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亦即,個體的IQ分數,會和個體所屬的常模(例如:和相同年齡、國家的人們)相比較。

這個常模的IQ分數的平均值為100分,標準差為15分。

即68.2%的人的智商在85-115 ... 智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智商瑞文氏标准推理测验的試題ICD-9-CM94.01MedlinePlus001912 智能商數(德語:Intelligenzquotient),簡稱智商(德語:IQ),是用智力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

人的智商呈正态分布,目前主要的智力測驗(包含最常被使用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都採用「離差智商」(deviantIQscores)的定義。

亦即,個體的IQ分數,會和個體所屬的常模(例如:和相同年齡、國家的人們)相比較。

這個常模的IQ分數的平均值為100分,標準差為15分。

即68.2%的人的智商在85-115之间、95.4%的人的智商在70-130之间、99.6%的人的智商在55-145之间。

现代人平均智商在逐渐增加,被称为弗林效应,但不了解其原因是智力的实际增长还是测量的误差;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智商有可能不单是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智商降低或和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直接相关,还与生活环境有关。

即智商的高低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飲食缺乏碘則會造成兒童智商下降約12點,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在消除缺碘和缺微量元素的環境後,民眾智商會急劇增加。

目录 1計算公式 2历史 3現代測試 4效度 5智力與年齡 6組別差異 6.1性別 6.2種族 7智商和情商的關係 8相關條目 9参考文献 10外部連結 計算公式[编辑] 「比率智商(ratioIQscores)」计算公式: IQ = 100 × MA CA {\displaystyle{\text{IQ}}=100\times{\frac{\text{MA}}{\text{CA}}}} , IQ=智商; MA=心智年龄; CA=生理年龄。

如果MA比CA大,就即是IQ比正常高,相反MA比CA小,就即是IQ比正常低。

历史[编辑] 測量智能而且予以量化的想法源自於十九世紀的英國人高爾頓(FrancisGalton,1822-1911),但是這位優生學之父卻找錯方向,他試圖藉由測量人的體能和感官靈敏程度來得出智力,卻終究徒勞無功。

其後,另闢新徑,建立智力測驗原型的是法國人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Binet)、維克多·亨利(VictorHenri)和西奧多·西蒙(ThéodoreSimon)一起發表專注於語言能力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他的研究長期被冷落,直到二十世紀初,因為實施國民義務教育政策,需要區分正常學童和智能不足的學童,他的研究才找到用途。

數年後,比奈的測驗被引入美國。

在此出現第一次重大變化,亦即和優生學的觀念結合起來,智力測驗被用來篩選移民。

後來,被判定為智能不足者更有可能被送進收容所,甚至被強迫施行絕育手術(所謂「消極的優生學」)。

另一方面,美國由於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方需要有方法來快速鑑別新兵的能力,於是原來只是用於特殊教育、一對一實施的測驗,就變成針對一般人、集體進行,用來把所有的人排出等級的測驗。

經過戰爭的全面推廣,接納智力測驗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熟,它不只是用於找出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也用來挑選資優生,以便積極栽培(所謂「積極的優生學」)。

人人都可以被標上一個IQ值,也樂於互相品評優劣。

至此,IQ的勢力遍及智能分布的每個區段。

[來源請求] 現代測試[编辑] 知名的智商測試包括瑞文氏标准推理测验、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伍德考克-約翰遜認知能力測驗(英语:Woodcock-JohnsonTestsofCognitiveAbilities)和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英语:KaufmanAssessmentBatteryforChildren)。

智商測試一種順序量表(英语:Ordinalscale)。

[1][2][3][4]智商測試並不是百分數,即意味著智商50的人的並不是有智商100的人的一半。

智商測試與成績測試之間的相關性約是0.7。

[5] 效度[编辑] 不同智商測試得到的結果不同,同時其結果並不一定準確,現代智商測試的测量标准误約是三點,即真實智商一般在測量所得值上下各三點的範圍內浮動。

也有人認為測量結果有95%的幾率在四到五點測量標準誤下浮動。

臨床心理學家認為這已足夠對多數臨床目標產生效力。

[6][7] 智力與年齡[编辑] 在整個兒童期,智力可能都是不斷變化的。

[8]但是這之間也有一定的關係。

以前一直認為成年之後智力就會開始有衰退趨勢,但是後來這個現象被認為與弗林效應及同輩效應有關。

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開始研究成人不同群體的智商后,大量相關研究也開始湧現。

現在的一般觀點是流動智力在成年初有輕微的衰退,而固定智力不變。

同輩效應和練習效應(不斷練習同樣的智商測試)一定要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測試結果。

[9] 流動智力和固定智力的峰值很難確定,代表性研究顯示流動智力在相對年輕時較高,長期來看智力到中年及稍後時期也都還很穩定。

[10] 組別差異[编辑] 智商研究的許多有爭議問題都是關於智商在性別与种族间的變化的: 性別[编辑] 主条目:數學能力及性別 大多數智商測試顯示男女之間並沒有太大區別。

[11][12]一些常用的智力量表也沒有顯示出二者有所差異。

[13]2002年國際智商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SocietyforIntelligenceResearch)表示這實際上是因為測試設計者及教育系統刻意抹消了實際存在的男女差別以避免爭議,該協會指出實際上確實存在“真正的性別”差異。

[14]性別智商差異與種族智商差異一樣,涉及先天與後天的問題,需要考慮到環境因素。

種族[编辑] 主条目:種族與智商 1996年,美國心理學協會資助的智商調查活動顯示不同種族之間的智力差距十分顯著,這涉及一個先天與後天的問題。

包括艾倫·S·考夫曼[15]、南森·布羅迪[16]在內的心理學家和包括伯尼·德夫林在內的統計學家[17]認為這要考慮到遺傳問題,而另外一些學者,例如理查德·尼斯貝特認為環境因素可以解決一切的組別差異。

[18] 智商和情商的關係[编辑] 一些人認為,智商和情商呈現負相關;然而有不同的研究指出,情商和智商呈現正相關。

其中一項利用卡泰爾「文化公平」智力測驗(Cattell's"CultureFair"intelligencetest)以及大五人格特質的研究發現,情商和智商與人格特質呈現高度正相關,其多元迴歸分析的R值為.76;而各項數值中,和情商相關度最高的因子包括智商(標準化迴歸係數為.39)、親和性(標準化迴歸係數為0.54)以及經驗開放性(標準化迴歸係數為0.46)等,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智商和性格,尤其是智商、親和性和經驗開放性,都和情商呈現正相關[19];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智商和情商呈現高度正相關,且標準化迴歸係數為.69[20],換句話說,智商可能是影響情商的最大因素。

相關條目[编辑] 情緒商數 門薩學會 香港門薩學會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智商與國民財富》 金雄鎔 瑪麗蓮·沃斯·莎凡特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 智商與人格特質(英语:Intelligenceandpersonality) 一般智力因素 多元智能 参考文献[编辑] ^Mussen,PaulHenry.Psychology:AnIntroduction.Lexington(MA):Heath.1973:363.ISBN 0-669-61382-7.TheI.Q.isessentiallyarank;therearenotrue"units"ofintellectualability.  ^Truch,Steve.TheWISC-IIICompanion:AGuidetoInterpretationandEducationalIntervention.Austin(TX):Pro-Ed.1993:35.ISBN 0-89079-585-1.AnIQscoreisnotanequal-intervalscore,asisevidentinTableA.4intheWISC-IIImanual.  ^Bartholomew,DavidJ.MeasuringIntelligence:FactsandFallaci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50.ISBN 978-0-521-54478-8.简明摘要(27July2010).WhenwecometoquantitieslikeIQorg,aswearepresentlyabletomeasurethem,weshallseelaterthatwehaveanevenlowerlevelofmeasurement—anordinallevel.Thismeansthatthenumbersweassigntoindividualscanonlybeusedtorankthem—thenumbertellsuswheretheindividualcomesintherankorderandnothingelse.  ^Mackintosh,N.J.IQandHumanIntelligenc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30–31.ISBN 0-19-852367-X.Inthejargonofpsychologicalmeasurementtheory,IQisanordinalscale,wherewearesimplyrank-orderingpeople....Itisnotevenappropriatetoclaimthatthe10-pointdifferencebetweenIQscoresof110and100isthesameasthe10-pointdifferencebetweenIQsof160and150  ^JackA.Naglieri,BrienanT.Bornstein.IntelligenceandAchievement:JusthowCorrelatedarethey?.JournalofPsychoeducationalAssessment:244–260.[2018-04-02].doi:10.1177/07342829030210030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Terman,LewisMadison;Merrill,MaudeA.Measuringintelligence:AguidetotheadministrationofthenewrevisedStanford-Binettestsofintelligence.Riversidetextbooksineducation.Boston(MA):HoughtonMifflin.1937:44.  ^Anastasi,Anne;Urbina,Susana.PsychologicalTestingSeventh.UpperSaddleRiver(NJ):PrenticeHall.1997:326–327[2013-09-25].ISBN 978-0-02-303085-7.(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简明摘要(28July2010).  ^Kaufman,AlanS.IQTesting101.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2009:220–222.ISBN 978-0-8261-0629-2.(原始内容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帮助)存档于2013-09-28).简明摘要(10August201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帮助) ^Kaufman,AlanS.IQTesting101.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2009.Chapter8.ISBN 978-0-8261-0629-2.(原始内容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帮助)存档于2013-09-28).简明摘要(10August201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帮助)[页码请求] ^Desjardins,Richard;Warnke,ArneJonas.AgeingandSkills.OECDEducationWorkingPapers.2012[2013-09-25].ISSN 1993-9019.doi:10.1787/5k9csvw87ckh-en.(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5).  ^UlricNeisser,GwynethBoodoo,ThomasJ.,Jr.Bouchard,A.WadeBoykin,NathanBrody,StephenJ.Ceci,DianeF.Halpern,JohnC.Loehlin,RobertPerloff,RobertJ.Sternberg,SusanaUrbina.Intelligence:Knownsandunknowns..AmericanPsychologist:77–101.[2018-04-02].doi:10.1037/0003-066x.51.2.77(英语).  ^RichardE.Nisbett,JoshuaAronson,ClancyBlair,WilliamDickens,JamesFlynn,DianeF.Halpern,EricTurkheimer.Intelligence:Newfindingsandtheoreticaldevelopments..AmericanPsychologist:130–159.[2018-04-02].doi:10.1037/a0026699(英语).  ^Jensen,A.(1998)ThegFactor:TheScienceofMentalAbility(p.531) ^Jackson,D.N.(2002,December5–7).EvaluatinggintheSAT:Implicationsforthesexdifferencesandinterpretationsofverbalandquantitativeaptitude.Paper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IntelligenceResearch,Nashville,TN." ^Kaufman,AlanS.IQTesting101.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2009:173.ISBN 978-0-8261-0629-2.(原始内容使用|archiveurl=需要含有|url=(帮助)存档于2013-09-28).简明摘要(10August201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帮助) ^Brody,Nathan.TogorNottog—ThatIstheQuestion.Wilhelm,Oliver&Engle,RandallW.(Eds.)(编).HandbookofUnderstandingandMeasuringIntelligence.ThousandOaks(CA):SAGEPublications.2005.  ^BernieDevlin,StephenE.Fienberg,DanielP.Resnick&KathrynRoeder(编).Intelligence,Genes,andSuccess:ScientistsRespondtotheBellCurve.NewYork(NY):SpringerVerlag.1997.ISBN 0-387-98234-5. [页码请求] ^Nisbett,RichardE.IntelligenceandHowtoGetIt:WhySchoolsandCulturesCount.NewYork(NY):W.W.Norton.2009[2013-09-26].ISBN 978-0-393-06505-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4).简明摘要(28June2010). [页码请求] ^FioriM,AntonakisJ.Theabilitymodelofemotionalintelligence:Searchingforvalidmeasure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Submittedmanuscript).2011,50(3):329–334.doi:10.1016/j.paid.2010.10.010.  ^AntonakisJ,DietzJ.LookingforValidityorTestingIt?ThePerilsofStepwiseRegression,Extreme-ScoresAnalysis,Heteroscedasticity,andMeasurementError.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Submittedmanuscript).2011,50(3):409–415.doi:10.1016/j.paid.2010.09.014.  外部連結[编辑] 關於Intelligencequotient的圖書館資源 您的圖書館的資源 ClassicsintheHistoryofPsych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manIntelligence:biographicalprofiles,currentcontroversies,resourcesforteach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IQer」或「IQed」。

InternationalIQtestingassociation(国际智商测试协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人類智慧(英语:Humanintelligence)主題種類 集體 情緒 資優 語文(英语:Linguisticintelligence) 多元 社會 空間(英语:Spatialintelligence(psychology)) 空間視覺(英语:Spatialvisualizationability) 能力、特質及結構體 認知 沟通 創造力 流動智力與固定智力 g因子 智商 知识 学习 記憶 解决问题 理智 思想 抽象化 理解 視覺處理 模型與理論 CHC理論(英语:Cattell–Horn–Carrolltheory) 流動智力與固定智力 多元智能理論 智力三階層理論(英语:Three-stratumtheory) 智力三元理論 PASS理論(英语:PASStheoryofintelligence) 研究領域 人類智力的演化(英语:Evolutionofhumanintelligence) 智商的遺傳(英语:HeritabilityofIQ) 心理统计学 環境與智力(英语:Environmentandintelligence) /健康(英语:Impactofhealthonintelligence) /壽命(英语:Cognitiveepidemiology) /神經科學(英语:Neuroscienceandintelligence) /種族(英语:Raceandintelligence) /性別 人類智慧概述(英语:Outlineofhumanintelligence) /思想概述(英语:Outlineofthought)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智商&oldid=72367819” 分类:​智力隐藏分类:​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含有存档网址错误的引用的页面未列明參考文獻頁碼的條目CS1英语来源(en)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मराठीမြန်မာဘာသာNederlands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mençe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ייִדיש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