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簡介 -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 ...
族群探索
族群簡介
傳統祭典
人物誌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
原民能力證考
首頁
>族群探索
族群簡介
族群簡介
字型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以及卡那卡那富族,共16族。
各族群擁有獨特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與社會結構,而居住在花蓮縣的原住民族約有6族,包括人口數最多的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
阿美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53,047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阿美族主要分佈於花東兩縣,為台灣原住民人口數最多的一族。
阿美族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立霧溪以南,太平洋沿岸的花東縱谷及東海岸平原,大部份居住於平地,只有極少數居於山谷中。
在原住民各族中漢化最深的阿美族,早已習慣顧犛耕及實施灌溉,採母系制度,子女從母,夫從妻居。
阿美族全臺人口約二十萬,其中分佈山地行政區者僅佔百分之零點五,其餘概為平地。
從地域、習慣及語音的差異,可分為北部阿美,居住於今花蓮縣鳳林以北至花蓮市之間(如壽豐鄉、吉安鄉),又稱為南勢阿美。
中部阿美,由於海岸山脈的分隔,又分為海岸阿美(如豐濱、大港口)與秀姑巒溪畔的秀姑巒阿美(如瑞穗、奇美);南部阿美,居住於台東平原附近,也稱為台東阿美(如台東市、馬蘭、都蘭一帶)。
參考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http://www.tacp.gov.tw/
太魯閣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22,739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太魯閣族在三、四百年前,為擴充耕地及狩獵區域而翻山越領,來到東部立霧溪、木瓜溪及陶塞溪等地區。
花蓮縣的三個山地鄉(秀林、萬榮及卓溪鄉立山村)為太魯閣族分佈居住地。
太魯閣族以勇猛強悍著稱,男性善長狩獵,女性善於織布,編織花色、圖紋無出其右者。
因族人自稱為Truku(太魯閣),所以遷移後的居住地才被稱為「太魯閣」地區。
太魯閣(Truku)族語意為「山腰的平台」、「可居住之地」、為防敵人偷襲「瞭望台之地」,如今該地區即為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範圍。
而Truwan是現今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包括Sadu、Bushi、Truwan、Brayaw、BushiDaya等五個部落,都是太魯閣族的根。
參考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http://www.tacp.gov.tw/
布農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8,190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布農族是高山的民族,分為六大社群(卓、郡、丹、卡、巒等社群),分佈在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縣等山區。
布農族溫和謙恭、與世無爭,與大自然和諧共存,蘊育出獨特的八部合音,為世界獨一無二,享譽國際。
每年4、5月的射耳祭為重要祭典,以山田栗作和狩獵為主,山溪捕魚、家畜飼養次之,蔬果採集布農族仍盛行,工藝技術包括削竹、藤竹編籃、結網、織麻、揉皮等。
布農族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一千至二千公尺的山區,廣及於高雄縣那瑪夏鄉、台東縣海端鄉,而以南投縣境為主。
布農族全臺人口約四萬餘人,目前分佈於南投鄉之仁愛鄉;高雄縣之三民鄉、桃源鄉;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以及台東縣延平鄉、海端鄉等。
參考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http://www.tacp.gov.tw/
賽德克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888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傳說中賽德克族發源於中央山脈牡丹岩,經數次遷移來到今南投縣仁愛鄉境內Truwan之地定居。
後因受限居住及耕作腹地不足,再次遷徙至Tgdaya、Toda、Truku等3個地區定居。
在三百多年前,部分賽德克族人輾轉搬遷到現今的花蓮地區,發展出自己的文化,也演進了自己的語言。
賽德克族是由SeediqTgdaya(德克達雅)、SediqToda(都達)、SejiqTruku(德路固)等三語群的族人所組成,主要分佈在台灣本島中部、東部及宜蘭山區,包括祖居地南投縣的仁愛鄉,移居地花蓮縣秀林鄉、卓溪鄉及萬榮鄉,以及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澳鄉。
參考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http://www.tacp.gov.tw/
撒奇萊雅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657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撒奇萊雅族世居花蓮奇萊平原,北起立霧溪、南迄木瓜溪,東臨太平洋、西接奇萊山,早期建有十大部落。
十七世紀荷西時期,文獻即記載著sakiraya,移墾的漢人亦將花蓮稱之為「奇萊」(台語kilay),足見數百年前,撒奇萊雅族實為花蓮北區一支強盛的族群。
西元1878年,大清帝國開山撫番,發動「達固湖灣戰役」(史稱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族與噶瑪蘭族聯合抗清不幸戰敗。
戰後,清軍採取「勒遷以分其勢」的報復手段,使得殘存的族人被迫隱匿於阿美族部落中,或遠走他鄉重建家園。
撒奇萊雅族從此在歷史的舞台上「消失」,成為流浪的民族。
民國96年1月17日,烽火漂泊129年之後,推動長達17年的正名運動終獲成功,撒奇萊雅族重返歷史舞台,成為官方所認定之台灣原住民族第13族。
10月「火神祭Palamal」是為最重要的歲時祭儀祭典,開春舉辦的「長者賜福Hamaybaki」亦極為獨特,離村求生的「Misapunis舉村遠走野餐」教示族人同心離災、年齡階級種植刺竹保護部落、視刺竹尾端為祖靈託示等,均為其重要而獨特的習俗。
民族服飾部分以「土金」、「凝血」為主色,「海青」、「炭黑」、「泥褐」、「珠白」、「草綠」為輔色。
女冠上之「刺竹圍牆」、「母親眼淚」,男冠上之「三角神印」、「壯羽飛揚」,以及冠帶垂腰的典故富饒意義。
神之職「風吹、雨淋、土生、火燒」,及人之道「敬神、勤奮、自愛、愛人」則為最重要的祖訓。
參考來源:督固.撒耘
噶瑪蘭族
花蓮縣內人口數:668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截至2018年5月)
噶瑪蘭族是現今台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
原居於蘭陽平原(宜蘭縣),後因漢人墾地壓力而逐漸南遷,是最晚漢化的平埔族。
目前以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新城鄉嘉里村為遷徙居住地。
噶瑪蘭族以漁獵、農耕的社會生活型態,是原住民族最早耕作的族群之一。
噶瑪蘭族早期以香蕉絲編織衣物及生活用品,今則以香蕉絲創意衣帽、飾品等手工藝品著稱。
大約是在1803到1840年間,噶瑪蘭族因為故地遭漢人佔據而向花蓮移民。
主角以加禮苑社人為首,南遷到北埔建立加禮苑社,一部份則遷居南澳。
直到1878年,加禮苑社噶瑪蘭人因不滿漢人再度入侵花蓮,聯合當地撒奇萊雅奇人發動加禮苑抗清事件,事敗後遠逃至東海岸與阿美族隔鄰而居。
參考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http://www.tacp.gov.tw/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太魯閣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魯閣族分支自賽德克亞群中的太魯閣群。在西元16世紀前後,太魯閣族人由南投,翻越中央山脈至花蓮縣秀林鄉山區一帶(太魯閣地區) ...
- 2太魯閣族-認識部落 -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人文風情. 《萬榮村》的漢名由來 以前的萬榮村,以前人稱「馬里勿」(Mari`od,阿美族語),意思是上坡或緩坡地之意。最早來的Truku族人是由Tkdaya(德奇塔雅群)或 ...
- 3阿美族,太魯閣族 - 我們的島
溯溪而上,那裡是太魯閣族傳說中發源之地,也是太魯閣人的獵場﹔順流而 ... 但是,對於世代居住溪流兩側的太魯閣族與阿美族人來說,這個計劃卻可能 ...
- 4太魯閣由來 - 秀林鄉公所
滿清政府稱我們叫Taroko大魯閣,日據時代稱我們為Tairoko太魯閣,國民政府沿用之。族人居住在立霧溪山谷地區已超過三個世紀,早期族人與外族如阿美族、漢族等的接觸或以物 ...
- 5太魯閣族與阿美族的文化差異@ cas3719625vn - 隨意窩
台東太魯閣族在南投仁愛鄉與花蓮秀林鄉* 附上兩族的資料*阿美族分佈台東縱谷和海岸平原,人口約近十四萬,是原住民諸族群中人數最多的一族。 阿美族自身也產生相當大的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