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為什麼擅長圖像記憶?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腦適合圖像意義記憶而非規則的文字記憶也是因為大腦原始狀態不能生硬記憶文字,而是通過理解其中的意思產生聯想建立新突觸來記憶文字的。

所以,如果你建立了足夠的突觸( ... 標籤:大腦腦科學記憶 大腦為什麼擅長圖像記憶? 03-03 正如一條鮮活的生命所說大腦所擅長的是模塊化記憶,而不是擅長圖像記憶。

當然要注意的是圖像化記憶,因為你腦中必須接觸這個事物,你才能圖像化記憶,也就是說,這裡面也是有,已經記憶過並熟悉的成分在裡面強化記憶質量。

而扯回來,模塊化記憶可以參考下面的例子。

比如記一個2481632。

如果分開變成2-4-8-1-6-3-2來記,就是7個模塊。

如果直接變成2的次方來記,那麼就是2+次方兩個模塊。

如果你的記憶思維是按照7個模塊來記,那麼第2天估計就忘得差不多,約摸著只能記住兩,到三個模塊的量。

而如果是按照兩個模塊的,2的次方來記,那麼到明天,你依然能夠清晰的記住。

這點是因為在記憶的時候只有記憶這兩個,比記7個要少得多,於是他們記這兩個的時間就會多。

再加上複習的時候也只是複習兩個,也會簡單很容易的就複習起來,而複習7個要排序各種問題,就會十分的困難複雜。

好了,我說了這麼多,我相信你應該理解了,記憶模塊的不同對於記憶影響的區別。

現在,我就講講圖像記憶為什麼比文字要快,我們記憶圖像的時候,其實一整個圖像就是一個模塊。

比如廁所裡面的馬桶、洗手台、鏡子,在圖像裡面他就是一個記憶塊,你只要想廁所,你就100%的想起這些內容。

而如果直接記憶文字的話,那麼就可能變成三個模塊了,馬桶-洗手台-鏡子。

當然如果你會邏輯記憶的話,那麼你會使用邏輯將它們歸類到廁所裡面,這樣他們也會變成一個整體模塊。

以上差不多就是對於圖像記憶感覺為什麼比文字記憶要快的一個講解,準確點說,圖像記憶比文字記憶,他擁有著更多的整體的結構化思維,能夠有效的組織各個知識,變為一個場景下的東西,從而簡化記憶。

如果不信的話,你就去看韓文什麼的,那些東西在沒學過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圖。

但是他又沒有什麼模塊化的東西在裡面,只能一筆一畫一豎什麼的,慢慢記。

你會發現你的那個圖像記憶速度和文字是差不多的。

其實大腦並不擅長圖像記憶,起碼不能像電腦一樣把一張高清圖片完整地儲存起來。

大腦擅長的是模式識別,就是說,你看到過一個東西,你回憶不出它具體的樣子,但是一旦再次看到,你又立馬想起來曾經見過它。

有的人可能天生圖像記憶很厲害,這個厲害是相對普通人來說的,他們回憶的圖像比較具體,甚至用圖像思考。

但是我覺得用語言思考也挺好的。

你之所以問這個,是不是因為很多記憶法都是把文字或數字轉化為圖像再記憶?實際上光是圖像是不好記憶的,但是加上聯想和奇異故事情節就比較好記了,因為這個記憶聯繫了過去熟悉的記憶,而且海馬區喜歡儲存新奇的事情,所以我們就比較容易記住它。

但是如果你希望像記憶大師那樣背整副撲克牌,那你是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才能做到的。

如果你還想知道記憶法能不能用在學習上,我只能告訴你比較困難,因為書本的知識是有邏輯的,是需要理解的,你給轉化成故事就變樣了。

不過小範圍使用還是很有幫助的,比如用歌訣記憶醫學知識。

人類的大腦在大約兩萬年前就幾乎停滯進化了,就是說,你我的大腦,最適應的時代是在兩萬年前人人都在原始森林和草原上過著打獵採集生活的時期。

那時候根本沒有文字,而你的大腦從來不會去思考文字類的東西,直到城市、社會、國家、政治的出現,才有了文字這一副產品。

而當年我們看到的都是原始森林裡面的花花草草,藍天白雲,從來沒有接觸過文字類的東西。

好在大腦的可塑性高,部分人通過教育學習,可以將文字和圖形以及其意義有機地聯繫起來,大腦建立起了新的突觸,學習使得受過教育的人更適應理解文字就是因為他們把文字和原始的圖像意義緊密地聯繫起來了。

大腦適合圖像意義記憶而非規則的文字記憶也是因為大腦原始狀態不能生硬記憶文字,而是通過理解其中的意思產生聯想建立新突觸來記憶文字的。

所以,如果你建立了足夠的突觸(受到足夠的教育,記憶和聯繫了足夠多的圖像意義和文字時,你的大腦就會學會如何記憶這些文字)。

當然不限於已經學習的那些文字,你可以在學習記憶文字時,聯繫其意義和圖像,建立最適合大腦記憶的圖像意義,便會使記憶更牢固更適應大腦學習。

questioner說的擅長都沒有比較對象,不做比較,何來擅長與否之說。

所以我們需要refine一下以上命題:大腦更擅長圖像記憶,相對於語義記憶我隨便從幾個角度來反駁一下提問者的觀點吧 1檢測水平不一致 一般圖像記憶的測驗是基於再認,而語義記憶的檢測一般是基於重現(重現難度>再認難度)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老師今天教你什麼是apple——她教你讀[?pl],並給了你一張圖片之後檢測,如果她想測驗你對圖片的記憶,她僅僅會問你認不認識(再認)。

但如果她想測驗你對語義的記憶,她會要求你複述,自己讀出[?pl](她不會直接讀[?pl],然後問你聽沒聽過這個名字)。

這就是兩個水平上的測驗,會給人圖片記憶更簡單的錯覺。

2加工時長不一致 你昨天遇到一個人,然後問了她的名字。

第二天,如果你再看到她,你會輕而易舉地認出她,就是昨天的那個人,但可能忘了她的名字。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對不對?可是,你昨天看到她的時候,可是一直看著她的!!視覺皮層有足夠的時間存儲這張可人兒的臉,但你卻只聽了一邊她的名字3圖像記憶屬於「知覺記憶(內隱)」發生在感覺皮層;語義記憶屬於「外顯記憶」,涉及多腦區(有時包括感覺皮層)。

一旦記憶語義信息,加了圖片,就多腦區協同工作,任務更簡單了。

我們會覺得是圖片的功勞,殊不知前面的語義記憶做了大量工作。

就像是100步的工作量,人們總覺得是最後一步的功勞所以我並不贊同作者的觀點。

你應該像艾賓浩斯發現遺忘曲線那樣,使用無意義材料來設計一個實驗。

比如:Step1:找到一串阿拉伯語(你之前是沒有任何先驗信息的aboutit) Step2:你看圖片同樣的時間,讀同樣的時間(至於是同時讀,看,還是先後進行都是有影響的。

建議作者多找幾個小夥伴一起來參與實驗,大家分別試試不同的方法)Step3:隔一段時間(知覺記憶與語義記憶遺忘的速度不一樣,最好在兩者消退之前測驗)Step4:測驗1:你試試能不能畫出來/讀出來測驗2:你試試能不能在混在干擾項中找出圖片/聲音你甚至會覺得聽出那個聲音更簡單呢這裡我就很贊同另一個回答中的「模式識別「的說法 其他的回答很容易牽扯到文字,認為文字是最近發明的,而人類最初的時候都是「景象」,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腦功能能力與進化時間並簡單的線性負相關。

爬蟲腦遠遠早於新皮層出現,但是新皮層才是靈長類動物思維,記憶,語言的作用部位。

另外還有回答談到了「記憶模塊」,但是作者其實講的是「工作記憶(workingmemory)」這個概念。

我不是說作者觀點有誤,反而我覺得非常新穎。

工作記憶就像是大腦的CPU,一次性能處理7±2個組塊。

工作記憶的工作量越小,效果越好也應該的,應該的!!! 註:1整個回答並沒有牽涉「文字」,我比較的對象是「語言」。

語言不一定需要文字——試想想方言中那些沒有對應漢字的話語 2本文純屬娛樂,哈哈哈哈哈哈 這個問題直接問住我了 因為一直以來我都默認大腦圖像記憶更厲害。

看了兩位大佬的回答,我不得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無數的記憶方法都是轉化為圖像的方式去記憶。

我了解過這些方法卻沒試過。

從理論上來說記憶法是有效的,但前提是必須先把記憶法這一套系統先記住,然後用記憶法去記憶你需要的記憶的東西。

一隻貓一隻狗一頭大象等記憶法的使用類似於電腦安裝軟體,先把記憶法安裝到大腦,然後使用它。

既然像安裝軟體,所以就得先決定是否安裝這個軟體。

安裝需要磁碟空間,需要CPU去支撐等等。

換來的是軟體的功能。

如果想360安全衛士這種毒瘤軟體,有用功能沒有,卻要求無數資源空間,直接刪掉。

回到記憶法,無數的記憶法原理大部分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記憶一套圖像,把圖像(已熟悉記憶)與你要記憶的新事物聯繫在一起,達到記憶的效果。

從微觀上講,就是神經元突觸的運動狀態改變。

呃,扯遠了綜合無數論點,不存在大腦擅長圖像記憶這一說法,記憶皆有圖像,包括文字,大部分人也是轉化為圖像記憶的。

只不過文字是枯燥無聊的圖像,並且對大腦來說形狀複雜,所以表現出不擅長記憶文字。

大腦中有不同的分區功能,聲音,邏輯這些並不是大腦就不擅長。

這些分區只不過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已,相互補充,不區別誰更厲害。

因為文字才幾千年,之前都是圖像。

因為鮮明,簡單 推薦閱讀: ※人腦獨有全新神經元「玫瑰果」被發現!或將解密「人之所以為人」※Whaaaaaatsonyourmind?※【腦科學日報】Nature子刊:孕婦每周吃魚促進胎兒大腦發育;PS:接受教育會提高你的智商嗎?※50張圖片做出李飛飛數萬張的效果,類腦AI竟然這樣玩?※不成熟的心,才讓你焦慮? TAG:記憶|大腦|腦科學|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