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臨床心理博班申請指南 - 有心人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臨床心理Psy.D.、其他心理健康專業的碩士(e.g., MFT, LPCC) 或博士(e.g., Counselor Education Ed.D.)而寫。
這些學程通常對 ...
Skiptoprimarycontent
Postnavigation
←Previous
Next→
原文於9/6/2017刊登於此
去年寫完這篇美國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養成 的文章之後,陸陸續續收到很多信詢問如何申請美國臨床心理博士班。
很多的問題大同小異,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
我會從「申請上的關鍵」、「選校」、「書面資料準備要點」、「國際生的處境」等方面討論申請學校的過程和須知。
希望對有興趣到美國念臨床心理Ph.D.的人有幫助!
臨床心理Ph.D.申請須知
這篇文章是針對申請綜合型大學之「臨床心理的Ph.D.」而寫,應該也適用於諮商心理或是其他心理學領域Ph.D.的申請流程。
這篇文章不一定適用於開設在professionalschool的臨床心理Ph.D.。
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臨床心理Psy.D.、其他心理健康專業的碩士(e.g.,MFT,LPCC)或博士(e.g.,CounselorEducationEd.D.)而寫。
這些學程通常對研究的重視程度不一,所以準備申請的要點不一樣。
一般來說,綜合型大學臨床心理學Ph.D. 都會提供獎學金,亦即免學費、每個月也會給你獎學金或TA/RA的薪水(年薪介於$20,000-30,000之間,但因學校而異)。
也因為如此,收的人數很少。
舉例來說,南加大臨床心理Ph.D.每年都有將近400個申請者,會收8-10位學生,最後通常會有4-6位學生來念。
所以你需要有心理準備:臨床心理的Ph.D.真的很競爭,被拒絕是常態 。
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需要表達對哪些指導教授有興趣。
不像很多其他領域會有labrotation,你的指導教授基本上在你念之前就預定好了。
與其說是申請「學校」,不如說是申請「指導教授」(mentor-basedadmission)。
臨床心理學Ph.D.通常都很重視「研究」。
這類重視研究的學校,臨床訓練還是非常扎實,只是他們對學生研究的期許及要求也很高。
這類的學校通常也會希望學生未來從事學術工作,但事實是不是人人都適合走學術之路,所以許多從研究型學校畢業的學生,最終還是選擇臨床工作。
大學部畢業可以直接申請Ph.D.,你不需要先有碩士。
你不一定需要是心理系的學生,但有些學校會要求你先修某些心理學課程,所以需要先查清楚。
你也必須要有心理學相關的研究經驗。
你不見得一定要參與隸屬於臨床心理的實驗室。
無論你在社會心理學、社工、神經科學、公共衛生還是管院的實驗室,只要你能夠說明那些研究經驗和未來研究興趣的關聯即可。
最後,要認知到國際學生在申請學校、實習、博後和工作過程中的困難,並且要有足夠的勇氣、幹勁來了解、爭取、捍衛自己的權益。
臨床心理Ph.D.的決勝關鍵
與其討論申請文件的細節,我覺得應該先掌握好「大方向」的關鍵。
掌握好這些觀念,可以協助你怎麼準備申請文件。
研究潛力(potential)
研究潛力在這邊泛指你未來能夠在學術界表現突出的機率。
學術界有種說法是”pastsuccessisthebestpredictorforfuturesuccess”,所以一般來說教授們看的是下列指標:
GRE/GPA:雖然GRE、GPA高不代表一定就會做研究,但「整體而言」GRE/GPA高的人,通常代表他平常有在認真或是有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高GRE/GPA高一定吃香。
但比較現實的是,多數申請臨床心理Ph.D的人GRE/GPA都很高,所以GRE/GPA高,不是關鍵。
APA認證的學校都會提供申請者的資料,所以可以看過去入學學生的平均GRE/GPA。
研究經驗:過去的研究經驗及成果大概是研究潛力最好的指標。
好的研究成果,例如期刊論文、學術會議論文、獨立研究計畫與經費等,都可以反映你的可塑性。
如果沒有學術論文也不用太懊惱,大部分大學部剛畢業的學生也不會有。
重點是你有做「好的研究」,而且可以具體地描述你「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例如研究設計、統計分析、fMRI等)。
換句話說,如果GRE/GPA沒有很高(但也不可以太低),研究好好做,特別是爭取獨立研究的機會,可以增加錄取機率。
推薦信:推薦信非常重要,尤其是如果教授認識幫你寫推薦信的人。
但與其找不認識你的人,盡量找真的認識你而且可以具體描述你的優點的老師。
研究契合度(fit)
研究契合度泛指你的研究興趣與未來指導教授的研究主題的相似度。
這個是申請者常常忽略的關鍵。
一個學生如果非常優秀但是興趣與教授不合,這個學生上的機會非常渺小。
所以一定要盡可能展現你與教授之間的研究契合度。
研究經驗:如果你過去的研究經驗和教授的很類似,會有優勢。
這樣通常代表你是真的對該領域有興趣,也代表你熟悉這個領域、學過相關技術,所以可以快速上手。
但沒有真的很直接相關的研究經驗也沒有關係,重點是你要能夠連結你過去研究經驗與未來研究興趣。
StatmentofPurpose(SOP):SOP便是表現你對什麼主題有興趣的機會。
當你看完教授的期刊論文和研究簡介之後,要盡量展現你與教授研究上的契合度,以及你可以如何精進、拓展他的研究主題。
臨床經驗
雖然說臨床心理Ph.D.很重視學術研究,但千萬不要以為臨床心理Ph.D.不在乎臨床經驗。
我曾經面試過一位學生,她說她「不怎麼喜歡臨床工作」差點沒嚇死我。
這個學生研究經驗雖然厲害,但最後還是沒有申請上。
教授們想確認你是否有心成為助人工作者,所以他們會看申請者是否有相關的臨床經歷(例如:擔任志工等)。
這方面的經驗不需要多,只要有一個長期耕耘的臨床經歷就足夠。
重點是「長期耕耘」而不是曇花一現的臨床經歷。
其他因素
教授是否今年收學生?如果教授沒有要收學生,條件再好也會被拒絕。
所以要得到這個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寫email問教授。
據我熟悉教授的說法,教授都很忙,所以不需要寫很長的信。
簡短地自我介紹、詢問她今年是否有打算收學生就可以了。
究竟要不要附CV,眾說紛紜。
我是覺得如果寫信的目標是為了確認他有沒有要收學生,就不必附CV。
這個學校的心理系近幾年來有收國際學生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可能需要評估是否要花錢申請。
公立的學校往往因為經費不足對國際學生比較不利(畢竟養國際生的花費比當地生還貴許多),私立學校通常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
不過,這並不絕對,所以可以自行評估或詢問該系關於國際生的經費問題。
學生是否帶財?這邊指的帶財不是指「自費」(千萬別幹這種傻事)。
帶財指的是你拿到可以支持你的獎學金(無論是台灣的公費、留獎或私立的獎學金)。
如果你在申請前拿到獎學金,學校更願意收你,因為可以幫學校省錢。
這個對於國際生特別重要,如果有拿到獎學金一定要記得在CV、SOP或面試的時候提到。
面試
如果有被邀請面試,這代表你的書面資料非常有競爭力。
但由於名額有限(一般來說,一個教授一年只會收一到兩位學生),所以面試的表現就非常重要了。
面試大概看的是:個性、社交能力、語言及表達能力、研究潛力和契合度。
教授也會安排研究生當面試官,參考研究生的意見。
一般來說,研究生無法左右教授的決定,但如果有,通常是因為很多研究生一致地覺得該申請者難相處。
其實在面試階段,不只是他們在面試你,你也是在面試學校、教授。
你可以看看這裡的環境你喜不喜歡、教授好不好相處、研究資源多不多、學生看起來快不快樂等。
你也會發現,教授有時候也會很積極地想要recruit優秀的學生,畢竟好的學生很多學校都搶著要。
如果真的有人到面試階段,歡迎再來寫信詢問。
綜合評比
臨床心理Ph.D.同樣重視臨床和研究,但比起其他以臨床訓練為主的學位(Psy.D),Ph.D.相對更注重學術研究,所以臨床經驗「有長期耕耘的經驗即可不需要多」。
決勝負的關鍵真的是研究潛力與契合度。
如果你在各種申請文件都傳達「你有潛力成為學術界明日之星」以及「你與教授在研究興趣上是天造之合」,你申請上臨床心理Ph.D.的機會高很多。
最後不得不說,申請學校這種東西有時候需要一點運氣。
往往哪些學校有上或沒上,不見得有合理的理由。
不上不代表你不好,上也不代表你很厲害,有的時候真的是講求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也要提醒自己,盡力準備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剩下的,就盡人事聽天命。
選校:指導教授比學校重要
很多學生在選校的時候,會想要先選學校,然後再從中找喜歡的老師。
這種topdownprocess的選校法,沒什麼錯,但是這樣的選法比較不容易找到研究契合度高的指導教授。
另外一種方式是bottomupprocess的選校法:確定你的研究興趣之後,廣泛閱讀該領域的相關文獻,或請該領域的老師推薦,找出你喜歡、適合你的指導教授及學校。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學校因素一定會多少影響,例如整體或系排名、地點、訓練取向等,所以選校是topdown和bottomup之間的平衡與取捨,但以後者更為重要。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我對「老年心理學」感興趣,所以想要找有做老人相關研究的教授。
我一開始的選校方式是先列想去的學校再看有沒有老師「曾經」做過老人的「相關」研究。
所以我列了一堆排名厲害的學校,但是沒有一個教授真的與我很契合。
一位在美國做老人臨床心理的教授和我說:與其去一個整題排名很前面卻沒有知名的老人學者的學校,不如去跟一個在老人心理學界知名的教授,即便學校整體聲望不佳。
她列了一些在老年心理學界有聲望的學校: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Washington UniversityinSt.Louis,UniversityofColorado,ColoradoSprings等(EDIT:UniveristyofAlabamaatTuscaloosa&UniversityofLouisvilleaswell)。
最神奇的是一所世界排名四五百名的WestVirginiaUniversity,在臨床老人心理這個領域有很傑出的研究。
也因為這番話,我再次檢視我想要申請的學校,刪了其實並不適合我(但我卻貪圖他的名聲)的學校,增加了我原本沒有要申請但適合我的學校。
在美國臨床心理博班待了這麼久,現在也有這樣的感受。
很多我拜讀的文獻作者,並不是來自所謂的傳統名校。
臨床心理的研究既廣泛又多元,每所學校的專長皆不同,也會隨著教授名單更動而有所改變(例如:南加大近年來作老人研究的老師陸陸續續退休)。
總歸一句話:你要看的不盡然是學校、心理系所的排名,你該注意的是指導教授是否有做好的研究、在你的領域是否有好的名聲。
書面資料準備要點
關於書面資料的討論,我先quote一個傳神的譬喻:
” 用寶石和項鍊的比喻便能理解CV、履歷(resume)、自傳 (編按:SOP)、推薦信的功能差異。
CV(尤其指AcademicCV)擺放所有寶石,Resume只陳列精選的寶石,自傳串起寶石成為項鍊,推薦信則是在寶石刻上品牌。
一個成功的申請包裹,就是讓審查委員不只看到價值不斐的寶石(不凡且可信的成就),更對這條個人化的項鍊(核心價值和能力)印象深刻。
”
摘自ShawnHsu「申請美國博班的供需法則」的一段話
如果真的要修正這個譬喻的話,我覺得自傳或SOP不只是項鍊,還包括這個項鍊背後的故事及行銷手法。
CurriculumVitae(CV)
CV是一個整齊、有組織地排列你過往的經歷(教育、得獎經歷、期刊論文、研究經驗、臨床相關經驗)的文件。
我建議可以參考不同人的CV、下載美國教授、研究生的CV,看多了你也比較有概念。
由於多數的申請者不會有學術期刊,所以在陳列研究經驗時,務必精簡地描述你的職責。
舉例來說,光寫加入某間實驗室不夠,你會需要簡短地描述你在這間實驗室的工作內容,例如「設計量表」「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等。
網路上關於學術CV的討論很多,就不加以贅述。
StatementofPurpose(SOP)
每間學校對SOP要求不一,需仔細看它的要求。
不過,SOP大致上就是一個描述你的職涯目標、動機、研究興趣、經驗的文件,藉此讓教授檢視你的「未來方向」「研究潛能」「研究契合度」以及「寫作能力」。
一個好的SOP會寫地像故事一樣,引人入勝。
有些人的SOP會按時間軸逐一描述研究經驗,但這樣的寫法只是變相的CV「延長版」。
如果別人對你的經歷有興趣,看CV即可,大可不必看這麼多字的SOP。
也就是說,SOP比CV多的是「脈絡」:你為什麼對這個主題有興趣?什麼樣的個人、臨床或研究經歷,讓你對這個研究主題產生興趣?你想透過這樣的研究回答什麼樣的問題?為什麼你覺得這個研究對你而言是重要而且有意義的?
在這樣的脈絡之下,你也可以藉機佐證自己強烈的學習動機、優勢和對教授的貢獻。
在描述這些內容的時候,請務必記得要「具體」並給予適當的範例來支持你的說詞。
舉例來說,與其單純描述教授的研究很「重要」「有趣」,不如具體地描述這個研究在理論、應用上的意義,或是延伸討論其他創新的研究問題及方法。
又或是,與其稱讚自己「很認真」,不如說:「為了回答XX研究主題,我修了研究所的統計課、自學了某種統計軟體,希望可以分析這種類型的資料。
」除此之外,在描述想要成為教授或助人工作的時候,容易把自己描繪地太無私、太偉大。
這樣的語言,會讓人覺得不真誠且難以相信。
你可以說你想要改善病患的精神健康,但是同樣的,你必須提供範例佐證(例如:所以我到XXX機構擔任志工。
)總而言之,千萬避免使用籠統、八股又浮誇的語言。
加入個人經驗也有助於更認識你這個「人」,但不需要大費周章地交代來龍去脈,點到為止即可。
千萬不要過度分享個人私密的經驗,特別是自己的精神疾病史。
若過度分享,則會使人懷疑你是否了解界線的概念(boundaryissues)。
不得不說,如何拿捏分寸是門藝術。
SOP困難的點,在於沒有任何「格式」或「公式」(除非特別指示)。
但是,沒有格式限制的好處,是可以自由發揮敘述的方式(千萬不要讓SOP變成太創意的文學作品,條理清晰即可)。
當你參考不同人的SOP,並開始嘗試不同寫法之後,終究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這篇大學生的報告描述了各種「申請研究所的死亡之吻」,可以看看:KissesofDeathintheGraduateSchoolApplicationProcess。
國際學生的處境
我覺得洋洋灑灑寫了這麼一大段如何申請臨床心理的文章,如果沒有描述申請前後會面臨的困境,對讀者很不公平。
我不希望營造一種申請上博班人生會圓滿的幻覺,所以也想要平衡報導一下國際學生的困境。
語言不流暢和文化差異使得在臨床工作上較為吃虧,但我認為這方面的問題是可以憑藉著努力去改善,甚至還可以成為優勢。
我認為真正的困境來自「國際身分」。
首先,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有些州立的學校不會考慮國際生,原因是國際生的學費比在地居民貴,因此系所收國際生的成本較高。
除非真的很優秀,不然比較不願意收國際生(我這邊指的是會給獎學金的學校,需要自費的學校當然是熱烈歡迎各種學生。
)私立學校,因為身分不影響學費,相對比較會接受國際生。
無論領域,申請上學校之後,國際生拿的簽證為F1。
由於F1規定只能在校內工作,因此在學期間,若需要至校外實習,需要使用至多12個月的CPT(CurricularPracticalTraining)。
「博士前全職實習」為期12個月,又通常在校外且會領薪水,因此,最好把CPT保留在實習這一年。
相對的,國際生在申請「博士前全職實習」「之前」的臨床經驗,必須小心規劃,避免使用到CPT.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實習單位只考慮美國公民,所以國際生能選擇的實習單位較少,所以申請實習的過程會更加辛苦。
一般來說,政府單位(例如美國退休軍人的醫院)只限美國公民,但教學醫院通常沒有這樣的限制(需要特別仔細看實習單位的說明來確認)。
實習結束,畢業之後,國際生拿的簽證為為期一至二年的 OPT(optionalpracticaltraining),時間長短因領域而異。
OPT的立意是給予國際生時間找到「會幫忙辦工作簽證的工作」。
若無法在OPT規定的時間內找到這樣的工作,則需要離開美國。
從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簡稱STEM)畢業的國際生,拿的OPT較長(約兩年)。
非臨床、諮商領域的心理學在2011被認定為「科學」,所以可以拿到STEM的OPT(詳情請見APA的新聞稿)可惜,臨床、諮商領域並沒有被認定為STEM,所以OPT目前只有為期一年。
如果你還記得這篇 美國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養成 的文章的話,多數的州有規定需要做一年的博士後(簡稱博後)(postdoc)才能考執照。
因此實習完畢、畢業之後,會使用為期一年OPT來做博後。
為了確保OPT結束之後有工作並且有工作簽證,在做博後的過程,需要非常積極的找工作。
並非所有的醫院、診所都願意辦工作簽,所以也必須要有回國的心理準備(當然,如果你本來就希望回台灣就沒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學校單位通常都會樂意幫你辦工作簽證,甚至是綠卡,所以如果你想找教職,就比較不會有簽證上的問題。
除此之外,以研究為主的博後,通常合約簽不只一年,所以OPT之後,工作單位也會幫你辦工作簽證。
簡而言之:走學術、教學或至學校單位服務,比較容易拿到簽證,但是若畢業之後純粹想走社區、醫院,就很看該單位對簽證的立場(不過也有區域差異,美國中西部的醫院有比較高的機率會雇用非公民)。
由於我並不需要面對這樣的困境,所以我沒有辦法鉅細靡遺地描述國際生的辛酸以及解套方式。
不過,我有一位不是美國公民也沒有綠卡的朋友,他經歷了找實習、博後的過程,至今在美國中西部一間很好的醫院擔任臨床心理師,並擔任臨床訓練的要職。
他的經驗告訴我,以國際生的身分念臨床Ph.D.,並且在美國做臨床工作,可行但真的不容易。
我認為他能夠留在美國的關鍵是:非常積極地了解相關的法規、資訊,認清現實、做出取捨,提早一、兩年規劃下一步,同時非常認真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做足萬全的準備。
誠實地面對國際生的困境,有助於規劃和執行對自己未來的想像。
***總結***
我建議在決定出國念臨床心理Ph.D.之前,好好了解這份職業在台灣和美國的狀況。
欲了解美國的狀況,請見這篇文章 美國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養成。
想了解台灣臨床心理師的處境,請看臨床心理師陳弘儒在Facebook分享的懶人包。
除此之外,我也建議不定期地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到美國念臨床心理的Ph.D.?」「有了這個學位,我會有什麼不一樣?我可以做什麼現在做不到的事?我會有什麼樣過去沒有的機會?」接著再問問自己:「有沒有其他的路,也可以達到我對未來的想像?」
說實話,這些問題你不見得會有答案。
有些答案是嘗試了之後才有,甚至會隨著時間改變。
現在這個階段你也不必然需要有答案。
重點是,問自己這些問題有助於釐清核心價值,也可以讓自己看到博班以外的可能性。
如果想知道什麼是核心價值或是我曾經針對念博班有過的掙扎,歡迎看這篇文章<> 。
總而言之,希望這篇文章對有興趣出國念臨床、諮商心理Ph.D.的同學有幫助。
我始終相信資訊的流通可以幫助人做出 “informeddecision”以及實踐自己的目標。
如果下定決心要試試看申請臨床心理Ph.D.,我很為你開心,也祝你申請順利!
留學申請相關資源
亞瑟的留學軍團:好幾年前一群想要申請出國的同學受到一位UCLA心理系退休教授亞瑟伍德(ArtWoodward)的幫助(包括我),所以在申請上學校之後成立了「亞瑟的留學軍團」,希望可以秉持著亞瑟的精神,免費幫助有興趣申請心理學、神經科學、統計學、公共衛生以及教育等相關領域的學生。
有興去的需要「申請入團」。
詳情請見這個網站及Facebook社團。
美國心理學會 :這個APA網頁提供了很多申請心理學研究所的資源。
TheGradCafe:這是一個讓申請者交流的網站,交流意見、討論面試及經驗的網站。
好處是在等待的過程,可以知道你申請的學校發面試通知了沒。
但也因為這樣,你可能會變得很焦慮:「為什麼別人拿到面試通知,但是我都沒收到email?!」(最後發現沒收到email不一定代表沒有被考慮)某方面說是個萬惡淵藪的網站,所以請小心服用XD
關於來信詢問
從去年開始我收到不少信詢問臨床心理Ph.D.申請的過程。
礙於時間問題,我沒有辦法一一回信給你太個人化的建議或指引。
如果有什麼問題,請於本篇文章下方處留言,我會盡力在我能力範圍內回答。
通常你有問題,別人也會有問題。
所以在下面留言,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最近搬家、開始實習,既忙碌、壓力又大,所以回覆地很龜速,以至於忙一忙就忘了。
如果我兩周內沒有回復你的留言,可以再寄信提醒我。
祝大家順利!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Likethis:LikeLoading...
Related
Follow
Following
有心人事
Join92otherfollowers
Signmeup
AlreadyhaveaWordPress.comaccount?Loginnow.
有心人事
Customize
Follow
Following
Signup
Login
Copyshortlink
Reportthiscontent
ViewpostinReader
Managesubscriptions
Collapsethisbar
%dbloggerslikethis:
延伸文章資訊
- 1出國留學:臨床心理博班申請指南 - 有心人事
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臨床心理Psy.D.、其他心理健康專業的碩士(e.g., MFT, LPCC) 或博士(e.g., Counselor Education Ed.D.)而寫。這些學程...
- 2[教育] 美國諮商與臨床心理師的養成Licensed psychologists in ...
只有畢業於心理學Ph.D.或Psy.D.的人,才能自稱自己是個psychologist. 也就是說,大學畢業於心理系,或是念過心理學碩士、教育相關博士,也不可以在美國 ...
- 3美國十大心理學名校碩士申請攻略 - 教育
但臨床這一專業對於申請者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成功申請的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醫學院出身,同時具有3.6以上GPA、1400(新G330)以上GRE及100以上的托福成績。
- 4美国研究生临床心理学学校列表 - 迁木网
- 5美國心理諮商研究所:跨領域申請經驗分享(Clinical Mental ...
跨領域留學申請| 美國心理諮商碩士Clinical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 我很喜歡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在大學任教的Meg Jay博士在她的書《20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