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宣教的迷思 - 台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個迷思叫做:「主流模式」。

剛剛提到的救恩論,是這個職場宣教的主流,但是迷思也出現在這裏。

職場信徒按照救恩論的引導,我們工作的目的是要傳福音、 ... Skiptocontent 干文元副理事長 職場宣教這個主流,根據我自己個人多年來的實際體驗跟感受,有一些推動執行上的盲點。

我把它統稱爲:「職場宣教的迷思」。

主流模式的迷思 第一個迷思叫做:「主流模式」。

剛剛提到的救恩論,是這個職場宣教的主流,但是迷思也出現在這裏。

職場信徒按照救恩論的引導,我們工作的目的是要傳福音、領人歸主。

你的精力、時間,最終目的都是爲了領人歸主。

從這個主流模式衍生出來的,在美國1950-1960年代,有一個蠻重要的派別,叫基要真理派,這個基要真理派更加把這個主流模式延伸擴大。

他們認爲除了教會以外,從事任何的工作,不管是盈利事業或非盈利事業,我們教會也很常從事一些關懷弱勢團體的非盈利事業,社區服務的事情。

基要真理派認爲,就算你是做社區服務,假如你沒有傳福音,沒有讓你服務的對象歸主,那是沒有意義的,這是第一個模式,這就是主流模式的迷思。

爲什麽是迷思呢?這個基要真理派有一個「聖俗二分」的屬靈觀,這個可能大家也知道。

聖俗二分的定義 我下面來比較明確的講一下這個聖俗二分的定義。

第一個定義是:「靈魂優於肉體」,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我們的腦筋,跟神用心靈連結是最美好的,肉體跟神的連結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這個靈魂優於肉體,其實要和當年從耶穌基督到保羅時代的初代教會的,有一個叫諾斯底教派,是很有關係的。

在保羅的書信裏面其實也有提到過這個教派。

諾斯底教派就很强調靈魂優於肉體。

有蠻多的信徒受這個諾斯底教派的影響,某些角度沒錯,「我跟神連結,是心靈的事奉,跟神有親密的關係,是比肉體是要美好很多的。

」那這個靈魂優於肉體,在西元2000年以後我們知道要身體健康,保養身體很重要,但是也不見得是説完全沒有,大家可以仔細想一下有沒有這樣的光景。

有一個光景是説,你生病的時候,我們有些信徒和教派,生病的時候不看醫生,他們認爲禱告可以醫治,聖靈充滿可以解決。

第二個定義就是「永恆優於現世」,強調永恆是很美好的,我們人離開了這個世界,然後到天國與主相見,好的無比。

這是我們信仰上蠻高的,應該要去追求的一個生命。

但是把這個永恆放回你屬靈的目標的時候,有的時候你會過度的、你會覺得你在現世所做的事情,都不是那麽重要了。

那你就漸漸的不會去重視現在,尤其是在職場,你的工作做好做壞就不是那麽重要了,這個叫「永恆優於現世」。

第三個定義是「教會優於世俗」,這個就很常見了。

教會是聖潔的,來教會聚會,不管主日、小組、信徒裝備,各種各樣的聚會,能夠讓我們人跟神的關係更好﹑更親密。

假如信徒不做這些事,教會領袖或者你自己也會擔心說:你大部分時間,你在這個教會以外的世俗,或者你從事的工作,那是一個可能會讓你有罪惡的地方,世俗就是一個有罪的地方,所以信徒要盡量地到聖潔的教會。

教會是能夠讓我們跟神有聖潔接觸的一個地方。

所以,很多牧者會想說:不去聚會的話他就擔心你了,除了你是離神遠一點,你是不是一直墮落,你在這個世俗裏面,你在那個環境太久會爬不起來。

第四個定義就是「傳道人優於平信徒」,我們常常會聽到,回應神最高的呼召就是你去全職事奉,做全職的傳道人,那是一個最聖潔、最美好的,是神最喜悅的呼召。

反過來説,其他工作就沒有像全職傳道人這樣聖潔﹑理想又有意義。

我非常尊崇大部分的傳道人及牧者,因爲那真是一個回應神的愛,犧牲奉獻全然擺上的工作。

但是,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全世界信徒每一個人都成爲全職傳道人,還是有不同的分工要去做。

所以,主流模式和基要真理派,其實是在這個聖俗二分的這個屬靈觀裡面衍生出來的。

其實,我認爲基督教現今近一﹑二十年以來,台灣也一樣,歐美的世界更加是這樣的狀況,就是對於社會的政治、經濟各領域的主流的這些產業,基督教的影響力在衰退,並沒有造成一個像傳福音,主流模式,基要真理派講的你就是要就積極傳福音,改變這個世界。

我蠻感慨的,我覺得這個是職場宣教主流模式的迷思所帶來的一個影響。

教會文化與企業文化無差別的迷思 第二個職場宣教的迷思是「教會文化與企業文化無差別」,因爲職場宣教,我剛剛講的救恩論,教會觀是主流,從教會運作的思維裏面,要來做職場宣教會遇到教會文化與企業文化不同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教會領袖和企業領袖的特質不一樣,教會的領袖會成爲領袖的原因是因爲他屬靈的影響力,大家與他是在一個屬靈的關係,那企業的領袖不能光靠影響力,你必須要爲整個組織帶來績效,這個績效是要有非常明確的數量化,這就是第一個,「兩個文化上的不同」。

這裡有兩張照片這張照片就是企業文化,總裁、總經理、經理、協理、員工、實習生,無可奈何,任由上司擺佈,這就是企業文化。

而教會文化的組織生態的領導者,是跟企業文化完全相反的。

最兇的是弟兄姊妹,主任牧師是最和藹可親的,因爲他必須要有恩典慈愛的影響力,所以,常常在主日信息過後,弟兄姊妹就會開始談論對主日信息有不同的評語。

教會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差異,我前幾年在馬來西亞營商宣教的特會裏面,在幾位牧者的信息裏面,他們傳達出來說,「職場是最困難的宣教領域」,我本來還沒想到有這麽嚴重。

為什麼職場是最困難的宣教領域,我自己認爲,原因是因爲在職場裏面,人跟人的人際關係充滿了利害衝突,同事之間、上司跟下屬、客戶跟供應商,彼此都有利害關係,這對職場宣教是蠻大的挑戰。

職場宣教要做的有果效,第一在職場的信徒,你要先把要宣教對象的利害關係處理好,否則你要傳福音只會適得其反。

但是要把利害關係處理好,那是非常高段的技巧:你的人際關係﹑EQ、你的屬靈生命的影響力,不太容易,但是那也是職場宣教要做的好的前提。

職場轉化影響力(MarketPlaceTransformation) 第三個迷思就是「職場轉化影響力」即Transformation轉化,我認爲職場轉化影響力定義不明確。

假如說從救恩論的福音呼召推動的職場轉化應該是指屬靈的影響力,在職場上因爲帶領了很多人信主,領人歸主,他們生命轉換之後,可能這個公司、這個社區,甚至到整個產業或整個社會,就會整個轉換,從小的公司,到整個社會,或者你的產業去轉換。

但是前面已經講了,我認爲其實當今基督教,就算不是在全世界,我們知道基督教在非洲國家很興旺,有一個10-40之窗在緯度10-40度的熱帶區整個非洲地區是基督教要努力傳福音的地方。

而95之窗的作者講過,指的是9點到5點的世俗的職場領域。

其實在各個國家95之窗轉化屬靈的影響力,我認爲成功機率是不高的,這個我們可能會去怪神,神啊你爲什麽不讓你的聖靈充滿,我們的禱告呼求,爲什麽沒有實現,這個當然都可以去探討,但是我認爲是不明顯的。

所以應該要怎麽辦,我覺得職場的轉化影響力,不是只有屬靈影響力,我們每一位職場信徒應該要去做的事,是推動聖經的價值觀影響世界,即剛才講的創造論、治理呼召,我們用我們的行爲、價值觀及品格去影響人。

我覺得這個治理呼召的影響力不是操之於神,是操之在我們自己,神就借由你這個器皿來發揮這個影響力,這個是職場宣教的迷思。

解決之道-健康平衡的職場事奉觀 治理呼召要高於福音呼召 那我們如何去解決它呢?我覺得應該把主流的救恩論、教會論、主流呼召的分量少一點,把創造論、國度觀、治理呼召的分量多一點,這樣對於我們職場信徒也是比較健康平衡的,你不用一方面在上班,腦子裏想著我如何帶領我的屬下,向他傳福音讓他信主,不是説這個完全不做,但是你光想這些事情,該做的事情都沒有做,這也是不行的。

所以,健康平衡的思想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在身心靈上比較健康。

有哪些價值觀比較健康平衡呢,我這邊只舉出三個。

第一個講治理呼召與福音呼召,我覺得我們職場信徒,假如從創造論、救恩論、治理呼召上來看,我們是身處這個世界的人,應該是要從這個世界看這個信仰,應該從這個世界來看我們跟神的關係,而不是從教會的角度、從屬靈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如果從屬靈的角度來看世界,有聖俗二分的危險,所以,我們職場信徒應該要以治理呼召爲主。

剛剛講到的聖俗二分的問題,傳道人優於信徒,新約舊約沒有任何一個經文有講傳道人優於信徒這件事,保羅只有講你蒙召是什麽身份,你就繼續持守那個身份。

我想任何工作,其實都是神的呼召,都是我們可以好好實行的使命。

所以在任何領域都是神的呼召,我們在我們所從事的領域,我們發揮我們的恩賜才幹,我相信那也是神所喜悅的。

而且你專心地在你的領域發揮才幹,同時你也愿意把自己全人交給神的時候,你同樣能在你的工作裏面,就像牧師能夠在教會能夠經歷神,我們在職場裏面一樣可以經歷神。

所以在治理呼召和福音呼召,我們講救恩論和創造論,應該「治理呼召要高於福音呼召」,這是第一個健康的事奉觀。

公義大於慈愛 那第二個就是「公義和慈愛」,常常聽到弟兄姊妹問我:我在公司很愛我的下屬,我的下屬犯錯我都是以愛寬待、包容他,鼓勵他改過,但就是沒辦法改過怎麽辦? 我想各位一定都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

教會告訴我們就是要職場宣教,去愛護我們周圍的人。

剛才我們引用的治理呼召,神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賦予人治理大地的能力與任務。

那神的形象是什麽,神的形象就是神的性格、性情,就是公義和慈愛。

在舊約裏面説的公義就是約,英文是Covenant,其實整本舊約都是在説神與以色列人的關係,有時候以色列人遵守約定、有時候不遵守,所以你遵守約定神就很高興,不遵守約定神就很憤怒,整本舊約都是在講這個。

新約耶穌基督來了,道成肉身,死而復活完成救贖,新約就是慈愛。

唐崇榮牧師說:「舊約就是神很公義的彰顯慈愛,新約就是神很慈愛的彰顯公義。

」公義和慈愛假如延伸運用到我們職場、企業經營的方面,公義就是制度、紀律跟績效,慈愛就是關懷、同理心和包容。

制度、紀律和績效就是約定,一個組織裏面,可能董事長跟員工的約定,要有制度﹑紀律最重要是有績效。

公義和慈愛在職場裏面表現出來的最大的特質是:「你是願意給人自由的。

」,神給人最大的愛就是給人自由,公義和慈愛的領袖願意放手給部屬權利和責任,但是在職場很實際的要有很好的績效評估。

前幾年在我的公司,以公義和慈愛的信念,我建立了一套預算策略規劃與績效評核的系統,公義的部分就是我對於我們的預算、營運目標、績效的達成的數量化的要求,慈愛就是我整個團隊,我們對每一個主管,他們有沒有關懷、同理心和包容的一個領導觀、溝通觀和管理觀。

這套系統我都把它數量化,幾年實施下來,對我們大部分是非信徒的同仁﹑員工及幹部,好像都很認同,這樣的領導很公正、平和又合理,而且很愿意去跟隨。

但是公義和慈愛,在企業經營裏面,是不是兩個都很重要,兩個我們都同時要做? 同時要做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其實還是要有大小、優先次序的。

職場的基督徒領袖,應該要公義大於慈愛,在平常企業運作裏面應該要公義大於慈愛。

所以剛剛講的幾個弟兄姊妹的例子,其實要把公義放前面,假如有一些紀律上的問題,是應該要合理的處理的。

1950年代,一位美國社會所推崇的牧師與神學家尼布爾,他爲世人所推崇的原因,是因爲他在社會公益上面花了相當大的功夫。

讓基督教在當時美國的世界,在各個領域都能很有績效的展現出來。

尼布爾他說,其實公義和慈愛在職場信徒上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就是因爲不容易,所以你要公義大於慈愛。

融合專業與屬靈 第三個就是,要「融合專業與屬靈」。

我把專業和屬靈分成四個象限:第一類就是不屬靈又不專業的職場信徒,這類信徒的差距就很大,要好好檢討求進步,這類信徒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内。

第二類就是專業但不屬靈的信徒,很專業的部分是週一到週五的工作表現很好,但是你雖然是基督徒,你跟神的關係不是那麽好。

這種我稱爲叫人格分裂,他是可能週末還是願意去教會,基本還是一個基督徒,但是週一到週五又把信仰放一邊,所以變成是兩種人,很專業但不屬靈我覺得是多數。

第三種就是很屬靈但不專業,我稱爲精神分裂,因爲他其實很想去服事神,但是好像沒聽到神的呼召,神沒有感動我,所以只好無奈的,週一到週五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所以,週一到週五都不快樂,到週末就比較快樂,這類很屬靈但不專業的人數量比較少。

最後一類是很專業又很屬靈,這類人也有很多,不管聰明才智、還是努力度在專業上面有成就,在屬靈方面也很願意追求,建立與神的關係。

週一到週五很認真工作,到週末也參與很多的服事,在個性、品格上面也有非常好的表現,是有愛心、誠實正直的基督徒,但是這樣的人很多時候在教會裏沒有問題,在工作上就會出現精力、時間分配上的問題,在屬靈和工作上不知道如何調適,雖然他是一個很誠實正直的基督徒,但是不知道如何跟非信徒相處。

這類人就是沒有合適的裝備引導。

如何融合專業和屬靈,我認爲這類人是最需要平衡的。

尤其是最近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都很困難。

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的衝擊都很大,台灣是近幾個月才出現。

新冠疫情有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回不去」,很多事情沒辦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況,像歐美現在想恢復像以前一樣的狀況,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回去上班,原因是已經居家辦公一年多,現在要他回公司上班,很多人不願意回去上班了,所以,歐美現在有一個蠻大的離職潮,就是因爲習慣了居家辦公,不願意再回公司上班。

教會也一樣,會友有一年多不在教會裡實體聚會,都是在綫上進行聚會。

有位牧師告訴我,他們是很大的教會,有一萬多名信徒,解禁之後主任牧師決定不再把信徒召回來,全部分散掉。

因爲他們這一年多已經分散成兩三百個小組的聚會。

這些改變都要讓我們在專業上要用心,不論是在哪個領域都要累積你的專業用心,這個專業是一個很大的領域,我只提「三心」出來,你要專心、用心、費心,在你的專業領域上。

剛剛提過的第一個是回不去了,第二個是「跟疫情有關的產業不斷興起」,人類、社會、國家不斷地往這些新興產業移動,所以你要有創意。

當整個環境不斷地往這些新興產業移動的時候,不管是舊的公司或新的公司,你要轉型往這些新興產業靠攏,其實企業經營者或職場信徒,「創新和創意」是很需要具備的一個工作專業特質,你不能一成不變,一成不變在這個時代也很難做。

第二個就是「屬靈」,我建議職場信徒屬靈方面最重要的是你要渴望住在神的領域,你要渴望認識神,渴望神的榮耀在你身上發生,你要渴望你的身上充滿聖靈。

這個屬靈最大的原則,我是比較建議職場信徒多一點發展個人和神的關係,而不是參與很多的團體性、大型的這些聚會活動。

假如你是職場領袖或企業經營者,你應該是追求個人與神的關係,渴望神的恩典榮耀發生在你身上。

這個又分爲感性和理性,先講理性的方面,你要願意瞭解神,瞭解人本聖潔,要像你在專業上面用心專心費心花功夫一樣,你要願意在聖經上面花功夫,這是神會喜悅的。

假如你是很喜歡看電影或小說,我們職場信徒應該要少花一些時間在這些娛樂上,把時間花在瞭解神的事情上,那這是理性的方面。

那感性的方面就是,你要從你的心靈,你的情感來經歷神。

我這邊舉個例子,傅立德牧師寫的靈力操練,有12項從個人出發,内向到外向,行爲到群體的12項靈力操練。

第一個單項是個人的靈力操練,首要是默想,並不是要去背誦經文,我個人認爲默想有兩種,一個是把聖經裏的舊約新約的篇章,去默想他的大概,想他的主題大概在講什麽。

另外一個默想就是,我剛剛講過我們要渴慕神的榮耀,默想回憶過去神在你身上的作爲和恩典。

這些默想可以幫助我們與神的關係更親密,與神的關係越親密,你的信心就會越大。

個人的見證 接著是我個人的見證。

我三十到四十歲的時候得過兩次癌症,一次是唾液腺癌,再一次是右腎切除。

其實多年以來,兩次癌症的之間我都經歷了非常多次的聖靈充滿。

有一次的聖靈充滿,很奇怪的是,那個牧師是恩膏很强的,他幫癌症病人禱告,都會有很好的醫治果效。

那天他是中午來替我禱告,因爲多次聖靈充滿的經歷,我會發熱、會全身發熱,我有過很多次這樣的經歷。

但那次完全沒有,那位牧者覺得很奇怪,完全沒有反應,然後他就回去了。

但是,在那天晚上12點,我就覺得睡不着,因爲化療的副作用讓我很難受,但是就覺得很喜歡讀經,晚上12點唸到早上,整個晚上就覺得很喜樂,每個字都好像在對我說話,神在安慰我。

喜歡讀經的這個聖靈充滿,持續了一個多禮拜之後就漸漸散去。

多年後我才想到,我們每個人的感性,感性是要系統性的去研讀聖經。

我在蠻多年前就開始喜歡讀聖經,我本來也是沒有很喜歡看書唸書的人,但是我在蠻多年前就開始喜歡唸屬靈的書籍,我的喜歡是非常深入的,我願意花很多上班以外的時間去研讀屬靈的書籍,讀屬靈的書籍能讓我覺得很喜樂。

直到這幾年我才想到,是不是和那次聖靈充滿有關係,所以我們不要重視聖靈充滿馬上發生的現象,你有沒有發熱或有沒有觸電,聖靈充滿很多時候帶給你的是長遠的生命改變。

我的癌症在這二三十年來經歷過蠻多次的副作用,很感恩的是神一直帶領我平安的度過。

這兩張圖是我五﹑六年前,醫生發現我的右頸動脈被腫瘤破壞,有蠻嚴重的阻塞情況,從五﹑六年前開始觀察,這個頸椎動脈的阻塞是人中風的主要原因,由於腦血管的血液阻塞而造成的中風機率高達80%,而腦血管破裂,不管因爲血壓或是撞破的中風案例只占20%。

所以對我的狀況是非常的緊張,我這幾年經常到神經内科去追蹤狀況。

但是醫生覺得很奇怪就是,我好像都沒有中風前的任何症狀,但是這幾年阻塞越來越嚴重。

這兩張圖,一張是三年前照的核磁共振,一張是今年六月底照的,我會秀這兩張是因爲,我的醫生告訴我可以拿這兩張去做見證。

爲什麽這樣説呢?三年前的這張,阻塞是右邊的血管,那時候還是局部的阻塞,左邊的血管是沒問題的。

而最近的這張幾乎就是看不到了,就是完全的阻塞。

我平常是在榮總看腦神經外科,這兩張圖是我複印給另一位,現在也在做服事的,一位治療很多失智症老人的腦神經醫生,幫我看一下這結果。

他把我這兩張圖複印出來後跟我説,你可以去跟別人做見證了,因爲你可以這樣子真的是神的恩典,是很標准的神跡,就是你進來之後一點症狀都沒有。

中風前的症狀是這個樣子:耳朵聼不太清楚、眼睛看不太清楚、頭昏、走路會歪歪扭扭的走不穩,可是我完全都沒有,我還有去CBMC高爾夫球隊,我還在打籃球。

假如說以醫學的角度講是代償作用,我左邊這根頸動脈的血還是經過不同的微血管輸送到右邊去,所以還算過得去。

這個結果其實讓我更加的感恩和覺得平安,我覺得這些在我身體上的這些難處,經歷神的恩典,比我在經營事業上的難處寶貴多了。

就像我剛剛講的治理呼召,其實我們人,神已經給我們恩賜才幹,很多時候我們在我們的領域上面所碰到的那些困難,其實神已經給我們這些恩賜才幹跟能力,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可以去解決。

但是身體病痛,有的醫生都解決不了的,真的要去依靠神的恩典,所以我很感謝。

專業又屬靈的領袖特質 我剛講的聖俗二分,其實我覺得神已經帶領我這麽多年的光景,關於我講的專業和屬靈,我們常説沒有很專業又屬靈的,是因爲沒有合適的專業和屬靈融合的裝備,我認爲專業和屬靈的領袖要有怎麽樣的特質。

第一個特質是「要有成熟的屬靈生命、價值觀和品格」,以這為基礎,幫助你在工作專業的表現,這個原則其實也跟前面治理呼召要高於福音呼召、公義大過慈愛一樣,信徒的專業應該要大於屬靈。

第二個特質是「專業與屬靈融合」的領袖蠻重要的一個任務,你要「滿足照顧你的跟隨者」,這是跟非基督徒的職場領袖很重要的價值觀不一樣的地方。

你事業經營得好、工作表現得好的原因是你要讓你的跟隨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讓他們願意跟隨你。

這一點是雅各書二章15-17節提出的,假如你周圍的弟兄姊妹有人沒飯吃了,你爲他們禱告,說神會幫助帶領你的,雅各在罵這些人,雅各說你應該先要讓他們的困難先解決。

其實整本雅各書,我認爲是新約裏面最寶貴的一個關於職場事奉,講職場神學觀的一本書,我自己非常喜歡雅各書。

第三個特質是「低調」,是七山的創始者彼得魏格納牧師所提出的,他提醒職場領袖,在你的職場工作裏面要低調,不用常常跟別人說:你沒有信主,我帶你信主或跟你傳福音。

爲什麽不用做這些?第一點,你用你的屬靈生命、價值觀及品格,把信仰放在後面,自然的流露出來,自然就能影響到這些非信徒。

這就是我所説的建立健康平衡的職場事奉觀,我所提出的三個融合領域的三個特質。

我今天從職場宣教的迷思,到如何建立平衡的價值觀這三點,其實互相是非常多聯繫的,這個職場事奉觀非常寶貴。

結 論 我來做個結論,第一個是治理呼召要高於福音呼召,第二個是公義要大於慈愛,第三個是專業重於屬靈,這就是今天的整個分享。

最後我講一下自己的感受,職場事奉能引導信徒成爲平衡健康,在專業領域盡責、與神有美好親密關係,並且自由事奉的信徒。

在各行各業中,不論公司大小、職位高低,都能發揮專業重於屬靈的品格與能力,積少成多就能形成全面的影響力。

上次的課程,有人問說:彼得杜拉克也是基督徒,他有沒有在他的一生當中,在他的工作領域有傳福音,彼得杜拉克並沒有在他的職場中做傳福音的工作,但是他發揮了神給他的恩賜才幹,奉獻於人類社會,所以他是最好的職場事奉的榜樣。

今天所談的職場事奉觀,不曉得大家是否能馬上消化,或者有神的感動在當中,希望能引領大家有個很不同的屬靈觀。

職場事奉觀其實是很豐富的,還有很多議題可以討論。

我自己已經定意,接下來的一生都會專注於職場事奉的服事,願神的祝福臨到今天的每一位,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Tags:Blog,呼召,影響力,經營有道,職場宣教 Readmorearticles PreviousPost退休規劃–銀髪族(不動產)NextPost打破奉獻愈多就得到愈多的迷思–退休財經CEO唐雲益的奉獻學:出於愛人與尊榮神不是為自己謀利 YouMightAlsoLike 七步驟預備你的財務面對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 249月,2021 打破奉獻愈多就得到愈多的迷思–退休財經CEO唐雲益的奉獻學:出於愛人與尊榮神不是為自己謀利 142月,2022 刻意練習職場卓越 249月,2021 CloseMenu 根基 異象 使命 願景 定位 核心價值 領袖團隊 聯絡我們 學習 管家學院 生涯指引 理財有道 經營有道 Young管家 課程列表 出版品 好書 影音 電子記帳本 影響 里程碑 BLOG 分享 消息 最新消息 EVENT 感恩與代禱 夥伴 奉獻 捐款目的 我要捐款 企業贊助 捐款芳名錄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