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陆的规范汉字在「強」和「强」之中选择后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討論文字改革中正異體字/新舊字形/繁簡字的擇取/定位問題,當時社會上的事實用字情況(即印刷文字和民間的手書文字之「實然」)是不能忽略的。
汉字规范汉字(中国大陆)异体字为什么中国大陆的规范汉字在「強」和「强」之中选择后者?「强」比「強」多了一笔,若单从简化的角度看,「强」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其中有何理由吗?相关问题:「恥」为什么简化作「耻」?「耻」将「心」改为「止」…显示全部关注者168被浏览414,102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47条评论分享20个回答默认排序匿名用户3,126人赞同了该回答我們討論文字改革中正異體字/新舊字形/繁簡字的擇取/定位問題,當時社會上的事實用字情況(即印刷文字和民間的手書文字之「實然」)是不能忽略的。
準確來說,大陸不是「把『強』改成『强』」(「把什麼改成什麼」這樣說好像給人暗示之前只有「強」一樣),而是從這二者以及「彊」這些既有的寫法當中挑了「强」作為正體。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强」《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2016)-「强」,字頭後括弧裏加星的字是異體字根據東漢《說文解字》的說法,「强/強」字本來是指米中的小黑蟲(從字形上也能看出來和昆蟲有關),但是長期以來被假借用作表示「彊弱」的「彊」【《說文解字》:彊,弓有力也。
其實「彊」表示「有力」也是假借,「彊」本是田界的意思(季旭昇),是「疆」的初文】,本義「蛀米蟲」反而罕用。
(請看:漢語多功能字庫-「強」、漢語多功能字庫-「彊」,强烈推薦這個網站)「强/強」的這個假借用法出現的時間很早,比如秦李斯《嶧山刻石》中就有「滅六暴强」句:秦《嶧山刻石》拓片傳統的字書一般從《說文》之說(強,從虫,弘聲),認「強」為正字(如下圖《說文》),所以也可以說文字改革委員會把「强」扶正了。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強,蚚也」,「蚚」即蛀米蟲可以注意到這裏徐鍇也提到「弘與强聲不相近」,質疑許慎「弘聲」的說法。
由於我不了解相關的音韻學知識,在此就不多作探討了。
北宋《廣韻》「強」清《康熙字典》「強」即在官定正字的層面上,可以說「把『強』改成了『强』」,但需要注意辭書的正字有時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比如後文列舉的文字改革之前「强」的用例)。
而且實際上「强」反而更符合古文字字形,而舊字書認為是正字的「強」「弘」反而是後來訛變來的(漢字書寫中經常不分「厶」「口」,比如「兌-兊」「船-舩」),如圖:小學堂-金文「弘」,可以看到從「弓」「口」《字源》「弘」——今「弘」字所從的「厶」乃「口」之訛變(「强/強」是否真的是以「弘」為聲旁,本文不作探討,暫且採信《說文》的說法)小學堂-金文、秦系簡牘文字、楚系簡牘文字「强」,秦系文字和今天的漢字一脈相承,他們都是「强」而非「強」《字源》「強」(古文字字形來自小學堂網站: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包括上邊《嶧山碑》中的「强」:可以發現寫成「口」的「强」實際上是保留了古文字的字形。
而且即便「强」在歷史上被字書判作「俗字」,也在從先秦到現在一直流傳了下來。
從歷代的字形材料可以看到,雖然「強」自從東漢時許慎撰《說文解字》以來長期處於「正字」的地位,「强」「強」在秦以後到民國的兩千多年時間裏一直是並存的。
歷代碑刻中的「強/强」字例(碑刻字形資料來自拓本文字數據庫:http://coe21.zinbun.kyoto-u.ac.jp/djvuchar?)然後時間到了1955年,文字改革委員會整理異體字,選了「强」作為正字。
至於為什麼《第一批異體字表》這麼決定,我猜可能只是承認了當時印刷字體的實際用例情況(誠然《一異表》在許多正字的選定上並不客觀描述當時的語文事實或者遵循傳統,比如廢用「並」「異」「遊」等字,有偷跑簡化字之嫌)。
我感覺見過不少文字改革前的鉛字明體「强」(注:明體即宋體),但好像沒怎麼見過「強」。
(甚至上邊圖裏《一異表》的「強」字明體字例都明顯像是臨時改刻的)比如我翻了一下手機相册裏從知乎和其他網站上收的圖,馬上就發現了不少:還有這個繁簡字形紊亂時期的例子,雖然仿宋(國產)用「強」,明體仍然是「强」:當然這個是在《一異表》之後了,參考價值不是很大。
鉛字時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字體中慣用不同的字形/寫法並不稀奇,比如文字改革之前的印刷品的字體往往是正楷用「為」,明體用「爲」(我還沒見過各國文字改革之前鉛字明體用「為」的),如下圖:這是因為字模的來源不同:正楷是國貨——書法家遵循楷書傳統的習慣,喜歡寫「為」;而明體是從日本進口的——日本人按照《康熙字典》做字,而《康熙字典》只有「爲」而沒有「為」。
我懷疑可能是日本那邊做明體鉛字字模就沒做「強」(《康熙字典》中「強」「强」二字兼收,以「強」為正)。
因為鉛字印刷明體字中大量出現「强」字形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而是在戰前東亞漢字圈各國的印刷品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此時東亞漢字圈的明體字字模基本上都出產自日本)。
比如二戰時的日本報紙:用了「强」;1934年的朝鮮報紙:也用了「强」;甚至臺灣解嚴時(1986年)的報紙:還在用「强」。
請注意,此時臺灣當局的「國字標準字體」早已發佈(「1982年頒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即當時臺灣「教育部」定的正字是「強」。
不過當時臺灣印刷物上的這些字體(除了楷體)肯定都是從日本過去的,估計也不怎麼考慮「國字標準字體」的要求。
至於為什麼明體要用「强」,或許是因為方形的「口」比「厶」更容易鎸刻字模,又或許是「口」相較「厶」更符合明體字方方正正的結字格調/字形美學。
之前有答主根據資料推測可能是避乾隆「弘曆」諱,但不太好解釋為什麼近代日本和朝鮮的鉛字印刷物也出現了大量的「强」(揀字習慣),或者說為什麼日本字模製造廠商多用「强」而少用「強」(字模來源)(又或許是避諱寫「强」的習慣通過某種方式影響到了日本?)。
總之,說一千道一萬,「强」並不是《一異表》突然冒出來的東西,而且在《一異表》發布之前大概還用得挺普遍。
另外,選「强」做正字明顯也迎合文改委整理字形時「簡併構字部件」的原則(因為簡化字要用到「虽(雖)」)。
至於「强」符合歷史上許多楷書字例乃至秦刻石的字形,應該不是什麼主因,理據不是文改委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概就是因為這兩點原因(鉛字排印的揀字習慣、部件簡併),文改委選了「强」而不是筆畫少一筆的「強」。
(當然揣測文改委的擇字動機是很蛋疼的事兒,很多東西不講道理的。
就為了省一筆的簡化字多得是,有湊字數指標的嫌疑)我個人來說,還是覺得「强」更好寫的,所以我也不是太喜歡用「強」。
我估計文字改革之前「強」「强」大概算是勢均力敵(「强」用例極多、而「強」又是傳統的「正字」),不好說哪個佔優勢。
戰後正字時「各地標準選了哪個」恐怕是偶然性成分居多(當然事實是只有大陸選了「强」,其他的像臺灣省的蔣記國府、日本都是按舊字書取「強」;北朝鮮不用漢字了;韓國沒有做漢字標準化的工作,到新千年以後也基本不用了)。
臺灣「國字標準字體」取「強」為正字,如圖對岸「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强」是相對於其正字「強」的異體日本《常用漢字表》「強」至於韓國,應該說他們並沒有什麼自主性,鉛字時代漢字的字模一般是從日本引入的,等於說是別人給什麼就用什麼(總的來說當然還是我們文字改革之前用的傳統漢字),有用「強」的:戰後韓國的印刷品裡經常零星冒出幾個日本的簡化字來,比如上圖中出現的「党」「亜」。
也有用「强」的:在naver的報紙數據庫中分別檢索「强」和「強」:可以發現一直是共存的,而且從具體分佈上來看「強」是在戰後才大量湧現的(應該和日本取「強」為正字有關),戰前基本上全是「强」。
從總數上看「强」(45546個檢索結果)遠多於「強」(5951個檢索結果),印證了舊時印刷明體字常用「强」的感覺(基本上可以說是實錘了)。
也就是說戰後韓國沒有做這個漢字標準化的工作(而且之後逐漸就不用了),和民國時一樣用哪個的都有。
更新:找到了「強」的例子了,民國初年《國音字典》的鉛字明體還在用:但是似乎民國初年的鉛字明體還有一些國貨(例如上海美華書館),與後期有所不同,尚待研究。
另外,民國時的民間辭書比如《辭海》《中華大字典》仍然是按照傳統字書的觀點認「強」當正字的:《中華大字典》「强」這也能反映出文改委定正字不怎麼考慮文字學規矩的特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强」也可以說是俗字上位。
《中華大字典》「強」這個「強」也刻得很業餘……我們都知道字典怎麼說和實際怎麼用脫鈎也是很正常的事,我仍然維持「到文改時『强』已經普遍慣用」的推測。
另外我再提一個例子:「决」比如:把視線放到整個漢字圈裏,比如戰前(1934年)的韓文報紙:以及二戰時的日文報紙:似乎已經普遍地慣用或者說經常使用「决」而非相沿的正字「決」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文改委才順水推舟扶「决」上位:《第一批異體字表》更新:也有用「決」的:民初《國音字典》1956年《人民日報》最後,漢字相關的知識和資料,我向大家推薦這個知乎專欄:编辑于2020-01-1005:38赞同3126208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麟子在历史与文博中纠结的故宫学子关注121人赞同了该回答古代关于“强”字,不止“強”、“彊”、“强”三种字形,在此只讨论这三字。
先把《康熙字典》中对三字的收录(节选)贴出来(“強”“彊”截图于汉典):从《康熙字典》的解释可以看出,“強”、“彊”、“强”三个字在古代是两个意思体系,“強”和“强”相同,表示米中的虫子;“彊”即现代汉语中的“强”字意。
而大徐本《说文解字》中收录情况(我所依据的《说文》一书是以清陈昌治刻本为底本):《说文》于【卷十二】【弓部】收录并解释“彊”,于【卷十三】【虫部】收录并解释“強”字,并未单独收录“强”字对其解释。
可是在一些字的解释中,却有出现“强”字。
因两书都为清代传本,故现阶段我们能看出:最迟是在清代,“強”、“彊”、“强”三字已经一起被世人使用,且以“強”字和“彊”字为两种体系的官方正体字。
《说文》中解释“強”(截图于汉典):可知,北宋徐锴已经推测“強”字由“强”字得,其理由一是“弘与强声不相近”,二是“秦刻石文从口”。
理由一涉及古今音变,作为本科生的我还没有能力去探究秦汉以前“弘”与“强”音是否相同相近,我在此认为“弘”与“强”从古至今声不相近;而理由二,看下图,确实秦刻石里确实为“强”。
并且《实用说文解字》一书“強”字条中还收录了该字的金文、简帛、钱币、汉印写法:可知作为虫子意思的“強”字最开始从口,正式写法为“强”。
可为何“强”字会写成“強”呢?以下为我个人的观点,仅供诸君参考。
亮出自己的观点:“强”写成“強”,原因在于古代的人们对“口”和“厶”的混用。
关于“强”字,按照徐锴的推断,应是古代“”字的简化(下图截自汉典):因为现在甲骨文中“強”或“强”或“”字我都没有找到成字,故我相信确实如徐锴所言,最早人们以“彊”为声符,以(两个虫,左右结构)字为义符,造出“”字表示米中黑虫。
可是“”不是一般的难写,所以我们在体谅古人写字的辛苦下,允许古人把“”字稍微简化一下,就成了“强”字。
这一简化过程,我想不晚于东周。
可又怎么出现了“強”呢?亮出自己的观点:“强”写成“強”,原因在于古代的人们对“口”和“厶”的混用。
以前自己写过一个小文谈了古人对“口”和“厶”的混用的看法,不过相当不成功。
现贴出一段:根据“口”“厶”二字写法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象形字。
“厶”字一笔写就,笔画线条匀净,轨迹没有硬方折处;“口”字笔画也是较为圆滑,与“厶”的差别在于其为两笔,字上横部为一直笔。
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两字的写法逐步得到简化,特别是到篆变和隶变两个汉字演变的关键时刻,“厶”字的笔画轨迹开始出现硬方折,书写起来也比圆转勾连方便的多,原来圆转勾连中许多细节,这时也就容易被忽略了,再加上潦草随便,便与“口”的写法逐渐接近,进而在汉字定型阶段及创写楷体时期人们便把带有“厶”部的汉字与“口”部混写。
很有可能就是由于篆变时期,人们把“强”字之“口”讹写成“厶”,故产生了新字“強”,并传下了“強”的篆字写法。
然后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強”字称为大多数人写法,逐渐取代了“强”的正体字地位。
(最迟到秦统一六国,“彊”字假借为“强”/"強。
)但在汉魏六朝的书法碑帖作品中,常见的仍然是“强”字与“彊”字。
汉·石门颂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乐毅论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强”与“強”并非是繁简字的关系。
“强”与“彊”倒是繁简字,但这种繁体简化并不是新中国才有的简化,而是在古代就已经完成。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大陆选择用“强”而不用“強”。
依然是自己的观点,请各路大神指教。
我觉得这与清朝避讳制度有关。
清高宗名弘历。
张之洞《輶轩语·敬避字》载:“强弱字上写作口,不可作厶,上半本是讳字,”汉字中的“強”字在清朝乾隆朝以后一律写为“强”。
至1912年清帝逊位,全国范围内禁用“強”字已近两百年,人们也已习惯使用“强”字,而新中国推行汉字标准化,也是本着方便大众的原则进行,故选择用“强”为规范字。
发布于2015-11-1422:20赞同12115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延伸文章資訊
- 1強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2强的字義、部首、筆畫、相關詞- 查字典 - 國語辭典
部首, 部首以外筆畫, 總筆畫. 弓, 9, 12. ㄐㄧㄤˋ. jiàng. 解釋. 「強」的異體字。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強」的異體字。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強」的異體字。
- 3为什么中国大陆的规范汉字在「強」和「强」之中选择后者?
我們討論文字改革中正異體字/新舊字形/繁簡字的擇取/定位問題,當時社會上的事實用字情況(即印刷文字和民間的手書文字之「實然」)是不能忽略的。
- 4異體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有時候,異體字特指與官方正體字相對應的規範外的異體字,因而隨著各中文地區對正體字的不同認定,哪些字是另一些字的異體字,甚至完全相反。例如:在台灣,「够」是「夠」 ...
- 5這是「強」的正確寫法 - 香港小學習字表
異體字. 《常用字字形表》註. 右偏旁或作 ,今作 。 普通話. 粵語. qiɑ́ng qiɑ̌ng jiɑ̀ng. koeng4 〔彊〕 koeng5 〔鏹〕. 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更多功能,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