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閱後心得 - Café Toxicomanie - 痞客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蘇東坡突圍黃州赤壁,一個不起眼的荒涼地方,卻是成就蘇東坡後期風格的重要里程碑。

這樣的一個轉變是由烏臺詩案為楔子的,蘇軾確實有才, ... CaféToxicomanie 跳到主文 啜飲一口黑褐色的液體,彷彿被吸入那牛奶打成的漩渦中,一陣苦後帶來的香醇,就是咖啡成癮。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Aug01Mon201123:06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閱後心得 蘇東坡突圍       黃州赤壁,一個不起眼的荒涼地方,卻是成就蘇東坡後期風格的重要里程碑。

這樣的一個轉變是由烏臺詩案為楔子的,蘇軾確實有才,他的名望與成就是當代 無人能敵的,他弟弟蘇轍曾言:「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余秋雨也在文中提到了,他太完美、太出色,他的鋒芒不用特別磨亮便顯眼地太過刺眼了,這樣的情 況,不免引起同代文人與政敵的斜眼。

而在以烏臺詩案為界點的前期,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蘇東坡個人具體的政治憂患,他這個人是正義的,並且嫉惡如仇,一遇不 平之事,便「如蠅在台,吐之乃已」,正值壯年且充滿抱負的蘇軾曾在寫給好友孔文仲的詩中表示「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

」,在這裏,蘇軾以「麋鹿」寄託歸 隱之意,但他仍顯現出了對險惡官場中的蔑視。

他替受委屈的人們泣涕惋惜,他心裏離不開諷刺與批評,而這樣的心境也成了他被陷入獄最可靠的證據。

而在前期呼 應他的政治意識的同樣還有他對於儒道的尊崇,早年他為民所苦,積極進取,渴望在官宦之路上一展長才,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他是想要改革的,但在王安石等人任 政時期他反對太過激進的意見,卻讓他捲入黨派之爭,他並且不贊同舊派一味的迂腐,儘管他後來為著理念的不同而請求外調,但他與眾臣所結下不小的樑子也成了 後來烏臺詩案引發的一個節點。

同樣在案發後褪去的,還有他豪放且氣勢磅礡的詩詞風格,在被貶黃州後轉成一些帶有地方風情,且樸實清淡、空靈雋永的文章。

同 余秋雨所說:「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建。

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

」黃州確實是蘇東坡人生淬礪的轉捩點,在蕭條的黃州,蘇東坡 發現了它的美,他筆下悠然曠遠的人生觀也建立在黃州的風情下。

    此時暫回到關於中國世俗社會的討論,像蘇東坡這樣的一個奇才,中國社會對待他的方式是矛盾的。

首先,他是一個民族的光環,至高的榮耀,他的文采無人能 敵,他的才華惹人稱羨又使人嫉妒。

優秀身後所伴隨的永遠有一種「排擠之惡」,他正直的清流在社會的濁流之中不被眾人所接受,愛妾朝雲說他「一肚子不合時 宜」,的確,蘇東坡是小眾,而社會是怎樣形成的呢?每個人原先都只是個體,而在競爭之下,為了守護自己的地盤,人類就會團結起來,成為一個一個的部落,接 著部落之間為了生存而互相侵略,在遇到更大災害時又必須合作,像這樣為了利益所形成的團體就稱為黨,歐陽脩在朋黨論中提到:「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 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蘇東坡所處的社會是一個以黨為單位的社會,這個社會一方 面以他為傲,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一方面又從本質上將其歸為異類,排斥他。

這個社會知道蘇東坡的人格與作為若發揚下去,便會徹底打壞這個社會原有的秩 序,他們怕他,所以聯合起來活埋他,而蘇東坡僅僅只是一個蘇東坡,他在現實中哪裏來的力量與大眾相抗衡呢?其次,余秋雨也提到:「在專制制度下的統治者也 常常會擺出一種重視輿論的姿態。

」其實這是一種欲蓋彌彰的心態,自有史官的存在以來,沒有一個統治者希望自己留在史上的是罄竹難書的罪狀,他們往往以自己 讀過的某一個統治者為借鏡,盡可能的模仿,希望將來自己留下的是與之相當或者更甚的好名。

但輿論本非正確的,中國以前的官僚制度,能當上官的不一定是有才 或是清廉的人,而是會考試的人,這造成了很大的弊端,而當今這也是孫中山先生將考試權與行政權獨立開來的一個爭議點──「所用非人」。

在這個人云亦云的社 會,大部分的人寧可從眾,而掩住自己的眼,放棄看清事實,而這也是可怕的地方。

朝廷往往承受不了輿論的抨擊(當然這裏指的並非抨擊朝廷,而是針對個人), 而改變了決策方針,造成日後政治發展上的毒瘤。

但輿論事實上也救了蘇東坡,儘管蘇東坡身邊的人或是看清事理的文人都避免觸及烏臺詩案,而其中部分人對於蘇 東坡的仗義執言,也讓宋神宗最後放了蘇東坡,改貶黃州。

  「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

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是什麼樣的民族,得到了這樣珍貴的人,非但 沒有任用,反而將其入獄,這是多麼丟臉的歷史?中國人在自殘自己的文化,從這點開始,便預見了將來大中國的衰微。

蘇東坡在被拷打的時候曾說:「我不敢有此 心,不知什麼人有此心,造出這種意思來。

」這是千真萬確的,以現在的講法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場心機的戰爭。

在一個人誣陷另一個人擁有的不良企圖時,他一 定在心裏是有過這樣的想法的,心裏想什麼,眼裏看到的便是什麼,只可惜蘇東坡無力為自己辯駁,首先他並沒有如此心機,再來這個社會也遲遲沒有看清這一點。

  被貶黃州後,蘇東坡在致李端叔書當中寫道:「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

平生親 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

」這就是人心的冷漠,蘇東坡為人慷慨,身邊總是有許多朋友,但出事後,大家為了明哲保身,選擇切斷了與舊 友間的聯繫。

一場冤案,蘇東坡失去的不僅是尊嚴,還有他的朋友。

從這點看來,蘇東坡的後期是多麼寂寞,他淡出人事,寄情於山水間,連書信的往來都在信末囑 咐「此信看後燒毀」,他對於這個世界已經絕望。

蘇東坡絕對不是怕死,他慷慨激昂,願意為國捐軀,而非徒死卻留下汙名,進而影響曾經有過關係的人。

但經歷了 這麼多,蘇東坡怕的是麻煩,是所謂的「醬缸文化」。

這個社會有如一個大染缸,沒有任何人能夠逃過這一場誣衊的大戲。

  「到黃州的我是覺悟了的我,與以前的蘇東坡是兩個人。

」這些經歷改變了蘇東坡的處世的態度,也改變了他作品的風格。

來到黃州以後他所寫作的內容不再 是年輕時充斥著抱負心的政治暗喻,而是展現出一種蒼涼孤寂,卻又與大自然為朋,豁達的人生觀。

《定風波》當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訪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 鞋輕勝馬。

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

」在這裏,他的心境已同大自然合而為一,而他所敘述的主旨,也轉變成了寬廣的人生憂患的展現。

並且,蘇東坡在貶謫前濃重 的儒家思想也逐被佛道思想所替代,他不再追求出仕之路,而是以「平常心」的心態去與這個世界共存,屢受挫折後,他試圖在宗教上尋求慰藉。

但從《臨江仙》當 中:「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以及《念奴嬌》裏:「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 還酹江月。

」卻保有了早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儒道的影子,所以他後期可以說是儒道佛融合為一的,他對於生不逢時的感慨,儘管他試圖逃避這個社會,卻無法真正 削除早就成了自己一部分的儒家性格。

雖然如此,他的作品也逐漸回歸純樸原始,與大自然為伍。

歐陽脩說:「文窮而後工」,這些慘痛的人生經歷使蘇東坡愈發地 成熟,也使他的作品昇華成為一種更純粹的文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Riana CaféToxicomanie Riana發表在痞客邦留言(3)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其他上一篇:0729-L'intellectueldeGauche 下一篇:0803-追溯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往昔不過是場空(4) 若薔薇荊棘般(3)美麗總是沉澱(9)腳印隨風而逝(19)還是咖啡成癮(11) Gallery(0) Novel(6) 華文小說(1)亞洲翻譯小說(0)歐洲翻譯小說(0)美洲翻譯小說(0)原文小說(0)其他(1) Dance(0) drama(0) Diary(3) 自由地隨筆(7)2011(50)2012(19) Movie(4) 歐洲電影(1)美國電影(0)亞洲電影(1)其他(0) Music(3) Classical(0)Jazz(0)Other(0) 未分類文章(1)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3十二月(1) 2013七月(4) 2013五月(1) 2012十二月(1) 2012十一月(3) 2012十月(1) 2012四月(1) 2012三月(2) 2012二月(3) 2012一月(10) 2011十二月(3) 2011十一月(3) 2011十月(6) 2011九月(2) 2011八月(12) 2011七月(32) 2011六月(1) 2010七月(1) 2010三月(1) 2010二月(4) 2010一月(5) 2009十二月(4) 2009十一月(1) 2009十月(1) 2009九月(2) 2009八月(4) 2009七月(4) 2009六月(8) 2009五月(2) 所有文章列表 熱門文章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