之源流
中醫學的源流來自古代人們醫療經驗的總結,但其理論體系的形成則受到當時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因此在總結這些醫療經驗,由點、線、面而成為一種理論架構時, ...
- 5中醫基礎理論第8講
總之,陰陽轉化的意義在於:使中醫學建立起用陰陽動態變化的觀點來把握事物,把握生命的運動過程,來把握異常生命過程,來認識複雜的生理、病理現象,到此為止,我們把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