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極光發電機-系外行星Corot-2b -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Corot-2b(中文發音:柯洛-2B)這顆系外行星,是按法國太空研究中心「對流旋轉行星凌計劃」(Convection, Rotation and planetary ... 超強極光發電機-系外行星Corot-2b.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繁|简000太空天文超強極光發電機-系外行星Corot-2b臺北天文館・2011/12/08・746字・閱讀時間約1分鐘・SR值550・八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彗星星際風極光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科學生》科普素養閱讀一篇不到3元!!年訂輸入summer1000,現折1000元Corot-2b(中文發音:柯洛-2B)這顆系外行星,是按法國太空研究中心「對流旋轉行星凌計劃」(Convection,RotationandplanetaryTransits),又稱「CoRoT計劃」)命名。
CoRoT計劃在2007年時,以「行星凌」方法發現了這顆行星。
它是一顆大質量的氣體巨行星,和地球距離880光年,公轉軌道離母恆星只有322萬公里–這個距離有多近呢?拿它來和太陽系中與太陽最貼心的水星相比,CoRoT-2b和母星的距離比水星距離太陽更少了90%,只有10%。
在這麼親熱的距離下,代號叫CoRoT-2a的這顆母星,不斷吹出帶有高能量的星際風和磁場暴,天天對這顆熱氣體巨行星窮打猛攻,CoRoT-2b也在這種環境下,每天都耗掉幾百萬公斤的質量。
要是能親歷其境住在那顆行星上,欣賞極光秀將不會只是住在南北極才能享受的特權,而是全球都能同時共同經歷的視覺饗宴–那個星球上應該連赤道附近也能都看得到極光,每晚都有,比地球極光絢爛壯麗100倍,就算歷史上氣勢最磅礡的極光之舞和它相比都會黯然失色,只能說完全不用比。
不過壞消息是,最多也只能看個幾秒鐘,因為觀眾都不長命,高能量的X射線會立刻置人於死。
別以為CoRoT-2b只是在這場萬億年之久的風暴中很被動的扮演著受害者的可憐角色,這顆行星它自己還有些特色,同樣也教那裡的極光秀特別好看。
它的質量可比木星還大–是木星的3.5倍,而且飛快的繞著母星狂轉,公轉一次只要~1.7天!這引發了「發電機效應」,使得母星本身的自轉都加速,並且產生更多磁性活動。
在這致命舞蹈中,一年下來,CoRoT-2b損失的物質質量多達1.5×10^17公斤!剝離後的物質應該會在它後面形成長長的尾巴,看起來就像彗星一樣。
聽起來好像損失很慘重?還好CoRoT-2b質量也不小,應該還夠它繼續上演這個致命的戲碼-至少數兆年。
(Lauren譯)資料來源:中研院天文網[2011.12.02]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臺北天文館482篇文章・
26位粉絲+追蹤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AI是理科「主場」?AI也可以成為文科人的助力!112分鐘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澡」點知道有多好:4點冷水澡好處多多的祕密22天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首次發現具有如海洋般水分的彗星:地球海洋起源的新線索赫歇爾提供地球海洋可能來自彗星的新證據彗星、小行星和流星,到底有啥不同?不只是災難掃把星,你不知道的彗星事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彗星撞擊會否引起太陽CME爆發?臺北天文館・2011/10/08・168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538・八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太陽太陽黑子彗星日冕纏結爆發閃焰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下方是SOHO太陽觀測衛星(SolarandHeliosphericObservatory)的觀測結果,畫面顯示右下角有顆彗星不斷向太陽逼近,最後在2011年10月1日時一頭撞進太陽,旋即在太陽左側發生一場無預期的龐大CME(日冕物質噴發,coronalmassejection)爆發。
這兩個事件彼此間有沒有關連?太陽物理學家們雖不敢堅決肯定的說「絕對沒有」,但仍傾向於只是恰巧、偶然幾乎同時發生!太陽物理學們認為:因為這個CME發生的區域位在彗星撞擊點的相反太陽面上,兩個位置間相隔甚遠,目前沒有任何已知的機制,證明彗星撞擊會引發CME。
事實上,這些非常靠近太陽的彗星應該並不是真的一頭撞上太陽,而是在距離太陽表面頂多近到約100公里之處就被蒸發殆盡,根本沒機會「撞」出CME來。
此外,這類撞日或掠日彗星的直徑頂多100公里左右,外層鬆散冰雪物質在接近太陽時被蒸發,剩下的彗核更小,要想撼動太陽這個直徑高達140萬公里的龐大天體,想來機會渺小。
這顆彗星編號為SOHO-2143,由4位業餘天文愛好者幾乎同時(前後差僅約9秒)在9月30日的SOHO衛星LASCOC3日冕儀影像中發現,屬掠日彗星中的克魯茲族彗星(Kreutzsungrazer)。
由於發現時已經很靠近太陽,所以隔天的10月1日,就被太陽強大重力牽引而以每秒600公里的高速撞上太陽。
從C3影像中左方亮度約0等~-1等的水星,彗星專家們判定SOHO-2143彗星的亮度與水星相當或甚至比水星還亮,認為這是歷年來最亮的克魯茲族彗星之一。
CME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層—日冕中所發生的現象,其發生與太陽表面磁場比較強而混亂的太陽黑子和活動區有關。
CME發生時,會將大量帶電粒子拋入太空。
在2011年之前,絕大部分的太陽物理家對CME爆發和彗星撞擊兩種事件認為應無關連,但在2011年初時,太陽動力觀測站(SolarDynamicsObservatory,SDO)曾觀測到另一個掠日彗星消失在太陽大氣中,且似乎與它落點周圍的電漿和磁場有交互作用。
會否因彗星撞擊而引起磁場不穩定,並因磁場不穩定向外擴張而引起強烈的CME爆發?很可能這只是一連串的巧合,不過太陽物理學家還是決定應該仔細檢視一下。
關於不同事件會不會互相影響一事,下方動畫是SDO於10月1日觀測的結果,畫面中可見到太陽表面有兩起太陽閃焰(solarflare)爆發,且非常確定這兩起爆發有關連性。
這兩起太陽閃焰發生的時間間隔非常短,發生點是在非常龐大的黑子群AR1302和新出現的黑子群AR1305。
從SDO觀測影像,科學家認識到:某些事件真的是會彼此關連的,例如在這次案例中,AR1302和1305雖然相隔甚遠,將近達1/4半球,但它們的磁場居然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才會一個爆發完後、另一處迅及發生爆發。
這種狀況稱為「纏結爆發(entanglederuptions)」,如骨牌效應一般,事件彼此影響,一個接一個發生。
不過這是太陽表面本身的現象,而非太陽現象與彗星之間的關連,不能完全做為佐證。
這個話題不僅對太陽物理學家而言是個挑戰,連彗星專家們都加入攻防爭辯的戰局。
正反辯方都各自舉例證明:何時有克魯茲彗星接近或撞擊又幾乎同時發生CME,或是何時有大型克魯茲彗星接近或撞擊太陽但並沒有伴隨發生CME等等。
根據美國海軍天文實驗室太陽物理學家們和BadAstronomy網站PhilPlait博士的說法:當太陽非常活躍時,每天會發生約10~12次的CME,有時甚至更多;所以平均而言,每2小時左右就有個CME。
回過頭來檢視那顆彗星,當它消失在LASCOC2日冕儀遮罩邊緣時,至少還要1小時以上才等抵達太陽表面附近。
所以他們初估:每個出現在LASCO日冕儀影像中的彗星,有50%的機率會遇到CME爆發。
此外,根據他們先前的研究統計:事實上,掠日彗星並不會引發CME,有時甚至反而會抑制CME發生。
其次,從另兩架以幾乎與地球垂直的角度觀察太陽的STEREOA和STEREOB衛星影像可見,這顆彗星似乎沒碰到太陽就消失了,而隨後的CME爆發點和這顆彗星消失點也有段距離關係。
以下是PhilPlait博士為此特別拍攝的一段解釋短片。
影片中融合了SOHOLASCOC2和STEREO的影像。
從影像中可見,當SOHO-2143彗星接近太陽時,不是1群、而是共有3群CME陸續爆發呢!但顯然它們的爆發都與彗星無關。
所以這些科學家們還是堅持:SOHO-2143與CME,巧合啦!資料來源:DidaCometHitCauseanExplosionontheSun? Bigcomet,bigCME…bigcoincidence?ThecometandtheCoronalMassEjectionPickofTheWeek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網網站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臺北天文館482篇文章・
26位粉絲+追蹤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AI是理科「主場」?AI也可以成為文科人的助力!112分鐘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澡」點知道有多好:4點冷水澡好處多多的祕密22天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太陽電影院裡煙花燦爛目睹無可挽回的彗星自殺行動太陽活動極小期如何影響地球的新說法Lovejoy彗星究竟是如何逃過太陽魔掌的?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Lovejoy彗星究竟是如何逃過太陽魔掌的?臺北天文館・2012/03/26・892字・閱讀時間約1分鐘・SR值494・六年級+追蹤相關標籤:太陽系彗星日冕輻射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科學生》科普素養閱讀一篇不到3元!!年訂輸入summer1000,現折1000元就在約3個月前,天文界親眼目睹了新近發現的C/2011W3(Lovejoy)彗星如神風特攻隊般衝向太陽表面的舉動,更震驚的發現這顆彗星居然以非常近的距離穿越太陽的日冕大氣、掠過太陽表面後,逃過太陽強大重力與輻射的摧殘,度過一場可能煙消雲散的劫難。
現在,這顆彗星正朝著太陽系外圍揚長而去,重歸冰冷家園的懷抱(請參考天文新知 2012-01-17讓世人為之驚艷的C/2011W3(Lovejoy)彗星)。
但眾多問題仍存於天文學家心中,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這顆結構鬆鬆散散的冰雪球,究竟是如何逃過太陽魔掌的?來自德國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forExtraterrestrialPhysics)和布朗斯威克技術大學(BraunschweigUniversityofTechnology)的科學家BastianGundlach等人,提出一個理論解釋Lovejoy彗星何以存活下來,箇中原因就是Lovejoy曾經歷一個特別的過程:藉由冰物質昇華向外噴發的釋氣(outgassing),保全了彗星自己。
當一顆彗星接近太陽時,來自太陽的輻射逐漸增加,使得彗核內原本冰凍的固態物質直接昇華成氣體,並從彗核表面向外迸發,形成一道長而模糊的彗尾。
根據這些德國科學家的理論,在Lovejoy彗星案例中,當這顆彗星幾乎一頭紮向太陽時,彗星本身的昇華現象使向外的氣體壓力橫亙整個彗核表面,反而讓彗核足以結合在一起而不會被太陽的潮汐力撕扯分裂。
此外,這些科學家考慮了釋氣威力、彗核組成物質、彗星本身重力和彗星靠近太陽時所受到的太陽潮汐力之後,估算Lovejoy彗星的彗核直徑在0.2~11公里之間。
任何小於這個估算值的彗核都會因自身重力不夠,在近掠太陽時耗損太多物質而香消玉殞;任何大於這個估算值的彗核,則會因釋氣過於濃厚,反而無法提供足夠的抵銷能力,同樣讓彗核無法保全。
如果這些科學家的想法是正確的,那麼便意味著並不是所有彗星的太陽之旅都是生命的終點,至少對0.2~11公里大的彗星而言,仍有機會可以存活下來。
相關論文發表在2012年3月8日刊行的Icarus期刊中。
資料來源:HowDidCometLovejoySurviveItsTripAroundTheSun?[2012.03.14]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臺北天文館482篇文章・
26位粉絲+追蹤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AI是理科「主場」?AI也可以成為文科人的助力!112分鐘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澡」點知道有多好:4點冷水澡好處多多的祕密22天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目睹無可挽回的彗星自殺行動彗星撞擊會否引起太陽CME爆發?驚異奇航—星塵號降落彗星,開啟彗星研究新視野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真.星際過客: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黑麻麻」‘Oumuamua!歐柏昇・2018/02/22・4307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SR值540・八年級+追蹤相關標籤:‘Oumuamua小行星彗星彗髮星際天體泛星計畫熱門標籤:大麻量子力學CT值女科學家後遺症快篩時間科學家首度目擊來自太陽系外的不速之客!什麼?太陽系遭到外星人闖空門了嗎?請保持冷靜,讓我們娓娓道來。
要介紹這位不速之客,就從它的名字談起好了。
我國法律規定,每個人只有三次改名機會,而成年之前只能改一次。
而天上的星體可沒有這個限制了,但是一般根本不會隨便改名。
這個奇怪的天體,在發現後一個月內,就換了三次名字。
改名的事情,我們就先賣個關子,現在先告訴你它的綽號。
泛星計畫(Pan-STARRS)幫它取了一個很可愛的綽號:‘Oumuamua。
這個字來自夏威夷語,意思是「第一個來自遠方的信使」。
中文翻譯有趣了,中國大陸翻譯為「奧陌陌」,而臺灣天文同好想到了臺語的諧音,就把它暱稱為「黑麻麻」[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姑且稱它為「黑麻麻」吧!藝術家繪製的「黑麻麻」(1I/2017U1)想像圖。
圖/ESO/M.Kornmesser泛星計畫:難道不是彗星嗎?「黑麻麻」的發現是在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羅伯特.韋雷克(RobertWeryk)利用泛星計畫的1.8米望遠鏡,搜尋近地小天體,而發現這個快速移動的詭異天體。
起初根據軌道型態,這個天體被歸類為彗星,名稱訂作C/2017U1(C字號代表長週期彗星)──這是「黑麻麻」的第一個名字。
很快地,科學家發現它並不是彗星。
10月22日,加法夏望遠鏡(Canada–France–Hawaiitelescope;CFHT)的觀測發現,這個小天體的特徵,與彗星非常不同。
它比較像是一個小行星。
彗星與小行星有什麼不同?主要的差異是它們的組成物質,彗星是冰和塵埃構成,小行星則是岩石構成。
彗星靠近太陽的時候,身上的冰會揮發,塵埃也會跟著散至周圍,使我們可以看到一團光暈,稱為「彗髮」。
彗髮是觀測上用來認定彗星活動的重要線索。
當帶有揮發性水、冰成分的天體向著太陽靠近時,太陽輻射能量的強度將隨著距離減少而逐漸上升,在不同的太陽距離下會驅動特定化學分子的揮發,而使他們顯現出彗髮、彗尾結構,這個開與關的邊界距離我們稱之為雪線(snowline)。
比較常被討論到的雪線有12天文單位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5天文單位的水。
[2]加法夏望遠鏡的觀測,以及甚大望遠鏡(VeryLargeTelescope;VLT)和南雙子望遠鏡(GeminiSouthTelescope)後續幾天的觀測,都一再顯示,C/2017U1並沒有沒有彗髮。
也就是說,它根本不是彗星!世界時10月25日凌晨才剛登記為C開頭的名稱,當天晚上立刻改掉,改稱為A/2017U1[3],A字號代表小行星。
甚大望遠鏡、南雙子望遠鏡觀測「黑麻麻」(1I/2017U1)的多張影像疊和,藍圈中的白點就是「黑麻麻」,研究人員發現它周圍沒有彗髮。
圖/ESO/K.Meechetal.它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首度探測到的星際天體彗星改認定為小行星,還不足以讓「黑麻麻」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真正精采的是,它竟然來自太陽系外,是闖入太陽系的不速之客!過去人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亂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不過科學家早已預言,我們有一天會看到。
著名的行星科學家艾倫.斯特恩(AlanStern)在1997年曾說過:「我們知道星際彗星存在,只不過天文學家還沒看過任何一個。
」當時他也說明,將來科學家能夠找到星際彗星[4]。
為什麼科學家老早就料到,會有「黑麻麻」這樣的天體闖入太陽系呢?事情是這樣的。
太陽系行星形成的過程中,有很多微行星遺留下來,成為彗星、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
但也有許多微行星沒有在太陽系內生存下來──它們走到木星這樣的巨大行星旁邊,就像是小蝦米遇到大鯨魚,被木星的重力甩一巴掌,甩飛到太陽系外。
別人的太陽系也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有些微行星被巨大的行星甩出來。
這些被別人甩出來的東西,流浪在星際間,有可能某天就流浪來到我們家門口了。
「黑麻麻」(1I/2017U1)的運行軌道。
圖/NASA/JPL-Caltech「黑麻麻」發現之後,研究人員經過初步的分析,就懷疑它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
10月22日,結合了加法夏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才終於證實「黑麻麻」的軌道是雙曲線,而不是封閉的橢圓。
也就是說,「黑麻麻」的軌道並無被太陽的重力束縛,它根本不是繞著太陽公轉的天體!許多望遠鏡搶在「黑麻麻」離去之前觀測,於是科學家能夠精密地重建出「黑麻麻」的運行軌道。
原來,這個小天體在2017年9月2日從太陽系盤面上方穿入水星軌道內,9月9日最接近太陽,10月14日行經地球軌道下方。
太陽系的天體大都分布在接近同一盤面上,外來的闖入者軌道才如此怪異,這下又形跡敗露了!「黑麻麻」的軌道速度實在太快,以秒速26公里的相對速度進入太陽系,太陽的重力根本不足以減慢它到能夠捕捉在太陽系內運轉。
顯然,這位神秘嘉賓無意留宿在太陽系中,因緣際會來了一趟,與我們萍水相逢罷了。
它不甘做太陽的奴僕,一生只接近太陽這一次,未來將與我們漸行漸遠。
也許它正吟誦著這首詩呢:「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黑麻麻」(1I/2017U1)的運行軌道。
11月6日,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為「黑麻麻」正名,在接到申請後不到24小時,就同意為它專設一個新的天體分類──I,代表星際天體(interstellarobject)[5]。
於是,「黑麻麻」再度改名,成為1I/2017U1,開頭的1就表示它是此分類的第一號了。
‘Oumuamua這個稱號也被正式認可,可寫為1I/2017U1(‘Oumuamua)。
奇形怪狀的不速之客,是外星人派來的間諜?「黑麻麻」不僅行蹤詭異,它的長相也非常怪異。
科學家根據甚大望遠鏡、南雙子望遠鏡觀測到的光度變化曲線,了解「黑麻麻」的特徵。
若小行星不停在自轉,有時某一面對著我們,有時則是另一面對著我們,如果整體表面材質夠均勻,比較大面積的那個面對準我們的時候,看起來就會比較亮。
左圖是「黑麻麻」(1I/2017U1)自轉的模擬,右圖是光度變化的曲線。
大面積的面對著我們的時候,光度達到高點。
圖/維基百科(nagualdesign創作)研究發現,「黑麻麻」大約7至8小時自轉一圈。
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光度變化,高點和低點竟然落差10倍!這表示大的面和小的面,面積可能有高達10倍之差異。
也就是說,「黑麻麻」的形狀就像是一根長棍,長寬比可能高達10:1,或者至少5:1或6:1。
各項研究推測數據不一,但大約是長幾百公尺,寬、高各幾十公尺。
在太陽系裡,人們幾乎沒見過「黑麻麻」這樣奇形怪狀的天體。
事實上,這種奇怪的形狀,本身的力學結構很難維持。
你可以設想,一根棍子容易斷成兩截,但是一顆球不太容易,但「黑麻麻」怎麼會是以棍狀的模樣遊走到我們的太陽系中呢?藝術家繪製的「黑麻麻」(1I/2017U1)想像圖。
「黑麻麻」的形狀是長柱狀,這種形狀在太陽系天體中非常罕見。
圖/ESO/M.Kornmesser為什麼第一個看到的星際天體,就長得這麼怪呢?開始有陰謀論出現了,有人懷疑,搞不好是外星人派來的探測器!不過,專門搜尋外星訊號的突破聆聽計畫(BreakthroughListen),12月13日利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綠堤望遠鏡(GreenBankTelescope),來偵測「黑麻麻」是否有出自科技裝置發出的電波訊號。
結果如何呢?沒有鬧上新聞頭條,你大概也猜得到,結果是沒有任何可疑訊號。
雖然不是外星人派來的間諜,但我們還是很想知道,「黑麻麻」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軌道的方向,它可能是從織女星的方向來的。
不過,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推算,它仍然要走30萬年才能從織女星來到太陽系──而三十萬年前,織女星根本不在現在的那個位置。
所以,來自織女星也不合理。
有趣的是,「黑麻麻」每秒26公里的移動速度,很接近太陽相對於銀河系周圍物質的移動速度。
這又是一個證據,「黑麻麻」是星際中的天體。
不過,它的速度並不與太陽系附近任何一個已知的恆星系統一致。
至今「黑麻麻」已經漸行漸遠,科學家仍無法確認它從哪裡來。
「黑麻麻」走了,留下更多關於太陽系外的疑問而經過科學家持續的研究之後,情況又更複雜了:2017年12月艾倫.費茲蒙(AlanFitzsimmons)等人在《自然天文》(NatureAstronomy)期刊發表的論文指出,不排除「黑麻麻」是星際彗星的可能性。
他們說明,有些彗星在長期暴露於宇宙射線之後,可以發展出一個「保護層」。
彗星的冰,只要在保護層下藏得夠深,就不會揮發出氣體、散出塵埃的活動跡象。
不過,這只能說是有此一說了,目前大多數學者仍傾向於認為「黑麻麻」是個星際小行星。
第一個目擊到的訪客是星際小行星,而非星際彗星,其實出乎科學家原先的意料。
目前所知太陽系外層「歐特雲」的小天體,多半是彗星,而彗星與小行星的比例估計是200:1到10000:1。
逃脫到太陽系外的小天體,來源理論上要與歐特雲類似,以彗星為主。
別人的太陽系,假如構造與我們的太陽系相似,則逃出來的星際天體,也該是以彗星為主。
太陽系外層的歐特雲示意圖。
圖/維基百科(Jedimaster創作)沒想到,第一次就來了一個星際小行星。
「黑麻麻」的到來,留下了疑問:別人的太陽系,究竟跟我們的太陽系有無不同呢?夏威夷語的‘Oumuamua,意思第一個遠方來的信使。
把它稱作第一個,言下之意就是期待找到第二個、第三個了。
「黑麻麻」這位長相怪異的星際訪客,已經讓人類見識到宇宙比想像中更有趣,而現在它已經逃之夭夭,我們就放眼未來吧!好消息是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SynopticSurveyTelescope;LSST)預計在2019年完工,這套直徑八米等級的巡天望遠鏡,讓我們有機會搜尋到更多更小更暗的星際天體。
若能觀測到更多星際天體,人們將掌握更多來自別人的太陽系的訊息。
這就像尋獲漂流到我們家門口的神秘訊息,或許能揭開它的來源地的神祕面紗。
我們從來不可能只活在象牙塔裡。
地球並不孤立在太陽系中,常有意外的訪客,幻化為美麗的流星。
也有過門不入的危險分子,科學家把它們登記在近地小行星的名單上。
現在我們知道,太陽系也不是孤立在銀河系中,也有意外的訪客,從我們身邊飛掠而過。
我們不知道下一個不速之客什麼時候到來,也不知道它會給我們什麼意外的驚喜。
面對外頭的世界,只能永遠保持警覺,也永遠保持開闊的心胸。
本文特別感謝鄭宇棋博士審訂附註[1]陳英同,〈瓶中信──誰人寄來的小行星1I/2017U1(’Oumuamua)〉,2017年11月8日刊登於網路天文館。
[2]此段落由鄭宇棋博士提供。
[3]MPEC2017-U183:A/2017U1[3]Stern,Alan.“SeekingRogueComets.”Astronomy,February1997,46-51.[4]MPEC2017-V17:NEWDESIGNATIONSCHEMEFORINTERSTELLAROBJECTSMPEC2017-V17:NEWDESIGNATIONSCHEMEFORINTERSTELLAROBJECTS參考資料Enriquez,E.;Siemion,A.;Lazio,J.,etal.2018,ArXive-prints,arXiv:1801.02814Fitzsimmons,A.,Snodgrass,C.,Rozitis,B.,etal.2017,ArXive-prints,arXiv:1712.06552Fraser,W.C.,Pravec,P.,Fitzsimmons,A.,etal.2017,arXiv:1711.11530Jewitt,D.,Luu,J.,Rajagopal,J.,etal.2017,ApJL,850,L36Mamajek,E.2017,RNAAS,1,21Meech,K.J.,Weryk,R.,Micheli,M.,etal.2017,Natur,552,378Ye,Q.-Z.,Zhang,Q.,Kelly,M.S.P.,&Brown,P.G.2017,ApJL,851,L5Greicius,T.”SmallAsteroidorComet‘Visits’fromBeyondtheSolarSystem.”NASANewsReleases,October27,2017.”TheIAUapprovesnewtypeofdesignationforinterstellarobjects.”IAUannouncement17045,2017.“ESOObservationsShowFirstInterstellarAsteroidisLikeNothingSeenBefore.”ESOPressReleases,November20,2017.Talbert,T.“InterstellarAsteroidFAQs.“NASANewsReleases,November21,2017.發表意見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歐柏昇13篇文章・
4位粉絲+追蹤台大物理與歷史系雙主修畢業,台大物理碩士。
現為台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理事長。
盼望從天文與人文之間追尋更清澈的世界觀,在浩瀚宇宙中思考文明,讓科學走向人群。
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AI是理科「主場」?AI也可以成為文科人的助力!112分鐘前不要過度指導!如何兼顧規矩與探索,才不會扼殺孩子的與生俱來的探究之心?——《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124小時前「澡」點知道有多好:4點冷水澡好處多多的祕密22天前阿茲海默風暴:通訊作者的辯駁與責任62022/08/03你低頭看得到腳趾嗎?從腳趾頭看人類祖先的生存方式——《人從哪裡來: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史》42022/07/24只算人頭、忽略比率,小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33天前貓的痛,AI懂?——貓臉疼痛辨識技術32022/07/21RELATED相關文章有成為世紀大彗星潛力的新彗星C/2012S1(ISON)鄰近系外行星系統中發現與太陽系相同的彗星晶體彗星、小行星和流星,到底有啥不同?地球差點被「城市殺手」小行星撞上,天文學家都驚呆了……嗎?繁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超強René (@rene_superawesome) • Instagram photos and ...
Taiwanese YouTuber【超強系列】 合作邀請[email protected] 文化交流/✈️旅遊日誌/ 語言學習中/Eng/한/ ไทย/日/粵/閩. bea...
- 2超強系列SuperAwesome - YouTube
- 3超強系列SuperAwesome | Facebook
超強系列SuperAwesome 。 130604 個讚· 1076 人正在談論這個。商業合作 [email protected].
- 4人生重來該選啥科系?文組1黑馬竄出:超實用 - 旺得富理財網
大學選科系攸關畢業後的出路,一名網友在PTT好奇詢問大家,如果能重選大學科系,會選什麼系?引起眾人熱議,留言中除了最熱門的理工科系外,法律系也 ...
- 5111年個人申請
14 個科系。限填一系:是. (10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10 個科系。限填一系:是. (10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4 個科系。限填一系:是. (104)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